中華民國風濕病醫學會於1982年成立,在今年邁進第40周年。在這40年來,風濕免疫疾病從過去難以診斷、無藥可醫,到今日卸下「難病」的標籤,變成相對可以控制的病,風濕病醫學會已經為台灣醫界立下諸多里程碑。
目前,風濕病醫學會會員人數將近400人,近年新藥及各種診斷方式日新月異,使得風濕免疫病正式結束絕望的黑暗時代;風濕病醫學會更打破藩籬,主動與其他科別及領域合作、交流,並於COVID-19疫情期間發布「新冠疫苗與風濕病」說明指引,充分展現以病人為中心的仁醫精神。在今(16)日「中華民國風濕病醫學會40周年會員大會暨學術研討會」上,蔡英文總統出席致詞,對於風濕病醫學會團結全國風濕科醫師的力量,致力研究風濕病學,促進相關學術發展與應用,積極與國際風濕病學會交流,發展出有效、安全的治療,大幅改善病人的生活品質,使得風濕病成為相對可以控制的疾病,給予最大的敬意。
蔡總統強調,風濕病醫學會這40年來的努力成果,對患者、對台灣、對世界醫療均帶來極大的貢獻與成就,而且台灣也有多家醫院的風濕科,在臨床研究與教學、照護醫療上,表現優異,獲選為亞太風濕病醫學會認證的卓越中心,讓世界看見台灣堅強的醫療實力。
此外,蔡總統對於風濕病醫學會針對新冠疫情,發布「新冠疫苗與風濕病」完整說明,宣導正確觀念,讓民眾減少心中的不安,致上謝意。她表示,未來台灣的挑戰還很多,例如人口老化與慢性病的管理議題上,政府致力健全長照,不論事擴大居家服務、補助輔具,都希望帶給國人更好的照顧,同時也結合長照與醫療系統,啟動下一個階段的工作,並且與國際同步交流,維持世界的領先,共同為國人健康來努力。
總統在致詞時特地提到,她有一位家人是風濕免疫科醫師,因此時常被灌輸風濕免疫的觀念,她今天很高興在大會場合,看到這麼多的風濕免疫專家與醫師,為台灣醫療付出貢獻。 (相關報導: 最新》豪雨下不停!宜蘭桃園累積雨量居前10名,7區域宣布明日停止上課 | 更多文章 )
中華民國風濕病醫學會理事長蔡長祐也提出學會未來努力的面向,包括國內新藥開發追上國際腳步、學會期刊《中華民國風濕病雜誌》國際化、制定本土版的治療及用藥準則,期許與後輩醫師一同攜手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