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雷根總統 文章列表
#
雷根總統
約 303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國際
川普想搭新的空軍一號,他的心聲我們聽到了!卡達王室要送他一架波音747-8巨無霸客機
《紐約時報》11日報導,美國政府計畫接受卡達王室捐贈的豪華波音747-8客機,並將其升級為新一代「空軍一號」。這不僅將成為美國政府史上最大規模的外國贈禮之一,更因川普打算在卸任後將該機納入其總統圖書館,引發道德爭議。
國際中心
2025-05-12 10:38
新聞
政治
財經
關稅戰引全球驚嚇?謝金河曝川普心中英雄:今日局面比冷戰時期更艱難
美國總統川普將於本月29日就任滿100天,這段時間內,他的政策對全球經濟造成了重大影響,尤其是他推動的對等關稅措施,顛覆了既有的全球經濟秩序,而台灣也因此受到牽動。財訊傳媒董事長謝金河表示,很多人看不懂川普和他的團隊在玩什麼遊戲,但大家一定要深透歷史,台灣在這場賽局中,處處有驚險,只要台灣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未來格局大好。
李孟恩
2025-04-26 23:24
新聞
國際
歷史
真貪汙還是政治迫害?印度政府指控最大在野黨領袖甘地母子,涉嫌掏空當地媒體75億資產
印度最大反對勢力的國大黨(CongressParty)近日遭到搜查,因為該黨資深精神領袖桑妮雅・甘地(SoniaGandhi)與拉胡爾・甘地(RahulGandhi)母子,被該國金融犯罪調查機構指控涉嫌洗錢與掏空媒體公司資產,面對這一連串指控,國大黨高喊這是總理莫迪(NarendraModi)的「政治報復與威嚇行動」,他們將發起全國範圍的大型抗議。
李靖棠
2025-04-16 19:00
新聞
國際
政治
財經
雷根紐約證交所歷史性開盤鐘40周年 富比士總編:他一定很希望當總統時就有馬斯克……
1985年3月28日,美國第40任總統羅納德.雷根(RonaldReagan)創下歷史,成為首位在紐約證券交易所(NYSE)敲響開盤鐘的在任總統。40年後,雷根總統基金會與研究所(RonaldReaganPresidentialFoundationandInstitute)總裁兼執行長大衛.特魯里奧(DavidTrulio)攜手《富比士》(Forbes)媒體主席兼總編輯史蒂夫.富比士(SteveForbes),共同敲響這一象徵性的開盤鐘,向這位深遠影響美國經濟與政治的領袖致敬。
風傳媒綜合報導
2025-03-31 16:45
新聞
國際
政治
財經
藝文
當白雪公主變「覺」雪公主 女主角齊格勒左傾言論惹議,甚至讓共同主演加朵受死亡威脅
迪士尼真人版《白雪公主》日前正式上映,卻因女主角瑞秋.齊格勒的社群媒體言論引發一連串爭議。根據《綜藝》雜誌報導,電影製片馬克.普拉特多次介入處理齊格勒的敏感發言。
風傳媒綜合報導
2025-03-26 18:01
新聞
國際
【中英對照】美國總統川普國會演講全文
美國總統川普4日晚間在國會聯席會議上發表演說,以下是英中對照全文:
國際中心
2025-03-05 15:30
評論
國際
政治
歷史
專欄
朱立熙專文:我在全斗煥暴政下的日子
前言:南韓總統尹錫悅2024年12月3日突然宣布緊急戒嚴,震撼了全世界。日本《東洋經濟週刊》網路報特別推出「戒嚴令震撼激動的朝鮮半島的未來」特輯報導,邀請曾在1970、80年代常駐韓國的各界人士,撰寫他們當時在戒嚴與獨裁高壓統治下的生活經驗。因為日本在戰後的自由民主體制下從來沒有過這樣的恐怖生活,對日本人而言這是很新鮮又奇特的感覺。於是我就應邀回顧了在韓國八年間「諜對諜」的日子。
朱立熙
2025-02-26 05:50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歷史
專欄
林基興觀點:卡特的疑問─兩岸為何不坐下來談?
古希臘神話,主神宙斯送盒子給潘朵拉,叮嚀不可開,潘朵拉不敵好奇心誘惑而偷開,頓時盒中不幸的事物飛往人間,她趕緊蓋上,盒內只剩「希望」。海內外喜歡猜測大陸武統台灣的時間,為何不將力氣花在「希望」兩岸和平呢?一步一腳印,多一分力氣即多近和平一步。
林基興
2025-01-26 07:10
新聞
國際
就是遇刺握拳照右邊那位!護駕川普家族長達4年,資深探員柯倫晉升新任特勤局長
美國新總統川普(DonaldTrump)再次宣告新人事任命,負責白宮與重要官員維安的特勤局(U.S.SecretService),局長一職將由資深特別探員尚恩·柯倫(SeanCurran)出任。根據眾多美國媒體確認發現,這位探員就當時仍是候選人的川普,在造勢大會遭開槍遇襲後,高舉右手握拳爆紅的那張照片中,站在右側攙扶川普的「那一位」。
李靖棠
2025-01-24 19:56
新聞
國際
軍事
川普2.0:一個帶過30個兵的退役排長,竟躍升為掌管300萬僱員的國防部長?《經濟學人》質疑「赫格塞斯扛不扛得住」
美國第25任國防部長卡特(AshCarter):「國防部的規模如此龐大、其任務又如此多樣,以至於它幾乎讓地球上所有其他機構相形見絀。」
李岱青
2025-01-15 10:41
VIP
評論
國際
軍事
歷史
專欄
大國博弈
李忠謙專欄:川普如何打贏美中新冷戰?歷史學家要他以雷根為師,台灣恐再成談判籌碼
當今的世界秩序,大致上是以美中對抗為軸心鋪陳開來,雖然俄羅斯、伊朗、北韓依舊造成區域威脅,但後面三個國家都沒能讓華府以舉國之力相抗,甚至還不斷嘗試與其和解(比方北韓問題的六方會談、處理伊朗核問題的P5+1、甚至是打算與普京見面的川普),只有中國讓二十一世紀的時局再次回到了新冷戰。當本世紀推進了四分之一,這場美中新冷戰還會持續多久呢?
李忠謙
2025-01-14 06:10
新聞
國際
科技
經濟
「川普2.0」幕後藏鏡人:PayPal創辦人提爾布局多年,副總統、部長到白宮幕僚都是他的人!
回看川普2.0首任內閣提名人選,除了都深獲這位政治領袖信任的共同特點,外媒還發現,其中有不少人背後,似乎都與一名富豪投資家有密切關係,他就是交易平台PayPal的聯合創辦人彼得・提爾(PeterThiel)。上從新任副總統范斯(JDVance)、AI沙皇薩克斯(DavidSacks),到白宮內部決策幕僚,都能看到與提爾有關的影子。雖然提爾本人曾公開強調,自己並不會、也不打算出任正式政府職位,但他依然被外界視為,是除了馬斯克(ElonMusk)之外、另一位對川普政府具有直接影響力的科技大亨。
李靖棠
2025-01-07 20:00
新聞
政治
美「雷根總統基金會」訪民進黨 討論台美關係、強化國防
美國「雷根總統基金會暨紀念中心」(RRPFI)會長兼執行長楚里歐(DavidTrulio)及訪團於昨(6)日下午拜訪民進黨,由發言人韓瑩及國際部代理主任陳文昊接見,雙方針對台海情勢、強化國防交換意見,並深入探討未來台美關係發展。
黃信維
2025-01-07 12:12
VIP
評論
國際
歷史
專欄
大國博弈
名家專欄
沈旭暉專欄:川普提出「光復巴拿馬運河」─美國真的有能力嗎?
美國候任總統川普除了提出兼併格陵蘭、加拿大,還說要「光復」巴拿馬運河。美國如果認真考慮兼併格陵蘭,長遠而言,對美國、丹麥、格陵蘭三房應該是三贏的,但巴拿馬運河卻是一個零和遊戲,「光復」的可行性就要低得多。
沈旭暉
2025-01-02 07:10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國內
藝文
歷史
專欄
吳永毅觀點:台灣與南京大屠殺的「鬼片」— 影像保存專業寫給「馬吉影片」的政治註腳
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殺八十七週年的紀念日,大屠殺持續長達六週以上,燒殺擄掠和無差別強姦,是人類不可遺忘的亞洲歷史悲劇,台灣卻沒有任何紀念活動。對比4月17日,卸任前的蔡英文親自參加了臺灣民主基金會董事長韓國瑜主辦、以色列國會訪問團為來賓的「國際大屠殺紀念日」活動,可見台灣朝野對歷史價值的態度,只不過是地緣政治選邊站的表演而已,完全沒有「普世性」。但從南京大屠殺留下的唯一活動影像證據「馬吉影片」重現的過程來說,台灣人卻是主要的貢獻者。
吳永毅
2024-12-28 07:10
新聞
國際
軍事
VIP
川普會不會改變對台政策?美軍印太司令:無論川普如何決定,美軍都會準備好擊敗中國
華府智庫雷根研究所7日舉行「雷根國防論壇」,美軍印太司令部司令帕帕羅對美軍在台海衝突中擊敗中國的能力深具信心,他認為中國擔憂自己打不贏美軍,才會將「必須戰勝美國」的目標設在2027年。他也強調,無論川普如何決定對台政策,美軍都會準備好應對西太平洋的衝突。
國際中心
2024-12-10 18:01
新聞
國際
財經
科技
商業
經濟
大到不能倒!英特爾與波音岌岌可危,《華爾街日報》警告:美國經濟恐有大災難
昔日的晶片巨頭英特爾與航空巨擘波音,都是為全世界設立行業標準甚至產業標竿的領頭羊,不過這兩間世界級的大企業如今卻步履維艱、甚至岌岌可危。《華爾街日報》警告,如果英特爾跟波音真的撐不下去,整個產業生態系可能都會永遠移往海外,這對美國來說絕對是一場災難。
國際中心
2024-12-03 00:01
新聞
國際
VIP
大國博弈
「不該因為擔心激怒習近平,就停止武裝台灣!」準白宮國安顧問:處理台灣問題,不能重蹈烏克蘭覆轍
「川普2.0」的白宮國安顧問瓦爾茲是第一位特種部隊出身的國會議員,他如何看待美中關係與台美關係,攸關台灣未來四年的安全前景。瓦爾茲在大選前夕曾於雷根基金會(ReaganFoundation)的對談中表示,台灣對於半導體以及世界貿易極為重要,美國政府不該重蹈烏克蘭戰爭的覆轍,誤信武裝台灣就是挑釁中國。
國際中心
2024-11-18 12:49
評論
國際
政治
藝文
專欄
許詠翔觀點:打敗賀錦麗的是川普,還是製造仇恨的覺醒文化
從去年以來,許多美國公司紛紛砍掉了公司內的「DEI」(Diversity,EquityandInclusion,多元、平等、共融)部門,當然不是什麼思潮反轉之類的意識形態轉變,而是這些「生雞蛋無放雞屎有」的部門,傷害了公司存在的目的──獲利。
許詠翔
2024-11-10 06:20
評論
國際
政治
財經
專欄
許詠翔觀點:你的言論自由沒有不幫左派背書這一項?
在本屆美國總統大選進入尾聲時,《洛杉磯時報》(LosAngelesTimes)、《華盛頓郵報》(TheWashingtonPost)和《今日美國報》(USAToday)等美國媒體,主動宣布在這次的選舉將不為任何政黨背書。此舉引發了左派的憤怒──畢竟左派控制媒體操弄政治的歷史從列寧(VladimirLenin)就開始了,除了揚起「新聞自由」大旗攻擊報老闆,還腦補這些媒體老闆是受到川普的威脅,才不敢幫左派候選人賀錦麗背書。
許詠翔
2024-11-03 06:2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