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2.0」的白宮國安顧問瓦爾茲是第一位特種部隊出身的國會議員,他如何看待美中關係與台美關係,攸關台灣未來四年的安全前景。瓦爾茲在大選前夕曾於雷根基金會(Reagan Foundation)的對談中表示,台灣對於半導體以及世界貿易極為重要,美國政府不該重蹈烏克蘭戰爭的覆轍,誤信武裝台灣就是挑釁中國。
畢業於維吉尼亞軍校,並且身為綠色貝雷帽(美國陸軍特種部隊)一員的瓦爾茲,曾在五角大廈擔任倫斯斐(Donald Rumsfeld) 蓋茲 (Robert Gates) 兩任防長的國防政策主任、以及共和黨副總統錢尼(Dick Cheney)的反恐顧問。他還創辦了國防諮詢公司METIS Solutions,擔任福斯新聞頻道(Fox News Channel)的評論員,並從2019年起擔任佛羅里達州第6選區的聯邦眾議員。
瓦爾茲在雷根基金會的活動中表示,他原本也分不清楚海豹六隊、遊騎兵部隊與綠色貝雷帽有何不同,但在二十多年的服役生涯後,他認為海豹與遊騎兵擅長獵殺敵人,如同他們在擊殺賓拉登(Osama bin Laden)的傑出表現,但綠色貝雷帽擅長的卻是尋找合作夥伴,「我們必須學習多種語言、專注融入當地文化,花費長時間來跟當地民眾或民兵建立關係」,他強調這些經歷與能力可以幫助他處理「華府沼澤裡的派系」。
在2022年2月烏克蘭戰爭全面爆發之前,瓦爾茲曾以眾議員身份前往基輔拜會澤倫斯基政府,並且強力批評拜登政府不願意向烏克蘭提供攻擊性武器。瓦爾茲當時表示,拜登錯誤地採取了當年英國首相張伯倫(Neville Chamberlain)的綏靖政策,張伯倫縱容了納粹,而拜登縱容了普京。瓦爾茲警告,如果拜登繼續試圖避免「激怒普京」,恐怕就會走上引爆世界大戰的錯誤道路。
瓦爾茲當時主張,現在該做的是對俄羅斯實施嚴厲的制裁、對烏克蘭提供致命性武器,提高阻止這次入侵的成本,而不是在入侵後還在威脅會有什麼後果。瓦爾茲也援引了1994年的《布達佩斯安全備忘錄》(Budapest Memorandum on Security Assurances),強調烏克蘭、白羅斯、哈薩克當年願意放棄核武,美國、英國和俄羅斯曾經提出「安全保證」,現在袖手不管將影響美國的國際信譽,如同當年的張伯倫讓捷克斯洛伐克、波蘭和法國落入納粹德國之手。

瓦爾茲當時批評拜登只曉得透過外交與經濟制裁對付俄羅斯,他上個月在雷根總統圖書館也再次強調,當俄軍隊氣勢洶洶地聚集在俄烏邊境、烏克蘭乞求拜登政府提供武器時,拜登與賀錦麗卻拒絕了烏克蘭的要求、誤判了局勢。瓦爾茲也批評拜登在阿富汗的慘敗導致普京不再擔心美國的實力,這些因素造成俄軍最終越過國界、入侵烏克蘭。瓦爾茲說,當拜登擔心援助盟友會給對手帶來入侵的藉口,不但造成了烏克蘭的悲劇,問題在於拜登對待台灣的心態也同樣錯誤—因為美國不想因為武裝台灣挑釁習近平。
瓦爾茲在上個月出版的新書《艱難事實:像綠扁帽那樣思考與領導》(Hard Truths: Think and Lead Like a Green Beret)中指出,中國是當今美國最大的威脅。他在雷根圖書館的活動中也指出,習近平公開討論美國與西方價值已經開始走下坡,企圖取代美國成為全球領袖,這將是美國與中共的生存鬥爭。瓦爾茲強調,中共就是一個企圖以科技監視進行獨裁的政權,在西藏與香港之後,下一個就會是台灣。而台灣的重要性不僅僅在於電腦與半導體,台灣的地利位置更控制了通往日本、韓國、東南亞的航線,這涉及全球GDP的50%。當中國海軍與太空軍的數量超越美國、核武以三倍數成長,如今中國建軍的速度接近1930年代的納粹德國。瓦爾茲表示,當年的德國並未把美國當對手,但中國如今卻把美國當成假想敵,透過駭客與間諜滲透與攻擊太空網路等基礎建設,能夠讓美國的經濟活動陷入一片黑暗。瓦爾茲也警告,美國的製造業外流不僅僅是經濟與就業問題、更是國家安全問題,因此美國重整供應鏈的速度應當更快,甚至需要

企業愛國精神、需要門羅主義(Monroe doctrine)2.0、需要開始照顧我們自己。 (相關報導: 川普公布對中鷹派「夢之隊」,北京為何鬆一口氣?華爾街日報:因為少了他 | 更多文章 )
由於瓦爾茲曾積極要求拜登政府援助烏克蘭,但後來又在援烏法案多次投下反對票,主張不該再對烏克蘭開出空白支票。對於援烏立場的轉變,瓦爾茲的回應是:美國確實必須阻止普京,但拜登政府的動作太慢,最終造成整個局勢陷入僵局。瓦爾茲說,美國原本可以透過經濟手段獲得勝利,因為俄羅斯的經濟高度仰賴石油和天然氣的出口,但現在俄羅斯的出口量竟然比戰爭前還要多,因為拜登關閉了Keystone XL輸油管線、禁止出口美國的天然氣。當拜登無能解決通膨問題,卻批評不繼續對烏克蘭開空白支票就是「親俄」,這完全是一種侮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