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銀行家雜誌 文章列表
#
銀行家雜誌
約 315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品味生活
星展集團贏得《環球金融雜誌》「全球最佳永續金融銀行」大獎 星展銀行(台灣)亦連續二年蟬聯「台灣最佳永續金融銀行」
星展集團近日被紐約權威金融雜誌《環球金融雜誌》評選為「全球最佳永續金融銀行」(World’sBestBankforSustainableFinance),為星展銀行首次獲得此項全球性之殊榮,星展銀行(台灣)更連續二年蟬聯「台灣最佳永續金融銀行」。同時,星展亦贏得亞太區「最佳ESG貸款銀行」(BestBankforESG-RelatedLoans)和「最佳轉型/永續連結貸款銀行」(BestBankforTransition/SustainabilityLinkedLoans)肯定,該獎項彰顯星展運用創新融資解決方案及與公私夥伴合作等方式,助力亞洲邁向永續未來,並肯定星展支持中小企業永續轉型,發揮卓越的影響力。
唐可欣
2025-03-04 17:18
評論
國際
專欄
經濟
銀行家觀點》美元的相對論─隨著聯準會起舞的各國貨幣誰能強?
匯率是貨幣之間的交換比率,是一種相對的概念,透過貨幣價值的相互拉扯決定匯率,就如同拔河比賽,此強則彼弱,此消則彼長。由於美國經濟2024年展現相對韌性,股市表現優於其他主要市場,加以利率居高臨下,使得美元計價資產相對性感,大量資金流向美國,推升美元指數(DXY)2024年勁揚了7%。相形之下,歐、亞等國貨幣則在力抗美元強勢的掙扎中處於弱勢。新年伊始,美元是否能持續對抗地心引力,歷久不墜?
徐千婷
2025-02-13 06:30
評論
國際
國內
財經
專欄
經濟
銀行家觀點》監管謹慎友好,開展加密貨幣新局
川普當選後隨即宣布任命PayPal前營運長薩克斯(DavidSacks)擔任「白宮人工智慧與加密貨幣沙皇」(WhiteHouseA.I.&CryptoCzar),該項工作將負責引領政府的AI與加密貨幣政策,也預告未來針對加密產業制定一套法律框架與機制,協助鞏固美國在加密產業的全球領導地位。此外,川普主張美國應將比特幣作為戰略儲備,預期美國未來將放寬金融、AI和加密貨幣的監理限制,比特幣的價格也從選前的6萬美元,於2024年12月一舉衝破10萬美元。
林瑞嘉
2025-02-11 06:30
評論
國際
專欄
經濟
銀行家觀點:地緣政治川普化─「大重置」來襲!
在國際上,總體經濟發展的最高階段是追求全球化,擁抱自由貿易。傳統上,全球化的基本邏輯是透過古典經濟學所講的比較優勢來進行國際分工,以實現自由貿易所帶來的經濟利益。但是現在,人們不只要考慮經濟利益,也要考慮安全,從人身安全、個資安全、供應鏈安全,一直到國家安全。此時,地緣政治的思考切入總體經濟的邏輯。
吳嘉隆
2025-02-08 07:00
評論
國際
兩岸
財經
專欄
商業
經濟
銀行家觀點》川普的關稅之箭像愛情─美而無法永恆
關稅在過去自由貿易盛行時期曾被視為過時的政策工具,這幾年卻搖身一變成為誘人的好東西。確實,在天時地利人和的情況下,它可以充裕國庫收入,減少財政赤字,縮小貿易逆差,扶植特定產業,創造工作機會;還可以作為談判籌碼,逼迫對手讓步。難怪川普說「關稅」是字典裡最美好的字眼,比愛情還要美好。為了成就「讓美國再度偉大」(MakeAmericaGreatAgain,MAGA)的大業,川普的關稅之箭已架在弦上,無人可擋,但最終將導向何方,仍是未知。
徐千婷
2025-01-15 07:00
評論
國際
財經
專欄
商業
經濟
台灣銀行家觀點:川普經濟學第一章─美債市場
如果說美國公債撐起全球金融市場半邊天,應不為過。美國公債發行已突破35兆美元,各國政府、金融機構、退休基金等都是大戶。
徐千婷
2024-12-15 05:50
評論
國際
財經
專欄
商業
經濟
蔡薇怡觀點:歐洲經濟穩如泰山、還是沉睡不起?
歐洲經濟看起來利空不斷,了無生趣。烏克蘭戰爭即將進入第4年,歐洲的汽車巨頭在中國頻頻受挫,中國電動車甚至侵門踏戶猛吹征服歐洲的號角,至於在全球半導體競逐的大賽局,台積電的歐洲廠順利開工,卻比日本整整要慢了2年,而萬眾矚目的300億歐元英特爾先進半導體廠,則已經確定要延後,而且可能就此停擺。
蔡薇怡
2024-11-20 05:45
評論
國際
財經
專欄
商業
經濟
丁學文觀點:地緣政治與全球南方崛起
從美中對峙、烏俄戰爭到以巴衝突,感覺始終與我們距離遙遠;全球各地一個國家接著一個國家端出來的產業補貼、一位接著一位出現的民粹主義領導人,好像也沒有打亂這個世界的如常運作,但實際上,表面的海浪平靜掩蓋不了海平面下的暗潮洶湧,尤其是金融系統的分流、割裂和碎片化。因此,我們看見8月中旬舉行的美中金融工作小組第五次會議,雙方決定互換「金融穩定聯絡人名單」,可見暗潮洶湧的金融壓力已經蠢蠢欲動,連Bloomberg都報導這是美中難得有共識的一個罕見例子。
丁學文
2024-11-09 05:40
評論
國際
國內
財經
專欄
房地產
經濟
邱萬鈞觀點:購屋大不易,鼓勵政策却愈幫愈忙
隨著全世界逐漸將國家社會的重責大任交給「千禧世代」和「Z世代」,卻發現這群年輕人不若他們父母同年齡時充滿衝勁,反而普遍對現狀有怨懟。以台灣20至35歲世代而言,主要圍繞著房價居高不下心生不滿,薪資增長偏低造成許多人無法購屋,對未來的生活和家庭規劃造成壓力,進而對成家與養兒育女裹足不前。
邱萬鈞
2024-11-07 05:50
評論
兩岸
財經
專欄
經濟
索貝克觀點:利率、資產品質與政策博弈,中國銀行業的艱難抉擇
2024年8月,中國的消費者物價指數較去年同期正成長0.6%(較7月上升0.4%),看似好轉,但這主要是食品價格在漲,其中食品上升2.8%,非食品只有微升0.2%;而不含食品和能源的核心──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略增0.3%,顯示消費活動依然疲軟。生產者物價指數(PPI)當月則較去年同期下降1.8%,是連續23個月下跌。這樣的價格走勢與目前高得離譜的無風險利率水準完全無法比擬,中國理論上該大幅降息,人民銀行應該盡快將7天逆回購利率降到至少與CPI相符的水準,畢竟當逆回購利率過高時,資金流入銀行,導致借貸和投資意願減弱。人們對未來預期低落,不願消費,進一步加劇通貨緊縮。換句話說,近年1.7%至2%實在是太高,中國人蜂擁的將手上的現金存入銀行,完全是理性的做法。
索貝克
2024-10-10 05:50
評論
國際
財經
專欄
經濟
簡育彥觀點:從2024年最新數據探討─日本經濟真的在復甦嗎?
近年來,日本夏季的酷熱程度明顯超過往常,而這種熱度似乎也反映在經濟上。筆者長期居住在東京,親歷了日本景氣多次的波動。2024年,日本經濟似乎正在迎來新的曙光。個人消費回暖、物價持續攀升、企業也加大了設備投資力度。而日圓貶值更是吸引了大量外國遊客,讓人們對日本經濟前景充滿希望。然而,這看似樂觀的景象背後,是否隱藏著尚未顯露的風險?這一切是持久的復甦,還是短暫的幻象?
簡育彥
2024-10-08 05:40
評論
國際
兩岸
財經
軍事
專欄
經濟
丁學文觀點:烏俄戰爭另一面─殘忍卻真實的「戰爭金融」
現在這個世界,近的日子遠了,遠的日子近了。2022年2月,俄羅斯突然發動對烏克蘭的全面入侵,讓疫情接近尾聲的國際社會一下子群情激憤,制裁浪潮一波接著一波,所有人都認為俄羅斯經濟即將邁入深淵。大家肯定記得彼時,俄羅斯的海外資產被凍結、國際金融系統的聯繫被切斷,連能源出口都被刻意針對。西方媒體對制裁效果更是通篇充斥著癱瘓、衰敗以及一蹶不振等等負面形容詞。
丁學文
2024-10-06 07:00
評論
國內
財經
專欄
商業
駱秉寬觀點:新光金控搶親大戰暫落幕,金融業可以從中學到什麼?
在台灣金融業史中,2024年新光金併購案無疑是一次最具代表性的一場金控整併事件。不僅因為本併購案牽涉到龐大的資產、財務增資能力、收購價格和市場影響力,也因為這是台灣首次同時出現「合意併購」和「非合意併購」兩種併購方式角逐同一個金控目標。台新金與中信金這兩大金融業者,分別以「合意」和「非合意」的方式,爭奪新光金控的經營控制權,這一場金融業的「搶親」戲碼吸引了全台金融界和資本市場人士的高度關注。
駱秉寬
2024-10-05 06:40
評論
國內
財經
專欄
吳嘉隆觀點:從歷史股災看,總是有好買點
今年8月初美股與台股都發生股災,投資人出現恐慌性拋售,後來的演變果然不出所料,居然是(也正是)V型反轉,行情不但很快止跌,而且隨後反彈到起跌點,構成了一個危機入市的經典案例。
吳嘉隆
2024-09-22 06:30
評論
國際
財經
專欄
孫維德觀點:金融市場表現陷入異常狀況,市場波動代表後疫情時代開端
經濟學家都知道,無論從什麼角度來看,所謂的週期性衰退並非定理,也不是必然。然而,當交易者聽到「這次不一樣」時,他們會想知道交易的另一方是誰。
孫維德(David Stinson)
2024-09-09 07:00
評論
國際
國內
財經
專欄
王嘉緯觀點:寫在COP29之前─我們與3倍目標的距離
全球氣候界的年度盛事聯合國氣候峰會COP29,距離開幕已剩不到3個月,此次會議的核心訴求,預計仍將環繞在「能源轉型、汰除化石燃料」上面。尤其2023年COP28首次在決議文明確提到化石燃料,並設定2030年前再生能源裝置容量須提高到目前的3倍,是以各界無不引頸期盼,這一年來能交出什麼成績單?
王嘉緯
2024-09-07 07:00
評論
國際
財經
專欄
右本沖觀點:美國將降息?參考「通膨預期指數」掌握趨勢
歐洲央行(ECB)在6月6日啟動降息,宣布降息1碼(0.25%),恰好7月2日發布6月歐元區整體通膨率降至2.5%,而備受關注的核心和服務業數據則保持穩定。7月5日,歐洲央行總裁拉加德(ChristineLagarde)表示,需要進一步確保通貨膨脹向2%的目標回落,才可能會進一步降低利率。
右本沖
2024-09-06 07:00
評論
兩岸
財經
專欄
艾西亞觀點:中國經濟持續失衡,內外皆艱鉅
引發市場高度關注的中國三中全會終於在7月18日落幕,7月15日至18日舉辦的三中全會是中國共產黨(CCP)中央委員會5年一度的會議,通常將會決定和公布一系列解決長期問題的重大方針和政策。歷史上,三中全會是決定中國關鍵政策轉變和經濟改革的重要會議。然而,今年的會議最終似乎並沒有解決投資者們對於中國經濟方向的疑問,7月19日的新聞發布會也較為平淡。儘管官方媒體統計了300項改革,但據報導其中大部分改革已經在進行中,並非是全新的舉措。
艾西亞Alicia Garcia Herrero
2024-09-05 07:00
評論
國際
財經
專欄
李葳農觀點:從APEC觀察亞太金融議題發展趨勢
每當提及亞太經濟合作(AsiaPacificEconomicCooperation,APEC),大眾印象較深的應屬領袖年會時各國領導人或重量級領袖代表齊聚一堂的場景,但APEC除了是亞太各國高層每年交換意見的重要平台外,APEC各專業論壇涉及的議題甚廣,包含金融、財政、投資、經貿、能源、觀光、區域經濟整合等數十種領域,皆由各國政府部門相關官員定期開會,並將工作成果提呈部長及領袖會議。
李葳農
2024-08-28 06:30
評論
財經
專欄
柯富倫觀點:數位轉型如何影響信用卡策略、商家以及顧客體驗
隨著科技持續發展,數位轉型也要求不斷進化並嵌入銀行的數位執行策略中。與專案或業務轉型不同,數位轉型可能包括一家銀行的數位化議程,並需要長期聚焦廣泛在其業務中嵌入各種技術,以推動為客戶、員工和股東創造效率和價值。數位化是利用數位科技提供新的收入來源和商業模式,正對銀行可以吸引和留住顧客的方式產生一種持續與變革性的影響。銀行業者越來越利用與其信用卡提供產品的整合,來推動顧客體驗提升。
Fergus Clark 柯富倫
2024-08-24 07:0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