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追稅 文章列表
#
追稅
約 152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風生活
理財
新知
爸媽幫小孩繳信用卡費,卻被多課逾5萬元稅金!國稅局曝忘記1件事直接連補帶罰
在高房價與生活壓力沉重的當下,許多父母選擇金援子女,協助支付房貸、信用卡費或保險費,減輕孩子的財務負擔。然而,看似天經地義的家庭支持行為,其實隱含著稅務風險。若未事先了解贈與稅相關規定、忘了申報,將會被稅務機關要求補稅,甚至面臨罰鍰。
風生活綜合報導
2025-04-22 12:41
新聞
國際
財經
商業
經濟
把外資當行動ATM?印度突襲福斯、三星要求補繳鉅額稅金,跨國企業人人瑟瑟發抖
印度對外資企業的待遇,長期一直被人詬病,許多跨國企業進軍這個全球人口最多、經濟成長最快的巨大市場時,往往得面對繁文縟節、過度監管與突如其來的鉅額稅單。這幾個不確定因子,讓無數個知名企業因此踩到地雷,甚至得付出鉅額成本與時間,才能勉強從困境中脫身。當地一名資深稅務律師無奈地對外媒表示,「印度的稅務部門根本就是塊法外之地。」
李靖棠
2025-04-19 14:00
風生活
即時
新竹
竹科知名建商倒閉!曾打造園區購物中心「景氣不振成最後稻草」,法拍三輪竟無人投標
一間曾推動多項大型開發案的上櫃建設公司,近日被曝仍積欠新竹市及台北市政府長達二十餘年的房屋稅、地價稅及營業稅共計千萬元。隨著公司破產倒閉後名下資產多次流標,新竹市稅務局不放棄任何追回欠稅的機會,終於在第四次法拍時成功賣出尚存的停車位持分,不僅清償853萬元欠稅,還徵得63萬元土地增值稅。
龔渝婷
2025-04-16 13:15
新聞
兩岸
追稅神器發威!反美左派網紅司馬南逃稅被重罰4100萬,平台帳號全面停更
有「反美悍將」之稱的中國左派網路大V司馬南,3月21日被官方通報因偷稅被罰逾人民幣900萬元(約合新台幣4100萬元)。司馬南全網粉絲超5000萬,從2024年11月初起,其微博、抖音、頭條等平台帳號已停止更新。
兩岸中心
2025-03-21 11:51
風生活
財經
理財
消費
子女刷父母信用卡「小心被課贈與稅」!國稅局曝忽略1細節,計入贈與連補帶罰
許多消費者習慣在購物時以信用卡付款,不僅不用攜帶過多現金,也能享有信用卡公司發放的紅利積點等回饋,不過,近期有網友表示,媽媽給予他一張信用卡副卡,每個月大約有20萬能刷,想知道副卡有無算在贈與的條件裡?對此,國稅局日前曾解答,父母替子女繳納信用卡費如超過當年度贈與稅免稅額時,應依法申報贈與稅,否則連補帶罰要繳更多稅。
江庭榛
2025-03-10 17:26
風生活
即時
差7天慘了!屋主賣房1疏忽「戶籍登記未滿6年」戶頭失血 國稅局:這些條件缺一不可
在台灣出售自住房屋時,若符合特定條件,最高可享400萬元免稅額,但財政部高雄國稅局再提醒,即使房屋持有超過6年,若「戶籍登記」未達6年,仍無法適用免稅優惠!而許多屋主以為自己符合免稅標準,卻在申報時發現必須繳納所得稅,導致意外財務負擔。
周育信
2025-02-27 11:38
風生活
財經
房地產
理財
父親用兒子名義買房「被課135萬贈與稅」!國稅局曝忽略1件事,計入贈與連補帶罰
財政部臺北國稅局表示,父母以子女名義標購國有不動產且幫忙付錢,如果超過當年贈與免稅額度244萬元,會視同贈與,金額以不動產公告的土地現值及房屋評定標準價格計算,而不是實際支付金額。
黃慈語
2025-02-19 14:27
風生活
財經
理財
保險
儲蓄險期滿領回620萬「竟被課37萬稅金」!專家曝忽略1細節,國稅局計入贈與連補帶罰
林爸爸在郵局幫兒子買了一張6年期的儲蓄險,年繳保費100萬。投保時以自己為要保人,兒子為被保險人和滿期金的受益人,期滿可以領回620萬。原本想幫兒子存購屋的頭期款,沒想到滿期領回後,卻收到國稅局的追稅通知,為什麼會這樣?
廖嘉紅
2025-01-22 15:29
風生活
即時
理財
台中
父親「豪宅賣一半過世」,他忽略1事…慘遭追稅+罰金近千萬!
遺產稅申報錯誤釀慘劇?台中一名男子繼承父親過世後尚未過戶的豪宅,因申報疏失遭國稅局追繳稅款與罰金共951萬元,成為繼承遺產疏忽申報的重大案例。
黃卓霖
2025-01-17 14:05
新聞
兩岸
財經
經濟
理財
台商無法置身事外!中國「海外富人稅」來襲,會計師提醒注意個人海外所得風險
中國近年面臨不動產產業蕭條、經濟成長動能減弱、地方政府舉債上升等多重挑戰,為尋求擴大財政收入,「海外富人稅」再度引起關注。專家提醒,不僅是中國本地高資產人士必須留意,長期在中國經營或居住的台商人士,未來也可能因為符合中國稅務居民要件而被要求自查申報,面對這股稽查壓力,需要更加謹慎因應,關注趨勢變動。
林彥呈
2025-01-14 13:12
風生活
財經
房地產
理財
兒子向銀行申請房貸「被課56萬贈與稅」!國稅局揭忽略1細節,計入贈與補稅
現代許多父母節稅觀念佳,在每人每年244萬元贈與稅的免稅額度內,每年轉一筆金額給子女,為子女未來的購屋做足準備。不過,當中若對「每年」與「每人」的定義理解不當,恐遭國稅局追稅。
胡冠廷
2024-11-08 11:43
風生活
財經
下班經濟學
理財
6歲女童繼承千萬,遺產稅竟要繳5735萬!國稅局追稅翻車?憲法法庭:違憲!
一位陳姓男性在辭世前兩年,將價值超過3億元的股票資產轉贈給配偶。這位男子於2017年12月離世後,留下1567萬元遺產,但其妻子與子女皆選擇放棄繼承權,使得一名年僅6歲的私生女成為唯一繼承人。除了繼承這筆1567萬元遺產外,這名幼童還被國稅局要求繳納高達5735萬元的遺產稅。然而,憲法法庭於28日作出判決,認定遺產稅相關規定違憲,並要求在2年內進行修法,同時將案件發回重審。
下班經濟學
2024-10-30 10:28
新聞
政治
兩岸
蔡正元曝富士康砸45億建中國事業總部主因 鴻海:投資是考量產業趨勢
鴻海集團旗下富士康公司斥資10億人民幣(約新台幣45億)在中國河南、鄭州建設新事業總部,主要經營電動車、數位健康及機器人等產業。對此,前立委蔡正元在網路節目《三元小課堂》上提到,富士康決定設廠的原因與稅務單位有關,並指出富士康太過商業。
陳明遠
2024-08-09 08:40
新聞
政治
兩岸
國內
鄭文燦涉貪辭職海基會不受影響 羅文嘉:繼續推動兩岸健康雙向交流
海基會前董事長鄭文燦因涉貪遭收押禁見,外界備受關注新任董事長人選。海基會今(12)日下午舉行例行背景說明會,副董事長兼秘書長羅文嘉親自主持,他強調司法中案件不多做評論,海基會上下同仁不受影響,會在崗位上把工作做好,也希望繼續推動兩岸健康雙向交流。
兩岸中心
2024-07-12 16:16
新聞
政治
國內
欠稅大戶又是老面孔!財政部最新名單出爐 黃任中家族欠近33.7億居首
財政部今天公布欠稅大戶名單,熟面孔再度入榜。個人戶方面,已故股市聞人黃任中家族連霸毫無懸念,合計欠稅近新台幣33.7億元。
中央社
2024-07-01 09:33
評論
國內
專欄
楊岡儒觀點:潛逃多年?淺析貴婦奈奈返台案
貴婦奈奈本名「蘇陳端」,為台灣早期知名部落客,並與男友黃博健開設杏立博全醫美診所(由貴婦奈奈擔任「杏立生技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同址另設有「博全生技股份有限公司」由黃博健任負責人),嗣因借貸或周轉問題爆開吸金或詐欺案,貴婦奈奈、黃博健及其父母黃立雄、黃林麗真夫婦分批潛逃出境,並由北檢發布通緝。(註:本文不另討論,貴婦奈奈與黃博健是否已在加拿大註冊結婚)
楊岡儒
2024-05-05 06:50
風生活
國內
房地產
下班經濟學
理財
父母幫子女付頭期、還房貸,小心被課大筆贈與稅!專家教1招解決,有機會連遺產稅都不用繳
在這個存錢難、買房更難的時代,不少父母都會想幫助子女買房置產,甚至想直接贈送,讓晚輩可以少奮鬥幾年,但實際上想把錢或房產送給子女沒那麼簡單,若有幫忙繳房貸、太便宜賣房子、用子女名義買房等6種行為,都有可能被「視為贈與」,進而被國稅局追稅,地政士提醒,民眾除了可善用每年244萬贈與免稅額,建議還是以買賣的方式進行,做好金流並主動申報贈與稅,藉此證明是真買賣,才能順利轉移房產。
591房屋交易網
2024-03-26 13:21
風生活
下班經濟學
理財
父親重病領700萬繳醫療費,竟被追稅650萬!專家曝少做1件事,國稅局上門連補帶罰
為了照護重病的家人,有時必須從其帳戶提領現金支付費用,不過在被繼承人過世前,到銀行領出的存款就不會被課遺產稅嗎?對此,財政部南區國稅局表示,被繼承人重病在床的情況下,若繼承人提領銀行存款,卻不能證明資金用途,所提領存款將會列入遺產總額課稅。
風生活綜合報導
2024-03-22 10:10
風生活
國內
房地產
下班經濟學
理財
爸幫兒買儲蓄險,期滿領回卻被國稅局連補帶罰38萬!專家曝忽略3件事,大筆稅金找上門
林爸爸在郵局幫兒子買了一張6年期的儲蓄險,年繳保費100萬。投保的時候以自己為要保人,兒子為被保險人和滿期金的受益人,期滿可以領回620萬。原本想要幫兒子存購屋的頭期款,沒想到滿期領回後,卻收到國稅局的追稅通知。
廖嘉紅
2024-03-21 14:42
風生活
即時
中國電動業者慘了!歐盟抓到「北京非法補貼」鐵證 擬徵收「追溯性關稅」
歐盟在2023年10月對中國的電動車進口展開「反補貼調查」,以評估是否需要徵收反補貼稅。最新的消息指出,歐盟已經找到充足的證據,確認北京對電動車產業提供了不合法的財政支援,這使得歐盟對中國進口的電動車徵收反補貼稅的可能性增加。
柯家媛
2024-03-08 15:08
1
2
3
4
5
6
7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