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葉宗洸 文章列表
#
葉宗洸
約 105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公共政策
國內
經濟
觀點投書:發電靠意識形態,補貼靠全民買單
賴清德總統才剛保證台灣2032年前不會缺電,行政院卻立刻編列千億預算補貼台電虧損。這是怎麼一回事?不缺電,卻要補貼?台電聲稱虧損是因為烏俄戰爭導致能源價格飆漲,但真相真是如此簡單嗎?
嚴屹諝
2025-05-12 06:00
新聞
政治
台灣真的不缺電?學者批政府「空口說白話」:有電廠沒機組,電從哪來?
核三廠2號機的40年運轉執照將於5月17日到期,依法將停止運轉,意味著台灣正式邁入「非核家園」。對此,清華大學工程與系統科學系教授葉宗洸表示,若去看全國電力資源供需報告會發現,一直到2032年,確定新建地點的機組數量,其實跟除役機組的裝置容量差不多。
陳明遠
2025-05-02 22:01
新聞
政治
賴清德曾拋「緊急時刻重啟核電」 清大教授怒轟:不可能快速啟動發電
原先傳台電4月起將電費漲價,今(28)日政策大轉彎,經濟部電價費率審議會決議,考量國際關稅變化與地緣政治風險,可能引發國際經濟及物價波動隱憂,決議電價不調整。清大教授葉宗洸日前赴立院開會時指出,台灣的缺電危機不僅影響民生品質,還會導致台灣在高科技市場趨向弱勢,他更批評執政黨逃避核廢料問題,「核廢不是沒有辦法處理,是你政府要不要處理,就算電廠不延役,一樣有核廢必須處理」。
傅乙珮
2025-03-29 08:50
VIP
評論
政治
公共政策
國內
專欄
名家專欄
政經解密
朱淑娟專欄:核電與廢料的兩難─要不要VS.要不要處理
國民黨立委提出《核子反應器設施管制法第六條》修正案,解套核電廠「運轉執照有效最長40年」文字,讓老舊核電廠,有機會延役。在3月19日立法院公聽會中,企業界及核工學者,不但支持核二、三廠延役,甚至期待擴張核電。
朱淑娟
2025-03-25 05:50
新聞
政治
電價漲幅恐達6%?台電4000億虧損怎補 學者:核二核三續轉1年就賺「這麼多」
台電虧損超過4000億元,電價審議委員會近來召開多場工作小組會議,除電價調整可能性高外,超過30年沒動的水費也傳漲聲響起。針對台電虧損問題,清華大學工程與系統科學系特聘教授葉宗洸今(19)日在立法院公聽會中指出,若核二、核三的4部機組持續運轉,台電1年就可賺超過600億元。
李瑋萱
2025-03-19 13:06
新聞
政治
公共政策
國內
核電延役公聽會明登場 童子賢將提「核能5大優點」:衷心期望核綠不偏廢
國民黨推動核電延役修法,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將於19日召開《核子反應器設施管制法》修法公聽會,總統府氣候變遷委員會副召集人、和碩董事長童子賢將以預錄影片的方式參與,根據報導,他將在會中提出核能5大優點,期望「綠能跟核能不要偏廢,兩個一起發展」。
張大任
2025-03-18 22:28
新聞
政治
國內
核電延役還有的吵 翁曉玲曝要修法得等下會期:目標將非核家園改成淨零碳排
由於國內對於電力需求持續增加,外界期望核電能重回主要發電來源,核能學會今(16)日舉行研討會,立委曝核電廠的使用執照都已經超過延役申請期限,必須修法後才能再啟用,但這個會期應該無法排入,需等到下個會期才可能繼續實質審查。
馮建棨
2024-12-16 15:13
新聞
政治
財經
供電吃緊「公家機關禁開冷氣」?學者曝「已入警戒範圍」:這情況準備要限電了
夏日高溫推升用電量,清大核子工程與科學研究所特聘教授葉宗洸在網路節目《阿宅反抗軍》表示,台灣在這2周一直處於「供電警戒」,加上9月100多部發電機組輪流歲修,若是有任何1部機組非計畫性跳機,就準備要限電了。而他也觀察到,有些公家機關開始禁止開冷氣。
林湘淇
2024-09-18 09:30
新聞
政治
核四是廢墟又黑又狹小?學者曝視察結果「大反轉」:6年內重啟絕無問題
核能議題備受討論,國民黨立委翁曉玲、賴士葆9日率團前往視察核四廠。一同受邀參訪的清大核子工程與科學研究所特聘教授葉宗洸表示,核四廠的重要組件與設備都還在,也有進行維護,因此重新測試、更新後,是可以重啟的。至於台電表示重啟需要7年,葉宗洸則說,工程耗時花5年還算合理,但核安會的審查也可以同時進行,若像台電說的審核得花2年太寬鬆,絕對能在6年內完成。
林湘淇
2024-09-18 09:10
新聞
國內
為延役留後路?台電遲未送核二廠除役環評 學者曝原因:怕這人反悔
核二廠除役計畫已在2020年、2022年通過核安會及環評大會審查,但台電以土地範圍仍須釐清為由,遲遲未將環評資料送交核安會,因此仍未獲得除役許可。對此,清大核子工程與科學研究所特聘教授葉宗洸表示,可能是因民進黨政府反核的態度不夠明確,或是已經決定不除役,台電才會沒有提出申請。不過他認為,民進黨依舊會實現2025非核家園,但能持續多久,就會成為可以討論的議題。
林湘淇
2024-09-18 08:50
新聞
政治
國內
抽蓄水力發電用越多虧越大?學者曝台電成本漲近1倍:光2023就賠60億元
為供給夜尖峰用電,並發展儲能市場,台電高壓以上用戶增訂「表後儲能」時間電價,尖峰時段每度逾新台幣10元,預計在年底前上路。對此,清大核子工程與科學研究所特聘教授葉宗洸表示,跟隨民進黨政府的能源政策,儲能變得非常昂貴,台電利用太陽能進行儲能,光是2023年就虧損了60億元。
林湘淇
2024-09-18 08:20
新聞
國內
斷言月底電價恐再調漲!學者曝台電虧損最大缺口:政府撥補千億也難平
今年4月已經全面調漲電價,2025年中央政府總預算的水電費更是高達98億4493萬元,其中水費調幅向來較低,因此增加的22.5%被認為是電費支出。對此,清大核子工程與科學研究所特聘教授葉宗洸表示,隨著核電廠陸續停機,民進黨政府期盼以再生能源取代,儘管看似補足了核能缺口,但再生能源成本高於核能,就算政府撥補1000億,月底還是很可能再次面臨電價調漲。
林湘淇
2024-09-18 08:10
新聞
政治
國內
曝火力發電入夜後占95% 學者喊「核綠同行」:否則台灣恐無法跟日韓競爭
核三廠1號機7月27日停機進入除役階段,清大核子工程與科學研究所特聘教授葉宗洸表示,缺電不僅阻礙人工智慧(AI)產業發展,隨著核能占比減少,晚間的火力發電已達95%,未來台灣出口至國際的商品將被課碳稅,一旦碳足跡高於其他國家,以出口為主的企業將無法生存,可見當前的能源政策完全錯誤。
林湘淇
2024-08-14 09:10
新聞
政治
國內
缺電困境政府沒說實話?學者曝2危機:備轉容量根本不到5%
總統府「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日前召開首次會議,台電公司董事長曾文生坦言,未來幾年供電會很吃緊。對此,清大核子工程與科學研究所特聘教授葉宗洸表示,台灣缺電困境比政府提出的報告更嚴峻,日後會更常有限電、分區停電、降壓供電等情形,至於經濟部長郭智輝曾言明要求台電自負盈虧,則是要台電漲電價。
林湘淇
2024-08-14 09:00
評論
政治
公共政策
國內
財經
專欄
葉宗洸觀點:經長須務實,不應誇大四接必要性
經濟部長郭智輝日前受訪時指出,協和電廠更新改建計畫完全沒有替代方案,一定要推動。協和電廠原有4部燃油機組,1、2號已於數年前除役,3、4號機則預計今年底除役。為因應北部用電需求,台電規畫於原址興建裝置容量達130萬瓩的大型燃氣機組,而新1號機商轉時間訂為2030年。
葉宗洸
2024-08-12 06:30
新聞
國內
財經
軍演險「斷氣」還敢重用?學者揭政府能源轉型錯誤押寶:核能是唯一選擇
關於「2025年實現淨零碳排放」議題,前總統府資政、前中研院院長李遠哲日前表態,若要實現台灣淨零碳排目標,他會贊成「核能發電廠延役」。清大核子工程與科學研究所特聘教授葉宗洸也表示,儘管台電一直在規劃新的燃氣電廠,但天然氣供應不足也是困境,加上台灣缺電迫在眉睫,核能是唯一選擇。
林湘淇
2024-06-06 09:20
新聞
政治
童子賢籲剷平核一、核四引入新型核電廠 學者指「這件事」沒必要:4+1才夠
準總統賴清德520就職前,和碩董事長童子賢建議,核二、核三廠延役,核一、核四廠剷平引進芬蘭OL3新型核電廠,未來核能發電占比可達30%。對此,清大核子工程與科學研究所特聘教授葉宗洸表示,僅靠核二、核三廠,就算引進OL3,核能佔比也不可能達到3成;他認為,應讓4個核電廠同時發電,再搭配OL3,才有望達標並降低電價。
林湘淇
2024-05-17 09:18
VIP
政治
財經
新新聞
重拾核電有可能?賴清德政府除了「神主牌」還有法規、環評、美國等難題
和碩董事長童子賢多次發表台灣應該要重新思考能源配比,尤其是核能可以重新考慮,引發各界討論。但台灣是否要讓核電重回,還是台灣還有選擇的餘地?
馮建棨
2024-05-16 09:00
新聞
國內
桃園為何一直停電?專家戳破台電話術:明顯已無法供應北部用電
桃園市近期頻傳停電事故,12日晚間又因饋線跳脫,造成桃園市大園、中壢區1667戶停電。對此,清大核子工程與科學研究所特聘教授葉宗洸指出,饋線跳脫的主因為「供電不足」,使特定區域系統負載過高,導致停電頻傳,明顯可見台電已無法供應北部用電。
林湘淇
2024-05-15 22:41
新聞
政治
「核二核三延役每年可幫台電賺520億」 專家:用超支的再生能源居心何在?
經濟部將於3月召開電價審議委員會,研討4月是否調整電價,基於台電連年虧損,以及國際燃料上漲,外界認為電價勢必會調漲。對此,清大核子工程與科學研究所特聘教授葉宗洸表示,目前能源政策錯得無庸置疑,若核二、核三延役,每年可以幫台電賺520億元,政府卻要用會超支的再生能源、火力發電,不知居心何在,且核能發電有後端基金,用於核廢處理、電廠除役,並不會加重台電的財政赤字。
許詠晴
2024-03-04 08:40
1
2
3
4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