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自殺人數 文章列表
#
自殺人數
約 167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地方新聞
台中
六都唯一台中自殺死亡率降幅1.6% 市府強化諮商與通報助市民度難關
台中市議會11日定期會,多位議員關心台中非自然死亡率與自殺防治議題。衛生局長曾梓展表示,市府持續透過心理諮商、防治通報等多元策略防治自殺事件,建構社會安全網。依據衛福部108年至112年的統計資料,台中「標準化自殺死亡率」由12.5降到12.3人,降幅達1.6%,是六都唯一下降的城市。
王秀禾
2025-04-11 19:46
新聞
政治
國內
醫療健康
歷史風傳媒》剴剴案為何點燃全民怒火?4歲女童被斷骨穿肉7年後,台灣學到什麼教訓?
為什麼我們回顧這則報導?
謝孟穎
2025-03-19 21:00
評論
兩岸
國內
藝文
歷史
專欄
蔡榮根觀點:坑灰未燼山東亂,劉項原來不讀書─直面歷史與自我
上世紀60到90年代華語影視鼎盛時期,大概很少人沒看過張永祥編劇的電影或電視劇吧!好友程富陽兄為編撰《編劇泰斗張永祥的一生回顧》,邀我陪同張永祥夫人任芝蘭女士回金門,尋找張永祥在金門八二三砲戰期間曾有過的足跡,讓我得以拜讀張永祥的回憶錄《八十自述》,得知他原來也是「澎湖七一三事件」山東流亡學生的一員。
蔡榮根
2025-03-16 07:00
新聞
政治
3000人上街反霸凌!黃國昌喊讓怒吼傳到總統府:大家都知道洪申翰做不了主
勞動部公務員霸凌輕生事件,引起輿論譁然,民眾黨今(7)日下午舉辦「反霸凌、護勞權」遊行活動,號召超過3000位民眾上街頭表達不滿。民眾黨立委黃國昌表示,大家都知道勞動部及新部長洪申翰做不了主,真正做決定的是總統賴清德,要讓勞動部高官們聽到勞工及公務員的怒吼,拜託大家一起走到總統府的終點,向賴政府傳遞「陳情書」表達勞工基層的心聲。
賴慧津
2024-12-07 16:29
新聞
兩岸
越維越不穩?無差別攻擊在中國激增 專家:經濟大環境低迷,被生活壓垮就「報復社會」
11月11日珠海體育中心越野車撞人事件之後,中國在一周內至少發生另外兩宗無差別襲擊事件,造成多人傷亡,接二連三的傷人事情也引起社會廣泛關注及不安。
BBC News 中文
2024-11-26 09:30
VIP
政治
調查
新新聞
政經解密
幕後》賴清德的德政變暴政?「派遣歸零」如何殺了公務員
勞發署北分署吳姓員工自殺事件,勞動部長何佩珊日前公布調查報告,稱文官體系有「不曾想像過的邪惡」,若是以「制度殺人」,掩蓋掉綠營空降文官濫權、霸凌之惡,意圖當然邪惡,然而,台灣公務機關資訊部門長期人力不足,仰賴委外發包,淪為委外發包部門,卻也是不爭的事實,等到政府回魂過來,大搞「AI行動內閣」,外行的空降官員,逼著資訊部門執行「人工智能專案」,出人命也是遲早的事。關鍵時刻,北分署花錢找來的資訊外包人力,卻不在吳員指揮監督範圍!
林上祚
2024-11-24 09:40
新聞
國內
財經
三明治世代壓力大?國壽驚人發現:女性保戶自殺躋身十大死因
國泰人壽今(23)日發表國內壽險業首份保戶健康研究報告,以該公司2023年764萬名被保險人為對象,結果顯示,國壽女性保戶的十大死因,蓄意自我傷害(自殺)排名第10,比衛福部2023年全國女性死因排名第13還高,成為國壽未來推出有關服務及保單設計上的新方向。
陳怡慈
2024-10-23 21:19
VIP
國內
調查
新新聞
新冠意外形成保護罩?後疫情自殺死亡人數反飆到14年新高 2族群「多走了好多人」
衛福部日前公布去年(2023)國人十大死因,總死亡人數較上年減少2863人,主要原因是2022年仍盤據國人十大死因第3位的新冠肺炎,終於「識相」地退至十大死因第6位。
黃天如
2024-06-29 09:00
評論
政治
專欄
許詠翔觀點:政治分析僅幾趴人認同的廢除死刑可能成功原因
憲法法庭4月23日開庭對死刑是否違憲展開言詞辯論,主張死刑合憲的法務部與聲請釋憲的死囚律師,總計激辯長達5小時。可能是因為台灣社會目前大概有8到9成的民眾是態度明確反對死刑的,換句話說要求台灣廢除死刑是違反台灣民眾常識的,所以也沒什麼「一般民眾」太過關注這則新聞──因為他們完全沒有「台灣真的會走向廢除死刑」的危機感。
許詠翔
2024-04-28 06:20
新聞
公共政策
國內
調查
新新聞
昔4歲女童被打到斷骨穿肉滿腿菸疤、今剴剴慘死,7年來台灣學到什麼教訓了?
「你必須讓大人知道,把一個嬰幼兒抓起來重摔,這叫『殺人』,這不叫『傷害』!我協助的案件都是3歲上下的小孩,這種小孩只要大人兩根指頭都可以讓他死,拿一根鐵棍去揍小孩、一棍下去小孩就可能會死了,幼兒不該是用你們認知的凶器才叫『殺人』……」-王昊案家屬,王薇君2017年受訪內容
謝孟穎
2024-03-14 09:28
評論
國際
專欄
葉家興觀點:誰能比韓國更憂鬱?
美國暢銷書作家曼森(MarkManson)日前的YouTube影片「我到了世界上最絕望的國家」(ITraveledtotheMostDepressedCountryintheWorld)在網上爆火,短短幾天點閱量超過80萬,並且得到韓國主流媒體的引述、轉發和討論。因為他在影片中直言,韓國只學到了儒家思想與資本主義的糟粕。
葉家興
2024-02-05 06:20
評論
國際
專欄
董玉莉觀點:七名印度理工學院學生之死! 種姓階級的無形桎梏
去年的一到九月期間,有七名低階種姓的印度理工學院學生在校自盡,這讓人聯想到以印度理工學院作為背景的印度電影「三個傻瓜」中的自殺情節。這也不禁讓人起疑:為何被視為菁英中的菁英的印度理工學院學生會放棄大好未來,而走向絕路?
董玉莉
2024-01-08 07:10
評論
政治
公共政策
國內
專欄
王建煊觀點:揹著炸彈拆炸彈
人的一生「生老病死」四個字,死亡前會有一段愈來愈不健康,愈來愈難熬的日子。這段日子大概有多長呢?當然各人不同,平均的來說,台灣人不健康的餘命大約是八年。熬過這八年,就太平了,因為這個時候,人就進入殯儀館的太平間,人生的苦難結束。
王建煊
2023-09-22 06:40
評論
兩岸
觀點投書
軍事
歷史
觀點投書:習近平邁向集權的基礎與軍隊的特殊淵源
習近平集權的第二項利基,係其與軍隊的特殊淵源,這讓他在甫上任不久便將軍權完全納入掌控。
楊宗新
2023-08-02 06:10
評論
國內
風書房
「非計畫殺人」可否判死?《人民參與死刑審判事件簿》選摘
殺人償命,似乎是華人社會的普世價值;但在法治國家的司法程序中,對於犯下殺人行為的被告,承審法官應如何評價其犯罪行為,進行公平審判則是訴訟程序的核心。目前臺灣已沒有唯一死刑的刑法規範,但死刑與無期徒刑的界線,此一難題仍持續受到關注與討論。在臺灣的刑法規範中,強盜殺人面臨的刑責為死刑或無期徒刑,但兩者間並無清楚的界線,實務判決中,亦未有明確判例。本文的實際案例,是一件強盜殺人案件;更是一件人民參審判處死刑,職業法官改判無期徒刑定讞的案件。
林裕順
2023-07-28 05:10
風生活
即時
輕生率創22年新高!新加坡年輕人「死因榜首」出爐 「看不見的精神苦痛」令人心碎
(中央社新加坡1日綜合外電報導)根據新加坡援人協會,新加坡去年的自殺率上升近26%,來到20多年來最高點,更連續4年高居年輕人最大死因,反映出新加坡存在「看不見的精神苦痛」。
中央社
2023-07-01 19:08
VIP
公共政策
國內
新新聞
出事了!照護殺人、自殺發生頻率反彈、長照收支面臨死亡交叉
這是一對家住新北市樹林區的母子,因為82歲的母親年邁,加上曾經中風、慢性病纏身,平日全由55歲的兒子一人獨力照顧。日子看似如常,這個家庭既非政府列管的高關懷家庭,也從來沒有對外求助的相關報案記錄。但這一天,鄰居卻聞到劇烈的屍臭味,經報案由警方破門入內查看,老母親陳屍一樓臥室,兒子則於三樓臥室上吊,母子兩人皆已死亡多時,遺體甚至已開始腐爛。
黃天如
2023-06-05 09:10
評論
公共政策
國內
專欄
黃偉俐觀點:訓導或霸凌?—政府對自殺防治與諮商制度該有重大檢討
就在去年(2022)8-9月,新聞上就有數則12-18歲跳樓輕生的報導,總共造成四死一重傷。但是就在今年3月底4月初的新聞報導裡,又密集的發生了好幾則青少年與年輕人的輕生。
黃偉俐
2023-04-16 14:30
即時
風生活
日本
每年9月1日「最多青少年輕生」!日本自殺率攀升引關注 3原因讓他們「竟想拋下一切離開」
每年三月為日本厚生勞動省訂立的「自殺對策強化月」,據厚生勞動省統計,2022年自殺人數為2萬1,843人,比前一年增加874人,其中以中老年人為主的男性自殺人數出現13年來首次增長,而中小學及高中生自殺人數更高達512人,創1980年以來的歷史新高。
朱斐青
2023-03-15 01:32
VIP
公共政策
國內
新新聞
台版《黑暗榮耀》真實上演!失控的網路霸凌讓孩子走上絕路
自殺常居國內青少年死因前3位,疫情期間還有愈演愈烈趨勢。為何有如夏花燦爛的孩子,要結束自己的生命?縱使不同個案有不同成因,但近期《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研究指出:「網路霸凌是讓兒少抑鬱自殺的重要獨立因子」、「無須連結現實,只要在網路上成為被霸凌目標,對孩子就有致命風險」。這對網路世代兒少的生存權無疑是一大警鐘,值得身為大人的我們,尤其是主政者警惕與深思。
黃天如
2023-03-08 09:10
1
2
3
4
5
6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