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老人家 文章列表
#
老人家
約 53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風生活
旅遊
苗栗
比大湖、三義更必去!苗栗最強景點吸32萬人,遊客讚平價美食多、外國人特地朝聖
苗栗是個融合多元文化,充滿自然與人文風情的地方,包括木雕、陶藝、桐花、客家與原住民傳統等,每年吸引眾多客遊客來訪,根據觀光署公布的最新統計,2025年1月苗栗縣最熱門景點前三名為「白沙屯拱天宮」、「尚順育樂世界」和「獅頭山風景區」。
風生活綜合報導
2025-04-05 10:57
風生活
即時
詐騙防制
不是老人家!上班族「這年齡層」最易成為詐騙肥羊,平均財損21萬元
台灣詐騙犯罪日益嚴重,根據內政部警政署165反詐騙數據,今年2月詐騙案件數量達1萬773件,財損總額高達60.8億元;自2025年以來,詐騙案件累計23,893件,共損失156.2億元,數字驚人。人力銀行近日針對上班族進行遇詐經歷調查,有逾八成曾遇過詐騙,更有高達四成多的人曾經受騙,其中以36-40歲族群最多。
龔渝婷
2025-03-14 15:25
風生活
旅遊
苗栗
大湖草莓、飛牛牧場輸了!苗栗最強景點吸393萬人,遊客讚便宜美食多、每月都必訪
一說到苗栗,三義木雕街、大湖採草莓,以及各種客家美食文化立刻浮現在腦海,根據交通部觀光署指出,「桐花」、「木雕」、「溫泉」、「水果」、「陶瓷」及「客家菜」是苗栗觀光的6大特色,每年吸引數百萬旅客到此一遊,根據觀光署公布的最新統計,2024年苗栗縣最熱門景點前三名為「白沙屯拱天宮」、「尚順育樂世界」和「獅頭山風景區」。
風生活綜合報導
2025-03-03 10:50
風生活
心理
「年紀大了,用來喝酒的錢都拿來買藥了」!日本銀髮族揭7個老了卻不想面對的殘酷現實
編按:人終有一老,誰都逃不掉。但面對生活,你可以選擇笑。《銀髮川柳1~3》一書在日本銷售破百萬冊,集結全日本老人協會投稿,平均投稿來賓年齡69歲,最年長的甚至超過100歲,集結人生老前輩智慧、感嘆、豁達的文章,道盡辛酸又地獄無底限的養老日常。
三采
2025-02-16 09:10
風生活
心理
為何許多長輩年紀越大越固執、難溝通?心理博士分析背後2大原因:每個人都無法避免
在想到老人的時候,除了孤單、生病等字詞之外,固執這個詞也常被聯想到。我不否認,自己遇到不願意改變的人時,也會脫口說出,「他又不是老人,怎麼這麼固執」這樣的話。
商周出版
2024-11-11 17:25
新聞
政治
館長陳之漢曝接到柯媽媽電話:老人家一直哭,希望我相信柯文哲清白
檢廉偵辦京華城案,指控民眾黨主席柯文哲涉嫌圖利,31日傍晚向法院聲請羈押。柯文哲支持者於北檢外聚集,「館長」陳之漢也到場聲援,他透露柯媽媽打電話給他,「老人家一直哭」,希望他相信柯文哲的清白。
風傳媒綜合報導
2024-08-31 21:52
風生活
心理
老人家想要的不是又新又大的房子!名作家曝長輩反而最重視1件事:少了會很痛苦
許多子女在有經濟能力養活自己和家人後,都會想幫家中長輩換房。日前,作家黃大米在臉書發文表示,曾想過要買個透天厝和媽媽還有寵物同住,不過,後來她發現,長輩要的不是大房子,他們反而更重視一件事,沒有會很痛苦。貼文曝光後,引發超過8千名按讚回應,並表示「父母、兒女真的還要繼續修行」。
風生活綜合報導
2024-08-21 15:49
風生活
健康
老人家可以做什麼運動?網大推1懶人運動「熱量消耗更快」:比跑步簡單
你有聽過「超慢跑」嗎?日本綜藝節目爆紅的「超慢跑」是一種速度極慢的跑步運動,速度每小時4到6公里以下,甚至在原地跑即可,近日也流行到台灣來。一名網友分享,他發現媽媽在看超慢跑影片,於是跟著跑了20分鐘,但感覺效果有限,故好其詢問「超慢跑在跑什麼」?
王若桐
2024-05-21 14:57
風生活
理財
美食
消費
摩斯較貴,為何許多老人愛去?內行分析「4大原因」:錢不是問題
日式速食連鎖店摩斯漢堡,主打現點現做的漢堡套餐,其中摩斯紅茶更是人氣商品。近日一名網友表示,他到摩斯用餐時,發現店裡坐滿了老人家,因而引起他的好奇,為何摩斯能夠吸引許多老年族群的顧客呢?貼文一出,引發討論,就有內行人點出關鍵,表示摩斯環境乾淨,餐點相對較健康,因此受到老年人的喜愛。
徐華蔓
2024-03-14 14:17
風生活
國內
房地產
理財
80歲舅舅未婚無子,他60歲單身被要求照顧102歲外公!律師列5點,不想扶養還有1招解決
之前一個案例,原PO外公102歲,媽媽跟舅舅(未婚無小孩)也都80多歲,已無心力照顧,希望原PO可以承擔照顧外公的責任,原PO雖然未婚無子,一個月月薪也不多,實在很不想答應,該怎麼面對?
蘇家宏律師
2024-02-15 11:42
風生活
即時
娛樂
李伊妍控廖峻性侵!私訊求救道上大哥鐵證曝光 雪碧嗆聲:看不慣她欺負老人家
72歲資深演員廖峻近日遭網紅李伊妍指控9年前性侵未遂,氣得他與兒子廖錦德到警局報案提告,李伊妍雖於6月底召開記者會,強調所皆親身經歷,並嗆聲廖峻一起測謊,卻也爆出詐欺爭議;此外,網紅雪碧近日也替廖峻出頭,在臉書開炮李伊妍「利用Metoo」,接著爆料李女私下找道上兄弟幫忙得對話截圖。
吳哲宜
2023-07-08 09:36
即時
風生活
高雄
隔壁就有空位!老人家搭高捷要求「禮讓博愛座」 年輕人傻眼嗆:沒寫你名字
「博愛座該不該讓座」一直是個爭議話題,一名女網友發佈一則影片,有位年輕人坐在博愛座上,一名長者上車後不顧旁邊還有其他空位,堅持要求讓博愛座,但年輕人不願意,兩人便發生爭執。年輕人與長者爭執全程被民眾拍下並發佈到網上,「該不該讓座」也再次引發了網友的熱議。
楊于萱
2023-05-29 23:44
風生活
科技
心理
老人家才用安卓手機?為什麼年輕人「離不開iPhone」,不是因為愛炫耀!背後殘酷原因曝光
年輕人為什麼那麼愛用iPhone?根據《FinancialTimes》報導,在Attain廣告技術數據平台的最新報告中顯示,Z世代佔美國所有iPhone用戶的比例為34%,而三星僅佔10%。相對而言,其他世代的iPhone和安卓用戶比例則較為均衡。這個現象背後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風生活綜合報導
2023-03-22 23:27
風生活
FB只剩老人家在用?他不解為何年輕人只用IG,網友曝1致命缺點:時下最夯的APP其實是它
你最常使用的社群軟體是什麼呢?近日,有網友好奇發文詢問,為什麼在年輕世代「FB幾乎被IG取代了」?貼文曝光後,網友也紛紛指出臉書的問題,更一針見血直言「IG早晚要下去」。
蘇淳閔
2022-12-07 00:57
風生活
新增5例本土確診!台灣應以香港為借鏡,前台大醫憂「1指標」不足恐擋不住Omicron
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22)日宣布有本土確診5例,境外移入39例,總共44例確診。
黃子瑄
2022-02-22 22:07
新聞
政治
周玉蔻暗指顏家外傭遭性侵喪命?顏寬恒怒嗆「衝我來」:不要傷害老人家
台中第二選區立委補選倒數不到1個月,媒體人周玉蔻砲口持續對準顏家,她14日更爆料指,顏家過去曾涉及菲籍女看護離奇喪命案,批評國民黨候選人顏寬恒,「真以為黑道口吻那一套可死灰復燃,拿下被你家拔掉的立委席次?」由於阿公、父親顏清標都被點名,讓顏寬恒怒批這是為選舉惡意炒作,「衝著我來就好,不要傷害2位老人家!」
李瑋萱
2021-12-15 10:08
新聞
政治
蔡英文表態挺陳柏惟 羅智強嗆:難道要叫被撞倒的老人家要認命
台灣基進立委陳柏惟罷免案進入倒數,兼任民進黨主席的總統蔡英文13日在民進黨中常會中聲援陳柏惟。對此,台北市議員羅智強在臉書發文表示,建議蔡英文去拜訪被陳柏惟肇逃撞倒、至今行動不便的老人家,告訴老先生被行政院長蘇貞昌口中「有為有守」陳柏惟的撞到,然後放著他死活不管,溜之大吉,老先生應該要認命。
蔡佩珈
2021-10-13 18:35
地方新聞
南投
帶老人家出門走走農遊結合健走杖 農村不倒翁友善小旅行休閒兼健身
國曆99重陽節,水土保持局南投分局特別在南投縣竹山鎮延正社區辦理一場兼具傳統特色和創意服務的「99重陽農村不倒翁友善小旅行」。15位平均年過80、最高88歲的長輩,手持自製當紅「健走杖」暢遊茶鄉、採茶揉茶、品茗茶席、手作茶染。老人家都稱讚關懷據點課程就不應該老是都悶在室內,運動強化體適能原來還可以跟休閒旅遊一兼二顧。
王秀禾
2021-09-09 20:57
風影音
風生活
國際
兩岸
他發200個口罩給整棟大樓!憂心口罩難買英國老人家恐染疫,留英港生不吝分享物資超暖心!【影音】
英國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自宣布封城已過5周,即將「滿月」,也會把封城令延長到5月7日。確診人數超過18萬,死亡人數則是接近2.9萬。每日公布的死亡病例數都高於西班牙、義大利和德國。但是政府到現在還沒有強制民眾出門戴口罩,而英國人也沒有戴口罩保護自己和他人的防疫習慣,購買口罩更是難上加難。因此在英國留學的香港YouTuberRicko,打算把自己可能用不完的口罩,發給自己住的公寓大樓各戶鄰居,想要做到人人有口罩。
風影音編輯
2020-05-05 19:50
風生活
健康
今年不想去掃墓,長輩大罵你不孝?醫師教你這一招說服老人家
隨著台灣武漢肺炎確診人數攀高,許多人都十分擔心接下來四天的清明連假!畢竟家族掃墓是每年的大事,家中大人小孩幾十人窩在一起,勢必會有「群聚感染」的風險,醫生們都對群聚感染的可怕後果憂心忡忡,粉絲專業「Dr.E小兒急診室日誌」就表示,十七年前SARS的防疫崩潰,就是發生在四月清明節假期過後,讓他相當恐懼四月的到來。
朱庭儀
2020-03-31 17:02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