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美蘇 文章列表
#
美蘇
約 55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評論
國際
風書房
軍事
歷史
環繞地緣政治要衝,濟州島上的美蘇論戰:《濟州四‧三》選摘(2)
濟州島從十九世紀末開始即因地緣政治位置而受到列強的注意。美國媒體從一八八○年代末到一九○○年代初,一直將濟州島的地緣政治位置稱為「要衝」,在韓半島脫離殖民統治後,進入南韓的美國第二十四軍軍事專家是如此評價濟州島的:「就算是簡單地瞥一下地圖,也能知道這座島(濟州島)位在一個極具戰略性的位置(extremelystrategiclocation)。」
許胡峻
2025-05-13 05:10
新聞
國際
兩岸
啟動冷戰2.0模式!習近平憂中國遭孤立 川普當選就研究美蘇冷戰策略
美媒《華爾街日報》報導,據熟悉中共高層官員人士表示,2024年11月川普贏得美國總統大選不久,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就緊急要求幕僚分析美蘇冷戰時期的對抗,因為他擔心,隨著川普準備與中方攤牌,中國可能會像冷戰時期的蘇聯般被孤立。儘管目前看似被孤立的是川普,但中國也未能占上風。
兩岸中心
2025-03-08 19:57
VIP
評論
國際
軍事
歷史
專欄
大國博弈
李忠謙專欄:川普如何打贏美中新冷戰?歷史學家要他以雷根為師,台灣恐再成談判籌碼
當今的世界秩序,大致上是以美中對抗為軸心鋪陳開來,雖然俄羅斯、伊朗、北韓依舊造成區域威脅,但後面三個國家都沒能讓華府以舉國之力相抗,甚至還不斷嘗試與其和解(比方北韓問題的六方會談、處理伊朗核問題的P5+1、甚至是打算與普京見面的川普),只有中國讓二十一世紀的時局再次回到了新冷戰。當本世紀推進了四分之一,這場美中新冷戰還會持續多久呢?
李忠謙
2025-01-14 06:10
新聞
國際
財經
經濟
川普恐挑起「失控冷戰」!美國前財長薩默斯:美中應展開「有序競爭」,切勿重演美蘇災難
曾在柯林頓政府擔任財政部長的經濟學家薩默斯10日表示,美中兩國不該重演上世紀美蘇之間的「失控冷戰」,但他擔心川普上台後將進一步助長對中鷹派勢力,以免導致災難性的結果。
國際中心
2024-12-11 11:34
VIP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國內
歷史
專欄
大國博弈
名家專欄
張鈞凱專欄:紀念台灣自救宣言,賴總統的醉翁之意
賴清德總統9月12日參加《台灣人民自救運動宣言》60周年研討會,致詞時強調這項運動還未停止,「現在我們也要有這個勇氣,揭穿共產主義要併吞台灣的騙局。」這段說法引來北京方面強烈的反彈,國台辦痛批賴「鼓吹『台灣人民自救』,暴露謀『獨』險惡用心。」兩岸統獨政治對立再掀波瀾。
張鈞凱
2024-09-16 06:10
新聞
國際
政治
兩岸
國內
軍事
科技
重磅專訪
VIP
大國博弈
專訪》中國崛起實力「後來居上」 關中:美國保護不了台灣,也不敢保護
世界格局走向中美大國博弈已是不爭的事實,新加坡資深外交官馬凱碩11日在台北發表主題演講,特地提醒台灣不能對世界正在發生的結構性變化假裝沒有看到。近日出版新書《強權即公理:這就是美國》的考試院前院長關中接受《風傳媒》專訪,強調美國就像一個黑社會老大,不甘心要他退位,從而虛張聲勢;台海要是發生衝突,「美國保護不了台灣,也不敢保護台灣」。
張鈞凱
2024-09-14 08:20
新聞
國際
兩岸
歷史
下班經濟學
1%Style
華爾街日報選文
經濟
華爾街日報》美中關係恐再起波折,北京為川普重返白宮預做準備
去年,龐畢歐(MikePompeo)的回憶錄《寸步不讓》(NeverGiveanInch)在中國高層內部流傳,其中一段話特別激怒了習近平。這位前總統川普(DonaldTrump)任內的國務卿在書中寫道,美國應該「給予台灣正式外交承認」。
Lingling Wei
2024-05-02 10:30
新聞
政治
中國發射衛星國家級警報大響 柯文哲:兩岸應像美蘇冷戰建立熱線
距離2024年總統大選剩下4天,今(9)日下午國家級警報大響,簡訊內容稱「中國在今下午3時4分發射衛星已飛越南部上空,請民眾注意安全」。對此,民眾黨總統候選人柯文哲下午結束台南車隊掃街行程受訪表示,當下因為在掃街不清楚情況,事後有人跟他說,他認為應該要檢討SOP,並舉例冷戰時期美蘇有熱線,台灣和中國大陸也應該要建立熱線。
蔡宜彣
2024-01-09 17:41
VIP
評論
國際
大國博弈
李忠謙專欄:面對史上最強對手,美國該拿中國怎麼辦?
2020年7月,時任美國國務卿的龐畢歐在尼克森總統紀念圖書館發表演說,試圖為美中關係打下基調。龐畢歐強調「不可放任共產中國的暴政威脅」、呼籲自由世界「必須統一陣線,不能被中共的討價還價或奉承諂媚所左右」,甚至今後不可再給予中共一絲信任,否則中共「終將侵害我們的自由,顛覆我們所辛苦建立的、基於規則的秩序」。
李忠謙
2023-12-12 06:20
評論
國內
軍事
歷史
專欄
許劍虹觀點:比較戰時美中與美蘇空軍合作
筆者最近出的新書《中美聯合:美國陸航在二戰中國戰場》,以美軍第23戰鬥機大隊為核心介紹二戰期間的美中軍事合作,尤其是空軍方面的合作。好巧不巧的是,謝爾希·浦洛基(SerhiiPlokhy)的《被遺忘的烏克蘭私生子:美軍在蘇聯的祕密基地(KGB檔案中你所不知道的二戰故事)》(ForgottenBastardsoftheEasternFront:AnUntoldStoryofWorldWarII)也在台灣出版。
許劍虹
2023-12-03 07:20
新聞
國際
兩岸
軍事
科技
BBC解析:中國高超音速武器的三大疑問與兩大隱憂
中美兩國元首舉行首次視訊峰會釋放友好信號,為兩國在技術、軍事、外交和經濟等方面的競爭出現緩和帶來希望。會談後,美國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JakeSullivan)透露,在視訊會議上兩國元首同意著手研究進行軍備控制會談的可能性。
BBC News 中文
2023-10-20 14:56
VIP
國際
兩岸
軍事
歷史
大國博弈
秘密協議曝光,中國直搗美國後院?外媒盛傳:中國將在古巴打造「可就近監視美國」的軍事基地
《華爾街日報》與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等媒體8日引述美方知情官員說法,表示中國和古巴政府已達成一項秘密協議,將在古巴建立基地專門監視監聽鄰近的美國,這也是北京針對華府新一輪魯莽的地緣政治挑戰。
李忠謙
2023-06-09 12:30
新聞
國際
歷史
美國史上最惡雙面諜:為錢叛國、害死蘇聯少將臥底!FBI前探員羅伯特・漢森在獄中死亡
美國史上最惡名昭彰的FBI雙面諜羅伯特・漢森,2002年被判處終身監禁。美國聯邦監獄局表示,這位現年79歲的叛國者,5日一早被發現死在科羅拉多州的牢房裡,但未說明死因。
李忠謙
2023-06-06 15:08
國際
歷史
「下星期不可能發生危機,因為我的行事曆已經滿了」在美中競爭之際,季辛吉迎來百歲誕辰
美國傑出的外交家和地緣政治家亨利·季辛吉(HenryKissinger)將在5月27日迎來他的百歲誕辰。在長達半個多世紀的漫長歲月裡,季辛吉一直是國際政壇上最具傳奇色彩的人物之一,他對打開中國大門、緩和美蘇關係、結束越戰等作出了卓越的歷史性貢獻,並因此而在當代國際政治舞台上垂名。
美國之音
2023-05-23 23:17
新聞
國際
軍事
俄烏戰爭》F-16 vs 米格-29:美蘇戰機性能大比拼
正在召開的慕尼黑安全會議上,烏克蘭利用各種機會強調西方軍援的重大意義。無論是F-16,還是米格-29,都具備改變戰爭走向的超強實力。烏克蘭方面迫切希望獲得這類戰鬥機。那麼,這兩款戰鬥機究竟有哪些特性呢?
德國之聲
2023-02-20 21:04
新聞
國際
兩岸
「間諜氣球」惹禍,習近平事先是否知情?遭封殺中共黨校記者:他可能不知道
「氣球事件」在美掀起的輿論風暴,相信一定超出此事剛曝出時北京的預估。這當然跟美國內的反中政治氣氛特別是共和民主兩黨的鬥爭有關。但就大眾而言,中國的高空氣球不管「誤入」還是「侵入」美領空,對他們產生的心理衝擊類似於1957年蘇聯搶先發射人造衛星的史普尼克時刻,或者日本在1944—1945年間向美國投放的氣球炸彈。
鄧聿文
2023-02-09 21:53
新聞
國際
兩岸
軍事
美國、中國「新冷戰」不同於冷戰!挪威前外交官建議這5部分加強護欄
2018年,美國川普政府對中國進口商品課徵關稅,掀起美國與中國之間的貿易戰,當時就被認為是加速「新冷戰」步伐,而挪威國防研究所中國專家榮英格撰文指出,美國和中國的「新冷戰」與美國和前蘇聯的冷戰有所不同,而台灣會是為美中雙極體系不穩定因素之一。
簡恒宇
2022-12-31 15:00
評論
國際
政治
軍事
歷史
專欄
許劍虹觀點:火炬行動80年─擺盪在美蘇之間的戴高樂
1942年11月8日,美英盟軍在艾森豪(DwightD.Eisenhower)將軍指揮下發起「火炬行動」(OperationTorch),對納粹傀儡政權維琪法國控制的法屬北非發起兩棲登陸行動。從美國陸軍參謀長馬歇爾(GeorgeMarshall)將軍與海軍作戰長金(ErnestKing)上將的立場出發,他們本來是主張直接登陸法國本土,反對在北非戰場擴大戰線的。
許劍虹
2022-11-13 15:20
國際
歷史
他和平終結冷戰,卻無法阻止國家解體:蘇聯末代領導人戈巴契夫病逝,享耆壽91歲
俄羅斯新聞社引述醫院官員的話報導,在未流血情況下結束冷戰,但未能阻止蘇聯瓦解的前蘇聯領袖戈巴契夫(MikhailGorbachev),今晚在久病之後病逝,享耆壽91歲。戈巴契夫將葬在莫斯科墓園,與1999年去世的妻子萊莎(Raisa)比鄰。
中央社
2022-08-31 16:13
VIP
國際
兩岸
大國博弈
美國該如何面對中俄挑戰?專家解析:抱持「大國競爭」思維,恐讓華府面臨這三大困境
隨著美中競爭白熱化、俄烏戰爭持續延燒,二戰前至冷戰期間主導全球事務發展的「大國競爭」框架,在偃旗息鼓20年後,再次重返國際舞台,成為形塑當代地緣政治的重要概念。不過,全球最大政治風險諮詢公司「歐亞集團」資深政策分析師韋恩近日卻指出,國家競爭雖是國際社會的特徵之一,但美國不須將其發展為外交政策的藍圖,因為這將影響華府的外交決策自主性。
陳艾伶
2022-07-28 02:00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