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美中軍事對抗 文章列表
#
美中軍事對抗
約 23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國際
兩岸
軍事
美準國防次長柯伯吉:台灣應提高軍費支出至GDP 10%才夠
由美國總統川普(DonaldTrump)提名的國防部政策次長人選人柯伯吉(ElbridgeColby),5日出席參議院聽證會時提到,他不只質疑台灣的國防支出太低,還同意總統觀點,希望台灣大幅提高國防支出,至少接近於國內生產毛額(GDP)的10%水準,遠遠高於目前的2.45%,藉此才能強化自身防禦能力。
李靖棠
2025-03-05 16:25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專欄
韋安觀點:台灣如何不成為下一個烏克蘭?從美烏「談崩」看台海現實!
「疑美論」或「信美論」都不重要,只有「自強論」才是出路。
韋安
2025-03-05 06:30
評論
國際
軍事
專欄
闕志克觀點:「讓美國再度偉大」背後的孤立主義
1970年代,美國面臨越戰失敗、石油禁運危機、伊朗大使館人質危機、與蘇聯入侵阿富汗等一連串外在挑戰,內部則因高失業率和高通脹而民怨四起,國力似乎江河日下。1980年雷根競選美國總統時就審時度勢,決定用「讓我們讓美國再度偉大」(Let'sMakeAmericaGreatAgain)作為主要選舉口號。三十五年後川普第一次競選總統時向雷根致敬,沿用相同的口號。
闕志克
2025-01-03 07:00
評論
國際
兩岸
風書房
專欄
傅立民專文:天安門與柏林圍牆─終結一度友好的美中關係
一九八一年一月二十日雷根總統上任時,美中針對蘇聯展開軍事情報合作的程度對他來說是一個啟示。雷根公開反共,在競選期間承諾要恢復與臺北的官方關係,並促進對親美的中華民國政權,在軍售方面不受限制。然而,一旦他了解到美國與中國建交後所獲得的戰略籌碼及具體利益,他改變了心意。
傅立民
2024-07-27 07:10
VIP
國際
兩岸
大國博弈
美國對台政策體檢:華府該放棄「戰略模糊」,走向「戰略清晰」嗎?
台灣是美中關係最危險的潛在衝突熱點。美國總統拜登曾四度公開宣稱,一旦中國武力犯台,美國會派兵協防台灣。隨著中國軍事能力增強和台海局勢升級,對於衝突爆發的擔憂也日益加深。在這種情況下,美國是否應該改變長期以來的「戰略模糊」政策和「一個中國」政策?哪些政策工具最能有效維護台海和平穩定?
蔡娪嫣
2024-04-24 09:20
VIP
國際
兩岸
軍事
科技
大國博弈
中國遙感衛星俯瞰印太,美軍戰機、艦隊無所遁形?專家警告:不可輕忽解放軍這能力
美國海軍陸戰隊情報分析師警告,無論在和平或戰爭時期,中國都可能擁有發現及定位美軍大部分前線部隊的能力,美國不應忽視這一點。
蔡娪嫣
2024-03-11 16:10
新聞
國際
兩岸
軍事
美中重啟軍事高層溝通!華府智庫專家:台海、南海利益分歧太大,雙方仍難以克服差距
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查爾斯·布朗(CQBrown)上將星期四(12月21日)與中共中央軍委委員、中央軍委聯合參謀部參謀長劉振立上將進行了兩人之間首次視訊對話,這也標誌著美中軍事高層對話一度中斷後的正式恢復。軍事專家說,兩國恢復溝通雖然是好事,但是鑑於兩國在南海和台海的利益分歧太大和緊張關係太嚴重,像這樣的危機溝通機制可能只會起到「OK繃」的作用,根本無法克服這些差距。
美國之音
2023-12-22 13:12
新聞
國際
兩岸
軍事
經濟
時隔一年,美中元首再會!舊金山「拜習會」看點知多少:台灣、軍事、以巴、大選
美中兩國元首拜登和習近平將在萬眾期待下會晤。
BBC News 中文
2023-11-13 15:00
新聞
國際
兩岸
軍事
香山論壇兩大看點:中國國防部長缺席、美中軍事關係能否融冰?
10月20日即將召開的北京香山論壇因為中國國防部長李尚福近日正式被解職引發關注。外界預計,北京將利用這次會議與出席論壇的美國代表改善兩軍溝通關係。但也有專家警告說,中國將是否進行對話作為威脅他國的手段,目的是在國際安全問題上推行霸權。
美國之音
2023-10-27 16:00
新聞
國際
兩岸
軍事
中國與古巴軍事合作計劃曝光,北京對美啓動「新冷戰」?
美國媒體週二(20日)披露,中國計劃在古巴建立新的聯合軍事訓練設施。隨後,中國外交部對此予以否認。與此同時,美國高層官員再次呼籲北京恢復兩國軍事溝通渠道。
自由亞洲電台
2023-06-21 12:00
VIP
評論
國際
兩岸
軍事
專欄
名家專欄
揭仲專欄:「山東號」遠航挑戰「共軍航艦無用論」
中共第二艘航艦「山東號」於4月5日經巴士海峽進入西太平洋,進行首次西太平洋遠航訓練;依據日本防衛省的統計,從4月7日至24日,山東號共計進行620架次艦載機起降作業。
揭仲
2023-04-28 14:50
國際
政治
兩岸
國內
軍事
裴洛西來訪將引爆美中台海衝突?軍事專家全方位深入分析
多家媒體報導,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預訂2日晚間抵達台灣訪問,星期三將與台灣總統蔡英文會面。美國媒體說,五角大廈官員正在24小時緊盯中國的動態以確保裴洛西的安全。有專家說,無論中國解放軍對裴洛西訪台做出何種反應,美軍絕對不會允許共軍對裴洛西議長「動任何一根汗毛」。
美國之音
2022-08-02 20:00
國際
軍事
安倍晉三過世後的第一本《防衛白書》:裡頭說了些什麼?又有誰表示反對?
2022年7月22日,安倍晉三的胞弟、防衛大臣岸信夫在設有防彈玻璃屏障的防衛省記者會上,公佈了令和四年版(2022年)的《防衛白書》(國防白皮書)。防彈玻璃自然是為了避免再次發生暗殺憾事,反應了安倍遇刺後日本的緊張氛圍,岸信介高舉著讓媒體拍照的《防衛白書》,則說明了日本當前面臨的幾項挑戰:全球共同承擔的烏克蘭戰爭、日本無法自外的美中競爭、兩岸衝突與日本安全、以及自衛隊的強化事宜。
李忠謙
2022-07-26 20:40
VIP
國際
政治
兩岸
國內
軍事
歷史
拜登「中國政策」有何重點?華府如何打贏美中「世紀競爭」?《外交政策》重磅專文解析
俄羅斯侵略烏克蘭戰爭正如火如荼,全球關注,不過美國許多分析家強調,21世紀美國最重要的競爭對手仍然是中國,美中關係與政策才會真正牽動美國的核心利益。甚至有分析家形容:烏克蘭戰爭有如海嘯來襲,需要快速處置應對;中國帶來的挑戰與威脅則有如氣候變遷,是無可迴避的長期戰略議題。
閻紀宇
2022-05-02 08:50
新聞
國際
政治
兩岸
國內
軍事
當美中軍機、軍艦在台灣海峽發生「撞擊意外」,如何避免戰爭全面爆發?《外交事務》雜誌提出解方
2001年4月1日愚人節當天上午,中國海南島附近空域發生一樁絕非愚人節惡作劇的事件,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航空兵一架殲-8戰鬥機意外撞擊美國海一架軍EP-3偵察機。殲-8斷裂墜毀,飛行員王偉死亡;EP-3機身受創,迫降海南島陵水機場,24名美軍機組人員遭中方扣留;南海上空戰雲密布。
閻紀宇
2021-10-18 09:00
新聞
國際
兩岸
軍事
北京向南海發射反艦彈道飛彈 專家警告「不要低估美國抵制決心」
美中軍事對抗持續升級,中國軍隊星期三(8月26日)向南中國海發射「航母殺手」飛彈,分析稱北京這一舉動旨在「警告美國」。
美國之音
2020-08-27 10:40
新聞
國際
兩岸
國內
軍事
台海情勢升溫》美國能阻止中國武力犯台嗎?直言「協防臺灣成本太高 」 華府智庫研究員:共軍極可能擊敗美軍!
「(美國)在戰爭中輸給中國,將會是一場災難,但贏得這場台灣之戰則會讓美國破產。」
鍾巧庭
2020-08-09 15:30
評論
政治
兩岸
專欄
陳昭南專欄:武肺引爆美中激烈對峙,台灣身價應聲大漲!
隨著武漢肺炎疫情全球迅速擴散肆虐,美中軍事對峙亦跟著進入劍拔弩張時刻,這次又會是拉弓不射箭的裝腔作勢?或是隨時可能因擦槍走火而爆出一場有限式局部戰爭呢?
陳昭南
2020-03-21 07:00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軍事
專欄
黃維幸觀點:兩岸關係的 「定海神針」還是 「大海撈針」?
大選的時候,國民黨强調「九二共識」」是安定兩岸關係的「定海神針」。即使此「共識」非彼「共識「,只要大家都用「九二共識」四個字,好像兩岸的局勢就可以神奇地保持穩定。副總統當選人賴清德反擊:主張美國的「台灣關係法」裏面的一些規定,才真正是「定海神針」。意思是美國就台灣有重大國家安全利益。因此,台灣可以借勢使力,至少因而能維持與對岸一定的平衡。其實,兩個分析看來都是「大海撈針」。
黃維幸
2020-01-29 07:20
評論
國際
國內
財經
專欄
科技
蘇南觀點:美中對峙下,台灣的產業經濟如何全球化∕數位轉型?
「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我們正在轉彎」,這是4月4日美國總統川普接見中國國務院劉鶴副總理時說的。美國商會(USChamberofCommerce)國際事務副會長薄邁倫(MyronBrilliant)說,美中貿易協議已敲定9成,剩下的1成最困難和棘手:包括關稅及執行機制、智慧財產權、強制轉移技術及網路駭客攻擊等問題,最快5月可望達成貿易協議。
蘇南
2019-04-09 07:10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