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綠能政策 文章列表
#
綠能政策
約 426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公共政策
國內
經濟
觀點投書:發電靠意識形態,補貼靠全民買單
賴清德總統才剛保證台灣2032年前不會缺電,行政院卻立刻編列千億預算補貼台電虧損。這是怎麼一回事?不缺電,卻要補貼?台電聲稱虧損是因為烏俄戰爭導致能源價格飆漲,但真相真是如此簡單嗎?
嚴屹諝
2025-05-12 06:00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公共政策
國內
觀點投書:台灣正在走向能源不自主不韌性的脆弱執政
賴清德總統於4月22日在全國NGOs環境會議下接見環團聽取60項建言,環團會後轉述賴清德提及為了處理台美貿易逆差,會將天然氣列為第一優先採購的項目,希望環團給予支持。但環團憂心,此舉恐讓天然氣接收站、儲氣槽等大幅增建,進而衝擊國安,並質疑碳排量也將大幅上升,連續42年排名第一的肺癌發病率,恐怕也將高居不下。
許耀升
2025-05-01 06:10
地方新聞
高雄
率團參訪大阪世博! 康裕成:吸取國際經驗盼助高雄轉型
高雄市議會議長康裕成率議員鄭光峰、李順進、王耀裕參訪2025大阪‧關西世界博覽會第二天,藉實地參訪國際指標展館,深入了解各國城市發展、智慧治理與永續轉型的創新實踐,期為高雄轉型注入前瞻思維與策略動能。
徐炳文
2025-04-27 19:46
新聞
國際
財經
科技
商業
經濟
AI
「結束對煤炭的偏見!」因應AI龐大電力缺口,川普下令加速煤炭開採
美國總統川普8日簽署行政命令「加速」國內煤炭開採,尋求將電力產量「提高一倍以上」,以因應耗電巨大的人工智慧(AI)技術。
中央社
2025-04-09 14:43
地方新聞
雲林
放寬農保資格引爭議,雲縣府籲兼顧「真農民」權益
農業部於3月26日發布新聞稿,宣布為配合國家能源政策,擬放寬農保資格規定,並暫緩針對加保土地設置光電設施的農保清查。此舉引發雲林縣政府強烈反彈,認為農業部此舉僅為配合綠能政策,卻忽略其他農業政策及實際耕作者的權益。
夏和宣
2025-03-27 14:33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公共政策
國內
觀點投書:綠能政策的雙面刃─非核家園下的雲豹與台電之爭
隨著現代工業化進程的加快,全球暖化問題日益嚴重。根據最新的氣候報告,全球平均氣溫自19世紀以來上升了約1.2攝氏度,這一變化已導致極端氣候事件頻發,包括熱浪、洪水和乾旱等。科學家警告,若不採取有效措施,全球氣溫可能在本世紀末上升超過2攝氏度,將對生態系統和人類社會造成不可逆轉的影響。因此,各國政府面臨著迫切的挑戰,需加速轉型至可再生能源,以減少碳排放並應對氣候變化。
誠厚孫
2025-03-26 05:40
地方新聞
台南
揮灑汗水,點亮綠能未來!89年次女孩如何用雙手打造高薪人生
「太陽能產業,是未來的趨勢!」89年次的郭小瑄,以行動證明了這句話。原本從事機械繪圖工作的她,因為對太陽能光電產業燃起濃厚興趣,毅然決然地參加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雲嘉南分署開設的「太陽能光電技術應用班」職訓課程。即便非本科系出身,她仍憑藉著過人的毅力與努力,成功在綠能產業中開創一片屬於自己的天空。
陳逸群
2025-03-25 15:59
地方新聞
台北
外資撤離潮衝擊台灣綠能市場 風電股權價格恐崩盤
台海局勢持續緊張,外資開始撤離台灣,離岸風電市場出現大規模釋股潮。自2024年底至今,包括丹麥沃旭能源(Ørsted)將大彰化西北風場50%股權售予國泰人壽,澳洲麥格理(Macquarie)出售海能風場股權予本土壽險業者等,市場交易頻繁,但本土企業能否接手仍存疑。
何長澤
2025-02-25 18:51
新聞
國際
VIP
大國博弈
全世界對中國的看法正在改變!地緣政治專家:這都要歸功於川普的善變與好鬥
由於川普上任後對全球帶來的不穩定性,許多國家開始跟美國保持距離,國際政治分析師阿比舒爾·普拉卡什(AbishurPrakash)認為這可能為中國打開與世界各國關係回暖的機會之窗。普拉卡什認為,科技領域是未來競爭的戰場所在,川普對全球市場帶來的衝擊可能強化北京的影響力。
方海若
2025-02-24 15:34
風生活
即時
曾經的銷量冠軍殞落!Gogoro「單月僅賣779輛」1原因成敗筆,機車族抱怨連連
根據最新機車銷售報告顯示,Gogoro1月掛牌數量僅779輛,相較去年12月的3106輛大幅下滑,然而Gogoro市場低迷現象並非偶然,多年來面臨的「補助依賴問題」才是最大主因,讓Gogoro痛失台灣機車市佔率第四名的地位。
凌婧綸
2025-02-12 16:21
地方新聞
台北
清廉臺灣,全球亮眼 2024清廉印象指數躍升至第 25名,國際高度肯定!
國際透明組織(TransparencyInternational)於今(2025)年2月11日公布2024年清廉印象指數(CorruptionPerceptionsIndex,簡稱CPI),本次全球計有180個國家及地區(包含我國)納入評比,臺灣排名第25名,較2023年第28名上升3名,超過全球86%受評國家。在亞太地區31個受評國家與地區中,排名僅次於新加坡、紐西蘭、澳大利亞、香港、不丹及日本等國,高居亞太第7名。
楊艾喬
2025-02-11 16:16
新聞
政治
財經
新新聞
漁電共生新制擬納養殖協會 光電業者反彈:地方團體百百種
民進黨推動「漁電共生」政策,在中南部縣市引發光電滅農疑慮,黑道介入事件更頻頻發生。為了減少光電業者與地方團體的衝突,經濟部2月4日召開內部會議討論「漁電共生新制」,準備引進漁民團體第三方監督機制,光電案場申設過程由光電業者、農地地主與養殖協會三方,簽訂漁電共生「公版契約」,光電案場完工後,倘養殖狀況不佳,將由養殖協會進駐輔導養殖。由於這項新制大幅提高了地方團體的話語權,光電業者對新制上路憂心忡忡。
林上祚
2025-02-06 09:00
VIP
國際
政治
財經
歷史
新新聞
歷史新新聞》溫故知新 被廢的拜登綠色新政當年花多少錢、川普1.0石化政策對當時世界影響
美國新任總統川普在就職演說中強調能源政策將有重大轉向。他表示將大規模開採美國石油和天然氣資源,同時宣布進入「國家能源緊急狀態」,以因應當前的通貨膨脹危機。他並宣告將廢除前任拜登政府推動的環保政策,特別是終結民主黨自2019年推動的「綠色新政」。
黃琴雅
2025-01-22 09:10
新聞
政治
暗批蘇巧慧?劉和然談財劃法爭議:家人當院長時為什麼不做決策
《財政收支劃分法》(財劃法)在立院三讀通過,引發各政黨混戰,新北市副市長劉和然今(16)日接受廣播專訪時說,新北市長侯友宜已做好新增的374億元用途規劃,當然有立委為了選舉說新北市「搶得太少」,但要他問「您的家人在當院長有決策權的時候,為何不做決策?」他不是要指名說誰,財劃法制度化分配機制,才符合公平正義;這番論述似是在暗批民進黨立委蘇巧慧。
戴祺修
2025-01-16 11:40
新聞
政治
國內
「綠電買賣平台」台智電將成立 離岸風電協會力挺:商家與用戶的共同期待
經濟部日前宣布成立售電公司「台灣智慧電能」,藉由官方及民間合作,幫助有需要綠電的需求端配對成功。台灣離岸風電產業協會(TOWIA)今(7)日表示,TOWIA支持並肯定公私部門協力成立整合性售電平台,此舉將為台灣能源轉型注入強大助力。
馮建棨
2025-01-07 20:42
新聞
政治
憂興達海基先例重演!中鋼工會北上抗議:政府綠能政策導致巨額虧損
中鋼工會今(2)日北上抗議,過去有立委批評政府將中鋼當作「提款機」,錯誤政策更會害死中鋼。經濟部回應,已經與日月光、台達電等多家大企業簽署合作意向書,證明「台灣智慧電能公司」(台智電)具備長期獲利潛力,並承諾未來將調降中鋼持股比例,強調投資並非強迫性。
馮建棨
2025-01-02 21:17
新聞
國際
政治
國內
財經
經濟
澳紐商會「2024年度白皮書」聚焦教育、能源、醫療 劉鏡清:盼進一步支持、投資台灣
澳洲紐西蘭商會(澳纽商會)今(4)日發表「2024年度白皮書」,聚焦深化教育、能源及醫療保健等產業合作及交流,商會正式把白皮書遞交給國家發展委員會(國發會)主任委員劉鏡清。劉鏡清致詞回應商會建議,期盼商會能進一步支持台灣、擴大投資。
王秋燕
2024-12-04 17:30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公共政策
國內
觀點投書:能源多元勝過電力掌控
美國總統大選揭曉,未來四年,全球政經局勢恐出現天翻地覆的劇烈動盪。可以想見,台灣將面臨各方面的嚴峻挑戰。所幸,過去幾年台灣對內積極自我強化,對外廣結善緣,都讓可能的衝擊降至最低。
吳芥之
2024-11-19 05:40
地方新聞
雲林
口湖謝厝升壓站爭議不斷 雲縣府籲能源署撤銷並譴責有心人不實指控
雲林縣口湖鄉謝厝升壓站爭議持續延燒,雲林縣政府14日發布聲明,口湖謝厝升壓站陳情超過2年,強調縣府始終與鄉親站在一起,並極力敦促經濟部能源署體恤民意,重新審查、撤銷升壓站籌設許可及施工許可。同時,縣府也嚴正譴責有心人士對縣府團隊及公務人員的不實指控。
夏和宣
2024-11-14 20:41
新聞
國際
財經
科技
經濟
川普重回白宮,綠能還重要嗎?專家:當「氣候變遷否定論」成為美國總統,拜登綠能政策恐被撤銷
川普贏得美國2024年總統大選,意味著一位「氣候變遷否定論」人士將重回白宮,有可能會動手撤銷他前任的各項綠色政策,並危及全球在遏制人為暖化上的努力。
中央社
2024-11-10 14:0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