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紅綠燈 文章列表
#
紅綠燈
約 660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地方新聞
南投
守住無號誌路口安全防線 南投市區導入智慧告警標示
南投市公園南路與三和二路口因為事故頻傳,縣政府根據地方民眾反映要求改善,因此特別導入「智慧告警標示」,透過感測幹道來車動態,於支道顯示「側向來車」LED訊息,即時提醒駕駛注意路況、主動停讓,補足駕駛視距死角與判斷時差的風險,讓駕駛與行人都能安心通行。
王秀禾
2025-05-12 18:26
風生活
新知
汽車
綠燈為何沒有倒數計時?車主不解「經過路口常常要急煞」,交通部曬數據解答了
紅綠燈是維持交通秩序的重要設施,能有效指揮車輛與行人安全有序通行,防止交通混亂與事故發生,近期有網友表示,每次黃燈都要突然衝刺或緊急煞車,不明白為何綠燈不設倒數秒數。
江庭榛
2025-05-12 17:50
風生活
理財
新知
汽車
亮綠燈左轉卻被罰1800元!警方揭違規取締標準,1情況沒轉彎直接開罰
許多用路人近來反映,多處路口號誌設計過於複雜,不僅紅綠燈數量不一,有的三燈、四燈甚至五燈,連基本的綠燈是否能左轉都讓駕駛摸不著頭緒,導致頻頻收到「未依號誌行駛」的罰單,最高甚至罰到1800元。民眾質疑,這些變化繁多的號誌根本是「交通陷阱」。
風生活綜合報導
2025-05-08 14:24
新聞
國際
財經
經濟
德國新總理梅爾茨:從政壇失意者再度翻紅,成為保守派國家領導人
梅爾茨出生於德國北威州紹爾蘭地區(Sauerland),他和父親一樣是一名天主教徒和律師。直到今天,他依然居住在離出生地不遠的地方。1989年,33歲的梅爾茨代表基民盟進入歐洲議會,擔任議員五年。五年後,梅爾茨進入德國聯邦議院。當時,他迅速以出色而犀利的演講風格嶄露頭角,在黨團中發言也很有分量。
德國之聲
2025-05-08 10:52
風生活
財經
下班經濟學
健康
為什麼超慢跑沒入榜?哈佛教授推薦的5大最佳運動,步行比你想的更有效果!
選對運動不僅能強身健體,還能有效減壓、延緩老化,甚至提升認知功能。哈佛醫學院預防醫學教授Dr.I-MinLee列出5大推薦運動,幫助你全面提升健康水平。
下班經濟學
2025-05-07 16:06
新聞
國際
德國選出新總理,蕭爾茨交棒!梅爾茨終結政治僵局,力抗川普與另類選擇黨的雙重挑戰
弗里德里希·梅爾茨(FriedrichMerz)6日在德國聯邦議院的第二輪投票中當選新任總理,結束了自去年11月紅綠燈內閣裂解以來長達6個月的政治僵局。然而梅爾茨在第一輪投票中未能獲得絕對多數,暴露了新執政聯盟的脆弱性。
國際中心
2025-05-07 06:31
新聞
國際
兩岸
財經
科技
商業
經濟
中國車市大爆發,德國媒體驚呼:我們已被甩在後頭,歐洲人以後只能打工端咖啡
《世界報》發自上海的報導稱,在中國,最新的汽車技術正在成為生活中的常態,自動駕駛的車輛已經出現在很多城市的大街小巷,人工智慧系統DeepSeek支撐的語音指令也早已成為駕車者們的日常應用。這篇題為《中國將德國甩在了後面》的文章寫道:
德國之聲
2025-04-29 14:10
風生活
理財
汽車
「圓形綠燈亮左轉燈沒亮」可以轉彎嗎?警察局曝正確答案!1情況不轉罰1800元
雲林縣警察局表示,過去有媒體報導指出,有駕駛行經左轉車道時,碰上號誌燈亮起圓形綠燈卻不確定是否能左轉,甚至因猶豫不前遭後方車輛連按喇叭,引發不少民眾共鳴。對此,雲林縣警察局特別出面釐清,說明號誌設計與正確通行規則。
風生活綜合報導
2025-04-16 14:24
新聞
國內
財經
昨天賣不掉今天買不到!台股上演紅綠燈歷史奇景 阮慕驊6字為股民心境神註解
台股在前3天被美國總統川普的對等關稅打到重傷後,川普又180度急轉彎,宣布暫緩對各國課徵關稅90天,讓台股今(10)日一掃連日陰霾,盤面一片「紅通通」,從指數到台積電等權值股一路漲停鎖死。對此,財經專家阮慕驊在臉書發文直言,「塵歸塵、土歸土」,見證歷史的一天,應該說,見證歷史的四天!
張大任
2025-04-10 14:45
新聞
政治
財經
「連署沒過傷害遠勝股災!」台派學者慘賠反著急罷免:民主不會補漲、連下市都不公告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Trump)揮動「對等關稅」大刀,台灣被課徵32%重稅,雖政院宣布推出880億元協助方案、總統賴清德6日喊出5大因應措施,但台股接連重挫,8日失守1萬9000點大關。成大電機系教授李忠憲除感嘆即便做了資產配置調整,損失還是相當的慘重外,也談及大罷免議題,「我情緒平靜地看帳戶蒸發,卻焦慮地盯著罷免連署進度。」
李瑋萱
2025-04-09 13:06
地方新聞
桃園
桃園智慧城市再升級 張善政:讓市民生活更安全、便捷
桃園市長張善政今(8)日在市議會進行施政報告,宣布桃園市在交通、治安、城市治理等多方面取得顯著進展,尤其在交通建設方面,多項重大計畫正加速推進,為市民打造更便捷、安全的交通網絡。
王維傑
2025-04-08 15:08
風生活
理財
新知
為何台股跌是綠色、漲是紅色?原來背後藏1故事,全台股民震驚!
昨(7)日台股重跌,股市一片綠油油,許多投資人也跟著臉綠了,不過,你知道為什麼台股下跌是綠色,上漲則是紅色嗎?有網友就在Threads上發文提問:「為什麼股市下跌是用綠色,上漲是用紅色,真希望能交換一下」,引來許多網友熱議,而「臺灣股票博物館」粉絲專頁也給出正確答案。
風生活綜合報導
2025-04-08 11:31
風生活
理財
汽車
停車等紅燈該打P檔還是N檔?專家公布正解「安全不傷車」,延長引擎壽命更耐開
市面上的汽車款式百百種,可能也導致駕駛的開車習慣有所不同。近日就有網友好奇發問大家「等紅燈時會打P檔還是N檔?」引起網上熱烈討論,其中多數人是N檔和踩煞車派,但也有人指出,應依照不同變速箱判斷該打哪一檔,否則一不小心恐損壞其他內部零件。
吳欣蓉
2025-04-07 14:21
風生活
即時
高鐵自由座怎麼搶?網傳「這車廂最好搶」官方也認了,1招坐車最舒適
清明連假出遊潮讓高鐵一位難求,近日網路上就流傳「選對車廂、找位更容易」的搭乘攻略,建議搭乘自由座時優先選擇第10節車廂,因座位數量較多。對此,高鐵公司也證實,意外引起討論。
林瑩真
2025-04-06 12:40
風生活
基隆
汽車
未停讓行人被罰6000元!車主1關鍵原因成功逆轉,警方罕見撤銷罰單
駕駛若未禮讓行人恐會導致交通事故,導致傷亡或錢財損失,對此,政府於多處易肇事路口設立科技執法,24小時嚴格取締,最高可處6000元罰款。不過,近期基隆市有一名騎士,因於行經某路口時,距離行人太近,且號誌轉為紅燈,因此遭科技執法拍下,並收到6000元罰單,最後因為這理由成功逆轉,罰單直接撤銷免繳。
江庭榛
2025-04-01 13:22
新聞
政治
國內
「公館圓環史上最垃圾!」Cheap砲轟拆除設計2大問題:改成這樣有比較好?
台北市長蔣萬安25日宣布,位於基隆路、羅斯福路的公館圓環因蟬聯多年北市肇事熱點第一名,決定拆除;北市副市長李四川也貼出配置圖,表示市府將填平公館圓環地下道,回復正交路口。但對此,網紅Cheap質疑,史上最垃圾圓環要拆除了,但繼續保留「反直覺的交通設計」,到底有什麼好處,「偉大的國考菁英們,到底有沒有交通專業?」
李瑋萱
2025-03-26 09:25
風生活
即時
台北公館圓環為什麼要拆?最新改建圖挨轟「反直覺設計」北市府最新回應出爐
位於台北市羅斯福路與基隆路交界、由七條岔路交織而成的「公館圓環」將要拆除!事實上,該路段多年來因車流複雜、交通設計混亂而惡名昭彰,自2018年起連續7年登上台北市交通事故熱點榜首。上有高架橋、下有地下道,讓汽機車與行人都處於高風險地帶,儼然成為市民眼中的「死亡圓環」。
周育信
2025-03-25 14:31
風生活
桃園
汽車
5400元沒了!1魔王路口藏科技執法「違規秒被開罰」,很多車主收到罰單才知道
汽機車駕駛在穿越路口時,紅燈之前都會亮黃燈告知駕駛。日前,臉書粉專「桃園號TaoyuanHow」發布一則影片,畫面可見一名駕駛經過中壢中華路一段遠東路口,紅燈馬上轉綠燈,中間未顯示黃燈,且該路口還設有科技執法。影片曝光後,讓許多市民們氣炸「簡直搶錢」。
風生活綜合報導
2025-03-21 14:41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難道只剩重罰才能終結「行人地獄」?
去年全年,台灣因交通事故而喪生的行人高達366人,連交通部長都怒斥「行人走在斑馬線上被撞死撞傷是國恥」,並提議再度修法,加重未禮讓行人的罰則至3.6萬元,甚至吊銷駕照、禁考4至5年。然而,這樣的政策真能遏止交通亂象,還是只是政治作秀的懲罰性手段,既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反而加深駕駛與行人之間的對立?在這場「亡羊補牢」的修法風潮中,我們更應該細究的是:366名死者,真的是「全數」死於斑馬線上?又或是,我們的交通治理根本流於表面,忽略了更深層的結構性問題?
范振家
2025-03-21 05:30
財經
科技
產業觀點
證券投資
理財
AI
下班經濟學
輝達GTC來了,黃仁勳這次還能扮演股市的救世主嗎?法人解析投資機會
AI霸主輝達(Nvidia)將於本週舉行GTC大會,各界除了聚焦執行長黃仁勳的演講,也將關注多家企業在展覽上推出的新產品、服務與技術。法人認為,儘管近期許多AI概念股的股價面臨壓力,但值此AI巨浪持續推進之際,投資人不妨趁著回檔修正,分批或定期定額投資創新科技領域。
林彥呈
2025-03-17 11:08
1
2
3
4
5
6
7
8
9
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