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糧食供應鏈 文章列表
#
糧食供應鏈
約 78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品味生活
雀巢領頭以消費的力量朝往負責任的方向前進、為產業帶來變革
身為全球最大食品公司,對雀巢而言,永續並不是一個額外的附加行動,而是商業哲學的核心。秉持著「創造共享價值」的理念,雀巢從在地社會需求出發,結合企業自身的優勢與全球資源,推動有意義且具影響力的轉型,永續更成為雀巢的品牌策略核心。從「Goodfood,Goodlife」進一步延伸為「Goodforyou,goodfortheplanet」,雀巢希望消費者享用的每一項產品,不僅對健康有益,更不會為地球帶來額外負擔。
洪明秀
2025-05-09 12:12
風生活
即時
下班經濟學
川普關稅變自殘?中國油糧雙棄單 美農業血崩、石油遭斷供
中國與美國之間的貿易裂痕正在快速擴大,從石油到農產品,全面重塑全球供應格局。據追蹤分析機構VortexaLtd.的最新數據,中國煉油廠對美國原油的採購量,在短短數月內驟降九成,轉而大舉增加對加拿大原油的進口量,3月單月就暴衝至730萬桶,創下歷史新高。
周育信
2025-04-18 17:37
評論
政治
兩岸
觀點投書
軍事
觀點投書:台獨製造戰爭危機,台灣年輕人你準備好了嗎?
近日媒體報導陸軍109旅集體販毒,連帶爆發黑吃黑的案件,班長沒收喪屍煙彈二級毒品,再回賣給士兵做無本生意,臺灣軍隊的紀律令人擔憂。賴清德去年在競選總統的時候曾經誇下海口,如果由他來擔任選總統,台海戰爭的機率是最低的。當然,不相信的大有人在,果然賴清德上任不到一年,兩岸的關係只差還沒有開戰、比蔡英文執政8年還更糟,前幾天還宣佈大陸是境外敵對勢力,並主張恢復戰爭時期才會有的軍事審判。臺灣社會普遍都在質疑賴清德是否已經把臺灣帶入準戰爭狀態?
吳東昇
2025-03-22 06:10
風生活
政治
兩岸
即時
中國嚇壞「下令屯糧、屯煤油」疑備戰台海?3隱憂將成戰略弱點
有外媒指出,由於美國對中國出口產品徵收關稅、武漢肺炎疫情擾亂供應鏈、俄烏衝突推升物價等因素,中國大宗商品進口量在去年激增16%。有專家表示,中國確保糧食安全的囤積行為,背後恐怕是與針對台灣的軍事行動有關。
蔡華洲
2024-07-26 15:58
評論
兩岸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新時代人民公社—習近平的農村政策
疫情時代以來,中國經濟面臨諸多困境。從房市疲軟、消費不振、通貨緊縮、債務高築,到勞動人口下降、人口紅利不再,這些問題使得中國黨政官員此前朗朗上口的「東升西降」(東風壓倒西風)政治豪語,如今變得噤口不語。在國內經濟持續下行、國際商貿環境與科技持續圍堵的多重壓力下,中共第廿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簡稱中共20屆三中全會)原本應於2023年秋天舉行,卻推遲了近一年,並於2024年七月十五日至十八日才在北京召開。為此,中國政府提前在六月廿八日的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次會議裡,通過多項法律制訂或修訂案,其中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這些法律的出台具有重要意涵。
宮臨冬
2024-07-26 05:30
品味生活
形塑未來農業食品科技生態圈 第7屆好食好事加速器盛大啟動
台灣首個農業食品科技加速器「好食好事加速器」,近日宣布第7屆正式啟動,本屆進入加速器的10家新創公司,各別來自「農業科技」、「農業循環」、「冷鏈物流」、「餐飲與食品加工」4大領域,未來4個月的時間中,加速器將協助入選團隊進行全方位輔導,並共同推動食農產業供應鏈科技化、永續化升級。
唐可欣
2024-06-12 13:54
評論
國際
國內
專欄
姜保真觀點:歐洲農民吵鬧什麼?-台灣怎麼借鏡
過去半年歐洲農民駕拖拉機堵路抗議。這新聞事件雖是持續性的,卻被歐洲及中東兩場戰火掩沒了焦點。在遙遠的台灣可能只有得到浮泛的表面印象:「歐洲農民好可憐、他們政府不照顧農民」。不過我們心頭難免納悶:歐洲農民還會喊窮叫苦?
姜保真
2024-04-18 07:10
品味生活
聚焦「氣候競爭力」 2024好食好事加速器徵件中 建構食農新創生態圈 年底前進東南亞科技會展
由頂新和德基金捐助成立的好食好事基金會,長期投過「好食好事加速器」培育飲食農業新創團隊,計畫邁入第7年,今年首度改為隨到隨選制,並因應氣候變遷挑戰,聚焦協助具「氣候競爭力」的食農新創公司。捐助人代表魏應充期盼,2024年加速器計畫能在氣候永續、食農產業、科技三方交集下,為台灣食農產業帶來積極轉型。
唐可欣
2024-03-29 14:12
風生活
兩岸
財經
下班經濟學
商業
中美貿易戰火熱,中國糧食卻依賴美國進口!若台海戰爭爆發,美國有能力封鎖供應鏈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數度強調糧食安全,但專家觀察中國目前存在糧食自給率越來越低、農地被移作他用以及脆弱的食品供應鏈等隱憂下,飯碗端不牢,可能成為中國一大戰略弱點。
中央社
2023-12-28 10:40
新聞
國際
兩岸
財經
商業
經濟
2024年保護主義將繼續盛行 《經濟學人》:全球貿易將改變
2023年,美國與中國展開全面貿易戰,實施出口禁令、進口關稅、投資限制,英國期刊《經濟學人》指出,2024年,保護主義將繼續盛行並改變全球貿易,但全球貿易不會減少。
廖綉玉
2023-12-12 20:00
VIP
評論
國際
國內
財經
專欄
經濟
名家專欄
政經解密
林建甫專欄:逆全球化時代,通膨、利率隨之上揚
在二次世界大戰後,因為科技、交通與通信的快速發展,全球化 (globalization) 浪潮勢不可擋。可是近幾年來,從1999年年底在西雅圖WTO部長級會議遭遇大規模示威活動,全球化已遭遇了極大的挫折。全球經濟格局在發生深刻變化,全球化的破碎或全球在地化 (glocalization) ,或統稱逆全球化 (de-globalization) 成為一個熱門名詞。
林建甫
2023-12-07 07:10
評論
國際
財經
專欄
銀行家觀點》糧食武器化下的完美風暴,強化綠色金融的戰略思維
近年,全球供應鏈持續重組、各國央行利率政策分歧、產油國組織OPEC及俄羅斯降低石油產量,一場科技、貨幣、能源的國際爭霸戰已在你我周遭發生。當糧食供應也武器化時,不難想像此完美風暴將重擊全球人類生存之安危。
Black Bubble
2023-10-14 05:40
新聞
國際
兩岸
經濟
極端氣候威脅中國14億人糧食安全:杜蘇芮餘威肆虐東北糧倉,大片良田成澤國
杜蘇芮颱風西進中國後,除了在北京與河北多處降下破紀錄雨量,殘餘尾流竟繼續北上黑龍江與吉林,在東北糧倉地帶造成嚴重洪澇。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稱,東北良田遭洪水淹沒顯示極端氣候日益威脅中國的農業與糧食供應,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糧食安全也讓人擔憂。
李忠謙
2023-08-08 12:06
新聞
國際
加強糧食安全 新加坡大力扶持人造肉產業
新加坡逾90%的糧食依靠進口,為了免受不穩定的糧食供應鏈、不可預測的鄰國干擾、通貨膨脹、流行病、戰爭影響,新加坡政府推動人造肉製造,2020年年底更成為全球第一個核准商業販售實驗室細胞培育肉的國家,其目標是在2030年之前生產全國30%的糧食。
廖綉玉
2023-07-22 13:00
新聞
國際
兩岸
英國《衛報》解析中國備戰:為防食品、能源遭禁運,習近平下令確保供應穩定
去年10月13日,抗議清零封鎖的活動人士彭立發,在北京四通橋掛上鮮紅的反政府標語「不要核酸要吃飯不要封鎖要自由不要謊言要尊嚴」。3天後,習近平在中共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指示:「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全面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這兩人儘管立場相反,但都一致指出中國的弱點在於擔心缺糧。
蔡娪嫣
2023-05-30 03:10
評論
政治
兩岸
國內
軍事
專欄
杜宇觀點:拒絕「三無政客」─誰來決定台灣未來命運?
俄烏戰爭開打迄今已超過310多天,影響所及全球經濟衰退、供應鏈大亂、能源和糧食價格飆漲,更有近千萬名烏克蘭人(男人18到60歲都不能走,留下來打仗),被迫逃離家園成為難民,畢竟在戰爭年代裡,老百姓的日子非常悲慘,有良知的領導者絕不輕啟戰端。而美國明顯想把烏克蘭模式複製到台海問題,讓台灣成為美國抗中的馬前卒。
杜宇
2023-01-27 15:20
新聞
國際
兩岸
財經
科技
商業
經濟
AI
電動車前景看俏?金融危機來襲?觀光業復甦?《經濟學人》深入預測2023年15個產業發展
2023年即將來臨,全球目前正面對高通膨、能源危機、烏克蘭戰爭等諸多挑戰,英國媒體集團「經濟學人集團」旗下的商業分析機構「經濟學人智庫」(EconomistIntelligenceUnit)整理了2023年對15個產業的預測。
廖綉玉
2023-01-02 09:10
VIP
評論
國際
兩岸
財經
專欄
名家專欄
林建山專欄:中阿世紀協議大機遇 臺灣該極力把握
十二月上旬中阿三聯峰會的世紀新協議機遇,將大扭變七十多年來美國獨霸的政經世界舊格局,典範移轉為海權陸權分立的新世界;也是美元霸權崩塌及包括能源礦物在內的世界大宗物資定價強權變革的分水嶺。中阿三聯峰會將帶給世界經濟大未來,新階段的新挑戰與新機遇,全球市場經濟社會都不容忘忽。
林建山
2022-12-21 15:10
VIP
評論
國際
公共政策
科技
經濟
名家專欄
黎蝸藤專欄:COP27氣候變遷大會為何一事無成?
第27屆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27)11月20日在埃及結束。無論從那種意義上說,COP27都是失敗的會議。會議沒有在上一年的格拉斯哥COP26會議的基礎上取得任何進展。經過延遲幾天才達成的協議,僅僅重複了說了多年的「控制溫度上升低於攝氏1.5度」的目標。在本屆會議前成為焦點的三大目標:「氣候正義」、「提供每年一百億資金」、「逐漸停止使用(phaseout)化石能源」,無一成功。雖然最後一刻還是達成了共同宣言,但除了一些形式主義的進展外,最大的共識就只是將在下一屆會議COP28上繼續討論那些議題。
黎蝸藤
2022-11-24 15:00
財經
下班經濟學
產業觀點
經濟
證券投資
理財
通膨降溫、股市大漲,但美元漲勢恐怕還沒結束!瑞銀最新預估還會漲到這時候
美國通膨出現降溫跡象,點燃投資人對於聯準會(Fed)政策轉向的希望,市場資金再次偏好風險資產,美元指數從上週通膨數據公布迄今下跌至106附近,但要就此斷言美元漲勢結束,恐怕還為時過早。瑞銀預計,美元將於明年第一季末之前見頂,「投資人應該為歐元兌美元再次跌破平價,以及英鎊下探1.10美元大關做好準備。」
林彥呈
2022-11-18 02:28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