雀巢領頭以消費的力量朝往負責任的方向前進、為產業帶來變革

圖片來源:雀巢

身為全球最大食品公司,對雀巢而言,永續並不是一個額外的附加行動,而是商業哲學的核心。秉持著「創造共享價值」的理念,雀巢從在地社會需求出發,結合企業自身的優勢與全球資源,推動有意義且具影響力的轉型,永續更成為雀巢的品牌策略核心。從「Good food, Good life」進一步延伸為「Good for you, good for the planet」,雀巢希望消費者享用的每一項產品,不僅對健康有益,更不會為地球帶來額外負擔。

每天,一杯香濃的咖啡,是許多人喚醒一天的儀式。實際上,根據財政部統計,台灣人每年大約喝掉8.89億杯,相當於一天喝243萬杯咖啡,若將調查數字放諸全球,就會發現全球每五杯咖啡就有一杯為雀巢旗下品牌,包含Nescafé 雀巢咖啡、Nescafé Dolce Gusto 雀巢多趣酷思膠囊咖啡、Starbucks® Coffee At Home星巴克家享咖啡、Nespresso與Blue Bottle Coffee等。儘管全球咖啡消費量與日俱增,但研究卻顯示,在氣候變遷的影響下,到2025年全球適合種植咖啡的土地可能減少50%,直接威脅咖啡供應的穩定性。

圖片來源:雀巢
圖片來源:雀巢

以負責任的作為邁向永續轉型  創造共享價值

有鑑於此,作為全球最大的咖啡品牌之一,雀巢早在2011年展開「雀巢咖啡永續計畫」(Nescafé Plan 2030),除了培訓咖啡農、提供能抗旱、抗病的咖啡苗外,「我們還投入10億瑞士法郎協助七大產地(如巴西、越南、哥倫比亞等)轉型為永續農業。我們更自主開發抗旱高產的咖啡品種,如Robusta的Roubi 1與2,以及阿拉比卡品種的Star 4。Star 4不僅對咖啡葉銹病的抗性更高,也有助於提高植物生產力,再透過「永續農業」改善耕作方法,能夠大幅減少咖啡豆的碳足跡。」台灣雀巢企業溝通暨永續發展負責人蔡惠蓮分享著雀巢是如何改善植物生產力及耕作方式,以減少氣候變遷的衝擊及咖啡豆的碳足跡,「由於台灣雀巢多是進口產品,目前台灣進口的雀巢咖啡產品100%來自負責任採收,以保障品質與永續性。」

這樣的理念與作法僅是雀巢在實踐永續的一小部分,氣候變遷不僅是全球關注的社會議題,對食品產業來說,更直接衝擊全球糧食供應鏈。「永續轉型對我們來說不僅是責任,更是使命。」蔡惠蓮說。

創立已來,擁有近160年歷史,並於全球185個國家穩健經營的雀巢,在「能力越大、責任越大」的驅使下,在2020年即公佈了淨零排放的路徑圖,透過SBTi揭露範疇1、2、3的碳排情況,並制定了8項減碳行動與13項階段性目標,這些具體作法也都會被公開於每年的CSV(創造共享價值)報告中。 (相關報導: 雀巢搶占嬰兒副食品市場!瑞士HA精準水解科技「雀巢全方位米精」全新上市 更多文章

2022年,雀巢成為台灣首家獲得咖啡產品碳足跡標籤的公司,並在2024年成為首家完成在地組織碳盤查(含範疇三)的外商食品公司,並攜手產官學從無到有建立「食用乳粉碳足跡產品類別規則」,旗下6支產品獲得奶粉碳足跡標籤,為國內奶粉類產品碳足跡揭露規範立下重要里程碑。「對我們而言,這些都是基本動作,就如減重前先量體脂一樣,只有先瞭解自身碳排狀況,才能做出正確決策。」蔡惠蓮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