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移工問題 文章列表
#
移工問題
約 117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政治
國定假日新增「4+1」天 商總示警對這些企業不利:應提配套保有彈性
立法院三讀通過《紀念日及節日實施條例》修正案,確定增加4+1天國定假日,包括將勞動節納入適用對象,中華民國全國商業總會理事長許舒博表示,增加休假日但也應該保有相關彈性,且可能讓相關產業更混亂。
馮建棨
2025-05-09 21:30
風生活
即時
雲林
看準台灣移工愛騎車!偷車賊鎖定這地區「掛假牌轉賣」獲利手法超狠
雲林近日機車失竊案件頻傳,警方深入調查後發現一起鎖定外籍移工市場的機車竊盜集團,主嫌為一對廖姓父子,2人自去(2024)年9月起,在高鐵雲林站周邊大量竊取機車,再與逃逸移工潘姓女子合作變造車牌,低價販售給其他移工牟利,初步清查至少已有17輛機車遭竊,警方目前已將廖姓父子逮捕並聲押獲准,潘女仍在追緝中。
王宇薇
2025-04-18 15:06
新聞
政治
國內
財經
「台灣不是只有高科技產業!」商總許舒博請命:盼政府協助電價、缺工問題
全國商業總會今(4)日舉行新春聯誼晚宴,商總理事長許舒博致詞時表示,近期國內與國際局勢變化快,國內要面對電價、缺工等問題,期盼政府應該要與產業拉近距離。
馮建棨
2025-03-04 22:17
風生活
財經
即時
台灣「最缺工慘業」是這個!政府開放移工也沒用,暴開5.3萬職缺求人
內政部國土署最新發布「營造業經濟概況」,揭示全台營建業正面臨5.3萬名勞工短缺的嚴峻挑戰,較前一年再增4,294人,其中基層勞工空缺高達3.98萬人,占整體人力缺口75.3%。
林瑩真
2025-02-17 11:11
VIP
國內
新新聞
80歲以上免評巴氏量表可請外籍看護 專家提醒家人要小心「後遺症」
2025年台灣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於此同時立法院也三讀通過《就業服務法》第46條修正案,即日後80歲以上長者,以及70到79歲長者且罹患癌症二期以上,均免評巴氏量表,即可聘僱外籍看護。對於部分家有長者且經濟無虞的的家庭來說,確實是份大禮。但專家也呼籲,80歲還身強體健的長者很多,過早聘僱看護工貼身照護,可能反而會剝奪老人健康老化,以及正常生活的能力。
黃天如
2025-01-17 08:40
VIP
政治
調查
政經解密
幕後》霸凌案未止火上加油!民進黨憂「最軟的那一塊」反撲 勞動部長擋住行政院長
勞動部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公務員疑遭霸凌輕生案後,又因更開放引入移工範圍點燃勞團怒火。是否引進移工補足台灣產業人力缺口,一直以來是產業關注焦點。不過,行政院長卓榮泰在一場與全國商業總會的會議中,表態開放服務業有條件引進移工,讓勞工殺到民進黨中央絕食抗議,怒批行政院、執政黨是不是跟資方團體說好了,就叫達成社會共識。
賴慧津
2024-12-15 08:20
新聞
政治
卓榮泰承諾開放服務業移工?勞團反對:低薪招不到勞工就用移工替代
行政院長卓榮泰與全國商業總會今(10)日進行座談,全國商業總會理事長許舒博在會後表示,勞動部已允諾開放服務業有條件申請外籍移工,並將於春節後提出配套。台灣勞工陣線表示,行政團隊必須全面檢討長期以來剝削的移工政策,也要落實同工同酬,不能宣稱招募不到本國勞工,但另一方面只想給移工最低工資。
何宇軒
2024-12-11 03:20
新聞
政治
服務業缺工困境「諸多公會反映」 商總找行政院訴苦
全國商業總會今(10)日在台北喜來登大飯店找行政院及政府各單位共同商議國內缺工、少子化的等議題,希望逐步放寬移工政策及調整工時等規範,以填補服務業人力短缺的困境。
馮建棨
2024-12-10 12:22
地方新聞
南投
議員支持籌建投縣美術館及表藝中心計畫 許淑華說持續向中央爭取補助
南投縣議會今(12)日召開第20屆第4次定期會縣政總質詢,會中縣議員吳國昌、張秀枝肯定並支持縣府籌劃興建南投縣美術館及表演藝術中心,縣長許淑華重申該項計畫經費,縣府會逐年編列預算,並每年向縣議會報告及審議,遵守財政紀律,絕不會排擠其它縣政推動的財源,縣府也會持續向中央爭取補助經費。
王秀禾
2024-11-12 15:21
風生活
理財
職場
比公務員、金融業更高薪!1行業月薪9萬「國中畢業無經驗可」,全台各地大缺工
每個行業都有它不為人知的辛苦,最近就有網友表示,在網路上看到一張公車司機的薪資表,未扣勞健保、福利金,月薪高達9萬多,比公務員的薪水還更高,貼文一出掀起熱議,許多網友都說這份工作的壓力超大,根本是「拿後半生去賠罷了」,而業者也點出如今大客車缺工原因,即便開出高薪也徵不到人才。
風生活綜合報導
2024-11-06 10:18
評論
政治
公共政策
國內
財經
專欄
孫治本觀點:台灣引進印度移工是切合實際的想法嗎?
2023年11月10號傳出我國勞動部將引進印度移工,隨即在台灣社會引發了不小的爭議,正、反意見都有。即使台灣已於2024年2月16號與印度正式簽署「促進僱用印度勞工瞭解備忘錄」,爭議仍未能化解。
孫治本
2024-10-25 07:00
風生活
職場
汽車
全台1行業撐不住「高薪9萬大缺工」!擬引進外籍移工,專家點3原因台灣沒人要做
客運和遊覽車駕駛面臨長期的缺工問題,根據公路局統計資料顯示,客運駕駛缺員達2165人、遊覽車駕駛缺員更高達3000人,總計5165人。公路局指出,勞動部目前將修法開放僑外生從事客運駕駛工作,除此之外,公路局未來也將持續爭取,擴大引進外籍人力加入客運業。針對客運業目前也有補貼,一年約有7.3億元,有助於提高駕駛的薪資水平。
梁珈瑄
2024-10-24 13:00
新聞
政治
國內
財經
全台移工將破80萬大關,電業也招手!失聯者逼近9萬人 這產業占最多
百工百業都在喊缺工,電力搶修作業也傳人力荒,台電宣布明年將輔導移工考照,目標在5年內補充千名人力,引發廣泛討論。究竟,一直是我國常態的補充性勞動力的移工,人力現況如何?根據勞動部最新統計,截至2024年8月,在台移工總數逼近80萬人;值得注意的是,同一時間,失聯移工人數也已突破8.8萬人,其中又以製造業為大宗。
李瑋萱
2024-10-15 16:45
VIP
國內
財經
產業觀點
經濟
新新聞
台灣經濟情勢一片大好,為何工廠、商號歇業家數暴增?
受惠AI熱潮,身為全球供應鏈重要軍火庫的台灣大發利市,但在欣欣向榮的總體經濟數據之下,近期卻陸續傳出企業裁員、關廠的消息,其中不乏老字號的上市公司;若將目光轉向規模較小的商號,可以發現處境更是慘烈,今年上半年商業登記歇業家數暴增超過3成,究竟怎麼回事?
林彥呈
2024-09-27 08:40
評論
國際
軍事
專欄
劉燕婷觀點:屠夫也會渾身浴血,以色列經濟能撐過戰爭嗎?
從2023年10月新一輪以巴衝突爆發以來,加薩戰爭已延燒將近一年。
劉燕婷
2024-09-16 07:00
風生活
國際
即時
近萬名外國人下落不明…日本逃逸移工數量創歷史新高 政府讓步推新制「解放這項權利」
由於人口衰退導致勞動力匱乏,日本近年來越來越仰賴「外國人技能實習制度」,然而根據最新數據統計,光2023年一年在日本失蹤的技能實習生就達9753人,創歷史新高。因此日本政府準備在2027年引入新制「育成就勞」,讓實習生在未來就業上更有彈性,降低「逃亡」比例。
蔡華洲
2024-09-05 16:50
政治
國內
「缺工不等於低薪」 勞長何佩珊首赴菲律賓達7共識 將請菲政府幫忙找回人才
開放更多東南亞人才來台灣!勞動部長何佩珊日前率團前往菲律賓,參與菲國移工部辦理的「第9屆台菲勞工會議」,此為何佩珊上任後第1次出席移工來源國雙邊勞工部長級會議,雙方達成7項共識,包括可視雇主需求協助把已經返回菲律賓的中階技術人才「找回來」等。
謝孟穎
2024-08-20 16:59
地方新聞
台北
解決觀光餐旅人力缺口 業者籲速開放外籍移工
觀光旅宿餐飲業缺工已成「國安問題」,業者大聲疾呼政府政策要鬆綁,提供業者足夠的人力。根據1111人力銀行資料庫顯示,有高達23萬筆餐飲住宿工作機會,等待求職者投履歷應徵,而為了解決旅宿業迫在眉睫的缺工難題,是否能夠政策鬆綁引進移工尚未定案。但有30.6%業者有聘僱移工的需求,另外21.6%尚未確認,還有47.8%表示不需要外籍移工,調查顯示業者需求外籍移工迫在眉睫。
唐可欣
2024-07-23 18:03
地方新聞
台北
搶人大作戰 1111「科技業人才荒」公聽會 業者吐心聲
調查顯示,8成5的科技業對於下半年的景氣抱持正面看法,其中包括景氣好轉22.9%、景氣持平62.2%,僅有14.9%的科技業認為下半年景氣會下滑。儘管企業對景氣看法不一,但似乎都面臨人才缺口的困境,高達9成6的科技業表示,在下半年有徵才計畫,最缺乏的是基層人員以及中階技術人才。1111人力銀行與立法委員葛如鈞、張啟楷、張雅琳共同舉辦「科技業人才荒及解方」公聽會,為科技業把脈和提出解決之道。
唐可欣
2024-07-08 18:46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新二代觀點—火速進行的新住民基本法也應有公聽會,落實審議民主政治!
今年二月新國會正式開始運作後,各黨委員和黨團皆陸續在內政委員會提出不同版本《新住民基本法》,一共七個草案,並且在這個月中正式送交委員會協商,這周行政院更是在各黨委員的質詢下,正式公布院版《新住民權益保障法》送交立法院審議,將在28號正式進入院會討論。
林廷宇
2024-07-02 05:30
1
2
3
4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