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神經內科 文章列表
#
神經內科
約 227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國內
醫療健康
台灣200萬人深受偏頭痛之苦 女性盛行率為男性3倍
你是否常看到媽媽每過一段時間就緊皺眉頭,或直接表明因為頭痛無法出席家庭活動?其實這很可能不是普通的疲勞或情緒,而是長期被忽略的「偏頭痛」。臨床研究統計指出,有女性甚至每個月頭痛天數高達20到25天,醫師提醒偏頭痛不能只靠止痛藥,預防性治療才能降低頭痛發生的頻率。
黃天如
2025-05-09 10:50
風生活
高雄
台灣知名老牌醫院突宣告熄燈!「院長猝逝」經營62年步入歷史,4月正式歇業
高雄市老字號醫院「邱外科醫院」在地深耕62年,近日宣布將於4月1日正式歇業,消息讓許多市民感到震驚。該院去年歷經前院長許景華猝逝,如今再度傳出歇業消息,引發關注。
中央社
2025-03-22 10:43
地方新聞
高雄
9年跌斷大小腿與肩膀!工程師罹患SMA 健保治療助追求新人生
今年55歲王程麒是一名工程師,雖在3歲前呈現步態不穩容易跌倒,運動功能較同儕落後的情形,直到41歲才確診「脊髓性肌肉萎縮症」,歷經從馬桶跌下來,手腳無力,維持青蛙趴地姿勢長達一小時的窘境,也曾在9年內發生6次重大跌倒骨折,左大腿、左小腿、左肩膀與右腳踝都摔斷過,嚴重影響生活品質。王先生苦等治療多年,終於在去年初在高醫團隊的協助下,接受健保藥物治療,搭配醫囑規律復健,力量的回歸一點一滴,日積月累,一年間不再摔倒,生活改善有感,期待病況持續進步,有朝一日能實現工作到生命終了的心願。
徐炳文
2025-02-25 19:25
新聞
國內
醫療健康
這裡不缺疫苗!國光生技加碼送台東「500+300」劑 偏鄉居民不愁沒疫苗打
藝人大S感染流感併發肺炎驟逝,引發全台民眾流感疫苗搶打潮,疾管署也緊急加購10萬劑公費流感疫苗。難得的是,就在各地都在缺疫苗時,台東偏鄉卻高喊「這裡不缺疫苗」。原來每年都贈送台東偏鄉500劑流感疫苗的國光生技,聽說當地疫苗也即將打完,決定再緊急加贈300劑流感疫苗,讓達仁、大武、太麻、金峰等南迴四鄉居民,不愁沒有疫苗打。
黃天如
2025-02-17 21:48
風生活
健康
新知
冬天睡覺棉被不要蓋太厚!醫師教5招快速升溫小撇步,免開暖氣照樣一覺到天亮
隨著氣溫的轉變,有些人會因手腳冰冷而難以入睡,甚至因換季而出現「溫差疲勞」症狀,有日本節目拆解冬季失眠的原因,以及分享5招快速溫暖入睡的小技巧,原來蓋上多張棉被保暖身體很NG?白天和晚上溫差太大,容易讓身體的自律神經失調,導致頭痛、頭暈,疲倦和發冷等症狀,這些現象被統稱為「溫差疲勞」。
香港01
2025-02-07 11:46
地方新聞
台中
台中榮總愛心年菜送到家 院長陪榮民圍爐兼顧健康
臺中榮總與臺中市榮民服務處推動歲末送暖,在惠康社會福利基金會贊助下,由福華飯店主廚準備100份愛心年菜,提供社區弱勢榮民享用。臺中榮總傅雲慶院長和臺中市榮民服處陳宗貴處長1月22日至大肚區訪視92歲榮民劉潔齋、89歲李殿華和71歲柯占陳,並一同圍爐享用由福華飯店主廚準備的精緻年菜。
王秀禾
2025-01-22 18:17
風生活
即時
900萬人研究認證!2職業「罹患阿茲海默症」死亡率最低 竟都在做同件事
根據《英國醫學期刊》(BMJ)一項最新研究,救護車司機與計程車司機因阿茲海默症相關原因死亡的比例在443種職業中最低。新光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洪惠風於社交媒體分享此研究,引起廣泛關注與討論。
張啟敏
2025-01-14 12:41
風生活
品味生活
健康
什麼是「真實世界數據」?專家:更貼近病患真實狀態,罕病藥物給付考量能更確保健保資源有效利用
FAP(家族性澱粉樣多發性神經病變)是一種神經罕見遺傳疾病,也是少數有藥可用的神經罕見疾病,但在健保資源有限的情況下,藥物審議時常忽略藥物臨床價值。針對高價罕藥,專家學者表示,可利用真實世界數據(Real-WorldData,RWD)檢視新藥的真實療效與狀態,讓病友掌握最佳治療時機,降低社會家庭經濟與資源壓力,讓健保預算更能有效配置。
陳麗茹
2024-12-31 11:47
風生活
下班經濟學
健康
失智症初期能逆轉!美研究發現改變「1飲食」可降低失智風險
美國加州大學研究近期提出,針對失智症初期患者,進行致病因子個性化療程與調整生活方式,將有機會逆轉病情。另外,地中海飲食的實踐,能降低失智風險達23%,成為預防與延緩失智症的一大進展。
下班經濟學
2024-12-30 16:50
新聞
國內
百萬分之一的機率!席琳狄翁罕病成她確診關鍵 全台僅20餘人罹病
「腳就像黏在地上般跨不出去!」一名30多歲女子2年多前雙腿變得異常沈重,原以為是運動傷害,但遍訪醫師、復健治療也無法緩解肌肉僵硬感。直到巨星席琳狄翁(CelineDion)罹患僵硬人症候群的新聞曝光,她才心生警覺,經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醫療團隊詳細檢查,確定她的確罹患了跟席琳狄翁相同的罕病。
黃天如
2024-12-13 12:04
地方新聞
台北
北醫體系全面升級!3A醫療結合AI打造智慧醫療新時代
台北醫學大學暨醫療體系今年以3A醫療為主軸,主打「Acutecare」(急性醫療)、「Ambulatorycare」(門診與遠距醫療)、「Advancedcare」(尖端醫療),並規畫「智能醫院」、「智慧醫療」、「智能遠距」及「產學合作」四大展區。導入AI降低醫護的工作負擔,有更多時間可以關懷病患,打造新醫療照護現場。
楊艾喬
2024-12-06 14:14
風生活
品味生活
治療失智症多年,自己的母親卻罹患失智…神經內科權威醫師曹汶龍:「接受」是最重要的事
失智症是一種不可逆的退化疾病,從認知、語言、生活能力一點點的流逝,不僅會忘記家人、忘記自己,到最後也忘了如何說話、如何存在……而家屬的支持是病患往前走的唯一動力。大林慈濟醫院曹汶龍醫師是神經內科的權威,77歲的他到現在還在執醫看診,每週更深入社區為失智症的病患與家屬服務,病患家屬親切的稱呼他「曹爸」,而他生涯最重要的一個病患,是自己的母親。
陳麗茹
2024-12-05 11:26
風生活
國內
健康
常說「4句話」恐是失智症前兆!醫揭背後原因:不只老年人要注意
台灣患有失智的人口推估已突破37萬人大關,預計2050年將一舉增長至86萬人以上。國際失智症協會(ADI)指出,全球每3秒就會新增一名阿茲海默症患者。中國中南大學湘雅醫院神經内科主任醫師郭紀鋒指出,阿茲海默症最典型的症狀是「進行性記憶下降」,也可能伴隨語言、執行能力下降與行為異常等情形。他也透露,經常健忘的失智症患者,容易說出「什麼?你再說一遍」等4句話。
風生活綜合報導
2024-09-26 18:40
風生活
國內
即時
彰化
伸港姊妹1死1搶命中…醫認難度高「昐奇跡」 弟含淚喊話: 趕快好起來一起上學
彰化伸港鄉一對陳姓小姊妹今(2024)年2月過馬路時遭撞命危,姊妹倆傷重搶救197天,然而,10歲小姊姊不幸昨(5)日清晨6時55分,因神經中樞衰竭宣告死亡。
網路新聞中心
2024-09-06 14:08
風生活
心理
高齡化社會來臨!1疾病最常被忽略,嚴重恐加重老年憂鬱症
這幾年第一次把我媽「騙」進身心科,是因為她的神經內科醫師和我的小兒科醫師好友,都建議我該帶媽媽去身心科。
親子天下
2024-06-30 11:10
風生活
品味生活
多發性硬化症症狀多元恐影響認知功能 大腦萎縮速度是一般人五倍! 及早用藥、持續治療 避免腦神經出現早期損傷
「多發性硬化症」(MultipleSclerosis,MS)是一種罕見的自體免疫疾病,會讓中樞神經系統反覆出現發炎反應,偏偏疾病症狀表現差異性極大,從頭到腳都可能出現神經症狀,哪一處中樞神經受到影響,就會出現對應的症狀,造成平衡、知覺、認知功能、運動等功能障礙,也容易被認定為其他疾病、不易確診,患者往往會歷經較長的診斷期,有時甚至可能因為症狀輕微或是沒有症狀未及時就診,而因反覆發作,而造成腦部不可逆的傷害。
唐可欣
2024-05-28 16:48
評論
政治
兩岸
專欄
鄭兆希觀點:民進黨靠什麼輾壓國民黨?
最近立法院很熱鬧,但是卻因為中共宣布軍演,反而讓事情更陷入一團混亂,是非永遠說不清楚講不明白,到底是事情太複雜難懂還是台灣人理解能力有問題,才會搞得如此混亂,值得大家深思。
鄭兆希
2024-05-28 06:40
品味生活
年輕族群失能原因首位!全台逾兩百萬人被「這病」折磨 原來偏頭痛也能超前部署?預防性治療可避免頭痛慢性化
偏頭痛不只是頭痛,還可能造成失能跟生產力損失!在勞動節前夕,台灣年輕病友協會發表最新的「偏頭痛認知研究大調查」,結果發現,逾七成受訪者表示會不定時頭痛;其中更有15%每個月頭痛超過十五天,可能是慢性偏頭痛。在有頭痛經驗的受訪者中,近七成每月平均需請假或在家休息3天,若以最新每人每月經常性薪資推估,患者平均每年約減少六萬元收入。
唐可欣
2024-05-02 10:22
風生活
健康
新知
65歲婦三高纏身、1/3血管堵塞!醫師推薦改吃1蔬菜「三個月血脂降回正常值」,狂瘦5公斤
中風是腦組織缺氧一種,近年有年輕化趨勢。腎臟醫生洪永祥於《健康好生活》YouTube頻道分享了其中一個「小中風」病例,一位患有三高的65歲婦人,出現「小中風」症狀,且次數愈來愈頻密,最終在醫師推薦下,每天吃一碗白菜,3個月後三高情況得到改善、減去了5公斤,小中風症狀再也沒出現。
香港01
2024-03-12 10:41
風生活
心理
父母年邁失智,有事只找我該怎麼辦?醫師:顧爸媽就像小孩,3點平均分攤照顧責任
王先生陪失智的母親來回診。王媽媽的病程已經進入第五年,而我是第一回見到這個最小的兒子,不過,王先生卻欲言又止的看著我。
寶瓶文化
2024-02-29 08:3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