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兆希觀點:民進黨靠什麼輾壓國民黨?

立法院會審查國會改革法,民進黨場內抗爭場外號召群眾包圍。(柯承惠攝)

最近立法院很熱鬧,但是卻因為中共宣布軍演,反而讓事情更陷入一團混亂,是非永遠說不清楚講不明白,到底是事情太複雜難懂還是台灣人理解能力有問題,才會搞得如此混亂,值得大家深思。

先幫大家回味一下,2019年12月31日,總統大選之前,民進黨「光速」通過的反滲透法,當日,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強調,反滲透法已經經過「2天9小時」的「充分協商」蔡英文總統對於通過反滲透法的說法是國家安全的最後一塊拼圖,但實質是疊床架屋,在現有法律上再補一塊,完全沒有急迫性,卻用史上最快速度通過,從提出草案到三讀通過只花了34天。但對香港民主人士最重要的難民法卻紋風不動,時至今日,香港民主人士移民的選項完全沒有台灣,而是英國、加拿大與澳洲。

趕在總統大選之前通過反滲透法,唯一合理解釋,就是草民吃這套,香港的反送中氣氛可用,選前通過此法效力大過兩顆子彈,也比提出有利的公投議題更容易執行(但很不幸2019年公投已經被民進黨親手又關回鳥籠),速度更快,何樂不為?

而本屆國會2月20日開議當天,民眾黨黨團就提案修改《立法院職權行使法》及《刑法》;國民黨則在3月8日,提出18份修法草案,包含「總統國情報告」、「訂立藐視國會罪」、「擴大立院調查及聽證權」、「強化立院人事同意權」四大方向;民進黨於3月29日也提出自己版本的國會改革法案,但排入委員會審查後持續被封殺。就算5/28可以三讀通過,也花了82天,遠大於反滲透法的34天。

反滲透法才更符合擴權、黑箱與反民主

而反滲透法規範的可是人民當然包含企業,擴的可是行政權,也就是總統權。對此法案提出憂慮者,是擔心法條不夠明確,執政者可以擴大解讀法條,輕易就將人民用中共同路人抓起來,連宋楚瑜在總統辯論會都酸過自己可能會被抓起來,所以的確應該好好討論法條內容,沒想到卻光速通過了,筆者印象中,這應該是立法院有史以來有爭議法案通過最快速的紀錄。太陽花的ECFA法案審查速度都只能靠邊站。

可是當時並沒看到人民出來喊總統濫權、民主已死,只看到國民黨用嘴巴抗議,但是沒有看到國民黨上演橄欖球賽或拳擊賽,講理不動手的下場就是活該被輾壓,這就是國民黨老是被嫌不會當在野黨的主因。

在抗中情緒高升的情況下,民進黨立委通過《反滲透法》。(柯承惠攝)
在抗中情緒高升的情況下,民進黨立委通過《反滲透法》。(資料照,柯承惠攝)

但最令人嘆為觀止的不是本次立法院的橄欖球賽,筆者舉個容易理解的例子來說明。例如,有個外送快遞為了多賺點錢闖紅燈差點被救護車撞個正著,救護車送病患趕著閃綠燈結束前快速通過十字路,快遞驚嚇後勃然大怒,大罵救護車沒有鳴笛,然後快遞還是怒氣未消,馬上糾眾到醫院門口抗議,抗議醫院土匪,草菅人命,各位讀者可以接受這樣的抗議邏輯嗎?但現在立法院外的年輕人就是這個邏輯,讓筆者明天想去醫院看一下反分裂腦神經內科。

國會增加調查權才更符合民主三權制衡原則

先不說民進黨過去也曾經提出過國會應該有調查權,參考歐美國家國會的調查權,連祖克柏都得應國會要求去作聽證,一副戒慎惶恐的樣子。台灣的國會增加調查權法條,有何不可? (相關報導: 風評:黃國昌如何煉成「開台四百年寡廉鮮恥第一人」 更多文章

實務上來說,國民黨的五權憲法其實是虛有其表,台灣空有五權分立架構,實質上卻是一權獨大架構,因為總統可以一人獨裁決定行政院長,而監察院長、考試院長由總統提名,立法院同意,當立法院是執政黨多數時,在台灣特有的單一選區兩票制下,沒有政黨提名根本選不上,監察、司法院長也等於是總統一人獨裁可以決定。而立法院雖是民選,但是卻沒有調查權,等於是拔了牙的老虎。因此台灣特有的五權分立架構,其實等於是一黨獨裁的架構,完全沒有三權分立的精神,台灣如果想要超越歐美,可以連司法院長都用民選,再加立法院有調查權,這種超英趕美,筆者就很認同,同婚法超英趕美,還請變裝皇后到總統府表演,這種超英趕美,筆者就很傻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