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風是腦組織缺氧一種,近年有年輕化趨勢。腎臟醫生洪永祥於《健康好生活》YouTube頻道分享了其中一個「小中風」病例,一位患有三高的65歲婦人,出現「小中風」症狀,且次數愈來愈頻密,最終在醫師推薦下,每天吃一碗白菜,3個月後三高情況得到改善、減去了5公斤,小中風症狀再也沒出現。
小中風是什麼?
根據衛生防護中心資料,中風即是「腦血管意外」,是由於腦部血管「阻塞」或「爆裂」,令腦組織不能得到充份的養料和氧氣,受影響的神經細胞因而壞死,產生各種神經症狀。洪永祥解釋,小中風是中風的一種疾病,即「暫時性缺氧」,雖然不是即時有半身不遂、暈倒等嚴重症狀,但已是嚴重警訊。
三高婦不愛吃蔬菜!常疲累泌尿道感染
洪永祥表示,這類十字花科蔬菜能抗發炎、抗老化,是非常保護血管的蔬菜,台灣有很多人有代謝症候群,俗稱「三高」,其實更要多吃十字花科蔬菜。他分享一個病例,一位65歲的女士有三高,她從小就不喜歡喝水,每天只喝不到500毫升的水,也不愛吃蔬菜,因此不僅血糖、血脂、血壓高於正常水平,泌尿道還常常感染,經常感到疲累。
每周3次手發麻!就醫發現1/3血管堵塞
直到有一天,該名婦人舉高手晾衣服,右手發麻,感覺像中風,幸好休息了5至10分鐘就沒事,但這種情況愈來愈頻繁,一星期約出現2、3次,她很怕自己中風,立即去求診。洪醫生說:「我聽她這樣講,就知道是小中風,這叫做暫時性缺氧,是中風的前兆,要很小心喔!」
他把病人轉介到神經內科,照頸部動脈超音波後發現,頸部有1/3血管已堵塞,便開藥給她吃,並叮囑她多喝水、多吃膳食纖維。
3個月後,病人回來覆診,竟瘦了5公斤,血脂等指數亦有改善,醫生就問她做了什麼,病人坦言自己仍然不喜歡喝水,但每天吃一大碗白菜,結果3個月內再沒有出現「小中風」。
醫生補充,白菜有96%都是水,加上膳食纖維高,能讓油脂降掉之餘,亦蘊含抗發炎的物質。如果大家真的不想喝水,可用白菜補充。接著,洪永祥又解釋,血管硬化是一個逐漸發生的過程,不是一下子的,先是發炎,再來產生纖維斑塊等,當血管破掉就會猝死,但其實前期還是可以抑制。 (相關報導: 高血脂不是少吃油炸物就會好!醫師曝1類NG飲食千萬要戒,多吃3種食物降血脂、膽固醇 | 更多文章 )
白菜怎麼挑才鮮甜?有黑斑可以吃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