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瞿海源 文章列表
#
瞿海源
約 52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評論
政治
國內
專欄
余伯泉觀點:賴清德在台灣心理健康史的關鍵貢獻與前瞻
515是臨床心理師節第20週年,臨床心理師公會今年以「為自己出征」為主題,邀請民眾分享自己生活中的小冒險故事,面對困難如何為自己出征,成為自己生命中的英雄,並特別聚焦於兒童與青少年心理健康,旨在提高全民的社會情緒學習和「心理韌性」。蔡英文總統、行政院長陳建仁、台北市長蔣萬安、市議員秦慧珠、苗博雅、陳賢蔚、應曉薇、吳志剛、郭昭巖,立法委員黃國昌、陳昭姿、403大震受創的花蓮縣長徐榛蔚等不分藍綠白錄製小影片祝賀臨床心理師節。
余伯泉
2024-05-18 06:40
評論
國內
藝文
專欄
余伯泉觀點:楊柳學風─台大心理系劉英茂與楊國樞的影響
這些年台灣高等教育的學術精神益發飛揚,還是益發形式主義沉淪呢?這個問題不是簡單的二分法,但是可能很多人感嘆說,大約是後者吧!
余伯泉
2023-11-26 07:00
VIP
政治
國內
新新聞
專欄
顧爾德專欄:三朝國師蕭新煌眼中的總統
知識與權力的關係是什麼?今年十一月二十八日,在台灣大學有一場台灣社會學會年會暨台大社會系六十周年系慶的座談「學術與政治參與」,由四位社會學者,老一輩的瞿海源與蕭新煌、中壯輩的林國明與范雲,談他們的政治參與經驗。
顧爾德
2020-12-02 17:00
評論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死刑,不該是由媒體審判而淪為民粹
四月,台灣仿若異世界。全世界籠罩在武漢肺炎下,而我們除了執行一起死刑,近年幾起兇殺案法院審理的結果,也紛紛出爐。然而審判結果,卻使義憤填膺的民眾難以信服。
劉立心
2020-05-12 05:20
評論
國內
風書房
歷史
須文蔚專文:可以只寫溫暖的故事嗎?
「只要貧窮、不公不義、人為不平等在世上存在一天,我們便一天不能安枕。」
須文蔚
2019-12-20 05:10
新聞
公共政策
國內
近9成民眾反對廢死刑 中研院學者揭背後真相:7成不識江國慶冤死案
台灣民眾高達88%反對廢除死刑,但民眾真的了解台灣司法嗎?今(18)日上午兩份台灣本土死刑報告正式發表,其中由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名譽教授瞿海源進行之報告顯示,雖然高達88%受訪者反對廢除死刑,但其中有99.8%無法完整答對關於死刑的事實問題,甚至有高達74%民眾並不認識著名冤殺枉死案件「江國慶」,而民眾對於執行死刑與否態度也會因案件脈絡改變,若知隨機殺人案犯案者有精神病史,對判處死刑支持度會從83%瞬間掉到34%。
謝孟穎
2019-03-18 19:10
新聞
公共政策
國內
酒駕累犯、兒虐最重判死刑?英國法官:真擴大死刑適用範圍,對台灣在國際舞台有負面影響
針對酒駕、兒虐事件頻傳,近日朝野立委擬修法將死刑加入刑責,然而今(18)日上午廢死聯盟之台灣死刑報告發表記者會上,來訪台灣之前,英國高院法官NicholasBlake、國際組織「死刑專案」執行長雷紹爾(SaulLehrfreund)皆警告,若擴大死刑範圍,將兩公約國內法化的台灣恐怕將走回頭路,Blake更是直言,這對台灣在國際舞台上會有負面影響。
謝孟穎
2019-03-18 14:42
新聞
政治
國內
紀念楊國樞 蔡總統:威權時代少數肯挺身而出的知識分子,啟發一整個世代台灣人
總統蔡英文今天出席「楊國樞院士紀念會」,肯定已故學者楊國樞的貢獻,並提到胞姐就讀於台大心理系時,最常講的名字就是楊國樞,可見他是學生的榜樣。台灣大學理學院上午舉辦「楊國樞院士紀念會」,約百位學術人士參與,也有人專程從中國大陸來台,向楊國樞遺像行「弟子禮」。中央研究院社會所研究員瞿海源在介紹楊國樞生平時,提出兩個讓大家思考的問題,一是「他有沒有貢獻」,二是「他有沒有消失」。
風傳媒綜合報導
2018-09-01 22:50
新聞
國內
勵馨走過30年無役不與 紀惠容:通往性別公義的路途,一刻也不能懈怠
勵馨基金會成立至今已30個年頭,今(10)天發表新書《暗室裡的光 勵馨走過三十年》紀錄過去投入的改革運動,導演吳念真、台大社會系教授瞿海源、悠遊卡公司董事長林向愷等人皆共襄盛舉,勵馨基金會執行長纪惠容表示,勵馨數十年來陪伴無數的女性,從個案協助到立法倡議,無役不與,而未來也將持續投入,「女性的需要漸漸被看見,通往性別公義的路途,一刻也不能懈怠。」
陳子萱
2018-05-10 20:40
新聞
政治
國內
取消律師跨區執業限制 天龍國律師會變霸權?司改國是會議曾激辯
台北律師公會15日退出中華民國律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全聯會),為律師界的公會生態投下震撼彈,原因是為了廢除《律師法》對律師跨區執業的限制。該議題曾在司法改革國是會議第3分組討論,但差1票,未能形成決議。不過,該分組決議,《律師法》應明定,律師加入地方律師公會則成為全聯會的當然會員,以改變全聯會被地方律師公會把持,且無法落實律師倫理規範的問題。
石秀娟
2017-08-15 22:05
評論
政治
國內
專欄
許玉秀專文:司改國是會議總結會議拾記
司改國是會議在各方好奇和質疑聲中落幕了,第一分組王薇君委員兩度上台拿出來的布條「總統司改玩真的嗎?」收藏著一些國是會議委員和蔡總統的簽名,也收藏著對「總統玩真的」的相信。
許玉秀
2017-08-14 06:35
新聞
政治
公共政策
司改會議總結》陳重言復出「確保」檢察官司法官定位不被翻案 張娟芬等7人離席抗議
在司改國是會議分組會議激烈辯論的檢察官定位問題延燒到12日的總結會議。在分組會議發表「退席」聲明,並未再出席分組會議的律師陳重言,出席了總結會議,他重回國是會議的一個理由是要「確保」檢察官身份在分組會議未被定位為「行政官」的結論不被翻案。但陳重言發言時,推動檢察官定位回歸行政官本質等檢察體系改革的作家張娟芬、律師尤伯祥、張靜、成大法律系教授李佳玟、台南地方法院法官陳欽賢、資深媒體人范立達、馮賢賢等7人離席抗議。
石秀娟
2017-08-12 19:03
新聞
政治
公共政策
國內
調查
司改總結會議》防檢察官濫權提案是否過關 關鍵在這兩人算是「退席」還是「辭職」
司法改革國是會議的總結會議將在12日舉行,司改委員張娟芬已要求處理與改革檢察體系相關的提案,因為這些提案在第3分組表決時,台大法律系教授林鈺雄、律師陳重言先後退出國是會議,表決門檻卻未隨之調整,結果表決未過半,沒有成為分組會議結論。籌委會已同意處理張的提案,陳3日指出,他將出席總結會議,他當時是「退席」,而不是「辭職」,不影響計票方式,總結會議不應該讓不該翻案的翻案,他將會出席,盼能確保之前的議決結果。
石秀娟
2017-08-05 09:00
評論
政治
國內
風評:這樣都能做掉蔣介石?了不起!
為慶祝建交六十周年,巴拉圭總統卡提斯(HoracioCartes)訪台三天,總統府在凱道以隆重的軍禮歡迎友邦元首。可笑的是,卡提斯致詞時,歷數台巴邦誼的過往,三度提及「蔣介石」,傳譯卻自動略過,改以「建立中華民國的諸多偉人先進」取而代之,儘管聞者未必聽得懂西班牙語,獨獨「蔣介石」三個字絕對聽得清楚,外交部的「小動作」,反倒讓「蔣介石」成為這場儀式,完全避不開忽略不掉的「特點」。
主筆室
2017-07-13 07:50
新聞
政治
國內
前瞻條例無落日違法治,瞿海源、郝明義籲政府勿放縱狡辯為能、厚顏為長的發言
《前瞻基礎建設特別條例》上周在立法院通過,本周臨時會將進行預算審查。不過前瞻條例中沒有「落日條款」,因此前國策顧問郝明義與民進黨大老林濁水、司改國是會議副召集人瞿海源共同發起連署,希望政府能謹守民主法治國家的治理原則。郝明義、瞿海源今(11)日親自出席記者會,林濁水則僅連署未出席。
方炳超
2017-07-11 11:50
新聞
政治
國內
調查
司改國是會議》司改委員檢討檢察官強制處分權 邱太三:法官也應一起檢討
經過激烈辯論,司法改革國是會議第3組10日決議,要求法務部檢討檢察官不經法院就可行使的強制處分權,包括限制人身自由、對被告或第3人進行私密部位外觀的檢查及侵入性的身體檢查。主席瞿海源加入表決才讓這項決議通過,在其他檢察體系改革方案投票時,即便不支持也通常不舉手反對的法務部長邱太三、法務部參事陳瑞仁、及檢察官林達,這回則都投下反對票,明確表態。
石秀娟
2017-05-16 22:51
新聞
政治
國內
調查
司改國是會議》掌控人事就掌控檢察體系!法務部與司改委員七大改革方案攻防
檢察組織的體制變革是司改國是會議第3組的重點,作為檢察事務體系龍頭的最高檢察署檢察長顏大和卻在討論中「被缺席」,法務部長邱太三沒有推薦顏大和擔任國是會議委員,而據瞭解,待退的顏大和曾表達願意與會報告他的改革建言,卻有法務部及檢察官試圖阻擋這樣的安排,最後因時間因素不了了之。
石秀娟
2017-05-16 19:31
新聞
政治
公共政策
退出國是會議「埋梗」司法改革委員:逼政府不要貿然推動決議
預計為期3個月的司法改革國是會議分組會議即將進入尾聲。上個月底,以討論檢察官定位及檢察體系改革的第3組委員,有2人相繼退出,1人揚言跟進,法官論壇及檢察官改革協會也有呼籲其代表退出的聲音,這個風波目前沒有持續擴大。對於他們主要以質疑「遊戲規則」為由退出,其他委員有不同的觀察。
石秀娟
2017-05-05 21:42
新聞
政治
國內
調查
司改國是議會幕後》保司法官定位,檢察體系強勢運作,以林聰賢圖利案警告
攸關檢察體系改革的議題,於上個月26日首度在司改國是會議分組會議正式攻防,法務部等建制派守住檢察官與法官同是司法官的屬性,但對「檢察官不是法官」做了明確宣示。而改革派主張檢察官為特殊行政官,以使其權限的行使能權責相符,其雖取得些許成果,但目前幾項主要的改革方案,都在表決時鍛羽。
石秀娟
2017-05-05 15:11
新聞
政治
國內
司改國是會議》「決議像天燈,掉下來變垃圾誰負責?」學者林鈺雄開砲喊退
司改國是會議第3分組今(12)日開會,與會委員、台大法律系教授林鈺雄質疑司改國是會議的定位問題,這些決議究竟是諮詢意見還是對國會與司法機關有拘束力的政府政策?而且每個委員在短時間根本無法充分消化議題資料,卻要在法務部、司法院倉促提出的報告基礎之上做出決議。他強調若是會議定位始終無法確定,他個人打算不再繼續參與。
謝珮琪
2017-04-12 22:03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