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白色恐怖受難者 文章列表
#
白色恐怖受難者
約 289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評論
國際
藝文
歷史
專欄
鍾喬專文:記憶,埋藏在時間的底層
編按:濟州4·3相關紀錄文獻被正式登錄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記憶遺產。濟州道知事吳怜勳表示:「這是將濟州居民療癒4·3傷痛、實現和解與共生的歷史旅程,昇華為世界遺產的意義深遠時刻。」他並承諾:「我們將持續有系統地蒐集與保存4·3相關紀錄,並將其作為和平與人權教育的活教材,傳承給未來世代。」
鍾喬
2025-04-19 05:50
地方新聞
高雄
彰顯民主價值傳遞愛與和平!228事件78周年追思紀念草地音樂會免費索票
二二八事件發生邁入第78周年,高雄市政府長期致力於保障人權和推動歷史教育,今年透過追思儀式、二二八紀念草地音樂會、電影特映及講座等,期望大家共同藉由系列活動的參與,更加珍惜自由民主之可貴。
徐炳文
2025-02-27 17:28
VIP
評論
政治
兩岸
歷史
專欄
名家專欄
政經解密
許劍虹專欄:只有台灣需要轉型正義嗎?談1949年以前民國在大陸的歷史問題
近年來在台灣,轉型正義一直是個政治性大於司法性與歷史性的問題,威權時期政府倒行逆施的行為,確實是造成了不少的冤案。無論是閩南人、客家人、原住民還是外省人都有在白色恐怖時期遭遇政治迫害的經驗。他們當中有些人確實是為了在台灣推動紅色革命而死,但有更多的人只是提出了與兩蔣政權略有不同的政治意見就惹上了牢獄之災,甚至於丟掉小命。
許劍虹
2024-12-08 07:20
新聞
政治
兩岸
國內
歷史
民進黨團「挺戒嚴」難止血 白色恐怖受難者痛批:近乎威權心態,拒開歷史倒車
南韓總統尹錫悅3日晚間上演「6小時戒嚴」鬧劇,民進黨立院黨團竟在社群平台發出帶有「挺戒嚴」的文章,雖已隨即刪文,但止不住大眾怒火。白色恐怖政治受難者團體痛批,此舉近乎21世紀版的法西斯威權心態,拒絕開歷史倒車、重回戒嚴體制,要求民進黨道歉。
兩岸中心
2024-12-05 20:16
評論
國內
藝文
專欄
魏玓觀點:自命不凡與輕忽現實── 《餘燼》和鍾孟宏錯在哪?
鍾孟宏編導的新作《餘燼》上映以來,頗受矚目。但原因並不是電影叫好叫座,而是因為受到了排山倒海的負評。負評的主要意見,一方面不滿鍾孟宏在《餘燼》中對於白色恐怖的再詮釋,另一方面也對於他的導演手法多所否定。
魏玓
2024-12-04 05:50
地方新聞
台北
天光照亮高牆!景美人權園區「2024人權藝術生活節」啟航 用藝術點亮人權
文化部國家人權博物館「2024人權藝術生活節」於今(23)日正式揭開序幕!本屆藝術節以「天光照壁」為主題,由資深文史工作者商毓芳擔任策展人,邀請臺灣各界優秀藝術家,帶來涵蓋音樂、舞蹈、戲劇、攝影等多元形式的精彩展演,帶領觀眾一同回顧歷史,省思人權議題。
陳逸群
2024-11-23 20:58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國內
歷史
觀點投書:記葉盛吉殉難後,一位白色恐怖受難者遺孀─郭淑姿及其家屬的獄外之囚
1950年11月29日清晨馬場町槍聲響起,葉盛吉(1923-1950)同他的前輩許強(1913-1950)醫師一樣走上殉難之道。葉盛吉1950年日記如此記載:「5月29日下午4點爸爸於潮州被捕。」當然,1950年10月出生的遺腹子葉光毅不可能親手記錄這段文字,而是由外公郭孟陽代寫。身為白色恐怖的遺屬,在那惶惶驚恐的年代,一方面要避開特務人員的檢查,另一方面又要為後世留下見證,其內心葛藤,身外人難以想像。
黃文源
2024-10-13 06:00
VIP
評論
政治
兩岸
歷史
專欄
大國博弈
名家專欄
張鈞凱專欄:賴總統別再喊中華民國了,礙虐!
8月23日賴清德總統風塵僕僕前往金門,主持其上任後首度八二三戰役追悼典禮。各家媒體報導,無不放大賴總統在典禮上高喊「捍衛中華民國」,「我們不再反攻大陸,但也不願意受共產黨統治」,同時也不忘強調「中國威脅」。從黃埔百年到八二三66周年,賴總統的講話大同小異,延續的無非是其「1624年史觀」,以及「兩國互不隸屬」,「中華民國」在他眼裡不過是塊用來「抗中」的盾牌。
張鈞凱
2024-08-26 06:10
新聞
國內
調查
新新聞
失智母親至死不敢放下身分證!她70年見證最駭人國家監控:相親對象也是「安排」的
「大家都說你要好好讀書找好工作,但真的求職卻沒有工作、好的位都給人占去了,你有污點更不用講、申請到獎學金也無法出國……我們在無知幸福的年代,做個『好人』,反而吃更大的虧……」-蔣渭水文化基金會副執行長蔣理容,於《黃春蘭的逆襲人生》新書發表會
謝孟穎
2024-07-26 08:50
新聞
國內
人文社會6學者獲選中研院新科院士 首見社會學、政治學領域
中央研究院今(4)日公布新科院士名單,其中人文社會組有6人當選,人數創下近年新高,這次人文新科院士也首見社會學者、政治學者等,擴增院士名單的專長領域。
中央社
2024-07-04 22:19
評論
政治
國內
歷史
專欄
吳俊宏觀點:意識形態作祟下的國家人權博物館
人們總喜歡把當年的國共內戰,看是一場國共兩黨為爭奪政權的惡鬥,而事實上,這場內戰的深層本質是中國國內的階級對抗,是由代表工農大眾利益的共產黨(這可從革命成功後4億農民每位都分配到一塊小土地證明),對抗代表地主、官僚、買辦、土豪劣紳利益的國民黨,它本質上是一場革命與反革命的鬥爭。在這場鬥爭中,中國共產黨由於揭櫫社會主義的理想,力行社會主義的主張,因而深獲眾多知識菁英及工農大眾的認同,最終取得勝利。
吳俊宏
2024-06-09 05:50
新聞
政治
兩岸
國內
歷史
520新總統就職前夕 白色恐怖受難人疾呼廢除《反滲透法》、反對綠色恐怖
準總統賴清德即將在5月20日就職,今(19)日也是行政院核定後首個「白色恐怖記憶日」。台灣地區政治受難人互助會號召白色恐怖政治受難人及各界社團代表在總統就職會場旁的白色恐怖紀念碑前,提出「堅持法理一中」、「確保兩岸和平」、「廢除《反滲透法》」等主張。
兩岸中心
2024-05-19 21:33
評論
政治
歷史
專欄
詹威克觀點:好好送別蔣介石的難題
在許多台派人士的心目中,不徹底清除所有和蔣介石有關的象徵,就是「轉型正義」失敗、台灣就不可能迎向光明的未來、社會也不能撫平蔣介石政權所造成的傷口,最大的目標就是他們口中的「中正廟」。
德國之聲
2024-04-26 06:40
風生活
國內
娛樂
流麻溝十五號完整版免費線上看!台灣人今生必看電影,真實事件比劇情更殘酷
由口述歷史改編的電影「流麻溝十五號」首度上架網路串流平台,觀眾今(28)日可透過TaiwanPlus平台免費收看,一同回顧台灣的故事與歷史。
中央社
2024-02-28 14:37
VIP
評論
國際
專欄
大國博弈
名家專欄
閻紀宇專欄:政變無罪、獨裁有理?智利「九一一事件」五十周年
阿葉德與親信、支持者據守總統府莫內達宮(LaMoneda)做困獸之鬥,發表廣播演說堅拒辭職。阿葉德一手提拔的陸軍總司令皮諾契特(AugustoPinochet)下令部隊進攻總統府,空軍也出動戰機轟炸,阿葉德當天死在府內(一說自殺,一說遇害),享年六十五歲。兩天後,皮諾契特竊佔總統大位,智利不僅改朝換代,而且天荒地變,從極左派轉向極右派。
閻紀宇
2023-09-16 06:20
評論
政治
國內
風書房
歷史
專欄
許劍虹觀點:扒開警總的廬山真面目—《臺灣警總》書評
提到臺灣光復後歷史上名聲最臭的機構,當屬簡稱「警總」的臺灣警備總司令部,主要原因在於該機構代表中華民國發佈了長達38年的《臺灣省戒嚴令》,就此與「白色恐怖」四個字脫離不了關係。不可否認的是,從「警總」在1945年成立以來,到1992年解除編制為止,這個機構先後在「二二八事件」與「白色恐怖」扮演了重要角色。
許劍虹
2023-05-21 15:20
新聞
國內
調查
歷史
新新聞
一家忠誠國民黨員的他,為何晚年孤身入住精神病院?揭台灣埋藏半世紀「外省兵」末路
「這4、50年我跟外界親朋好友全部一刀兩斷,沒一個人來拜訪我、沒一個人知道我住在精神病院……我有個希望,就是這麼多前車之鑑別再重蹈覆徹,不管台灣哪個黨都一樣的……」
謝孟穎
2023-05-09 09:10
評論
政治
國內
歷史
專欄
張亞中專文:歷史文化─撥亂反正,還原真相
談完經濟之後,我還想談談文化、教育的層面,如果一個社會只有經濟,沒有文化、教育,這個社會不可能成功發展的,再則,缺少文化教育的社會,那一定是個吃人的社會、貪婪的社會、道德價值淪喪的社會。很遺憾的,民國38年,1949年以後,中國人的土地上發生了兩場文化大革命。一場是在大陸發生,以狂風暴雨的形態出現,歷經10年,早就結束了。另一場在台灣,以微風細雨的方式進行,已經30年了,還在「軟土深掘」,還沒有結束。
張亞中
2023-04-25 14:40
新聞
地方新聞
台北
超震撼!歐美人權專家團參訪台灣威權迫害遺址
四月上旬歐美八國十二位重量級人權專家來台,其中包括前往台灣受威權迫害的不義遺址,參訪景美人權園區國家人權博物館。這群來自美國、法國、義大利、奧地利、西班牙、比利時、羅馬尼亞及立陶宛等八國的人權學者專家及媒體人等一行共十二人,他們來台時,應台灣人權智庫、華人民主書院及公民監督聯盟邀請,拜會立法院、監察院及台權會等,透過訪談與對話交流,深度了解台灣的民主價值。
陳又嘉
2023-04-18 18:53
評論
政治
國內
歷史
專欄
吳俊宏觀點:轉型正義的最後一課
在國家人權館景美園區內,有一座人權紀念碑,碑上鏤刻著八千多位白色恐怖時期的政治受難者名單,最近該館擬依據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政治案件當事人資料彙整清單」,約二萬多人,進行篩選以增錄在紀念碑上,為此該館擬定篩選的作業要點草案,並邀請專家學者討論,草案規定何者應予錄名,何者不予錄名,這其中最引人疑惑且覺得荒謬的是81位不予錄名的名單。
吳俊宏
2023-04-16 15:0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