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一胎化政策催生的時代結束:中國不再允許外國人跨國收養

2007年3月7日。西班牙夫婦帶著他們新收養的中國孩子在北京天安門廣場散步。(美聯社)

中國表示正式停止幾乎所有跨國收養,20世紀90年代以來數以萬計出生於中國的兒童曾經由這一途徑加入了美國和其他國家的家庭。

多年來,來自中國的跨國領養兒童數量持續下降,自新冠疫情暴發以來基本處於停滯狀態。許多國家都收緊了對跨國收養的限制,部分原因是擔心領養兒童是被從父母身邊偷走的。

本文為風傳媒與華爾街日報正式合作授權轉載。加入VVIP會員請點此訂閱:風傳媒・華爾街日報VVIP,獨享全球最低優惠價,暢讀中英日文全版本之華爾街日報,洞悉國際政經最前沿。

中國這一舉動也反映出國內經濟狀況的變化,如今中國已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近幾十年來,中國面臨的人口問題已經已從過剩轉向出生率急劇下降。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在上周四的例行記者會上表示,根據中國政府的新跨國收養政策,今後除「外國人來華收養三代以內旁系同輩血親的子女和繼子女」外,不再向國外送養兒童。

她說,中國對收養家庭「希望收養中國兒童的願望和愛心」表示感謝。

1990年,也就是一胎化政策實施十年後,中國政府收緊規定以阻止父母將超生子女交給親屬或其他家庭撫養。這導致大量兒童進入國內的孤兒院,也為跨國收養打開了大門。

「政府的強制政策是影響中國跨國收養的核心因素,」漢普郡學院(Hampshire College)亞洲研究教授江開安(Kay Johnson)在她2016年出版的《中國的隱匿兒童》(China’s Hidden Children)一書中寫道。江開安已於2019年去世,她的女兒是第一批被從中國領養的孩子之一。江開安曾與數百個中國父母交談過,其中許多人為了躲避計劃生育政策懲罰而放棄了自己的孩子。

中國1992年正式批准涉外收養,之後成為一個主要的收養兒童來源國。根據紐卡索大學(Newcastle University)的Peter Selman彙編的數據,2004年至2022年間,超過8.9萬名中國兒童被20多個國家的家庭收養。

中國官方2016年發布的數據顯示,30年間,近15萬名中國兒童被海外家庭收養。作家、母愛橋(Mothers’ Bridge of Love)聯合創始人薛欣然表示,實際數字可能更高,因為20世紀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的一些收養案例沒有統計在內。母愛橋是一家總部位於倫敦的非營利組織,致力於幫助被領養的中國孩子。

其中尤以美國領養的中國兒童最多。根據美國國務院的數據,1999年至2023年間,美國家庭收養了超過8.2萬名中國兒童。其中大多數是女孩。

這些領養大多數手續都是在中國廣州的美國領事館辦理的。2013年之前,該領事館位於沙面島,這是一個安靜的街區,街道兩側矗立著殖民時代的建築,附近的白天鵝賓館意外成為了領養家庭的中轉站。過去,這家賓館經常擠滿了前來了解他們家庭新成員的美國家長,因此也被稱為「白鸛鳥酒店」。

2005年是美國人領養中國孩子的高峰,當年有超過7,900名中國兒童被美國家庭收養。

2006年,官方媒體報導了對一個販賣兒童犯罪集團的審判,該犯罪集團將被拐賣的嬰兒販賣給湖南省的六家福利院。據官方媒體新華社當時報導,外國人在這些福利院每收養一名兒童就會捐款最高3,000美元。

時任當地公安局局長的Lei Dongsheng告訴新華社,犯罪嫌疑人稱他們是在做好事,給了被拐賣的孩子生路,但公安發現,有了需求,他們就拿出更多錢收買兒童。

這起事件的曝光讓收養家庭們倍感震驚。2007年,中國收緊了涉外收養規定,並懲處了當地相關官員。

根據美國國務院的數據,被美國人收養的中國兒童數量穩定下降,然後在新冠疫情期間急劇減少,2020年降至202人,2021年和2022年為零。去年,只有16名中國兒童被美國人收養。

先前全球其他一些國家也已採取了類似舉措。衣索比亞曾是一個主要的收養兒童來源國,但在發生領養兒童被虐待案件後,該國暫停了跨國收養,相關案件包括2011年一名從衣索比亞收養的女孩死亡,華盛頓州的一對夫婦因此被判有罪。衣索比亞後來發布了更嚴格的跨國收養規定。

今年5月,在暫停跨國領養兩年後,荷蘭表示將不再允許本國公民從國外收養孩子。丹麥唯一的收養機構今年也表示將停止跨國收養,另外挪威一家監管機構建議在調查相關不當行為指控期間暫停跨國收養,這些指控包括從不願棄養的家庭帶走孩子。 (相關報導: 華爾街日報》低學歷、高勞動參與率:百萬新移民如何改變美國勞動市場 更多文章

責任編輯:李岱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