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瓦哈比 文章列表
#
瓦哈比
約 33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國際
財經
商業
經濟
沉睡的巨人甦醒?!走出殘殺記者、踐踏人權的惡名 沙烏地阿拉伯重新贏得西方世界的擁抱
4年前,沙烏地阿拉伯異議記者哈紹吉在沙國駐土耳其伊斯坦堡總領事館遇害,沙國遭到強烈的國際譴責。然而,《美聯社》指出,沙國在過去一星期似乎正擺脫哈紹吉被殺害引發的負面報導,重新贏得西方國家的擁抱,包括促成俄羅斯與烏克蘭21日的換囚行動,接待德國總理蕭爾茨(OlafScholz),與美國白宮高層官員討論能源供應議題等。
廖綉玉
2022-09-27 04:00
評論
政治
歷史
專欄
林繼周觀點:房間裡的大象─民主國家的決策災難
一連串的誤判導致了烏克蘭人民在戰火下所經歷的悲劇:北約國家誤判了俄羅斯畫下的紅線、烏克蘭政府誤判了北約國家的支持、俄羅斯總統普丁誤判了烏克蘭的抵抗能力。那麼世界其他各國呢?我們大家都誤判、高估了人類的理性,以及和平的脆弱本質。
林繼周
2022-03-24 15:10
評論
國際
軍事
專欄
納扎爾拜·葉爾肯專欄:伊朗導彈襲擊背後所隱藏的「三大擔憂」
正值烏克蘭總統哲連斯基(VolodymyrZelenskyy)宣佈其向以色列總理貝內特(NaftaliBennett)建議在耶路撒冷舉行俄烏和談,以及土耳其安塔利亞外交論壇(AntalyaDiplomacyForum)接近尾聲之際,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於3月13日以報復之名宣稱用精准制導導彈襲擊以色列情報機構摩薩德(Mossad)位於伊拉克北部庫爾德斯坦(KurdistanRegion)首府埃爾比勒(Erbil)的一處所謂「戰略總部」。
納扎爾拜·葉爾肯
2022-03-21 15:00
文化
一個穆斯林認識的阿富汗,它的食物、藝術與愛(三)
在最近的新聞和社交媒體中,人們關於阿富汗局勢和事務的討論十分熱絡,但所談內容容易落入空泛,又太頻繁地表現出東方主義視角、偏見,以及自身政治光譜的有意投射。實實在在涉及阿富汗的地理環境、人文歷史、地緣政治的討論卻十分罕見。
苑默文
2021-09-12 10:00
新聞
國際
藝文
歷史
世界走走》一個穆斯林認識的阿富汗,它的食物、藝術與愛(三)
文/苑默文
世界走走
2021-09-12 10:00
VIP
國際
藝文
神學士2.0更寬容?阿富汗依舊淪為「沒有音樂的國度」!民謠歌手遭搜捕射殺,音樂學院關門大吉 餐廳商家也完全不敢放音樂
「伊斯蘭教禁止音樂,但是我們希望能說服人們不要碰音樂、而不是強逼他們。」
李忠謙
2021-09-01 18:15
評論
國際
歷史
專欄
許劍虹觀點:台灣人看待穆斯林世界的盲點
失去了政權20年後的塔利班重新崛起,讓台灣人又不得不把目光重新投射到阿富汗這個中亞小國身上。尤其阿富汗親美政權的垮台,又太有1949年中華民國撤離大陸的「既視感」,兩者的情況雖然不盡相同,卻不分藍綠的被台灣人拿來比較。
許劍虹
2021-08-29 07:20
新聞
國際
世界走走》塔利班再臨:女性重返黑暗年代
文/王穎芝
世界走走
2021-08-20 03:00
塔利班再臨:女性重返黑暗年代
喀布爾市場的服飾攤上,藍色布卡又熱銷了。
王穎芝
2021-08-19 10:00
評論
國際
專欄
蘇育平觀點:塔利班捲土重來,阿富汗的未來佈滿陰影
美國總統拜登於2021年6月25日在白宮接見來訪的阿富汗總統甘尼(AshrafGhani)及前政敵阿布杜拉(AbdullahAbdullah),拜登承諾在美軍撤出阿富汗後仍會向阿國政府提供協助多達33億美元及300萬劑疫苗,拜登也呼籲阿富汗人要決定自己想要的未來。
蘇育平
2021-06-29 07:00
新聞
國際
歷史
專欄
蘇育平觀點:伊朗的前世今生
位於中東與中亞交界的伊朗即將在2021年6月18日舉行總統大選。目前確定有7名候選人參選,每名候選人都必須經過「憲法監護委員會(Guardiancouncil)」審核通過才有資格參加總統大選,而憲法監護委員會的成員則是全部由宗教領袖大阿亞圖拉哈米尼(GradeAyatollahAliKhomenei)所任命,因此基本上每名總統候選人都是經過宗教領袖認可者才有資格競選。
蘇育平
2021-06-18 05:40
評論
國際
歷史
專欄
劉燕婷觀點:彭薩科拉槍擊案-「焦慮」的美沙關係?
12月6日,美國佛羅里達州的彭薩科拉海軍航空站(NavalAirStationPensacola)發生槍擊事件,造成3人死亡、8人受傷,兇手據查是沙烏地阿拉伯的空軍少尉穆罕默德·賽義德·沙姆拉尼(MohammedSaeedAlshamrani),其以學員身分在美接受飛行訓練,於案發不久後被前來支援的警方擊斃。
劉燕婷
2019-12-22 07:10
評論
國際
歷史
專欄
文化
劉燕婷觀點:進化論與再伊斯蘭化-科索沃的伊瑪目為何引發眾怒?
自達爾文提出進化論後,關乎生命起源的爭議便從未停過,其戰火更從科學燒到了宗教界,包括基督教與伊斯蘭等一神教在內,皆出現不少抨擊聲浪,批評此番假說是對「上帝造人」的大不敬。
劉燕婷
2019-11-24 06:40
評論
國際
政治
專欄
孔令信觀點:川普與巴格達迪
ISIS的首領巴格達迪(10/26)遭美軍伏擊而自爆身亡,這則新聞來源是美國總統川普周日(10/27)在白宫發表的重大聲明,然而,川普在10/26深夜就在twitter上就發了推文:「剛發生了非常大條的事!」也就是在美軍發動對巴格達迪突襲逼他自爆身亡後不久,川普已經忍不住,從twitter上來發布這樣重大的訊息,向世人表功。(典型的twitter治國模式)
孔令信
2019-11-03 07:00
評論
國際
歷史
專欄
劉燕婷觀點:從瓦哈比到大清真寺陷落,沙烏地的宗教警察從何而來?
宗教警察是伊斯蘭政治化的產物,其中又以沙烏地的勸善戒惡委員會最為出名,其不僅查核女性服儀、查緝酒類、監督公共場所的性別隔離制、確保商家在禮拜時關閉店門,更介入國家工程與政策制定。雖然沙烏地年輕人對其沒什麼好感,但宗教警察作為保守勢力的一環,自有其存在的教法基礎與歷史脈絡。
劉燕婷
2019-08-19 05:50
評論
國際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穆爾西之死,穆兄會的跌宕權力路-伊斯蘭復興潮為何 屢屢再起?
6月17日,埃及前總統穆罕默德·穆爾西(MohamedMorsi)在出席庭審時暴斃身亡,享年67歲。縱觀埃及歷史,穆爾西是唯一一位穆兄會出身的埃及總統,其因阿拉伯之春而登上權力頂峰,卻在撐了一年後就被軍方政變下臺。回首穆爾西的政治生涯,一路走來的起伏跌宕,恰如埃及穆兄會的崛起受挫,都是伊斯蘭復興運動的縮影。
劉燕婷
2019-06-30 06:00
評論
國際
觀點投書
歷史
觀點投書:被覺醒的傳統-沙烏地的蒙面黑袍裝
人們一聊到沙烏地的女權現狀,總會出現蒙面黑袍裝、男性親屬作保制、性別隔離等關鍵字。蒙面黑袍裝尤其跟保守意識形態掛勾,成為瓦哈比最顯而易見的代名詞。但在性別話語下,人們往往會忽略服裝的政治性,以及其在諸多穆斯林國家歷史進程中的特殊意涵,以沙烏地為例,蒙面黑袍原非半島遊牧民族的傳統服飾,卻在1960年代開始的覺醒運動浪潮下被標舉為正統,並成為當地女性的標準服飾,直至今日。
劉燕婷
2019-06-09 05:40
評論
國際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第五縱隊」沙烏地阿拉伯什葉派 長年受壓迫,何時見春風?
什葉派約占10-15%的世界穆斯林人口,並以伊朗、伊拉克、亞塞拜然與巴林為主要分佈地。但除了伊朗與亞塞拜然外,各穆斯林國家的什葉派幾乎都有被政治邊緣化的現象;沙烏地的什葉派更長年被視為伊朗的第五縱隊,面臨信仰自由與人身安全的威脅。
劉燕婷
2019-05-27 05:20
新聞
國際
兩岸
新疆警方用APP監控當地居民 人權觀察:這根本回到了毛澤東時代
根據人權觀察周四(2日)公布的報告,新疆警方透過一款移動應用程序將收集到的數據與信息,回傳到中國政府在新疆實施大規模監控的一體化平台。警方會根據相關數據列出有潛在威脅的對象,並通報相關官員,導致不少人因此被送進再教育營。
德國之聲
2019-05-02 12:40
評論
國際
政治
風書房
伊斯蘭教在東南亞:《血路盛世:當代東南亞的權力與衝突》選摘(5)
2016年1月底,印尼首都街道發生八人喪命的恐怖攻擊,不久後,同事寄來上遍各大社群媒體版面的可疑兇手之一所發布的簡短影片。影片中的男子是一名長相英俊的年輕人,留著整齊鬍鬚、圍著頭巾,手持一把自動武器,從敘利亞北部伊斯蘭國占領的某處對著攝影機說話。影片的背景看起來像大樓廢墟。他挑釁軍方與警方、放話叫他們來抓他,聲音充滿憤恨:「否則,我們很快就會把你們一網打盡……」這個來自爪哇農村的小子,最後怎麼會到了滿目瘡痍的敘利亞城鎮,效命於據稱以伊斯蘭名義犯下近代最殘酷暴行的組織?
麥可.瓦提裘提斯( Michael R. J. Vatikiotis)
2018-06-18 04:30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