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科學家發現中華菊頭蝠(Chinesehorseshoebat)身上的SARS病毒與人類SARS病毒分離株的相似度介於88%~92%。然而,蝙蝠病毒因為缺少了一個關鍵蛋白質,無法與人類細胞表面的受器結合,所以不具有直接感染人類的能力,必須先找到中間宿主做為跳板。2013年,由中國、澳洲與美國科學家組成的研究團隊有了另一個重大發現。團隊在雲南省昆明市的一個蝙蝠洞裡,發現兩個新的冠狀病毒株。不同於先前的蝙蝠病毒,這些病毒株已經帶有關鍵蛋白質,能感染包含人類肺部細胞在內的哺乳類細胞。這項發現雖然不能有效證明SARS能透過蝙蝠直接傳染給人類,卻足以說明蝙蝠SARS病毒能夠感染人類,與立百病毒(Nipah)、亨德拉病毒(Hendra)等其他蝙蝠病毒一樣,皆能導致人類發病。研究共同作者暨美國非營利組織「生態健康聯盟」(EcoHealthAlliance)主席彼得.達薩克(PeterDaszak)指出:「我覺得人類不應該再獵殺蝙蝠,也不應該再吃蝙蝠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