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武裝分子 文章列表
#
武裝分子
約 678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評論
國際
風書房
軍事
歷史
美國的真面目,他們眼中的濟州島:《濟州四‧三》選摘(1)
「美軍偵察機在上空飛行,美軍吉普車奔馳於指揮戰鬥的第一線,在近海警戒的美國軍艦,則不斷冒出裊裊黑煙。」一九四八年六月六日,韓國國內多家報紙引用了朝鮮通訊社的報導,做出了前述的新聞報導。這一幕猶如美國戰爭電影中的場景。脫離殖民統治的三年後,濟州島的情況就是如此。美軍偵察機在濟州島上空飛來飛去,另外,不管是海岸線,還是山腰地區,不時可以看到載著美軍軍官的吉普車急速穿梭,而在濟州島的沿岸海域中,總有美軍艦艇停泊。
許湖峻
2025-05-12 05:10
新聞
國際
軍事
川普白忙一場!?貼文邀功印巴談成「全面停火」—然後雙方又打起來了
美國總統川普10日貼文表示,經過美國居中調解的一整夜會談後,印度和巴基斯坦已同意「立即全面停火」。巴基斯坦外交部也宣稱兩國同意「立即」停火,當地時間下午5點開始,雙方將停止陸、空、海上一切戰鬥和軍事行動。這代表印巴兩國在為期4天的交火之後願意放下武器,巴斯斯坦也重新開放領空。不過《華盛頓郵報》指出,印度很快就指責巴基斯坦違反停火協議,雙方再次於克什米爾控制線一帶發生交火。
國際中心
2025-05-11 07:23
VIP
國際
軍事
大國博弈
南亞瀕臨核戰邊緣,全球剉咧等?!印度空襲巴國釀31死,巴基斯坦總理深夜怒吼「血債血償」
巴基斯坦總理夏立夫(ShehbazSharif)7日深夜發表全國談話,誓言將為印軍空襲造成的31名死者「血債血償」。由於印巴兩個國家都擁有核子武器,國際社會擔心這個南亞火藥桶何時會引爆全面戰爭、甚至上演核戰爭。
國際中心
2025-05-08 13:48
新聞
國際
軍事
歷史
印度、巴基斯坦又打起來了!「東方火藥庫」克什米爾,70年恩怨一次看懂
擁有核武的印度與巴基斯坦曾因克什米爾問題爆發兩場戰爭以及一場有限衝突。
BBC News 中文
2025-05-08 11:50
新聞
國際
政治
軍事
印度發射飛彈攻擊巴控克什米爾 川普宣示願出面調停
美國總統川普於5月7日表示,針對印度與巴基斯坦因克什米爾地區發生的新一輪軍事衝突,美方密切關注發展,並願意在必要時介入協調。他形容事態「非常可怕」,若能協助平息緊張局勢,「一定會出手」。
風傳媒綜合報導
2025-05-08 11:42
新聞
國際
軍事
美軍螺絲鬆了?超級大黃蜂再傳墜海,「杜魯門號」一週內損失兩架F/A-18
美國海軍超級航空母艦杜魯門號(USSHarryS.Truman,CVN-75)近日連續發生戰機事故,僅在一週內就損失了兩架F/A-18「超級大黃蜂」戰機。最新一起事故發生於該艦執行任務期間,一架F/A-18F戰機在降落時墜入海中,所幸飛官與武器系統官(WSO)均及時彈射逃生、僅受輕傷,並由HSC-11直升機中隊救起。《華盛頓郵報》稱,這已是杜魯門號近幾個月第四起重大事故。
國際中心
2025-05-07 11:45
VIP
國際
兩岸
軍事
大國博弈
台灣的壓力來了!美國防政策次長柯伯吉開工,「施壓台灣大幅增加國防預算」恐編進新版戰略文件
柯伯吉正式出任美國國防部次長以來,已陸續會晤印度及澳洲官員。根據五角大廈的新聞稿,他將負責擬定國家國防戰略的任務,並須於8月31日遞交最終版草案。根據《華盛頓郵報》先前的獨家報導,該戰略將著重遏制中國奪台行動,但也將明文呼籲「施壓」台北「大幅增加」國防支出。
國際中心
2025-05-06 09:20
新聞
國際
軍事
歷史
核武陰影下走鋼索!克什米爾恐攻讓印巴關係冷凍,南亞火藥庫超緊繃
上週,印度管轄的克什米爾帕哈爾甘姆(Pahalgam)發生致命武裝襲擊,造成26名平民死亡,再次讓印度安全部隊和外交官一種似曾相識的不安感。
BBC News 中文
2025-05-05 15:48
評論
國際
政治
軍事
專欄
王慶民觀點:沉寂熱點再度引爆─喀什米爾襲擊與印人黨民族政策連環反應
4月23日,印控喀什米爾發生恐怖襲擊事件,有武裝分子向遊客開火,已造成26人死亡,另有20多人受傷。喀什米爾地方民族主義組織「抵抗陣線」宣佈對此事負責。印度官方立即發表聲明譴責,並派遣軍警追捕槍手。印度官方還指責參與者包括巴基斯坦人,並誓言報復,南亞局勢驟然緊張。
王慶民
2025-05-03 07:00
新聞
國際
政治
軍事
巴基斯坦與印度對峙、阿富汗也參一腳 印度911血案引爆南亞緊張
南亞局勢急遽升溫。巴基斯坦國防部長哈瓦賈.穆罕默德.阿西夫(KhawajaMuhammadAsif)28日對外表示,印度有可能即將對巴基斯坦發動攻擊,並強調巴方已採取軍事強化措施,進入高度戒備。這番言論是在喀什米爾發生針對遊客的致命攻擊事件後提出,該事件造成至少26人死亡,引發印度國內憤怒情緒,也再度點燃新德里對巴基斯坦的長期指控──支持喀什米爾地區的恐怖活動。
風傳媒綜合報導
2025-04-29 17:54
新聞
國際
怒火燒向自家政權:加薩居民抗議,上街高呼「哈瑪斯滾蛋!」
以色列與巴勒斯坦激進組織「哈瑪斯」在加薩走廊的戰爭已經持續17個月,造成5萬多人喪生、190萬人流離失所。25日,數千名在加薩的巴勒斯坦人首度上街公開抗議,他們的怒火並非針對以色列,而是直指統治加薩近20年的哈瑪斯。《華爾街日報》指出,這場大規模示威顯示哈瑪斯對加薩的控制力正在迅速瓦解。
吳辰君
2025-03-26 22:19
新聞
國際
軍事
納坦雅胡為何對加薩重開戰火?
以巴以戰爭爆發以來,以色列總理本雅明·納坦雅胡(BenjaminNetanyahu)一直面臨著兩種互不相容的壓力:人質家屬希望他盡快同哈瑪斯(Hamas)達成協議以換取人質獲釋,而其極右翼執政夥伴則希望繼續發動軍事行動,直到徹底消滅哈瑪斯這一極端武裝。
德國之聲
2025-03-20 20:10
新聞
國際
軍事
巴基斯坦恐攻危機!俾路支省武裝分子炸毀鐵軌挾持火車,數百男女人質生死未卜
巴基斯坦西南部俾路支省(Balochistan)發生一起武裝襲擊事件,當地分離主義份子炸毀鐵路,並襲擊一列載有數百名乘客的火車,挾持車廂內乘客當作人質,在與軍警發生激烈交火後,隨即對外放話要政府答應他們的條件,否則將分批處決人質。截至台北時間14時為止,巴基斯坦軍方在一次攻堅行動後,成功救出155名人質,同時擊斃27名分離武裝人員,但迄今為止仍無法確認車廂內,究竟還有多少人。
李靖棠
2025-03-12 16:14
新聞
國際
軍事
從加薩地下隧道平安歸來:以色列人質回憶恐懼與折磨,還被要求「詐死」幫哈瑪斯宣傳
隨著以巴停火和談,愈來愈多被俘虜長達一年時間的人質陸續獲釋,外界也能透過他們描述和回憶,一窺哈瑪斯(Hamas)內部和不為人知的秘辛。其中不久前剛重獲自由的四名年輕女性透過父母表示,這些人質被長時間關押在地下隧道,目睹過他人在眼前被刑求虐待,還要幫忙煮飯給戰士吃,以及配合在宣傳影片中演出一具遺體。
李靖棠
2025-02-14 21:00
新聞
國際
兩岸
「這裡食物差、水很髒,很多人罹患皮膚病」維吾爾族難民逃離新疆,卻在泰國被關進另一個「人間地獄」
維吾爾族難民尼魯帕爾(Niluper,化名)說,自己生活在痛苦之中。
BBC News 中文
2025-01-22 11:40
新聞
國際
加薩停火:被哈瑪斯最先釋放的三名以色列人質是誰
在被哈瑪斯扣押471天後,三名以色列人質獲得釋放,其中的羅米·戈南(RomiGonen)是一位「在跳舞時感到最快樂」的年輕女孩。
BBC News 中文
2025-01-20 14:10
評論
國際
軍事
專欄
科技
AI
張瑞雄觀點:人工智慧戰爭的崛起─從烏克蘭到加薩戰場
隨著人工智慧(AI)的快速發展,這項技術正逐漸成為全球衝突中的關鍵要素。無論是在烏克蘭的戰場上,還是以色列與加薩的對峙中,AI都已經成為改變戰爭的強大力量。但這種技術的廣泛應用同時也引發了關於倫理、法律與人道主義的問題。
張瑞雄
2024-12-29 06:40
評論
國際
軍事
專欄
趙春山觀點:阿塞德下台,留給敘利亞的爛攤子
敘利亞「沙姆解放組織」(HTS)領導的反抗軍和土耳其支持的民兵組織「敘利亞國民軍」(SNA),經過與政府軍十多天的戰鬥後,於本月8日順利攻下首都大馬士革。敘利亞總統阿塞德(Basharal-Assad)倉皇逃離國外,結束了敘利亞長達50年的家族統治,但卻給自己國家留下一個難以收拾的爛攤子。
趙春山
2024-12-25 07:00
新聞
國際
藝文
文化
不一樣的中東平安夜:停火黎巴嫩喜迎耶誕節,敘利亞與伯利恆卻被憂慮與哀傷情緒籠罩
本以為推翻阿塞德(Basharal-Assad)獨裁政權後,就能獲得不受限制與威脅的敘利亞社會,近日卻在耶誕節(Christmas)即將來臨前,在該國中部地區一座基督徒占多數的城鎮,發生廣場耶誕樹遭到公然焚燒的事件,為此引發首都等多個地區街頭抗爭,要求新掌握政權的「解放沙姆組織」(HayatTahriral-Sham,簡稱HTS)遵守承諾,落實保護敘利亞少數宗教與民族的自由。
李靖棠
2024-12-25 06:23
新聞
國際
軍事
俄烏戰爭:普京的主張與得失─2024年的五個關鍵事件
2024年即將結束,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Putin)在莫斯科舉行了傳統的馬拉松式年終記者會。這個記者會通常也被稱為「普京的年度成果展」。然而,普京在今年的「業績展示」中,或刻意地忽略了一些事件。
BBC News 中文
2024-12-22 10:4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