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楊宗新 文章列表
#
楊宗新
約 25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評論
兩岸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習近平集權後的中國公民意識崛起
習近平在中共20大打破「兩屆10年」慣例、尋求個人集權之舉,意味著自胡溫時期以來致力推動的中國民主化進程正逐步重回專制,也激化了中國民眾公民意識覺醒。
楊宗新
2024-02-15 05:30
評論
兩岸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習近平集權所破壞的制度─黨政分開變以黨代政
第三項因習近平集權而被破壞的慣例是「黨政分開」原則徹底遭破壞,黨政關係由習近平執政前期的「以黨領政」,逐步發展成今天的「以黨代政」。
楊宗新
2023-11-19 05:40
評論
兩岸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習近平集權破壞的制度─用人唯親
第二項因習近平集權而被破壞的慣例是黨內民主,或者更精確的說,是其中的派系平衡原則。
楊宗新
2023-11-06 05:30
評論
兩岸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習近平集權破壞的制度─隔代接班中斷
習近平為追求個人集權,打破了黨內多項制度或淺規則,包括:隔代接班、黨內民主、黨政分開、集體領導。
楊宗新
2023-10-17 05:30
評論
兩岸
觀點投書
財經
觀點投書:阿里巴巴成了「國進民退」的犧牲品
前文提及可能對習近平集權造成約制的4種力量-江派、團派、太子黨及深層中央,均屬於中共黨內的特殊群體,那麼放眼黨外,是否也存在可能對習近平集權構成威脅的力量?答案很可能是民營企業,即中共所稱的資本家。
楊宗新
2023-10-08 05:40
評論
兩岸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深層中央式微,制約習近平力量消失
中共黨史中,黨內元老一直是影響政局的重要力量,習近平為撲滅此風氣,不只一次透過言語或行動,表態反對退休幹部干政。
楊宗新
2023-10-06 06:00
評論
兩岸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太子黨明哲保身─制約習近平力量的消失
「太子黨」與「紅二代」是兩個經常混用的名詞,指涉對象約略相同,在視為政治派系時,多使用「太子黨」,其他狀況則使用「紅二代」。
楊宗新
2023-09-26 05:40
評論
政治
兩岸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江派勢力遭夾擊─制約習近平力量的削弱
在回顧了習近平集權的基礎後,第二部份將探討何以在習近平的集權之路上,竟然沒有任何力量足以制衡。
楊宗新
2023-09-24 05:40
評論
兩岸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團派」慘遭「團滅」─制約習近平力量的消逝
繼「江派」之後,「團派」成為另一個沒落的派系。
楊宗新
2023-09-22 06:00
評論
兩岸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習近平通過「第三份歷史決議」確立歷史地位
在贏得黨內元老、「紅二代」群體、軍隊、庶民等各方勢力支持後,習近平進一步透過制訂「歷史決議」,在意識型態上為自己持續掌權的正當性進行論述。
楊宗新
2023-09-01 05:35
評論
兩岸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習近平藉「大內宣」鼓吹民族主義
在習近平遂行個人集權的各種手段中,「大內宣」幾乎可與打貪反腐放在等量齊觀的地位。毛澤東曾說:「槍桿子、筆桿子,革命就靠這兩桿子」(後人又另外加上刀把子、錢袋子),習近平藉著與軍隊的特殊淵源迅速控制了「槍桿子」後,又透過對國家宣傳工具的加強支配掌握了「筆桿子」。
楊宗新
2023-08-23 06:00
評論
兩岸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習近平以打貪反腐肅清政敵
具備「紅色血統」及與軍隊的特殊淵源,可視為習近平在集權之路上的先天利基,但徒具這些優勢是不夠的,必也搭配其他後天手段方能遂行。打貪反腐,則可謂所有手段中最重要的一項:消極而言,有助習近平藉以震懾黨內反對勢力;積極而言,則可由此贏得民眾支持。
楊宗新
2023-08-17 05:40
評論
兩岸
觀點投書
軍事
歷史
觀點投書:習近平邁向集權的基礎與軍隊的特殊淵源
習近平集權的第二項利基,係其與軍隊的特殊淵源,這讓他在甫上任不久便將軍權完全納入掌控。
楊宗新
2023-08-02 06:10
評論
兩岸
觀點投書
歷史
觀點投書:習近平邁向集權的基礎,紅色血統下的高起步點
習近平在2012年10月中共18大出任中央總書記時,權力基礎並不穩固,一度被外界喻為「史上最弱勢領導」,然而事實卻是,習近平運用一系列手段肅清反對勢力、極大權於一身,至2018年3月「兩會」(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全國政治協商會議)期間透過修憲取消國家主席任期制後,突破「兩屆10年」(擔任黨和國家領導人職位最多兩屆、總共10年)限制已可預期。
楊宗新
2023-07-28 06:10
評論
兩岸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從中國新政府人事,探習近平雙層次用人思維
中國新政府走馬上任,多個要職由習近平親信出掌,引發外界「用人唯親」、「走向一言堂」、「技術官僚時代結束」等質疑,然而細觀人事安排,效忠固然是一大考量,專業也並未偏廢。
楊宗新
2023-03-19 13:40
評論
兩岸
觀點投書
國內
軍事
觀點投書:共機擾臺的三層意涵
自2016年國防部首度公布共機在我國鄰近海域襲擾以來,這種行為逐漸常態化,共軍稱此為遠海長航,我國防部稱為跨區訓練,媒體及大眾則習稱共機繞臺或擾臺。這幾種稱呼,反應了看待此狀況時不同的切入角度:使用遠海長航或跨區演訓是從軍事角度出發,使用「繞台」看到的是政治上的威脅恫嚇,使用「擾台」則側重於空域的法律權益受損。
楊宗新
2022-04-29 13:40
評論
兩岸
觀點投書
國內
財經
觀點投書:CPTPP或成兩岸關係解方
在兩岸競相申請加入CPTPP(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議)後,各方評論幾乎都以零和的角度切入,試圖探討在大陸的反對下,我國該如何尋求外部奧援,提升加盟的可行性,卻未曾釜底抽薪思考問題的真正解方:與對岸展開政治溝通,談判達成雙贏的可能性。
楊宗新
2021-10-05 05:30
評論
國際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塔利班給伊斯蘭世界的啟示
塔利班以超乎預期的速度,在美軍尚未完全撤離之際,即入主喀布爾,甚至以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方式,完成政權和平轉移,不禁令人好奇,武器性能落後、兵源不如政府軍的塔利班,是如何勝出的。
楊宗新
2021-08-19 06:00
評論
國際
政治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新鐵幕演說」?還是選舉工具?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於7月23日,針對中國共產黨意識形態進行批評,被媒體認為是恐開啟美、中冷戰的「新鐵幕演說」。然而,10天過後,不僅盟國未積極回應,中國也消極以避,與當年英國首相邱吉爾發表「鐵幕演說」後,盟國紛紛響應,蘇聯領導人史達林放聲力批的情形,形成強烈對比。
楊宗新
2020-08-08 06:00
評論
國際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普丁大帝拿什麼重返榮耀?
俄羅斯總統普丁日前簽署由其本人所提出、並獲得議會通過的修憲案,使得原訂於2024年屆滿的任期,能持續連任到2036年。屆時他已高齡83歲,幾無異於終身執政,更有望挑戰史達林執政30年的記錄。
楊宗新
2020-03-24 05:30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