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林欣怡 文章列表
#
林欣怡
約 75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國內
財經
金管會准富邦投信併日盛投信 總價18.03億元
金管會今(21)日宣布,通過富邦投信以現金為對價吸收合併日盛投信,總金額18.03億元。根據富邦金控去(2024)年11月11日公告重訊內容,總金額若為18.03億元,每股價格為46.23元。
陳怡慈
2025-01-21 17:10
地方新聞
台北
不畏蛋價上漲 梁社漢排骨五週年推點餐送滷蛋活動
日前,由知名主廚梁社漢領軍的團隊,為八方雲集集團奪得台北牛肉麵節金牌殊榮。梁社漢不僅是享譽兩岸的知名主廚,更於2018年開始與八方雲集合作,推出全台知名排骨飯品牌。今年,梁社漢排骨邁入第五年,為回饋消費者的支持,將在11月6日(三)至11月8日(五)期間,於全台梁社漢排骨門市推出點餐免費送滷蛋的活動(任購一飯/麵類主食贈滷蛋) ,預計一天可送出多達八萬顆的滷蛋。
唐可欣
2024-11-05 19:31
評論
政治
國內
專欄
林基興觀點:通往地獄之路由善意鋪就
十一世紀,北宋歐陽修〈瀧岡阡表〉有話「求其生而不得,則死者與我皆無恨也」,我國法官奉為圭臬。其實歐陽修志在彰顯乃父「積善成德,宜享其隆」因此「崇國公」是該得的榮耀。法官怎可斷章取義而誤為類似廢死?何況這只是當年時空個案?若不除害則犧牲社會公義與庶民平安,「周處除三害」即為明證。1944年,諾貝爾經濟獎得主英國海耶克(Hayek)《通往奴役之路》書點出「通往地獄之路由善意鋪就」,例如,福利制度初衷在救濟最貧者,卻越陷越深而使國債惡化,又滋養懶閒,其實是對其他人的財產掠奪,最終使社會貧困。
林基興
2024-10-12 06:30
新聞
政治
國內
死刑合憲》廢死聯盟聲明:社會安全、人權保障落實,不應被「死刑」綁架
「無論反對死刑或支持死刑,同樣都期望台灣是一個安全美好的社會,不同的只是:有人認為死刑可以促成這個期望,有人則知道不是這樣⋯⋯」──廢死聯盟20日聲明
謝孟穎
2024-09-20 21:36
地方新聞
台中
剛出生就帶進劇場看戲 歌劇院首推寶寶劇場6場完售
帶孩子進劇場最怕他們坐不住或哭鬧,臺中國家歌劇院今年的夏日放/FUN時光系列卻規劃獨特的寶寶劇場,專門設計給18個月以下幼兒及主要照顧者一同觀賞,新藝計畫獲選團隊不想睡遊戲社《陽光隱身術》將於8月23至25日在小劇場連演3天6場,演出前一個月獲得眾多新手爸媽與爬行寶寶們的支持,6場全數完售。
王秀禾
2024-08-21 19:12
地方新聞
台中
今年夏天台中歌劇院就是遊樂場 11檔全齡節目精采有趣
大人小孩都喜歡的「NTT 夏日放/FUN時光」系列來了!從7月13日到9月8日共規劃11檔精彩節目,包括最受歡迎的夏日音樂劇、多檔適合全齡、親子觀賞的演出,還有別開生面的當代馬戲、首度登場的寶寶劇場等。今天歌劇院舉辦宣告記者會,邀請嚎哮排演的蕭東意、黃建豪擔任主持人,教大家如何在夏天「解藝術的渴!」。FOCA福爾摩沙馬戲團、翃舞製作、歌劇院駐館藝術家葉廷皓,分別一展絕技,帶來精采演出;開賣即秒殺的《勸世三姊妹》,現場宣布加演一場,詳情請密切注意歌劇院官網。
王秀禾
2024-05-28 20:00
新聞
國際
國內
BBC看台灣死刑存廢之爭:這次有望透過釋憲塵埃落定
台灣死刑是否違背《中華民國憲法》?這個問題將在下周4月23日由台灣大法官組成的「憲法法庭」展開辯論,最快將在今年7月底做出宣示。
BBC News 中文
2024-04-18 12:37
VIP
政治
調查
政經解密
人物》死刑存廢憲法法庭開戰 超級律師李念祖父子對陣法務部悍將
憲法法庭2024年4月23日對死刑開庭言詞辯論憲法法庭2024年4月23日對死刑開庭言詞辯論,法務部長蔡清祥為此向檢察總長刑泰釗借將,以訓練有素的訴訟組悍將蒞庭;但替37名死囚聲請釋憲的訴訟代理人也來勢洶洶,將有超級大律師的父子兵陣容上場。
林益民
2024-04-16 08:40
評論
政治
國內
專欄
林欣怡觀點:懸宕20多年的死刑爭議,大法官終於接手
憲法法庭宣布受理死刑是否違憲的釋憲案並公布4月23日憲法法庭開庭,各界都很關注。在深入討論核心爭論「死刑是否違憲」之前,包括各黨的立委及媒體上更多的交鋒是:大法官應不應該作出解釋?目前看到的投書或者報導,有趣的事情是,兩黨目前發聲的立委似乎都覺得應該要由國會來處理。真的是這樣嗎?
林欣怡
2024-04-01 06:30
評論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廢死施仁慈,正義受凌遲
最近新北國中生校園持刀割頸同學致死命案引發社會高度關注,不少民眾對這名國三男學生無辜被刺死相當憤慨,更有不少網友替死者打抱不平,湧入一向主張人權至上「台灣廢除死刑推動聯盟(TAEDP,廢死聯盟)」臉書怒灌,痛罵「殺人犯要人權,被害者就不用人權嗎?」、「自以為仁愛,結果是踩著別人家的屍體和傷痛大放厥詞」。
莊清隆
2024-01-05 05:30
新聞
公共政策
國內
調查
新新聞
終身監禁跟死刑哪個可怕?37名台灣現存死囚訪談揭實情:活著就是被虐待…
「看爸爸這樣子越來越慢慢老邁,有時候自己很過意不去,照理講我們現在(這年紀)要養家人,變成我們拖著家人……」「他可能自己也覺得,怎麼買個衛生紙也要跟人家拜託、覺得自己很low,反正那種壓力都可以想像,久而久之會受不了……」
謝孟穎
2023-10-10 09:10
新聞
公共政策
國內
調查
新新聞
台灣監獄真能讓人「變好」嗎?32歲年輕人揭獄中秘辛:我覺得自己是「沒有用的人」…
「他說,如果這10年有人真的教我一件事,我真的可以學會,但我只能摺紙蓮花……他希望賠償被害人家屬,但每個月摺紙蓮花入帳只有200多元、連買監獄裡的生活用品都不夠,他也覺得自己是浪費社會資源、沒有用的人,但如果真的能好好學習一個技能、好好工作,他不會覺得自己是沒有用的人……」
謝孟穎
2023-08-14 09:10
地方新聞
台中
中央地方聯手 中市數位局辦資安論壇讓產官學界鏈結更緊密
科技發展日新月異,資安的重要性不容忽視,台中市政府數位治理局與中興大學資通暨個資安全產學聯盟攜手合作,6日在台中舉辦「雙軸轉型下的資安治理」論壇,邀請近百位中央與地方各級機關,與國內外資安龍頭及《iThome》總編輯吳其勳,分享最新的資安趨勢。台中市數位局長林谷隆表示,這項論壇匯聚中央機關資訊專家、中台灣區域治理平台夥伴共近百位權威,透過經驗分享與交流,資訊人才匯聚腦力激盪,攜手合作鞏固資安。
王秀禾
2023-07-06 12:40
新聞
國際
國內
法國專家談死刑:廢死讓民主台灣更不像中國政府、不像習近平
中國是世界上執行最多死刑的國家,而台灣雖然承諾「逐步廢死」,但專家認為台灣政府沒有實質進展。法國「共同反死刑組織」(ECPM)執行長到台灣參加亞洲區域研討會,他告訴DW,台灣應該加快腳步廢死,展現不同於中國的民主價值。
德國之聲
2023-05-27 02:30
新聞
地方新聞
台北
2023YSBC聯席會 台灣尤努斯基金會攜手大學推動三零社團
由財團法人台灣尤努斯基金會舉辦的YSBC(YunusSocialBusinessCentre,尤努斯社會型企業中心)聯席會是基金會與全國十餘所大專院校尤努斯社會型企業中心交流的年度盛會。「2023YSBC聯席會」於3月10日於台北喜來登大飯店舉行,在此盛會中各校代表展現推廣社會型企業及大學社會責任USR計畫推動的成果,基金會也分享2022年的YSBC計畫成效及未來規劃。
陳又嘉
2023-03-11 00:54
風生活
品味生活
回應每個人的共存現狀與未來:林欣怡X黃之揚談永續
「永續」是什麼?或者該問的是,為了「永續」,我們得做什麼?因為這可能是對生存在這個地球上的所有人的提問。也就是,我們要為未來的人留下怎樣的生存環境,讓所有生物的共存能永遠下去。
唐可欣
2022-11-14 22:04
新聞
國際
政治
國內
德國人權委員會訪團抵台:「不受中國威脅妨礙,期待激動人心的討論」
繼本月初「友台小組」訪台後,德國聯邦議院「人權委員會」代表團周日抵台。率領代表團的自民黨議員海特表示,中國的威脅姿態不應妨礙他們訪問和支持與德國有共同民主自由價值觀的台灣。
德國之聲
2022-10-24 05:50
新聞
國際
政治
國內
德國之聲:台灣熱議殺警案,廢死團體成箭靶
一向被視為民主與人權價值進步的台灣,在死刑存廢議題上的討論卻甚是艱難。每每有重大刑案發生時,除了出現要判死的呼聲,廢除死刑推動團體也會在新聞熱點上成為眾矢之的。
德國之聲
2022-08-28 20:27
國內
死刑都是「罪證確鑿」?台灣人必知8大冤案,每一次都讓社會付出沉痛代價
判下死刑理應罪證確鑿,然而現有判例來看真是如此嗎?翻閱台灣司法史冤案,有不在場證明者有之、只靠同案被告自白判死刑有之、刑求到認罪有之,有些人等不到清白便遭槍決、死前還在淒厲喊冤,有些人歷經10數年冤獄可以得到平反,失去的青春卻再也回不來,補償金也是全民買單,而社會對於冤案另一個最沉痛代價,是「真凶未明」。
謝孟穎
2022-08-25 17:10
國內
調查
虐殺致死為何不算「情節最重大之罪」?看遍無數死刑犯 他道破多數人不知的法官心思
虐殺少女、縱火奪去多條人命,為何不被法院認定為「情節最重大之罪」?每當重大刑案發生,媒體焦點似乎總在嫌犯死刑與否,當一個殺人者不被判死刑、法官認定不是「情節最重大之罪」,更是民怨沸騰──然而回歸法律來看,很多時候並非法官真正覺得殺人者的犯行不嚴重,而是早於半世紀以前誕生的國際公約,便為「情節最重大之罪」設下限制。
謝孟穎
2022-03-05 16:40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