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普京主義 文章列表
#
普京主義
約 31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軍事
專欄
韋安觀點:重建三大地緣危機新秩序的槓桿與關鍵支點
「和平從來不是承諾的產物,而是交易、妥協、戰略平衡下的結果。」
韋安
2025-04-05 07:00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歷史
專欄
笑蜀觀點:百年大變局─極右翼世界革命與人類的戰國重現
可能的「雙普」合流意味著人類的一種可能的趨勢,即全世界的極右翼正在聯合起來。可能的美俄軸心意味著全世界民主進程可能的終結。
笑蜀
2025-03-12 05:50
新聞
政治
兩岸
北京觀察》戰狼外交退場?王毅揭大國博弈戰略:藉台灣生事就是日本找事
大陸兩會中最引發矚目的外長記者會7日上午拉開帷幕。整場記者會持續近一個半小時,不少媒體同行提前近5個小時排隊,會議廳開門近3分鐘早已人滿為患。大陸外交部發言人毛寧擔任記者會的主持人之一,而歷屆大陸外長記者會都會受到國際社會的高度關注,對於今後一年觀察大陸外交策略如何走向也十分重要。
田暢
2025-03-07 23:02
VIP
評論
國際
軍事
專欄
大國博弈
名家專欄
沈旭暉專欄:俄烏曾達成停戰意向─普京放風向吐露的俄羅斯隱患
不少朋友忽視了近日這樣一個訊號:俄羅斯總統普京出席遠東經濟論壇記者會時,再次表示願意與烏克蘭和談,而且這次明確定出條件:「談判不是基於一些暫時性要求,而是根據在伊斯坦堡同意並且實際草簽過的協議。」順帶一提,被外界視為「川粉」的普京也宣佈在11月的美國大選「支持」賀錦麗。
沈旭暉
2024-09-16 07:10
VIP
國際
軍事
大國博弈
烏克蘭稱入侵庫斯克是為終戰鋪路!專家解析俄羅斯當權派對和平的看法
烏克蘭總統哲連斯基27日表示,烏克蘭軍隊的越境突襲行動是其結束戰爭計劃的一部分。烏克蘭軍方指揮官報告稱,已經奪取了俄羅斯庫斯克地區超過100個聚落,並俘獲了594名俄軍戰俘。
蔡娪嫣
2024-08-28 19:22
評論
國際
兩岸
軍事
專欄
張俊華觀點:習近平左右搖擺,但依然心向普京
烏克蘭幾支部隊自8月6日出乎意料地攻入俄羅斯防御薄弱的庫爾斯克地區後,迅速擴大戰線和控制區域,這一「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的行動目前已快兩周了,烏方已控制超過一千平方公裡的土地面積,80多個居住點。
德國之聲
2024-08-21 07:00
VIP
國際
軍事
大國博弈
連美國都嚇一跳!烏克蘭的欺敵與豪賭:《紐時》揭開俄羅斯防線崩潰之謎
烏克蘭軍隊上周大規模越境攻擊俄羅斯本土。6日,多達1000名烏克蘭士兵在數十輛裝甲戰車的支援下,從烏克蘭東北部的蘇梅地區越過邊界,進入俄羅斯西部的庫斯克地區。
蔡娪嫣
2024-08-14 16:40
VIP
國際
兩岸
歷史
大國博弈
當習近平與普京更加老邁,世界會更安全嗎?美國學者:想想毛澤東、金日成、史達林與蔣介石
拜登政府在去年發布的國家安全報告中,將中國稱為「全球秩序的最大挑戰」,目前仍與烏克蘭交戰中的俄羅斯,更對歐陸的安全與和平造成莫大傷害。不過中國與俄羅斯的領導人均已年屆70,當習近平或普京交出手中權力,這個世界會更安全嗎?美國塔夫茨大學的政治學家貝克利(MichaelBeckley)認為正好相反,因為從毛澤東、金日成與史達林的經驗看來,當獨裁者變得年邁,他們反而會更願意放手一搏。
李忠謙
2023-08-18 16:13
VIP
國際
兩岸
軍事
歷史
大國博弈
若習近平、莫迪變好友?經濟學人:中印可能擱置邊境爭端,亞洲迎來巨變
人口總計28億的兩個亞洲核武國家,只要擱置邊界爭端,它們的關係和整個地緣政治局勢都會改變。
蔡娪嫣
2023-07-20 19:02
新聞
國際
兩岸
軍事
中俄合作真的「無上限」?普京如果出事,習近平會軍援俄羅斯嗎?
俄羅斯僱傭兵瓦格納集團(Wagner)發動的兵變雖不到一日就落幕,但觀察人士分析,此「快閃兵變」暴露了「俄國最高政界和軍界內部不可調和的矛盾」,也將俄軍指揮鍊和俄羅斯總統普京的領導統御問題浮上檯面,因此,俄軍在烏克蘭一役的敗相已現。他們說,一旦普京戰敗,中國絕不可能軍援俄國,因為代價太高,所以,中國此時應會保持中立,靜觀其變。
美國之音
2023-06-26 07:57
VIP
評論
國際
專欄
大國博弈
李忠謙專欄》當「普京國師」的愛女在莫斯科遭到暗殺—悲痛欲絕的杜金是何方神聖?
2022年8月20日晚上9時許,一輛在莫斯科以西20公里的公路上奔馳的豐田Prado休旅車,突然在炸成一團火球之後撞向路肩。救難人員趕到現場時,這輛Prado燒到只剩殘骸,並且發現一名已燒成焦屍的女性遺體。俄國媒體在第一時間紛紛報導,死者是得年30歲的達利亞‧杜金娜(DaryaDugina)。稍晚俄國官方也證實了這項說法,並稱車禍原因是「駕駛座遭人安裝簡易爆炸裝置」,而杜金娜正是人稱「普京大腦」、甚至「當代妖僧拉斯普京」的俄羅斯著名思想家杜金(AlexanderDugin)。
李忠謙
2022-08-22 14:10
VIP
國際
兩岸
軍事
大國博弈
「這是俄羅斯的生存之戰,也是未來世界秩序的鬥爭」 普京智囊卡拉加諾夫:俄羅斯輸不起,俄羅斯的失敗不可想像
曾經擔任葉爾欽與普京兩位俄羅斯領導人的總統顧問、至今仍被視為克里姆林宮智囊的卡拉加諾夫(SergeyKaraganov)近日接受《紐約時報》主筆舒梅曼(SergeSchmemann)專訪,兩人談及普京對於這場軍事衝突是否誤判局勢?俄羅斯為何不認為自己會輸?克里姆林宮的勝利目標又是什麼?
李忠謙
2022-07-21 16:04
新聞
國際
軍事
俄羅斯總統普京真的「從不退讓」嗎?學者:被逼到牆角的老鼠,有時候只會倉皇逃走
俄羅斯總統普京曾在2000年出版的自傳《第一人稱》中說,自己童年時曾把1隻「大老鼠」追到牆角,結果這隻老鼠反過來要攻擊他,因此讓他領悟到,「每場戰爭要戰到最後」及「需要想成沒有退路」,而這則故事讓部分西方官員認為,普京從不退讓,且被逼至角落時會更危險。
簡恒宇
2022-07-11 19:30
評論
國際
兩岸
軍事
專欄
笑蜀觀點:俄烏之戰將威權打回原形,全球民主轉型或會重啟
俄烏之戰誠然可以多角度解讀,但無論多少角度,都不能否認其為兩種體制的大對決,即民主與威權的大對決。過去十多年全球性專制回潮導致威權統治者自我膨脹,過度放大民主的問題,過高估計自己,以致在錯誤的時間、錯誤的地點發動了一場錯誤的戰爭。其初衷本來是要羞辱和擊敗民主,意想不到的是,自己恰恰扮演了推動民主反覆運算的反向推手
笑蜀
2022-05-07 15:00
VIP
國際
誰才是美國的「頭號戰略假想敵」?智庫學者:中俄已成「聯合獨裁軸心」,想擊敗北京也得撂倒莫斯科
眾所周知,美國在冷戰時期的頭號戰略假想敵是蘇聯,不過到了21世紀的「新冷戰」,到底北京還是莫斯科才是美國最重要的戰略敵手,在烏克蘭戰爭爆發後似乎難有定論。川普時期的「中國威脅論」如今深受挑戰,五角大廈官員甚至將俄羅斯開戰稱為「歐洲的911事件」,美國該將大部分心力放在太平洋對付中國,或者回防大西洋守護歐洲盟友?華府智庫「美國企業研究所」的哈爾‧布蘭德斯認為,不該將中國與俄羅斯看成截然不同的威脅,因為中俄已構成「聯合獨裁軸心」。
李忠謙
2022-04-07 04:00
VIP
評論
國際
專欄
李忠謙專欄:普京為什麼那麼恨烏克蘭?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的知名主持人阿嫚普(ChristianeAmanpour),日前在節目中對普京的發言人佩斯科夫(DmitryPeskov)問了一個問題:你老闆為什麼對烏克蘭那麼生氣、如此憎恨烏克蘭?為什麼要用這種方式懲罰他們?這十年來在克里姆林宮幾乎每天舉行記者會,向國內外傳達普京政治意志的佩斯科夫回答:俄羅斯沒有人對烏克蘭感到生氣,普京真正憤怒的是那些想要加入北約、部署核武、禁絕俄語、擁護納粹、以及不願執行明斯克協議的烏克蘭人。
李忠謙
2022-03-28 14:10
新聞
國際
軍事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激發各國強烈憤慨 《經濟學人》:全球右翼民粹政客努力撇清與普京關係
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的戰爭引發各國領袖抨擊,而俄羅斯總統普京的國際盟友則因為這場戰事處於不利境地,曾經為普京辯護的右翼民粹主義者如今被迫做出選擇,他們要想辦法為普京的入侵行動找藉口,或是譴責普京並承認自己對他的看法錯誤。
廖綉玉
2022-03-23 16:00
VIP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新新聞
專欄
顧爾德專欄:台灣要提防華府「聯中制俄」思維再起
俄國入侵烏克蘭以來,中國─台灣─美國這組關係一直被拿來和俄國─烏克蘭─美國類比。到底這兩組關係的異同在哪?這次危機又如何牽動美國─俄國─中國這組關係?而台灣從烏克蘭危機中獲得什麼教訓?
顧爾德
2022-02-26 14:40
VIP
國際
軍事
新新聞
專欄
李忠謙專欄:不只企圖蠶食鯨吞烏克蘭,更要掌控半個歐洲的「普京主義」
「普京到底想幹嘛?」是最近西方討論國際局勢最熱門的話題,但烏克蘭學者溫尼基呼籲「別再問普京想要什麼了,而應該開始問烏克蘭人想要什麼」,因為4000萬烏克蘭人的聲音不該被忽視,烏克蘭也不該成為自己命運的旁觀者。美國「布魯金斯研究院」研究員史坦特則強調,普京對烏克蘭的戰爭並非「還沒開始」,而是已經進行了8年之久—原來隸屬烏克蘭的克里米亞2014年就遭到俄國佔領,烏東戰爭8年來更造成了1萬4千人喪生、逾百萬烏克蘭人因而流離失所。
李忠謙
2022-01-30 07:47
新聞
國際
兩岸
美國帶頭「外交抵制」北京冬奧,究竟能產生多大影響?
雖然對於人權問題的關注幾乎是世界體育近年來一個反覆出現的主題,但是很少有重大賽事的東道主能像北京一樣引起如此大的爭議。
BBC中文網
2021-12-15 17:00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