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政府於2018年宣示,以「2030雙語國家教育」為目標,提出「2030雙語國家政策發展藍圖」以打造臺灣成為雙語國家。教育部自2019年起積極推動雙語國家政策,期基於臺灣已掌握華語[1]使用的優勢,加速推動高等教育雙語化,以及均衡完善高中以下教育階段雙語化條件和環境。在此政策裡,雙語中的第二語英語是學生的目標語(targetlanguage),而華語,即中文,是他們的第一語。在政府如火如荼的推動下,除了在大專校院推動全英語授課(EnglishasMediumofInstruction,簡稱EMI),今年(2022)開始,教育部不僅增加中小學英語課的時數,亦鼓勵各校以英語講授其他科目。教育部挹注大筆的經費補助公立學校改善學英語的環境,包含大專校院25億元、高中以下學校65億元。英語儼然成為主角,而華語恐淪為配角。然而,因華語是臺灣社會的第一大主流語言,我們日常生活環境中甚至沒有英語環境,在初學英語時,學生勢必高度依賴華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