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郵》揭中共統戰新加坡:華文媒體幫北京宣傳?「聯合早報」回應了

在北京街頭走過中國夢廣告標語的人們。(AP)

《華盛頓郵報》24日刊出長篇報導「北京立場的回聲,在新加坡引起焦慮」,指出中共透過媒體宣傳、海外華人團體對新加坡進行的統戰行為,已經在當地引起擔憂。皮尤研究中心去年對19個國家進行的民調發現,新加坡是對中國和習近平持有正面看法的3個國家之一。

一些觀察人士擔憂,新加坡華人的國族身分認同會遭到動搖。新加坡外交部前常務次長考斯甘(Bilahari Kausikan)表示:「如果太多新加坡華人愚蠢到認同習近平版本的『中國夢』,新加坡成功的多種族社會凝聚力將會被摧毀。一旦被摧毀,就無法再重建。」

新加坡近年通過一項打擊境外勢力干涉該國內政的法律。《防外國干預法》去年7月生效後,總理李顯龍在國慶日演講中,特別向華人社區呼籲:「當我們收到任何信息的時候,都必須有所覺悟,想一想:這些信息是哪裡來的?有什麼用意?……我們必須先弄清楚事實,不要『照單全收』。我們必須防範不良外國勢力的干預,不論它是來自哪一方。這樣我們才能夠保障國家的主權和獨立。」

李顯龍也在演講中強調新加坡華人社區的獨特身份。他說:「華社人士能夠認清國家利益,是因為我們對國家的認同感日益增強,也和我們的文化自信有著密切的關係。」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說,他領導的人民行動黨包括國會議長在內的兩名議員因「不當關係」已從國會辭職並退黨。(AP)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AP)

然而《華郵》在報導中指出,中共的政治宣傳已經滲透新加坡,中國版本的「美國在印太地區的角色」和「中國內政關鍵問題」立場信息已經在當地根深蒂固,新加坡主要中文刊物《聯合早報》近年也避免在報導中得罪北京。

《聯合早報》發出對《華郵》報導的回應,批評《華郵》「以其既定的思維方式和自身議程,設定報導視角與方式,以此出發組織材料與論證,對《聯合早報》做了大量具偏頗性評論與不公正陳述,讓人遺憾。」

愛國教育與大外宣

新加坡長期在美中之間保持外交中立,既與美國保持緊密軍事、經濟聯繫,也與北京有緊密經濟關係。然而,習近平政府將東南亞視為大外宣的主要投射地區,長期在該地區增加政治與媒體宣傳,並鎖定華人社區做為重要統戰對象。

為了更好地推廣「習近平思想」,中國將通過一項「愛國教育」立法。根據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6月底公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愛國主義教育法》草案第二章「職責任務」第22條規定:「國家加強與海外僑胞的交流,做好權益保障和服務工作,增進海外僑胞愛國情懷,弘揚愛國傳統。」

新加坡國立大學政治系副教授莊嘉穎表示,中國的信息宣傳有兩個層面,一是增強中國的形象和計劃,二是通過營造「美國是危險、挑釁和破壞秩序的感覺」來限制美國在東南亞的作用。

2023年6月19日,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美聯社)
2023年6月19日,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美聯社)

在東南亞,中國國營電視台無論是中文或英文節目都很常見,北京官方通訊社《新華社》也與該地區的媒體機構簽署內容分享協議;同樣,中國國際廣播電台也以大多數東南亞語言和中文進行廣播。此外,中國在馬來西亞通過擁有強大商業利益的企業或商人,收購了當地的華文報紙。 (相關報導: 高超音速飛彈「東風-17」距台僅400公里 專家:擔綱反介入與攻台首波主力 更多文章

「澳洲戰略政策研究所」(ASPI)國際網絡政策中心的分析師張羽楊(Albert Zhang)表示,除了傳統媒體組織外,中國還善於利用社交媒體上的虛假信息宣傳,將海外華人社區「當成海外影響的媒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