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新冠 重症 文章列表
#
新冠 重症
約 318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風生活
健康
話題
新知
新冠疫情又起,醫生曝「常見3症狀」:這次中標真的非常不舒服!
根據最新醫護觀察和疾管署的數據,台灣的新冠肺炎疫情確實正在悄悄升溫,而且已經連續上升五周了!這讓許多診所和醫院的門診量明顯增加。耳鼻喉科醫師觀察:門診爆量!大人新冠「燒、痠、咳」最常見耳鼻喉科醫師張弘就在臉書分享他的第一線觀察。原本以為上週末適逢國中會考,看病的人會少一點,沒想到人潮不減反增,他的周六門診甚至看到比原定時間晚了一個多小時才結束!張弘表示,來求......
風生活綜合報導
2025-05-19 09:29
新聞
國內
醫療健康
新冠疫情續升!11個月男嬰重症 疫情高峰期恐落在「這月份」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上升,上週就診人次9978,較前週增加66%。另上周新增34例本土併發重症病例,其中包括一名年僅11個月大的男嬰;另增6例死亡病例,年齡均為65歲以上且均未接種JN.1疫苗。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目前評估此波新冠肺炎疫情可能會在6月達到高峰,但究竟是會落在6月初、6月中或6月底,又疫情會衝得多高,都仍有待觀察。
黃天如
2025-05-13 12:00
新聞
國內
醫療健康
新冠肺炎仍有重症、死亡個案!疾管署:開放特定族群接種第2劑JN.1疫苗
新冠疫情雖持續在低點上下波動,但新冠併發重症及死亡病例仍持續在發生。疾管署副署長曾淑慧表示,我參考美國CDC意見,並提報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後,決定自今年(2025)4月8日起,針對特定族群開放接種第2劑JN.1疫苗,惟第2劑必須與第1劑相隔6個月以上。
黃天如
2025-03-18 17:58
新聞
國內
醫療健康
新冠重症再增9例!4旬女接種過疫苗、無慢性病 染疫呼吸衰竭進加護
新冠肺炎疫情目前在我國仍在低點上下波動,惟併發重症病例持續增加,所以還是不能掉以輕心。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表示,上周新增9例新冠肺炎併發重症本土病例,其中就有7例未接種JN.1疫苗。
黃天如
2025-03-11 15:59
新聞
國內
醫療健康
新冠肺炎上周14重症1死!公費疫苗明開打 6個月大嬰兒也能接種
目前新冠肺炎疫情處在低點,但併發重症病例仍持續發生,有鑑於此,疾管署決定自明(26)日開始,提供半劑新冠肺炎JN.1疫苗供6個月至11歲的兒童接種(兒童接種0.25CC、成人接種0.5CC)。疾管署副署長曾淑慧表示,目前包括我國在內,目前各國最主要流行的COVID-19變異株都是XEC,其次則是KP.3.1.1。但因XEC及KP.3.1.1都是JN.1的子代變異株,因此,接種目前公費提供的JN.1疫苗,對於減少感染XEC及KP.3.1.1,乃至於減少重症或死亡,都是有幫助的。
黃天如
2025-02-25 21:26
風生活
即時
健康
環境
娛樂
日本
大S流感驟逝「為何那麼嚴重」?這波疫情已107人死亡 醫呼籲多做1事比戴口罩有效
藝人大S(徐熙媛)因感染流感在日本離世,享年48歲。近日台灣流感疫情也進入高峰期,本季已累計525例重症病例,其中107例死亡,對此有醫師指出,年輕族群若因流感併發重症死亡,通常與「心肌炎、病毒性敗血症、病毒性肺炎」相關,特別是過去有心臟病史者,罹患心肌炎的風險更高。
黃卓霖
2025-02-03 12:47
風生活
即時
健康
環境
日本
流感病例飆13萬人次!高燒患者擠爆門診…醫揪「共同特徵」: 幾乎都去過這國家
秋冬季節到來,呼吸道疾病進入高峰,上週全台類流感門急診人次增至12萬7357人。對此,專家表示,近期診間大多數高燒患者確診為流感,尤其以曾到日本旅遊者居多,因此建議準備前往日本的民眾及早接種流感疫苗,並提醒疫苗需1-2週才能發揮足夠保護力。
黃卓霖
2025-01-10 12:17
新聞
調查
新新聞
老小通吃、重症死亡率高於新冠 專家建議長者施打呼吸道融合病毒疫苗
呼吸道融合病毒(RSV)是兒科醫師最頭痛的疾病之一,2歲以下幼兒幾乎90%都曾得過。其典型症狀為細支氣管炎,導致幼兒呼吸時發出「咻咻咻」的喘鳴聲。RSV還偏愛侵襲老人,尤其是原就有慢性肺阻塞肺病的脆弱老人。不過,除健保已給付早產兒的預防性單株抗體,專供老人接種的RSV自費疫苗今冬也首度引進台灣。專家建議,60~74歲有2種以上慢性病的老人接種,75歲以上老人則強烈建議施打。
黃天如
2024-12-12 08:10
新聞
國內
不再是「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新冠肺炎估下周脫離流行 僅2情況須通報
衛福部疾管署今天表示,COVID-19就診已連6週下降,估下週可脫離流行。並為減輕醫療院所通報負擔,9月起由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改名為「新冠併發重症」,僅重症、死亡須通報。
中央社
2024-08-20 17:04
風生活
即時
健康
胸腔科新血「斷層式雪崩」招不到人!資深名醫嘆:錢少事多責任重「還離監獄近」
醫療人員出走潮!在台灣經歷SARS、H1N1及新冠肺炎等重大疫情以來,胸腔科醫師肩負重任,薪資報酬卻未能成正比,導致新進醫師雪崩式下跌,有資深醫師就擔憂,若再度爆發大型疫情,恐怕僅剩老醫師在第一線奮戰。醫師蘇一峰也發聲指出,胸腔科「承擔許多責任,卻是薪水的底層後段班」,難怪年輕醫師對胸腔科望而卻步。
陳怡穎
2024-06-24 11:10
風生活
國內
即時
健康
「全球性病毒回歸」新增20死!門診醫嚇壞:10人發燒8確診…少做1動作恐引重症
新冠病毒一度肆虐全球,現在又重回流行期!疾管署統計,全台上週新增328例新冠病毒本土確診病例,較前一週疫情上升且進入流行期,而症狀又回歸最初發燒、喉嚨痛的型態,和一般感冒難以區分。疾管局提醒民眾出現症狀時,應使用家用快篩進行檢測,而許多醫師也觀察、整理出近期確診病患的症狀,提醒民眾多加注意防護。
侯詠晴
2024-06-12 17:52
新聞
國際
WHO將新冠病毒JN.1定為「需留意變異株」:更容易傳播,但沒有引發重症跡象
世界衛生組織(WHO)19日將JN.1新冠病毒變異株歸類為「個別需留意變異株」,因為這種變異株可以逃避免疫系統,比起現有的其他新冠變異株更容易傳播。不過WHO也表示,證據顯示JN.1的公衛風險不高,因為尚未出現引發嚴重疾病的跡象。
國際中心
2023-12-20 14:00
風生活
健康
新知
如何判斷是感冒、流感還是確診新冠?醫師曝光最大差異,出現「這些症狀」要小心
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食力foodNEXT
2023-11-24 10:30
風生活
國內
健康
口罩解封後「流感疫情逆勢突起」!3大流感疫苗怎麼挑選,讓你一圖就能看懂
流感疫情自口罩解禁後逆勢突起,現在全年度恐皆是流感季!面對流感流行常態化的情況,65歲以上長者、慢性病患、兒童等中重症高風險族群應改變疾病預防策略,打造更全面的流感防護力。其中高齡長者因為免疫系統老化,無法順利接受刺激,產生足夠抗體,接種流感疫苗後的保護力不到一半,有效時間更只有5個月。因此建議採分齡施打,長者可評估選用「免疫加強型」流感疫苗,再搭配健康生活型態,幫助遠離流感威脅。
今健康
2023-08-17 16:18
新聞
政治
疫情6月底現高峰!單周中重症破200例 醫療機構口罩暫不鬆綁
COVID-19疫情進入第4波流行,疾管署今(23)日預估約6月底達疫情高峰,醫療機構口罩規定維持,但5月31日起,救護車、榮民之家等場所口罩令鬆綁,改為建議佩戴。
中央社
2023-05-24 00:53
風生活
健康
怎麼定義二次確診?什麼症狀是新冠重症?中西博士醫生一次解答11個你忽略的疫情問題
新聞「細菌感染大爆發,抗生素抗藥性恐致年死3.3萬人」,由於新冠防疫逐步解封,使病毒感染有擴大可能,且因患者免疫力下降,連帶導致繼發性細菌感染也漸漸升溫。流感、副流感、腺病毒以及呼吸道融合病毒也逐漸增多,有哪些健康對策可以對抗冬天病毒?有哪些方法可以保護喉嚨?阿利博士也提供這半年來病患常問的新冠相關問題與解答。
食力foodNEXT
2023-04-25 17:30
風生活
健康
新冠流感化、口罩禁令開放,該如何自我防護?中醫師建議這2組穴位,能讓你擺脫輕症和重症!
即便疫情最峻的時期已經過去,口罩鬆綁,你還是看到滿大街的人仍戴著口罩,畢竟做好自身的防護,是未來的基本國民生活知。
李淳廉的淳萃主義
2023-04-04 19:00
風生活
健康
3人感冒看診「都隱瞞1事」!蘇一峰揭醫院現況:大黑數時代來臨
疫情指揮中心指出,自3月20日起,COVID-19輕症免通報免隔離,視訊診療也取消,只有中重症個案需要通報。對此,北市聯醫陽明院區胸腔內科主治醫師蘇一峰便分享自己目前看診狀況,並直言「大黑數時代」來臨。
風生活綜合報導
2023-03-23 18:31
風生活
今日新增8855例本土、37例死亡!輕症免隔離新制下周上路,出現這些症狀仍需就醫
中央疫情指揮中心今(16)日宣布有本土確診8855例,境外移入207例,總共9062例確診(包含37例死亡)。
黃子瑄
2023-03-16 22:08
新聞
地方新聞
健康
台北
醫師籲把握5日黃金用藥期可降低重症與死亡風險! 更可降低近三成長新冠機率
隨口罩解封、輕症免隔離政策陸續實行,如何與病毒共存將成今年度重要課題。台灣感染症醫學會針對我國確診過民眾進行生活品質影響調查,六成確診者表示染疫後,睡眠、情緒、記憶力、專注度等皆受到影響,甚至以體力影響最為有感。四成確診者自認有長新冠症狀,平均每位民眾至少就醫0.73次[1],對我國健保資源造成影響。為持續提醒民眾對新冠肺炎應維持警覺,台灣感染症醫學會與台灣感染管制學會邀請王宇婕擔任新冠肺炎衛教宣導大使,更打造「防疫胖卡專車」,將巡迴北中南10據點,深入鄉里守護全台民眾遠離新冠。
黃睿筌
2023-03-16 19:3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