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敘利亞難民 文章列表
#
敘利亞難民
約 477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國際
歷史
文化
思想開放的貧民牧者走了,天主教教宗方濟各辭世!《經濟學人》:他終究未如願改變教會
這位數十年來最具開放思想的天主教教宗,於2025年復活節後的第一天(4月21日)逝世,享壽88歲。
國際中心
2025-04-21 17:59
新聞
國際
外交與情報也不重要?川普裁員大刀將指向國務院,美媒稱要關12座領事館、數千員工恐面臨失業
美國聯邦政府的縮編計畫持續擴大進行,下一個可能被動刀的部門,將是主掌美國外交事務的國務院(StateDepartment)。根據外媒取得的官員消息,在總統川普(DonaldTrump)要求之下,國務院高級官員已擬定計劃,預計最快在今年夏天前,就要陸續關閉12個海外領事館,並考慮關閉更多外交專責機構,同時人力配置也將大幅縮編。不少專家擔心,此舉不只會衝擊華府和各國的關係,同時也會傷害對外情報收集能力,長遠來看對美國存在負面影響。
李靖棠
2025-03-07 17:57
新聞
國際
藝文
奧斯卡今年不再反川?經濟學人:川普勢力讓好萊塢恐懼,有些故事將永遠噤聲
在許多人的印象裡,好萊塢經常被視為溫和進步派、覺醒、「白左」的大本營,推廣各種政治正確的觀點、多元包容的理想。在奧斯卡頒獎典禮這類盛事上,獲獎影人總是會來上幾句「政治」的感言。然而,今年剛落幕的典禮焦點轉向團結與重建,外媒指出奧斯卡的政治色彩似乎在淡化。
吳辰君
2025-03-05 09:00
評論
國際
專欄
衣冠城觀點:2025歐盟面臨分裂的一年
2024年是大選年,全世界有60多個國家舉行了總統或國會大選,包括歐洲議會、印度、美國、俄羅斯、法國等國,當然還有臺灣,全球約有將近10億人參與了投票。但是看似塵埃落定卻帶來更大的不確定性,特別是歐洲。2025年對歐盟來說將是充滿挑戰的一年,加速歐盟分裂的力量稱正在暗潮洶湧,2024年改選的新歐洲議會與歐盟理事會領導層恐怕也無能應對。
衣冠城
2025-01-23 07:10
VIP
評論
國際
專欄
大國博弈
名家專欄
閻紀宇專欄:從天之驕子到眾叛親離,一位政治明星的隕落
去年(2024)是全球選舉「超級年」(superyear),近80個國家進行全國性公職選舉;同時也是自由派(左派或中間偏左)遭到選民「懲罰」的一年,最大的挫折當然發生在美國,民主黨兵敗三路——總統、參議院、眾議院;歐洲也是光景慘澹,歐盟27個成員國目前只剩三分之一是由左派或中間偏左政黨執政;歐洲議會(EuropeanParliament)去年6月改選,傳統左派黨團「社會民主進步聯盟」(S&DGroup)在全院720席只拿到136席。
閻紀宇
2025-01-11 06:20
評論
國際
政治
歷史
專欄
劉燕婷觀點:帶領歐洲極右崛起的三個女人
對歐洲極右翼來說,2024年是繼續茁壯的一年,義法德三國尤其明顯。
劉燕婷
2025-01-08 07:00
新聞
國際
杜魯道宣布辭職,川普又提併吞加拿大:兩國合併就不會有關稅,「許多加拿大人都這麼想」
加拿大總理杜魯道6日表示,一但自由黨選出新的領導人,他就會立刻辭去總理職務,英國《衛報》稱「這個決定為他的十年執政劃下句點」。美國候任總統川普則是繼續吃加拿大豆腐,宣稱「許多加拿大人都想成為美國的第五十一州」、「加拿大與美國合併就不會有關稅問題了」。
國際中心
2025-01-07 07:48
新聞
國際
德國重新審核敘利亞難民的庇護問題:單純因為戰爭逃離者,必須重返原籍國
德國內政部長費澤爾表示,特定情況下,一些來德尋求庇護的敘利亞難民必須重返原籍國。敘利亞阿塞德政權垮台一個月之後,費澤爾表示:「根據相關法律的規定,德國聯邦移民和難民署將對敘利亞難民的庇護情形進行核查,對於那些已經不需要獲得庇護的人來說,他們的庇護資格將被取消。」這位社民黨政治家接受媒體採訪時說,如果不是出於就業和教育等原因獲得在德居留權利,而又不肯自願返回敘利亞的人,其庇護資格將被取消。
德國之聲
2025-01-06 10:00
VIP
評論
國際
軍事
歷史
專欄
大國博弈
名家專欄
沈旭暉專欄:敘利亞變天─權力真空下的中東新局
阿塞德政權倒台,留下敘利亞的權力真空無任何一方可以完全繼承,這是中東地緣政治的大事,也影響全球地緣局勢。根據目前狀況,我們可以前瞻以下影響,首先是土耳其百年一遇的機遇。
沈旭暉
2024-12-13 07:10
新聞
國際
軍事
經濟
阿塞德倒台=敘利亞安全?英、德等歐盟多國停止申請庇護,數十萬難民命運未卜
隨著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證實、掌權長達30年的阿塞德(Basharal-Assad)政權垮台後,英國、德國、奧地利及其他歐洲國家先後宣布,將暫停處理國內敘利亞難民的庇護申請,其中接納9.5萬名敘利亞難民的奧地利,傳出已開始著手準備「遣返與驅逐」計畫。然而最早喊出暫停庇護申請的國家,是接納最多難民的德國,根據該國移民部的說法,該國目前仍有超過4.7萬份敘利亞難民庇護申請正在審核中。
李靖棠
2024-12-10 21:30
新聞
國際
敘利亞人可以回家了!德國提供「返國包機」與「旅費補貼」,但現在回去安全嗎
阿塞德倒台的消息在德國也獲得了積極反響。德國總理蕭爾茨將阿塞德的倒台描述為「好消息」,他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巴沙爾·阿塞德殘酷地壓迫他的人民。他導致無數人喪命,迫使無數人逃離,其中許多人已經抵達德國。」
德國之聲
2024-12-10 08:36
新聞
國際
喜悅與恐懼交織的大馬士革:阿塞德政權垮台,全世界的敘利亞人期盼什麼、又擔憂何事?
8日,隨著敘利亞叛軍向首都大馬士革發起閃電攻勢後,掌權超過半世紀的阿塞德家族政權戛然而止,城市中慶祝的槍聲與汽車喇叭聲此起彼落、廣場上的人群雀躍歡騰,揮舞著革命旗幟。住在大馬士革的35歲居民薩拉梅(WalaaSalameh)向《紐約時報》說:「我們歡欣鼓舞,雖然我們無法預測未來,一切皆有可能,但最重要的是我們擺脫了這個壓迫的政權。」
李岱青
2024-12-09 18:27
新聞
國際
軍事
阿塞德垮台:敘利亞突然變天,美國、中國、歐洲、伊朗跟土耳其怎麼說?
敘利亞反對派周日(12月8日)宣布接管首都大馬士革,推翻總統巴沙爾·阿塞德(Basharal-Assad)政權。俄羅斯外交部表示,敘利亞總統阿塞德在與多方敘利亞衝突參與者談判後決定辭去總統職務,並已離開敘利亞,阿塞德曾指示要和平移交權力,俄羅斯未參與談判。俄外交部在聲明中並未說明阿塞德目前的下落。
德國之聲
2024-12-09 13:10
新聞
國際
軍事
分析》敘利亞阿塞德政權垮台,中東各國不見得樂見 CNN:「沒有人想要激進伊斯蘭政權上位」
敘利亞判軍領袖之一喬拉尼12月5日接受CNN訪問時表示,「革命目的是要推翻(阿塞德)政權,我們會用一切手段達到目標。」敘利亞叛軍接近完全推翻總統阿塞德目標近在咫尺,但儘管阿塞德在中東有許多敵人,中東各國卻不見得都會樂見他垮台,因為沒有一國想要激進的伊斯蘭政權取代阿塞德。
王秋燕
2024-12-08 17:30
新聞
國際
軍事
黎巴嫩戰火狂燒,50萬難民竟逃往敘利亞!《經濟學人》形容「最讓人意外的避風港」
一句話形容黎巴嫩的情勢有多糟糕:就連敘利亞都成為黎巴嫩難民避難之處。
李岱青
2024-11-12 10:00
新聞
政治
國內
伴學敘利亞難民 慈濟青年志工感觸深:戰亂不是課本中的輕描淡寫
2021年新冠疫情蔓延全球,政府推動停課,不停學政策,PaGamO線上教育平台與慈濟推出「青年線上伴學趣」,致力於透過人文及閱讀素養線上課程,減少高中以下弱勢學生的夏日學習失落。伴學計畫從國內延伸到海外,包括土耳其、泰國、非洲等國家,除了人文課程,也教導當地孩子華語,並在寒暑假期間讓青年志工們到當地與孩子們實際交流。
李瑋萱
2024-09-18 12:20
評論
國際
政治
專欄
黃一展觀點:在美中關係下的競合下,臺灣宜用軟實力發展務實交流
臺灣是國際社會落實永續發展目標的重要夥伴,無論從地緣政治還是經濟表現,臺灣都扮演著關鍵角色。根據全球金融雜誌2023年的排名,臺灣在全球193個國家中排名第14,在亞洲甚至超過日本與韓國。同年,臺灣在英國經濟學人智庫的「全球民主指數」中排名第10,穩居亞洲第一,而美國排名第29,中國則在百名之外。
黃一展
2024-06-19 07:00
VIP
國際
兩岸
大國博弈
人物》「投機強人」奧爾班,和習近平擦出什麼火花?
「獨裁者你好!」2015年歐洲高峰會上,歐盟執委會主席容克對匈牙利總理奧爾班(ViktorOrban)說出這句玩笑話,用意是要化解現場緊張的氛圍。4年後,奧爾班出現在全球政治菁英最愛讀的《外交事務》封面,標題是〈獨裁統治降臨〉(AutocracyNow),奧爾班與俄羅斯總統普京、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土耳其艾爾多安和杜特蒂一同出現在封面上。
林庭瑤
2024-05-09 13:00
評論
國際
軍事
歷史
專欄
姜保真觀點:上帝也死了─死在加薩
「從大河到大海」這句看似簡單不過的話,如果你在美國土地公開講,可能引發糾紛,甚至失去工作、吃上官司!它的地域指標是「FromJordanRivertotheMediterraneanSea」(從約旦河到地中海),也就是今日中東紛爭所在的那塊狹窄土地,如今是以色列國土和巴勒斯坦人居住的約旦河西岸與加薩走廊兩處「自治區」。
姜保真
2024-05-08 07:10
新聞
國際
文化
「伊斯蘭國」覆滅後,當年投奔IS的「聖戰新娘」跟她們的孩子去哪了?
2019年初,極端組織「伊斯蘭國」(IS)最後一處軍事據點被攻克。雖然組織覆滅、崩解,但如何安置IS成員,仍是世界各國的難題,其中投奔IS的「聖戰新娘」與他們的孩子讓各國政府為難,他們被遣返回國之後,多半會受到監視以杜絕國安隱患,有些國家則拒絕遣返這些女性。他們稱自己追隨父親、兄弟或丈夫前往戰場,「聖戰新娘」做了什麼、知道多少內部資訊,這些已經無法查證,只能由各國政府判定他們是受害者或加害者。
劉俞妗
2024-01-19 11:0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