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日,隨著敘利亞叛軍向首都大馬士革發起閃電攻勢後,掌權超過半世紀的阿塞德家族政權戛然而止,城市中慶祝的槍聲與汽車喇叭聲此起彼落、廣場上的人群雀躍歡騰,揮舞著革命旗幟。住在大馬士革的35歲居民薩拉梅(Walaa Salameh)向《紐約時報》說:「我們歡欣鼓舞,雖然我們無法預測未來,一切皆有可能,但最重要的是我們擺脫了這個壓迫的政權。」
過去幾年,沒有人能暢所欲言,街道上到處是名為「穆哈巴拉特」(Mukhabarat)的秘密警察,每個人都曉得一旦不小心說錯話,就很有可能被丟進監獄中,且幾乎沒有機會再出來。《衛報》指出,在近14年的內戰期間,有超過10萬人「被消失」。然而,這道惡名昭彰的監獄大門,在伊斯蘭主義組織「沙姆解放組織」(Hayat Tahrir al-Sham, HTS)進入大馬士革後,終於被打開了,人們與長期被關在獄中的親人相擁而泣,難以置信他們居然重獲自由。
2024年12月8日。人們聚集在敘利亞曼比季(Manbij),慶祝阿塞德政權的倒臺。(AP)
「感謝上帝,我們終於解脫了!」
阿塞德(Bashar Assad)的反對者從13年前就希望能像突尼西亞、埃及和利比亞一樣,在革命中推翻這位獨裁領導人,然而他們卻迎來了13年的血腥暴力和生離死別,許多人失去了家園和親友、生活被打亂甚至被迫逃離敘利亞。多年來,大多數敘利亞人已經放棄了在國內見到如同阿拉伯之春的轉變,但在8日,大馬士革終於也迎來自己的「春天」。
在大馬士革的街道上,一名老婦人高聲呼喊:「謝謝,謝謝!暴君隕落,暴君殞落!」她向英國廣播公司(BBC)表示,她許多家人都在阿塞德的統治下喪命,還有些人被關在監獄中。
另一名被迫離開大馬士革,現居於敘利亞西北部的44歲女士瓦德(Eman Ouad)則語帶哽咽地向《紐約時報》表示:「感謝上帝。在經歷13年的壓迫、13年的流離失所,我們的自由終於回來了。」不過她的丈夫已在內戰中喪生。
一對帶著4名孩童的夫妻向BBC說:「我們太高興了!我們這輩子都活在獨裁統治下,2014年我們還被關進監獄,現在總算自由了,感謝上帝」,並補充道:「我們呼籲離開祖國的兄弟姐妹回來,我們的心和家門永遠為你們敞開。」
叛軍帶來了自由,但並未帶來安全
BBC和《紐約時報》指出,就在阿塞德(Bashar Assad)逃往莫斯科後,其位於大馬士革的住所瞬間被洗劫一空,連一點值錢的東西都沒有了;就連與阿塞德最親近的盟友之一——伊朗大使館也遭到闖入破壞,人們撕毀已故伊朗革命衛隊指揮官蘇雷曼尼(Qasem Soleimani)的畫像,他曾在戰爭初期幫助阿塞德鎮壓叛軍。
2024年12月8日。人們正在洗劫阿塞德(Bashar al-Assad)位於大馬士革的私人住宅。(AP)
2024年12月8日。敘利亞叛軍站在遭到破壞的伊朗駐大馬士革大使館的入口處留影。(AP)
過去,阿塞德的臉像秘密警察一樣無所不在,在敘利亞的道路旁、在城市入口處,到處可見寫著「永遠的阿塞德」(Assad Forever)的橫幅。就連大馬士革紀念品攤位販賣的打火機上,都印有阿塞德與他兩位重要盟友的肖像——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V. Putin)和當時的真主黨領袖納斯拉勒(Hassan Nasrallah)。街道的轉角和軍隊檢查站也都掛有著阿塞德的肖像,仿佛他的臉就是國旗。
2024年12月8日。在敘利亞大馬士革,一名叛軍士兵踩在已故敘利亞總統哈菲茲・阿塞德(Hafez al-Assad)斷頭的雕像上。(AP)
週日,在阿塞德消失的幾個小時內,他的肖像逐漸被抹去。根據《紐約時報》,人們撕下阿塞德的照片,將它們燒毀或踩在腳下,以發洩心中的怒火。在幾個城市中,包括大馬士革、地中海沿岸的拉塔基亞(Latakia)和敘利亞東北部卡米什利(Qamishli),人們推倒阿塞德父親哈菲茲・阿塞德(Hafez al-Assad)和他哥哥巴塞勒・阿塞德(Bassel al-Assad)的雕像;至於在大馬士革阿塞德藝文中心外,一座推不倒的哈菲茲・阿塞德雕像,人們則將垃圾桶倒扣在它的頭上。
2024年12月8日。在遭到洗劫的阿塞德(Bashar al-Assad)私人住宅中,已故敘利亞總統哈菲茲・阿塞德(Hafez al-Assad)的畫像被破壞(AP)
一名阿塞德的支持者侯賽因(Hussein)與多數亢奮的人們不同,他一邊落淚一邊帶著家人準備逃往黎巴嫩,他害怕地向BBC表示:「我們對國內會發生什麼事一無所知。他們(叛軍)可能會殺了我們。這裡一片混亂。任何曾經與(阿塞德)政權或軍隊合作的人,他們(叛軍)都說會給我們安全的出口,但沒有人能確定」。
終於可以回家了
24歲的庫里(Anas Khoury)是一名反對派的活動人士,他與妻子在2013年就逃離大馬士革,庫里向《紐約時報》表示,他還在消化阿塞德政權倒台的事實。庫里說,他的孩子們在一家人逃往伊德利卜省(Idlib)的途中出生:「他們是在流離失所的過程中出生,他們在帳篷中長大,」庫里的孩子從未見過祖父母,直到幾天前,他們仍不敢想像能有這個機會。
31歲的塔拉勒・阿塞德( Talal Alasaad)向《紐約時報》說:「現在,他(阿塞德)走了,而且希望他永遠不會回來,我內心所有的恐懼也隨之消失。我終於不再需要害怕他⋯⋯終於有一個可以回去的地方。」塔拉勒在年輕時就從阿勒坡(Aleppo)逃往黎巴嫩,隨後定居在瑞士,因為害怕回國,他已經十年沒見到年邁的父母親。
《紐約時報》表示,阿塞德政權的垮台,意味著全球數百萬的敘利亞難民終於有機會可以回家。在內戰期間,成千上萬的敘利亞人逃到黎巴嫩首都貝魯特,8日,一些人已經開始在邊境口岸排隊等待進入敘利亞;有些人則在貝魯特的街道上慶祝。
2024年12月8日。敘利亞人在黎巴嫩巴爾埃利亞斯(Bar Elias)慶祝阿塞德政權的倒臺。(AP)
除此之外,還有數萬名的敘利亞人在柏林和歐洲各大城市舉行集會,他們揮舞旗幟、雀躍歡呼,慶祝阿塞德政權的結束。在柏林的集會上,一名熱情的參與者高聲呼喊:「我們終於自由了!」許多人揮舞著敘利亞叛軍的旗幟和寫著「解放敘利亞」(free Syria)和「自由」(freedom)的標語;還有些人比出代表勝利的「V」手勢,並唱歌高呼「真主至大!」(Allahu Akbar!)。
根據法國24台(France 24),德國有超過100萬名敘利亞難民,也是歐盟國家中最大的敘利亞僑民聚集地,其中大多數是在2011年內戰爆發後前來尋求庇護的難民。27歲的機械修理師傅哈拉比(Ahmad al-Hallabi)在2015年從阿勒坡(Aleppo),經土耳其和希臘逃到德國,他向法國24台說:「十年前,我在敘利亞看到了任何人都不應該看到的事情,這些事情無法從你的記憶中抹去。阿塞德是你所能想像到最糟糕的恐怖分子⋯⋯我希望(敘利亞)會有和平,阿塞德和他手下摧毀的一切都能得到重建。」
2016 年初抵達德國的社會工作者哈馬達(Bassam Al-Hamada)表示:「像許多敘利亞人一樣,我想返回祖國幫助重建國家。」他的同胞、36歲的建築師薩布林(Sabreen)則表示,她目前計畫「從德國提供幫助」:「他們(敘利亞)主要需要專業知識和資金,我們可以暫時從這裡(德國)募集」。
在丹麥參加集會的比塔爾(Noura Bittar)向當地的電視台說:「我失去了我的家園、我的家人和我的朋友,我們奮鬥了14年⋯⋯當然,我們會擔心事情下一步的發展、會組成什麼樣的政府。但現在,我們只是很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