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有外省籍的老爺子要單獨坐計程車,家人會再三的叮嚀他:「不要在車上胡亂批評政治,說什麼台獨的壞話。如果你被嗆在台灣住了幾十年,台灣話都不會講,被趕下車,叫你乾脆回大陸去住。我可救不了你。」這種對老爺子的「保護措施」可能已經說超過20年了,老爺子雖然被唬得一愣一愣的,不過他心裡有數,早已經承認這是「善意的叮嚀」。雖然現在計程車司機的政治傾向也已經多元化了,在言談中經過主客彼此的試探,發現彼此是「同溫層」時,老爺子和司機相談甚歡,有了快樂的旅程也並不少見。但如果你問朋友談起另外一個話題:「你跟你的孩子談政治嗎?他跟你的看法一樣嗎?」得到的答案十之八九好像都是頗為無奈的。比如「說沒兩句就吵起來,徒傷感情,這何必呢?」就差個沒有像老舍《茶館》裡一樣,在家裡掛起「不談國事」的小牌子。這不是票投給誰的問題,而是大家有意無意都在尋求同溫層,包括親子之間,不在同溫層上好像就有了一層隔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