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抗日歷史 文章列表
#
抗日歷史
約 28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國際
國內
軍事
歷史
帝國邊陲的無奈:「敵人」還是「同胞」?台籍日本兵的身份認同悲歌
201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70週年之際,當時仍在世的台灣前總統李登輝在日媒投書,公開了自己二戰期間作為台籍日本兵被派往日本作戰的經歷。他提到:「我志願進入陸軍,而我的兄長李登欽則志願進入海軍。當時我們兄弟倆無疑是以『日本人』的身份,為了祖國而戰。」
BBC News 中文
2025-05-08 11:00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國內
藝文
歷史
專欄
吳永毅觀點:台灣與南京大屠殺的「鬼片」— 影像保存專業寫給「馬吉影片」的政治註腳
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殺八十七週年的紀念日,大屠殺持續長達六週以上,燒殺擄掠和無差別強姦,是人類不可遺忘的亞洲歷史悲劇,台灣卻沒有任何紀念活動。對比4月17日,卸任前的蔡英文親自參加了臺灣民主基金會董事長韓國瑜主辦、以色列國會訪問團為來賓的「國際大屠殺紀念日」活動,可見台灣朝野對歷史價值的態度,只不過是地緣政治選邊站的表演而已,完全沒有「普世性」。但從南京大屠殺留下的唯一活動影像證據「馬吉影片」重現的過程來說,台灣人卻是主要的貢獻者。
吳永毅
2024-12-28 07:10
評論
政治
兩岸
觀點投書
國內
軍事
藝文
觀點投書:零日到底攻擊了什麼?
自從《零日攻擊》前導片釋出之後,一開始確實引起公眾的「好評」,但隨著更多的質疑,原本可能引領風騷的討論很快地歸於平靜,事實上另一齣公共電視傾全力打造的時代劇《聽海湧》也有類似狀況,而《聽海湧》目前已有相關人士指控其故事剽竊他人原著,且剴切指陳《聽海湧》劇情之荒謬與濫用悲情之無稽。簡言之,這十年來不管是公廣集團或是文化部直接投資的項目大抵都以政治正確作為出發,不管是《天臺上的魔術師》、《斯卡羅》、《返校》、《流麻溝十五號》、一直到《零日攻擊》,無論是電影或是電視劇集其路徑基本上相同,所強調的主軸概以悲情作為出發,儘管,我們也能理解執政黨對於其所鍾情的主題念念不忘,此實屬必然,但是,既然是政治問題,就關乎立場的互異與否,因此從政治面著手進行批判恐怕不是什麼正確的邏輯,本文並不打算從意識形態出發,取而代之的是合理性!儘管所有的問題都是政治問題,然而,我們希望將政治的因素將至最低。
余風雨
2024-09-18 06:00
評論
國內
藝文
歷史
專欄
王育梅專文:亂世中的愛情─簡娥與潘欽信(3~1)
1999年,陳映真約我在新北市中和區一間麥當勞店見面,送我一本《台灣社會運動史》,並說道:「相信這本書對妳寫『簡娥與台灣農民組合』、『台共歷史』會有幫助。」
王育梅
2024-02-04 07:10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專欄
何思慎觀點:《日經》與《經濟學人》「疑台」的謬誤
近日《日本經濟新聞》與《經濟學人》兩大國際媒體先後專文報導對臺灣人自我防衛的疑慮,此當可謂日、英聯手散播「疑臺論」之舉,但此背後反映歐美及日本輿論對兩岸關係認識不足,視臺灣為渠等國家對中博弈的戰略工作,純為現實主義的思考,無關制度選擇及價值呈現。
何思慎
2023-03-13 15:00
新聞
國際
兩岸
藝文
歷史
中日建交50年》BBC訪問中國影劇圈「鬼子專業戶」:不介意演壞人,唯獨這兩個題材堅決不演!
今天(9月29日)是中日邦交正常化50週年,兩國關係這半世紀跌宕起伏,近年跌到冰點。BBC中文訪問有「鬼子專業戶」之稱的在華日本演員,以及一位在日本生活的中國人,了解他們的經驗和感受。
BBC News 中文
2022-10-02 01:00
評論
國際
兩岸
軍事
歷史
專欄
許劍虹觀點:中共對太平洋戰爭的重新定義
近年中共與美國關係惡化,雙方不只在貿易、科技、兩岸以及軍事方面陷入高度對立,同時也在意識形態與歷史議題上陷入唇槍舌戰。以俄軍侵略烏克蘭為契機,美國拉攏北約與日韓等傳統朋友,強調民主國家應團結一致遏止俄羅斯與中共等極權主義國家擴張。在美國的論述中,俄羅斯與中共如同30年代納粹德國與日本帝國的化身,要以武力為手段修正現有的國際秩序。
許劍虹
2022-08-28 15:20
風生活
風歷史
文化
日本屠殺多少台灣人?10歲以上男丁全遭斬首、機槍掃射…揭「西來庵事件」死亡人數之謎
1915年8月6日是西來庵事件最重要的一天,這一天爆發了事件中規模最大的一場戰役,噍吧哖之役。反抗軍在噍吧哖與日軍激戰之前,在附近對著同胞鄉民喊話。據耆老們回憶,當天四面八方都有人在喊聲:「大家起來吧!我們要團結,請大家逗相報,咱大家逗陣殺死日本人!」也有人帶頭呼籲:「少年仔!勇敢站出來!」許多人聽到如此激情的吶喊,長期以來對殖民政府的不滿瞬間傾洩而出,抄起傢伙便投入反抗軍的行列。但他們不僅從此一去不回,連帶地導致家鄉親人也遭到波及,悲劇就此展開。
重大歷史懸疑案件調查辦公室
2021-11-17 11:18
評論
國際
政治
軍事
歷史
專欄
許劍虹觀點:朴正熙是如何上位的?誰說「親日派」不能擁護民國
提到南韓的「轉型正義」,大家應該都知道當今大韓民國的政壇大老無論朝野都是過往日據時代的「親日派」之後。這個事實也讓不是韓國人的我們容易產生一個誤區,那就是以金九為首的大韓民國臨時政府「抗日派」是在戰後與「親日派」之間的鬥爭失敗了,且「親日派」又得到了美國支持,才導致南韓變成今天這個模樣。
許劍虹
2021-02-07 07:20
評論
國際
政治
軍事
歷史
專欄
許劍虹觀點:徘徊在合作與抵抗之間,加入日本帝國的台灣人和朝鮮人
今年是二戰結束75周年,也是韓戰爆發70周年,兩場戰爭看似毫不相關卻又緊密相連,就連台灣跟朝鮮半島的命運都因此得到天翻地覆的改變。日本在二戰的失敗,讓台灣與朝鮮同時擺脫了殖民地的命運,卻又馬上陷入資本主義陣營與共產主義陣營相互對抗的全球冷戰架構之中。台灣在國共內戰後成為中華民國的復興基地,朝鮮半島則就此一分為二。
許劍虹
2020-11-08 07:20
評論
國內
軍事
歷史
專欄
張冬凝觀點:林文奎–第一任的臺灣空軍司令,兼懷孫立人
從小喜歡看書,小學四年級開始看老舍的「老牛破車」,看翻譯本的「小婦人」。那時候,不認得「婦」字,讀成掃把的「掃」字,念成小「掃」人,而成為我們家多年不忘的笑話。
張冬凝
2020-05-17 07:10
風生活
風歷史
「竹篙湊菜刀」對抗步槍大砲,卻讓日本人付出慘痛代價!揭台灣人武裝抗日血淚史…
1895年甲午戰爭中,大清帝國戰敗,日本要求割讓台灣,已經被清朝統治200多年的台灣人,自然是十分反彈就這樣被當成「天朝棄民」。比較有學問的仕紳想出了以「獨立建國」的方法來謀求不被日本統治,然而「台灣民主國」並沒有被國際承認,一些仕紳、官員也都捲款逃回中國,不管台灣人的死活了。
蔡佳妘
2019-03-11 17:36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國內
歷史
觀點投書:黃埔湖畔的英雄與懦夫
在93軍人節前夕,憶起在官校教書時最喜歡第七節下課後至黃埔湖畔看夕陽,尤其是從「先烈塔」眺望碧草如茵的校園,黃埔賓館旁扶疏倒影,綠鴨白鷺相映在斜陽外。操場上,橄欖球隊一如40年前奔馳廝殺,同學黃興祿的嘴唇幾乎咬穿,仍用舌緊抿著傷口,淌著汗水與血水不肯離場,有一年沒拿到冠軍,隊長帶著全隊理光頭爬進官校大門…,我初次體驗到甚麼叫做-「黃埔精神」。
廖念漢
2018-09-02 06:10
風生活
風歷史
百年前「西來庵」那群農民,為何對余清芳死心踏地?除了慘烈結局,你更該懂的噍吧哖真相
「歷史的真相,不會只有一個!」這是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康豹特聘研究員的信念。以噍吧哖事件為例,會有日本警察的真相、武裝農民的真相、受難婦孺的真相......。康豹整合比對戶籍資料與判刑檔案、親身訪問當地遺族,試圖了解當時農民的抗爭經驗。
研之有物
2018-02-23 09:55
評論
政治
兩岸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國民黨為什麼不讓心懷中華民國的大陸人士入黨?
當今之國民黨將孫中山稱為國父,卻將中國(大陸)人拒之門外。掛著「中國」招牌,卻放棄國統綱領。一邊說一個中國就是中華民國,反對台獨,卻又堅決不統。去年國慶前要大家參加「一塊挺國旗」活動,卻從來不談談中華民國是否還包括大陸。馬英九說首都在台北。現在也沒人使用「我國大陸」這個稱呼。國民黨的中華民國的定義到底是什麼?他們自相矛盾,立場不鮮明,和台獨越來越大同小異,還如何鼓勵年輕人加入國民黨,如何捍衛中華民國?洪秀柱提出要終極統一,居然也成罪狀,強行取消其總統候選人資格。當時,難道沒有一個清醒的黨員知道無論換誰,大勢已去嗎?中國國民黨早已不是那個領導全國人民抗日勝利,為維護祖國統一而要消滅蘇聯反華勢力扶持的傀儡共黨,偉光正(偉大光榮正確)的政黨了。
陳巍
2018-02-18 06:00
新聞
兩岸
國內
新新聞
新新聞》台灣影視A咖上春晚 幫忙吹唱主旋律
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央視春晚)是中國政治環境的風向球。適逢中共十九大後的開年,從除夕夜的春晚節目內容,可看到中共意識形態的走向。這場迎新送舊「最後的晚餐」,也是黨國體制的政治大典。
新新聞李若冰
2018-02-13 19:00
評論
政治
國內
專欄
韋安觀點:管爺的「屁股」坐得穩、坐得熱嗎?
2年多前,管爺管中閔放過一次炮,他說連戰當時去北京參加九三閱兵,是去「閱屁股」(閱你個卡蹭)。現在,管中閔也同樣遇到與「屁股」有關的問題。他可以平安坐上臺大校長的寶座?就算能上任,他的屁股可以把「板凳」坐熱?
韋安
2018-02-05 06:30
風生活
風書房
風歷史
你知道「內本鹿事件」嗎?一段充滿血淚的布農族抗日歷史,讓人看了痛心疾首
一九三二年,鄰近新呂武溪附近的大關山駐在所發生了布農族人狙殺日人的「大關山事件」後,日本政府開始對內本鹿地區的原住民進行「集團移住」,以利誘或半威脅半利誘方式,將他們迫遷到鹿野溪、鹿寮溪下游的山腳地帶,但是仍然有些部落不願離開祖居地。
遠足文化
2017-04-30 09:30
評論
國內
風書房
在山林間,找回讀歷史的感動:《走向古道,來一場時空之旅》選摘(1)
約莫是千禧年左右的某個午後,新竹李崠山區某個密林深處,我望著穿過杉林空隙灑在石砌碉堡上的斑駁光影入神,整個人彷彿走入悠遠的時光隧道,腦海中開始想像隱藏在幽幽杉林背後,是怎樣的一段歷史。
黃福森
2016-12-13 06:00
評論
政治
兩岸
風評:馬英九之怒與退將聞歌起立
前總統馬英九出席在馬來西亞舉辦的「世界華人經濟論壇」,並應邀前往南方大學學院演講,行前馬國網路媒體訪問刊出時以「台灣領導人」稱之,已令他不快,未料正式峰會發放的資料,從頭銜到講題都被變更,馬英九怒而手寫自製名牌,演講中自我介紹是是中華民國台灣的前總統(IamMaYing-jeou,formerpresidentoftheRepublicofChina(Taiwan),會後更舉行記者會表達不滿,並直指「一路遭到中國大陸打壓」,他質疑「大陸究竟是在釋出什麼善意」?
主筆室
2016-11-19 08:10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