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房地合一稅率 文章列表
#
房地合一稅率
約 302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風生活
財經
房地產
理財
下班經濟學
繼承家人房產注意!做錯1件事「房地合一稅暴增6倍」,專家教1招省下50萬稅金
爸爸留下105年買的房子給我和哥哥繼承。媽媽早已不在,所以這間房是我們兩兄弟平分的。直到今年哥哥結婚、有了小孩想換屋,我們一拍即合:把房子賣掉平分款項。原本以為很單純,卻在申報房地合一稅時,事情大條了…弟弟的稅金竟是哥哥的6倍!你一定好奇,到底差在哪?
廖嘉紅
2025-05-09 15:10
風生活
即時
全台灣最貴停車位在這裡!「一個要價925萬」堪比中南部一間房
台灣家庭擁車率持續攀升,根據交通部公路局統計,近五年全台汽車登記數量從2020年的819萬輛增加至2024年的868萬輛,成長5.9%。不過,與車輛同步上升的還有停車成本,車位價格飆升成為購屋族與有車一族的新壓力。
林瑩真
2025-04-15 17:23
風生活
財經
房地產
理財
爸爸過世留下房產,他忘做1件事「175萬房地合一稅找上門」!專家教1招省下百萬稅金
繼承有房貸的房屋,房貸壓力山大,不得已賣房,沒想到房地合一稅懂與不懂,稅金差80%!他繼承爸爸一間房子,房子市值900萬,但房貸還有700萬沒還。為了不讓銀行拍賣,他忍痛以900萬賣掉。以為能喘口氣,結果居然要繳175萬的房地合一稅。
廖嘉紅
2025-04-10 12:01
風生活
財經
房地產
理財
有殼族注意!個人出售房屋新規上路,會計師曝忘做1件事「稅金翻倍連補帶罰」
出售不動產該如何計算、申報所得稅?稅務專家說明,首先要確認不動產取得的時間,如果是105年1月1日以後取得,原則上適用房地合一稅新制,以房地實際成交價格為基礎,計算「房地」交易所得,並依持有期間長短適用不同稅率課稅;若是104年12月31日以前取得,則適用舊制,計算「房屋」交易所得,併入綜合所得總額辦理結算申報課稅。
梁珈瑄
2025-04-09 10:19
風生活
即時
只是跟朋友「等價換房」…他忽略1件事,連補帶罰「慘噴75.6萬」!
國稅局近日查出一樁房屋交換案指出,李先生與王先生在111年間以1950萬元作為雙方各自房地交換的依據,因未涉及現金交易而疏忽申報房地合一稅,國稅局認定,李先生實際產生交易所得,除補徵稅額外,並核處罰鍰。當局特別提醒民眾,交換亦屬房地交易行為,只要符合房地合一適用範圍,都應於移轉登記完成後30日內依規定申報所得稅。
王宇薇
2025-03-31 16:21
風生活
財經
房地產
理財
他和朋友交換等值房產「竟要繳54萬稅金」!國稅局曝房地交換忽略1件事,連補帶罰繳更多
房地交換無論有沒有收物價金,都要記得扣掉原始取得成本、因取得或移轉而支付的費用、土地漲價總數額後,餘額申報所得稅。財政部臺北國稅局表示,個人換出適用房地合一稅制的房屋、土地,應於完成換出所有權移轉登記的次日起30日內,辦理換出房地的房屋土地交易所得稅申報。
梁珈瑄
2025-03-31 12:19
風生活
財經
房地產
理財
孝順子女把房子留給母親繼承,45%房地合一稅卻找上門!財政部1招解決,百萬稅金通通免繳
你知道嗎?有時候,我們出於孝心做的安排,卻可能不小心踩到稅法的紅線!張先生是一位非常孝順的兒子。民國105年2月,父親過世,他第一時間讓媽媽繼承老家的產權,讓她能安心居住。這間老家可是爸爸早在民國79年就買下的,充滿一家人回憶。沒想到命運無常,媽媽也在同年12月離世,房子最後由張先生繼承。張先生長年在台北工作,只能利用假日返鄉整理老家。考慮一年後,他在106年12月決定忍痛將老家出售。結果,國稅局告訴他:「你持有不到兩年,要課房地合一稅最高稅率45%!」
廖嘉紅
2025-03-26 10:39
風生活
財經
房地產
理財
他出售自住房「被課67.5萬房地合一稅」!國稅局曝有殼族忽略1細節,連補帶罰繳更多
房地合一稅制上路後,不少民眾對「自用住宅」的認定存在誤解,誤以為僅交易總金額才是查稅重點。財政部高雄國稅局近日查獲一個案例,有屋主申報房地合一所得稅時,將150萬元修繕費用列為可抵扣額,遭國稅局認定該房產不符「自住」條件,因此剔除相關抵扣,最終連補帶罰共67.5萬元。
王若桐
2025-03-25 14:02
風生活
財經
房地產
理財
父母賣房給子女,國稅局曝少做1件事,百萬贈與稅、房地合一稅找上門連補帶罰
房地產交易大地雷!親子買賣沒這證明,小心被贈與課稅,還將引爆高額房地合一稅。許多家庭在房地產交易時,會以「買賣」方式進行親子或手足之間的財產轉移,但你知道嗎?沒有付款及財力證明,國稅局可能會認定這是「贈與」,依法課徵「贈與稅」,更可怕的是,未來出售房地時,因「取得成本計算方式不同」,恐怕會引爆「高額房地合一稅」!
廖嘉紅
2025-03-21 11:41
風生活
財經
房地產
理財
保險
兄弟姊妹共同繼承房產,小心被課大筆遺產稅、贈與稅!專家教5招,百萬稅金通通免繳
繼承的房屋可能因為兄弟姐妹共有,或者房屋地點不適用,所要出售換現金。出售繼承屋如何避免被課重稅,一定要知道的5大合法節稅策略!
廖嘉紅
2025-03-18 12:29
風生活
房地產
理財
財政部打房!每坪超過「這金額」慘了,低總價也逃不過被課重稅
財政部2月19日宣布新打炒房政策,針對房地合一稅上路前取得的舊制房屋調高稅負,引發市場關注。這次改革涵蓋調高設算所得額標準、調高豪宅獲利率,並將低總價、高單價的「小豪宅」納入範圍。財政部賦稅署指出,高單價房屋的獲利率通常較高,因此新增將每坪單價納入適用高價房屋標準的門檻,預計影響至少4000件交易,引發市場高度關注。
網路溫度計 DailyView
2025-03-12 14:36
風生活
財經
房地產
理財
有殼族注意!2025豪宅稅新門檻上路,專家點名2種人首當其衝「稅金暴增百萬元」
你的房子會成為「豪宅」多繳稅嗎?財政部日前調整豪宅單價門檻,讓設算所得更接近實際所得,政府認為這些人將小宅單價賣太高、賺太多,所以決定多抽一些稅收。
廖嘉紅
2025-03-12 11:46
風生活
財經
房地產
理財
繼承爸爸的房產,他做錯1件事「大筆重稅找上門」!國稅局曝最結稅做法,省下百萬稅金
繼承房屋或土地後,若有出售行為,該如何正確申報所得稅?財政部台北國稅局表示,個人出售繼承或受遺贈取得的房屋與土地時,應依房屋的財產交易所得申報綜所稅,或就房地交易所得申報房地合一稅,而適用的稅制則取決於被繼承人或遺贈人(如父母)取得房地的時間點。
王若桐
2025-03-05 10:56
風生活
財經
房地產
理財
每坪超過35萬就是豪宅!2025全台豪宅稅門檻一次看,有殼族忘做1件事「稅金暴增百萬元」
財政部提醒,去年賣掉適用舊制的中古屋,今年5月報稅記得申報,104年12月31日(含)以前取得的房地適用舊制;105年1月1日後取得適用新制。
廖嘉紅
2025-03-03 14:15
風生活
財經
房地產
理財
子女繼承父母遺產,做錯1件事「竟被課400萬元重稅」!專家教1招,百萬稅金通通免繳
父母過世後,子女繼承財產除了遺產稅要繳納以外,如果日後出售沒注意的話,還會面臨大筆房地合一稅找上門的窘況,稅率最高達45%。對此,正業地政士事務所所長鄭文在分享,根據台財稅字第11204619060號函,子女在父母過世前先把戶籍遷回老家,符合自住條件就能降低大筆稅金。
鄭文在
2025-02-10 16:12
風生活
理財
贈與1000萬給子女,國稅局判定免繳稅!律師教1招省下75萬稅金
本章將帶領各位讀者認識幾種常見的傳承工具,包含贈與、遺囑、控股公司、閉鎖性公司、基金會、信託、家族憲法及家族辦公室,並分析其各自的優缺點、選擇時應注意的事項及使用時機,希望藉由解析這些工具,讀者可以知道如何更好地展開適合自己家族的傳承計畫。首先,從贈與開始說明。
商業周刊
2025-01-18 10:00
風生活
財經
房地產
理財
父母想把房產留給子女「小心大筆贈與稅找上門」!專家曝最省稅方法,不怕被課鉅額稅金
行政院主計總處公布2022年家庭財富分配統計,每戶平均資產淨值為1359萬元,年增率8.06%。數據一公布,許多人質疑「為什麼我沒有?」原來錢已經變成你喜歡的樣子:不動產在資產結構占比高達53.31%。不動產占資產比例高,傳承的方式當然很重要,想留房產給兒女,究竟哪種方式最省稅?
廖嘉紅
2025-01-10 13:42
風生活
財經
理財
繼承配偶不動產「小心大筆房地合一稅找上門」!律師曝繼承忽略2細節,稅金暴增45%
夫妻一方驟然離世,此時複雜的房地繼承問題,如果沒有處理好,往往會成為意想不到的煩惱。
蘇家宏律師
2025-01-07 14:45
風生活
財經
房地產
理財
家人過世後留下房產「小心百萬稅金找上門」!國稅局教3招合法節稅,鉅額稅金歸零免繳
小林幾年前繼承了母親留下在台中的5樓公寓。林媽媽是108年1月購入這處房地,並在110年5月不幸去世。小林繼承了這間公寓時,當時「房屋評定現值及土地公告現值」合計200萬。房客退租後,小林決定在113年2月將繼承房屋出售,成交價為500萬元。
廖嘉紅
2024-12-30 12:15
風生活
財經
房地產
理財
保險
爸媽年贈子女近1千萬現金,贈與稅完全不用繳!國稅局教3招,大筆稅金通通歸零
許多人都會善用年度的贈與免稅額,但一樣是贈與244萬,但贈與現金、股票還是不動產,未來的稅務效果,到底差別在哪裡呢?
廖嘉紅
2024-12-26 11:2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