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感染病 文章列表
#
感染病
約 3,169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風生活
即時
「小三女童染梅毒、被包養月賺14萬」青少年約砲像約KTV!扭曲性觀念讓性病暴增53倍
根據衛福部2014年至2024年的資料統計,近十年來梅毒感染個案大幅增加,其中又以15至19歲的青少女最為明顯、從4例增至211例飆升53倍之多。對此台灣性教育學會副理事長馮嘉玉、國教盟(國教行動聯盟)理事長王瀚陽也針對現行推廣的性教育做出分析,認為大環境過度宣導性別平等、卻忽略了同等重要的義務,導致性健康、性安全因此被弱化。
易軍堯
2025-05-12 14:14
地方新聞
台北
專家呼籲建立分級防疫制度、編列常規防疫預算健全醫療量能
立法院厚生會於6日舉辦公聽會,厚生會會長萬美玲呼籲藉由建立分級防疫制度及編列常規防疫公務預算,並要求衛福部應持續編列常規預算儲備流感及新冠防疫物資,一個月內與基層醫療體系開會研議提升篩檢量能的做法。
楊艾喬
2025-05-07 08:19
風生活
新衣服穿之前要洗嗎?醫師揭真相:很多人都做錯了
許多人購買新衣後不經清洗便直接上身,不過此舉可能引發健康風險。一名TikTok用戶近日分享自身經歷,他因穿著未洗的二手服飾而感染「傳染性軟疣」,對此,專家提醒,新衣上身前務必徹底清潔,避免成為傳染病溫床。
王若桐
2025-05-02 13:43
風生活
健康
新知
發燒了怎麼辦?醫師曝9大退燒法,小心1個錯誤動作讓病情惡化!
相信大家都有過一個經驗:突如其來的發燒,導致所有日常事項,不論是上課上班或是出門旅行,通通都被身體疾病打亂,但身體也是最誠實的,當你不舒服時也只能暫緩所有事項,耐心養病,並透過一些可行的退燒方法讓身體盡快復原,對吧?
藥師健康
2025-04-29 15:48
風生活
即時
健康
16歲女生手腳起水泡,一驗已染「這性病第二期」!台灣青少女病例10年暴增53倍
台灣青少年性病感染情況令人憂心,根據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最新數據,2024年15至24歲女性梅毒個案較十年前暴增53倍,年增率達51.4%,引發醫界高度關注。
龔渝婷
2025-04-24 15:10
風生活
即時
健康
「KTV這動作」會染病!接觸就傳染「擴散到臉口鼻」還無法根治
中國浙江一名女子多年前在KTV歡唱時,因模仿歌手將嘴巴貼近麥克風,疑似因此感染皰疹病毒。自那次起,她開始反覆出現口鼻周圍起水泡、紅腫搔癢等症狀,甚至擴散至臉頰,令她苦不堪言。醫師指出,單純皰疹病毒具潛伏性,目前無法根治,常因免疫力下降誘發復發。事件引發廣泛討論,呼籲大眾:「KTV唱歌還是得注意衛生,公共麥克風別碰太近!」
張啟敏
2025-04-20 13:41
風生活
即時
健康
旅遊
日本
台人最愛旅遊這國卻超毒!同事1人染→全辦公室躺平,「26年來最嚴重」還爆發其他疾病
隨著疫情解封,日本再度成為全球旅遊熱點,根據日本觀光局統計,2024年訪日人數衝破3677萬人次,創下歷史新高,台灣人次更突破604萬人,年增幅高達43.8%,僅次於南韓與中國,然而旅遊熱朝的背後,卻也隱藏著健康危機,近期日本的流感、諾羅病毒、麻疹、百日咳、甚至梅毒與M痘等傳染病接連爆發。
凌婧綸
2025-04-20 11:10
新聞
國際
兩岸
醫療健康
只因川普相信?白宮大改新冠病毒疫情網站,公開支持「病毒從中國武漢實驗室外流」
美國白宮(WhiteHouse)近日將原本提供新冠肺炎(COVID-19)篩檢、治療與疫苗資訊的網站COVID.gov,重新導向至一個新頁面,名為「實驗室外洩:COVID-19的真實起源」(LabLeak:TrueOriginsofCOVID-19),該網頁上紀錄著五個觀點,支持新冠病毒並非來源自然變異,而是起源於中國武漢實驗室意外外洩的理論。
李靖棠
2025-04-19 12:30
新聞
國內
醫療健康
新冠今夏恐再升溫!專家示警3族群要小心 籲接種打第二劑疫苗
你以為新冠疫情跟流感一樣都是秋冬才會流行嗎?猶記去年(2024)夏天台灣經歷了一波新冠疫情高峰,就可以證明新冠病毒的威脅早就不限季節。專家指出,新冠疫情並未遠離,且還在持續變異。民眾若等到流行再起後,才急著去搶打疫苗,那就太晚了,因為疫苗接種後還要等14天,才能發揮保護力。更甚者,新冠疫苗不是有打過就算數,尤其是65歲以上的長者,目前國際的共識就是長者每年都應接種2劑新冠疫苗。
黃天如
2025-04-18 14:13
風生活
國內
即時
知名連鎖燒肉店疑食物中毒!「已累計18人中鏢」,太多人就醫…停業時間再延長
高雄連鎖日式燒肉店碳佐麻里疑發生食物中毒,通報就診人數從原先的4人,截至今天下午4時已累計18人就醫、無人住院;因就醫人數持續增加,高雄市衛生局命業者延長停業至21日。
中央社
2025-04-17 09:33
新聞
國際
兩岸
「沒人想有這個病,她們回國只能等死!」香港重病外傭的辛酸與掙扎
4月底,52歲的阿林(Alin)就要在香港工作滿12年,但她已經買好機票,決定在月中回菲律賓退休。
BBC News 中文
2025-04-14 17:40
新聞
國內
醫療健康
桃機檢疫員被廢棄針頭扎傷 請公傷假疑遭刁難 疾管署出面澄清
民代在網路平台爆料,一名在桃園機場負責檢疫的護理師不慎被用過的針頭扎傷,事後想向主管請公傷假卻遭刁難,導致她身心受創看精神科。對此疾管署副署長曾淑慧出面澄清,強調該名同仁是因執行公務受傷,請公傷假合情合理;只因請公傷假須循行政相關程序,所以才請同仁在公傷假行文簽辦完成之前,先請病假在家休息。
黃天如
2025-03-28 14:57
新聞
國內
醫療健康
今年9例恙蟲病例確診!清明掃墓出遊 疾管署提醒應做好防範措施
清明連假掃墓,一定要小心謹慎才能常保「無恙」!疾管署(26)日表示,今年(2025)以來台已累計9例恙蟲病確定病例,感染地區以台東、花蓮各有3例最多。提醒民眾赴郊區或野外掃墓、踏青、露營,務必事先做好防範措施,以降低遭恙蟲叮咬的風險。否則一旦被恙蟲叮咬,又未經及時與適當的治療,致死率可達6成。
黃天如
2025-03-26 15:02
地方新聞
新北
世界結核病日 新北動保處為您把關鮮乳食品安全 結核病0檢出!
324世界結核日為有效預防結核病感染,新北市政府動保處宣導民眾選購鮮乳標章乳品,即可安心飲用,結核菌分為人型、牛型及鳥型,由於牛型會傳染牛羊,也會感染給人類,結核病潛伏期長,可能經由食用未經消毒的乳品而感染。動保處每年派員巡迴轄區各乳牛羊場進行結核病檢測,迄今已檢驗結果皆為合格,動保處持續為動物及酪農健康安全把關,確保產出乳品衛生無虞,保障民眾食品安全。
李梅瑛
2025-03-25 19:20
新聞
國內
醫療健康
長者結核病死亡率逾3成!疾管署全國推篩檢 莊人祥:2035向結核說掰掰
每年的3月24日都是「世界結核病日」,疾管署今(24)在世界結核病當日舉行記者會,署長莊人祥承諾,疾管署將響應今年結核病日的主題「透過承諾、投資及實踐以終結結核」,目標是2035年向結核說掰掰。台灣結核暨肺部疾病醫學會理事長王振源表示,結核病是死亡率最高的胸腔傳染病之一,因為根據研究,65歲以上長者罹患結核病,在12個月以內的死亡率高達3成以上;更甚者,即使結核病治好了,還是會導致患者肺部留下不可逆的傷害,提高未來罹患肺癌的機率。
黃天如
2025-03-24 20:54
新聞
國內
醫療健康
今年首例!女童高燒、腹痛竟染「腸道出血性大腸桿菌」 感染源待釐清
疾管署今(20)日表示,國內出現今年(2025)首例腸道出血性大腸桿菌感染症個案,為南部未滿10歲女童,於3月8日出現高燒、間歇性腹痛、血便、活動力下降等症狀,至急診就醫後,收治住院並通報,於3月18日檢驗確診出血性大腸桿菌,目前住院治療中。
黃天如
2025-03-20 18:48
新聞
國內
醫療健康
新冠肺炎仍有重症、死亡個案!疾管署:開放特定族群接種第2劑JN.1疫苗
新冠疫情雖持續在低點上下波動,但新冠併發重症及死亡病例仍持續在發生。疾管署副署長曾淑慧表示,我參考美國CDC意見,並提報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後,決定自今年(2025)4月8日起,針對特定族群開放接種第2劑JN.1疫苗,惟第2劑必須與第1劑相隔6個月以上。
黃天如
2025-03-18 17:58
新聞
國內
醫療健康
日女染麻疹來台趴趴走!可傳染期間去過士林夜市、九份 還搭過這班公車
疾管署今(11)日指出,日前接獲日本國際衛生條例(IHR)聯絡窗口通報,一名日本20多歲女性確診麻疹,並於可傳染期隻身一人來台3日遊,且曾多次搭乘大眾交通運輸工具,提醒曾於附表所列時段,出入相關場所的民眾,即日起自主健康管理18天;若有發燒、鼻炎、結膜炎、咳嗽、紅疹等疑似症狀,請盡速與衛生局聯繫,並告知接觸史。本案最晚監測至2025年3月22日。
黃天如
2025-03-11 19:52
新聞
國內
醫療健康
今年第2例漢他病毒!男子沒碰過老鼠也染病 腸胃道出血還緊急洗腎
疾管署今(11)日公布今年(2025)第2例漢他病毒症候群病例,個案是北部一名從事餐飲業的20多歲男性,經住院2周,目前已返家休養。根據疫調,個案強調他並不曾在他的住處或工作地點看見過老鼠,但不確定是否在清潔的時候,無意間接觸到老鼠的糞便或分泌物,導致感染。
黃天如
2025-03-11 17:35
新聞
國內
醫療健康
性病治好就沒事?去年9738人染梅毒、7605人得淋病 疾管署:無法免疫
21歲的小萱(化名)近期因下腹疼痛、分泌物異常就醫,經診斷發現感染了淋病。經醫師進一步問診,才知道她的伴侶近期出現尿道不適,卻未主動告知且未就醫治療,平日兩人又沒有戴保險套的好習慣,不知不覺中受到感染。醫師提醒,部分性傳染病(如淋病、梅毒等)在女性身上可能無明顯症狀,未及時發現並適當治療,可能影響生殖健康,甚至導致骨盆腔發炎、不孕等併發症,因此定期篩檢至關重要。
黃天如
2025-03-07 18:07
1
2
3
4
5
6
7
8
9
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