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封控 文章列表
#
封控
約 117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國際
兩岸
歷史
武漢封城五週年:BBC談「消失的真相」與「疫情世代」的集體創傷
五年過去,武漢早已恢復車水馬龍的繁華,但那76天的封城記憶,依然深埋在居民心中。
BBC News 中文
2025-01-23 17:12
新聞
政治
軍事
大批共艦包圍第一島鏈!全面封控、拒止外軍 國防部證實:數量非常驚人
總統賴清德日前完成出訪並回國,中共解放軍則是在「未宣布」軍演下,大動作調動兵力,國防部也在第一時間完成應變中心開設,國防部今(10)日證實,解放軍海軍兵力在西太平洋跟台灣周圍有明顯態勢,不僅對台嘗試全面封控,也企圖達到區域全面封控,同時,船艦數字雖未證實是否突破90艘次,但軍方直言「數量非常驚人」,想傳達台海內水化。
張曜麟
2024-12-10 12:44
新聞
政治
軍事
研判中共將加強封控「關鍵三線」 海巡署:必要時請海軍開闢安全航道
中共「聯合利劍-2024B」演習對台實施要港要域封控,同時中共海警船更首次派遣4個編隊,共計12艘區分北、中、南、東4個方向,同時執行環台執法巡航,並刻意靠近我方24浬鄰接區外界線,對我國實施壓迫。海巡署研判,中共海警船未來可能透過「灰色地帶戰術」,循本次「聯合利劍-2024B」模式,針對我國能源補給線、友方援助線及軍民撤離線等「關鍵三線」加大執法巡查力度。
張曜麟
2024-10-22 22:14
新聞
政治
軍事
3次軍演都針對高雄?郭正亮揭解放軍「要港要域封控」戰術:掐住台灣咽喉
解放軍14日於台灣周邊展開「聯合利劍-2024B」圍台軍演,總時長約為13小時,空機、海軍、海警艦齊發、距離24浬臨海也更近;從解放軍東部戰區釋出的演習示意圖,可發現3次的圍台軍演似都特別涵蓋高雄,郭正亮於《亮化天下》中分析,解放軍採行「要港要域」的全面性封控,高雄就是那個掐住貿易、能源、軍事要塞的咽喉。
蔣帆威
2024-10-19 08:40
新聞
國際
政治
兩岸
國內
軍事
VIP
大國博弈
聯合利劍─2024B解析》圍台軍演新增「1科目」 對台要害指向性不言而喻!
解放軍東部戰區14日組織戰區陸軍、海軍、空軍、火箭軍等兵力,位台灣海峽、台島北部、台島南部、台島以東,開展「聯合利劍─2024B」演習。東部戰區進一步說明,本日位台島北部、南部同步組織要港封控、區域奪權、對海突擊、對陸打擊等科目演練,檢驗部隊多域協同、體系對抗、精打擊要能力。
兩岸中心
2024-10-14 16:25
新聞
國際
兩岸
財經
下班經濟學
商業
1%Style
華爾街日報選文
經濟
華爾街日報》「人走了,錢也走了」中國祭出多項誘因試圖挽回外國人,但大家並不領情
為了擺脫多年來因疫情而陷入的孤立,中國政府正在發動魅力攻勢,希望吸引外國人回歸。中國眼下所處的孤立境地正在削弱這一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經濟。
Liza Lin
2024-03-19 12:00
評論
國際
兩岸
財經
專欄
經濟
陳松興觀點:中國版「雷曼風暴」來襲 風雨過後更顯台灣金融韌性
台灣金融業面對台商及中國經濟環境惡化,已不可避免進行風險部位調整。據金管會數據顯示,銀行、證券期貨投信及保險業對陸曝險額創統計來新低。面對中國版「雷曼風暴」山雨欲來,我們需要做更好、更審慎的風險情境準備。
陳松興
2023-09-06 07:00
新聞
兩岸
財經
下班經濟學
2023年中國景氣將大爆發?由悶轉熱,暗藏什麼風險?
疫情時代讓部分產業受益,像是電商平台、航運產業以及電腦產品周邊商品,但是需要實體接觸的產業就面臨寒冬,像是餐旅遊業,需要仰賴實體接觸的產業都受到影響,隨著疫苗普及,新冠肺炎逐漸常態化變成一般流行傳染病,世界各國開始鬆綁防疫措施,逐漸朝向恢復交流常態,也宣告正式進入「後疫情」時代,而後疫情時代到經濟又會如何發展,是我們所好奇的問題。
趙得勝
2023-02-17 15:10
評論
兩岸
藝文
專欄
長平觀察:「流浪地球」之太空「清零」政策
電影《流浪地球2》成為中國春節期間的輿論現象。影片集中體現了中共宣傳元素:男性氣質、民族主義和專制主義。
德國之聲
2023-02-09 13:50
文化
他們為什麼潤?兩個中國青年的自白
「離散的命運悄然寫在我們這一代人的肩上,這圖景和三年前的香港逐漸重合起來。」
林庭葦
2023-02-06 09:30
三年「穿越」:在防疫末代返鄉中國
三年未回國,不知自己生根去何處,但至少保留不做倀鬼的良知。
米線
2023-01-30 09:30
新聞
國際
兩岸
首談防疫鬆綁,習近平:近年對新冠嚴格封控是「正確選擇」
習近平春節前夕對防疫鬆綁公開表態,認為中國近年新冠疫情嚴格實行「乙類甲管」是正確的決定,並表示現在疫情防控處在吃勁階段,防疫重心已從防感染轉移到醫療救治。
德國之聲
2023-01-20 21:00
專欄
文化
疫中歸京記:從封控到放開,一個北京人的日常觀察
國外的歡樂熱鬧,和國內封控的緊張,形成了一種黑色幽默的對比。
穆斯塔法
2023-01-18 09:30
國際
兩岸
下班經濟學
1%Style
華爾街日報選文
華爾街日報》什麼讓習近平變了?中共放棄動態清零的來龍去脈
2022年10月中共二十大結束時,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原本可以算取得全面勝利,但當時他越來越難辯稱其動態清零政策仍在奏效。
Lingling Wei
2023-01-06 19:03
VIP
評論
兩岸
專欄
名家專欄
吳鯤鵬專欄:世界該防的不是中國人入境,而是極權病毒擴散
前些年玩過一個遊戲,叫《植物大戰僵屍》,每當僵屍們從植物的封鎖圈中突圍,這個遊戲就會伴隨著「僵屍進入了你的房間」這樣的喜感配樂結束。
吳鯤鵬
2023-01-04 15:10
評論
兩岸
專欄
張倫觀點:抗疫、批評與決策 —再談「民主與科學」
新冠病毒海嘯般席卷中國大地。短短十數天內,幾億人感染病毒。醫院人滿為患,火葬場無法按時火化逝者。然而三年來,政府除了強制實行清零政策,又做過什麼相關預案,以減少人們在大流行的情況下的各種損失?這些難道不是中國政府該給中國人乃至全世界的一個解釋的嗎?
德國之聲
2023-01-04 15:00
評論
兩岸
專欄
陳昭南專欄:全球疫情海嘯來襲?中國大開國門,變異病毒嚇壞全世界!
「紐約時報」於12月28日的一篇報導披露:上海一家醫院上週在社群媒體平台微信上發的動員令中預測,全市2500萬居民中最終將有一半人感染病毒,並警告醫院員工將在未來幾週面臨一場「慘烈的戰役」,不過該動員令現已被刪除。
陳昭南
2022-12-31 15:10
新聞
國際
兩岸
下班經濟學
1%Style
華爾街日報選文
華爾街日報》中國封控大鬆綁後亂象頻傳,「放開派」在社交媒體慘遭圍剿
嚴格的疫情管控措施取消後,新冠感染席捲中國,人們紛紛搶購退燒藥,醫院人滿為患,國內一些人開始發洩不滿。
Austin Ramzy
2022-12-30 21:00
風生活
財經
下班經濟學
理財
長榮海運年終最高52個月,普通上班族要賺4年!中國封控、調漲運價…現在是買股時機?投資達人給答案
編按:長榮海運(2603)可望連莊「年終王」!今年給出45個月年終獎金,更有媒體傳最高「52個月」,改寫去年創下的上市櫃公司發放年終紀錄。以基層員工月薪4~5萬元計算,換算下來可進帳200萬元,如果以主計總處公布2021年受雇員工全年總薪資中位數為50.6萬元,等於長榮海運員工領一次年終獎金就賺到一般上班族近4年的薪水。
艾蜜莉-自由之路
2022-12-30 20:14
國際
兩岸
下班經濟學
1%Style
華爾街日報選文
華爾街日報》嚴厲封控嚇跑中國有錢人,置產日本成「潤學」火熱目標
據這裡的房地產經紀人及華人社群的人士稱,越來越多的中國富人正來到日本生活。這凸顯出中國國內緊張的社會和政治氛圍。
Miho Inada
2022-12-29 16:00
1
2
3
4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