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多黨制 文章列表
#
多黨制
約 128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評論
政治
國內
專欄
吳統雄觀點:亞亞、王定宇、辜寬敏、吳澍培
最應該搶救亞亞的,是陸配之子王定宇。
吳統雄
2025-03-31 06:40
評論
政治
國內
專欄
鄭胤宏觀點:推動總統及縣市長大選排序複選制─為藍白合掛保證
民眾黨代理主席黃國昌日前表示,不排斥新北市長選舉,藍白共推人馬。這令人擔憂:二〇二六縣市長選舉,會不會藍白分裂,重演綠營少數當選?筆者呼籲:是時候推動總統及縣市長大選「排序複選制」,改革選制,保障民權,作為根本解決之道了!
鄭胤宏
2025-02-17 06:30
VIP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軍事
歷史
專欄
名家專欄
政經解密
許劍虹專欄:美軍延安觀察組與台灣─戴謝集團如何影響美國與兩岸
今年是美軍向延安派遣觀察組的第80個年頭,筆者早已撰文討論這個在許多人看起來已經老掉牙的問題,為什麼還要在此持續討論呢?大家對史迪威(JosephW.Stilwell)早已不陌生,他從1979年中美斷交以來就被台灣方面形容為導致大陸失守的頭號戰犯,至少在馬歇爾(GeorgeC.Marshall)使華以前是阻礙國軍反共的元凶。
許劍虹
2024-10-27 07:20
新聞
國際
美國大選》讓「選舉人團」決定誰是總統,多數美國人都不滿意!華府智庫學者:修憲不成還能這麼改
美國現行總統選制已有超過200年歷史,但根據皮尤研究中心(PewResearchCenter)2023年民調,有超過三分之二的美國人(65%)認為應該改變現行的選制,好讓總統大選能如實地反映民意。《華盛頓郵報》專欄作家西奧多・強生(TheodoreR.Johnson)3日提出3種改革建議,並呼籲選制的改革勢在必行。
李岱青
2024-09-21 13:03
新聞
國際
政治
國內
柯文哲深陷弊案風暴 BBC解析:台灣「第三勢力」會消失嗎?
柯文哲弊案一波三折,風暴還在持續延燒。台灣高等法院9月4日撤銷此前台北地方法院的無保請回裁決,要求地院重開羈押庭。
BBC News 中文
2024-09-05 10:16
評論
國際
專欄
鄧聿文觀點:歐陸向右,英國向左?
歐洲傳統上是中間偏左或偏右的政黨輪流上台執政,左右翼的極端政黨雖然在很多國家存在,但只能在議會中佔有不多的議席,難以獲得執政機會,然而,這種情況在近幾年有所改變。
德國之聲
2024-07-11 07:00
新聞
國際
法國國會決選7日登場 左右共治恐再現?兩輪投票制優劣一次看
法國明天進行國會決選,由於3大政黨聯盟在首輪投票拿不到100席,選民明天將選出國會577席中的501席,執政聯盟和左翼勢力盼能運用兩輪投票制的特性防堵極右陣營奪下總理大位。
中央社
2024-07-06 23:47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風書房
歷史
專欄
高敬文專文:台灣和新加坡模式都不適用─中國轉型的取徑
我們要意識到,中共政權不太可能選擇臺灣的民主化路徑,也不太可能擁抱新加坡的半民主化政體。
高敬文Jean-Pierre Cabestan
2024-07-02 07:00
評論
國際
兩岸
風書房
歷史
專欄
高敬文專文:蘇聯政權垮臺的教訓─「中國夢」不僅是民族主義話語
在天安門事件之後,中國共產黨在鄧小平的建議下,吸取了蘇聯政權垮臺的教訓。在經過了兩年的嚴苛管制之後,一九九二年鄧小平南下巡察深圳,這個於一九七九年建立的第一個經濟特區,並宣布改革開放政策將會繼續,政府將會盡所有努力保證發展,建成小康社會,而這將會是黨的首要目標。在鄧小平看來,只有這樣,中國才能逃脫東歐社會主義國家的「悲慘」命運:共產黨黨內的分裂、政權萎縮以及最終丟失執政權。
高敬文Jean-Pierre Cabestan
2024-06-28 05:50
評論
政治
兩岸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六四事件與八十年代的中國
一九八九年六月四日晚上響徹在天安門廣場的一聲聲槍響擊碎了無數人對於那個民主中國的夢想,此刻我們共同紀念六四事件的三十五周年,這場波及數十個城市,持續數月的政治動亂以戒嚴部隊進入天安門廣場告終,深刻影響了當代中國的發展。
Benny Zhu
2024-06-01 05:40
評論
政治
專欄
游盈隆專文:民眾黨的「第三大黨陷阱」─ 兼論協商式民主
2024台灣總統與立委大選結束到今天正好三個月。三黨對選舉結果都不滿意,但尚能接受。民進黨以四成得票率贏得總統,輸了國會,結束八年完全執政;國民黨總統輸,但立委席次大有斬獲,翻身成為國會最大黨;民眾黨總統雖輸,國會如預期上八席立委,政黨票四年成長一倍,總統票高達369萬多,跌破很多人眼鏡。選舉結果揭曉當天,我在臉書有感而發,下了一個結論:就現階段來說,這是最好的結局,因為選民不再將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繼2022九合一地方選舉之後,選民再一次狠狠地教訓了執政的民進黨。
游盈隆
2024-04-16 06:50
評論
政治
國內
專欄
吳統雄觀點:選前3箭全中!「少數代表性總統」如何解?
本文作者選前在《風傳媒》上發表:《「棄保」的迷思與選民如何改變?》、《用仇恨團結,因包容分裂─只能以透明競合而匯流》二文,提出3項預測,果然完全實現:
吳統雄
2024-01-18 06:40
評論
政治
國內
專欄
蘇永欽觀點:三黨鼎立下的憲政時差
新立法院將於2月1日開議,舊總統任命的行政院長是不是要按大法官第387號的解釋率領內閣提出總辭,才符合民意原則和責任原則?但新總統5月20日才就職,是不是該等新總統就職才能任命新院長以及新院長提名的副院長和閣員?若因此不總辭,依法案屆期不連續的原則,立法院抽屜清空已無行政院提案可審,而舊行政院考量新民意要由未來的行政院反映,好像也不適合提重大議案送立法院,其結果就是一府兩院都只能看守,而這一看守就差不多是110天,一二十萬公務員也只能集體放空。
蘇永欽
2024-01-03 05:50
評論
國際
專欄
葉家興觀點:西方民主徒勞無功-MIMAC大權獨攬
在西方陷入歐洲的俄烏衝突和中東的以巴衝突之際,由於大量資源投入到支援烏克蘭和以色列的軍事武器預算,不少普通人民的生活淪入困境。在即將到來的冬天前,居高不下的通膨蠶食基層民眾的購買力,許多人不得不在取暖和食物兩者之間做艱難選擇。
葉家興
2023-12-08 07:00
VIP
評論
國際
專欄
名家專欄
政經解密
沈旭暉專欄:荷蘭大選極右崛起─是變天?還是曇花一現?
荷蘭大選結束後,不少媒體都以「荷蘭特朗普當選」為大字標題。不過「當選」在荷蘭不是簡單投票結果可以決定的,得票最多的政黨究竟有多「特朗普」,也大可討論。不爭事實是走公開反移民路線的政黨,在歐洲各國的勢力越來越固化,已經成為有力執政的主流政黨;需要討論的則是對他們的制約力量又有多大,才能了解這一波風潮是真正的「變天」還是「曇花一現」。
沈旭暉
2023-12-04 07:10
評論
政治
國內
專欄
林靖宇觀點:「三分天下」勢在必行的政黨相互制衡
隨著「藍白合」破局,台灣選舉變得更加詭譎,當前總統大選政局充滿仇恨導致政治氛圍非常混亂,沒有任何一個政黨敢保證自己擁有立法院過半的局勢。由於立法院長期處在藍綠兩黨執掌下,且藍綠兩黨權力分配不均,導致代議制度運作在不同時期有着不同的現象,尤有甚者讓立法院運作遇到僵局或阻礙。
林靖宇
2023-12-02 05:50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柯粉郭粉都要去擁抱,藍立委才好選
馬韓都站出來挺全民調,不過,晚了,藍營小雞要做最壞打算。
雁默
2023-11-14 05:30
評論
政治
專欄
謝明瑞觀點:2024年台灣大選的老少配與藍白合
台灣第16屆總統選舉拉開序幕之後,各黨候選人相繼就位,2023年9月以後,根據各種民調顯示,執政黨的候選人一直保有較高的支持率,且與在野黨的每位候選人的差距都在百分之十以上,各種統計數字均顯示,在野黨的聯合是唯一能獲得執政機會的模式,而在下架民進黨已成為多數國人共識下,過去一黨獨大,現在卻逐漸失去領導地位的國民黨也不得不開始放下身段,積極與成立不滿五年的民眾黨結合,希望能藉由在野黨的合作重返執政之路,而這種「老少配」的選舉合作模式,也讓2024年的台灣總統選舉最受矚目。
謝明瑞
2023-11-10 06:50
評論
政治
兩岸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兩岸差異大,強求必無果
近期新聞描述一位大陸網友和新認識的臺灣網友聊天時,臺灣網友會不時說出「你們中國」、「我們臺灣」等敏感字眼,雖然兩人談得來,感情也算不錯,但這些話仍然讓大陸網友感到不舒服,直批對方根本就是在他的地雷區「蹦迪」,消息曝光後引發網友熱議,大陸網友認為這為臺灣網友三觀不正,應拒絕往來,臺灣鄉民則認為這樣的說法並無不妥,直言大陸人過於敏感。
書豪
2023-11-06 05:30
評論
國際
風書房
歷史
米那娃之梟飛起來,而且折回來了:《自由》選摘(1)
在我擁抱史達林之前,我早幾個月就見過他的肖像走過首都街頭,慶祝五一勞動節。每年都有這場遊行。電視轉播會提前開始,南斯拉夫電視台也沒有體育節目可看,表示我不必和爸爸搶奪電視螢幕的使用權,可以看完遊行再看布偶戲,然後看一部兒童電影,再穿著新衣出門散步,買冰淇淋,最後找城裡唯一的攝影師拍張照。他通常就站在文化宮附近的溫泉邊。
蕾雅.烏琵
2023-10-30 05:00
1
2
3
4
5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