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諾貝爾和平獎將於10月5日揭曉,全世界都引頸期盼。和平獎創設100多年以來,誕生許多高度爭議的得獎者,1991年獲獎的翁山蘇姬出任緬甸國務資政後,甚至被控縱容羅興亞的種族清洗。根據明尼蘇達大學(UniversityofMinnesota)政治學教授克雷布斯(RonaldR.Krebs)發表於澳洲網站「TheConversation」的文章,諾貝爾物理、化學、生理學或醫學、文學和經濟學5個獎項,都是評選委員會根據提名者現有的成就及其對人類的貢獻來決定獲獎者,唯獨和平獎是考量「潛在的政治影響力」決定得獎者,獲獎者後來的行為不符合委員會的期望,這種情況不屬罕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