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女人能在自衛隊工作扮演什麼角色?從女性自衛官的角度思考軍隊與性別

松島美紗是日本第一位女性戰鬥機飛行員(圖片來源:日本防衛省)

俄國入侵烏克蘭之後,女兵手持武器的照片在SNS上傳播,引起了廣泛關注。可能大家一時無法想像出日本自衛隊女隊員身臨前線的情景。但其實奔赴一線的女隊員人數在逐年增加,執行的任務甚至包括駕駛戰機和坦克。她們為何加入自衛隊?需要在其中發揮怎樣的作用?針對女性自衛官的歷史和現狀,我們採訪了長期研究軍隊與性別問題的佐藤文香教授。

在1973年已經廢除徵兵制的美國,以全美最大的女權組織NOW(全國婦女組織,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Women)為核心,認為女性也應該和男性一樣為軍隊效力,這種主張佔據了女權主義思想的一角。上世紀90年代的波斯灣戰爭成為女性大顯身手的重要契機,多達4萬名女兵被派往戰場。在1997年製作的好萊塢電影《魔鬼女大兵(G.I.Jane)》中,女主角是美國歷史上第一個加入海軍特種部隊「海豹部隊」的女性軍官,她拒絕特殊照顧,挑戰嚴酷訓練,該片作為「刻畫了男女平等終極狀態」的勵志故事獲得好評,成為熱門影片。

該片上映時,佐藤教授還在讀研究所,她表示自己當時對這種美國潮流感到彆扭:「難道追求迎合男性社會的理論和標準就是男女平等嗎?這就是所謂的女權主義嗎?我心存質疑。」

這種彆扭感成為促使她對軍隊、戰爭和性別問題產生興趣的一個契機,在博士論文中,她曾將相當於日本「軍事組織」的自衛隊女性自衛官作為研究對象。「女性們為什麼加入自衛隊?在自衛隊裡都經歷過什麼?我認為不應該將她們『他者化(othering)』。如果將她們視作與我們相隔遙遠的世界的人群,就會忽視各種各樣的本質問題。在不斷傾聽她們聲音的過程中,這種想法愈發強烈。」

這些研究的結晶便是2004年出版的《軍事組織與性別 自衛隊的女性們》。

受訪者佐藤文香著作:《軍事組織與性別 自衛隊的女性們》(圖片來源:Nippon.com)
受訪者佐藤文香著作:《軍事組織與性別 自衛隊的女性們》(圖片來源:Nippon.com)

針對自衛隊的研究備受警惕

佐藤教授回憶道:「日本的女權主義者一直很警惕將自衛隊作為研究對象的做法,對此抱有強烈的抵觸情緒」。「當時有人對相關研究的出現表示遺憾。背景原因在於他們擔心,將自衛隊與他國軍隊進行比較這種行為本身,可能會促使原本定義模糊的自衛隊被賦予作為軍隊的正當化色彩。我想,年輕研究人員在不知不覺中,被他們認為是在支持日本謀求軍事化。」

在這個時候,美國女權主義國際政治學者Cynthia Enloe的論著給感到孤立無援的佐藤教授帶來了勇氣。她指出,要想驗證家父長制在軍隊中的作用以及軍事化與非軍事化的過程,細緻觀察軍隊中的女性面臨的問題也是研究人員的重要工作。

「在美國,社會上有一種思維,認為參軍有助於提高女性等社會弱勢人群的地位。在日本,民眾對自衛隊的認知比較模糊,並不認為加入自衛隊完成軍事任務能夠直接有助於他們成為『一流的日本國民』。正因為如此,在包容女性方面,軍隊的『真實想法』更易顯現。」

第一部作品出版17年後,《女性士兵難題》出版。在這本書中,佐藤教授基於全球各國軍隊情況的變化,以新的觀點對自衛隊進行了分析。 (相關報導: 不能只有台積電來投資!當美國爭半導體主導權,日本能抓住最後機會嗎? 更多文章

「冷戰結束後,軍隊的職責從作戰轉變成以維護和平及人道活動為主的工作。長期以來,自衛隊在憲法第9條的規定下承擔救災等非作戰任務,與其將之視為『特殊』的事物,不如將其定位為新型軍隊的先驅榜樣──受到研究日本的海外學者論著的觸動啟發,我逐漸產生了上述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