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18日,國民黨主席洪秀柱表示,黃金、故宮寶物運來臺灣,對臺灣經濟穩定與人心安定起相當大作用,國民黨對國家相當大貢獻,不可忽略不談。[1]雖然洪秀柱的「黃金黨產說」爭議較大,但長久以來,臺灣社會普遍認為蔣介石運來臺灣的黃金數量龐大,為臺灣未來發展「奠基」。例如,在國史館2012年出版的「中華民國近六十年發展史」一書中,周琇環寫道「至於國庫資金的遷運,包括黃金480萬兩,其中80萬兩耗於國共內戰;外匯、純銀(含內戰剩餘銀圓)各約200萬兩,全部相當黃金800萬兩的資金運臺。在民國37年12月至38年5月27日國軍放棄上海時,分三批由上海及國外運來,主要作為新臺幣準備金以穩定新臺幣、軍費及財政支出,使得隨政府遷臺的軍隊、公教人員及一般百姓,來臺後的生活得到安置。......遷移來臺後,黃金、外匯穩定了金融飭序,奠基了新臺幣的發行幣信。」[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