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國家公墓 文章列表
#
國家公墓
約 79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國際
軍事
歷史
替川普慶生?美陸軍計畫6月舉辦閱兵遊行,將動員6000官兵、直升機和重型裝甲上街
美國陸軍(USArmy)傳出計畫在6月舉行閱兵遊行,藉由這個公開活動,一邊慶祝陸軍創建紀念日,同時也慶祝川普總統(DonaldTrump)的79歲生日。根據匿名知情人士透露,這場閱兵遊行計畫召集超過6600名官兵,出動至少150輛各式軍車、50架直升機、7組樂隊,以及邀請數千名平民共襄盛舉。
李靖棠
2025-05-02 15:32
新聞
國際
財經
商業
經濟
BBC盤點川普的百日維新:「電鋸式改革」撼動憲政,美國完全變了個模樣
在去年的美國總統選戰中,川普一再宣示,一旦重返白宮,將馬上推動大幅變革。
BBC News 中文
2025-04-28 13:54
VIP
評論
國際
政治
國內
軍事
歷史
專欄
大國博弈
名家專欄
許劍虹專欄:抗戰勝利80周年紀念─美中攜手為「自由中華」而戰
今年是抗戰勝利80周年,筆者在布里斯堡國家公墓向52位中華民國空軍烈士致敬之後,繼續趕路到德州斐德烈克斯堡(Fredericksburg)的國家太平洋戰爭博物館(NationalMuseumofthePacificWar)參觀。斐德烈克斯堡是前太平洋戰區盟軍總司令尼米茲(ChesterW,Nimitz,Sr.)將軍的故鄉,因此這座博物館設立於此注定與這位擊敗日本的美國海軍上將有深厚淵源。
許劍虹
2025-03-30 07:20
新聞
國際
又是華府雷根機場!達美航空客機差點與軍機相撞,FAA要啟動調查
美國聯邦航空總署(FAA)表示,將調查達美航空(DeltaAirLines)飛機和美國空軍飛機今天差點在雷根華盛頓國家機場附近擦撞的驚險事件。雷根華盛頓國家機場(ReaganWashingtonNationalAirport)附近今年1月29日發生客機和美國陸軍直升機空中擦撞事故,造成67人喪命,是美國航空客運16年來第一起致命相撞事故。
中央社
2025-03-29 21:24
VIP
評論
國際
兩岸
國內
軍事
歷史
專欄
大國博弈
名家專欄
許劍虹專欄:維繫中美聯合的紐帶─布里斯堡國家公墓
在之前討論亞利桑那州與中華民國關係的文章中,筆者以高華德(BarryM.Goldwater)參議員為核心介紹了中華民國空軍派員到美國受訓的歷史。今年是抗戰勝利80周年的紀念日,抗戰期間絕大多數為美軍用來訓練國軍飛行員的機場都位於亞歷桑那州,而且時至今日中華民國空軍都還有一個中隊的F-16戰機常駐莫里斯空中國民兵基地,再再證明亞利桑那州與中華民國關係匪淺。
許劍虹
2025-03-23 07:20
VIP
評論
政治
國內
軍事
歷史
專欄
名家專欄
政經解密
許劍虹專欄:青天白日照耀下的大峽谷與仙人掌─亞利桑那州與中華民國的特殊淵源
相對於加州與紐約州而言,位於美國西南部的亞利桑那州始終不是華人移民的首選,亞裔人口只占10%左右,近年來卻因台積電在其首府鳳凰城設廠的緣故而廣為台灣人所知。可事實上亞利桑那州與台灣的關係遠遠不只是台積電而已,因為早從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亞利桑那州就被美軍選中用來培養中華民國空軍的飛行員。
許劍虹
2025-03-02 07:20
新聞
國際
就職典禮前夕,川普誓言結束「美國的衰落」:拜登每一項愚蠢的行政命令,我上任後都會立刻廢除
「明天中午,美國長達四年的衰落將落下帷幕,我們要開始美國強大、繁榮、尊嚴與自豪的嶄新一天」、「拜登政府的每一項激進和愚蠢的行政命令,都將在我上任後數小時後遭到廢除。」
國際中心
2025-01-20 18:39
VIP
國際
軍事
經濟
大國博弈
川普會把台灣當成談判籌碼嗎?葛來儀:「川蔡通話」的教訓在前,他不太會主動這麼做—但可能被動接受北京要求
香港《南華早報》20日刊出葛來儀專訪,對於「川普會不會把台灣當成跟北京的談判籌碼」,這位華府智庫「德國馬歇爾基金會」(TheGermanMarshallFund)印太計畫主任表示,川普在第一個總統任期有了「川蔡通話」的教訓,他不太可能採取主動操作、但有可能被動接受北京要求。
國際中心
2025-01-20 18:09
評論
國際
風書房
軍事
藝文
第一顆核彈朝五角大廈發射,世界文明注定在72分鐘內毀滅:《核戰末日》選摘(1)
一枚百萬噸級的熱核武器開始引爆,首先出現的是一道強大到人腦無法理解的光與熱。華氏一億八千萬度的熱度比起地球所繞行的太陽核心溫度,還要熱上四或五倍。
安妮.雅各布森 Annie Jacobsen
2024-10-26 05:10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軍事
歷史
專欄
徐相文專文:解密韓戰─中華民國的秘密參戰活動
摘要:中華民國參與韓戰的學術研究,國內外學術界直到最近才開始進行。過去,韓國媒體對駐韓華僑和中共逃亡者組織的「SeoulChinese支隊」(SC支隊)活動有若干報導,但證實中華民國參戰的史實,只有三年前徐相文博士發表的學術論文。韓戰爆發後,蔣介石立即提出派遣三個師的建議,但遭到李承晚和華盛頓的拒絕。美國一直沒有理會蔣介石的提議。然而,1950年10月中共軍隊參戰後,局勢改變。麥克阿瑟司令部指示駐韓美軍,為了審問共軍俘虜、進行心理戰、敵後偵察及游擊活動等需要,聯繫中華民國駐韓大使邵毓麟,請其派遣國民黨軍隊。
徐相文
2024-09-04 07:10
新聞
國際
軍事
川普又惹事!幕僚動手推阿靈頓國家公墓官員,美國陸軍批「不當攻擊」
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日前拜訪阿靈頓國家公墓時意外惹風波,陸軍29日將矛頭指向川普的幕僚動手推公墓官員。
國際中心
2024-08-30 17:17
新聞
國際
川普怯戰了?《華郵》:痛批ABC做「假新聞」,川普恐缺席大選辯論
根據《華盛頓郵報》的最新民調,賀錦麗除了在全國範圍穩定領先,在搖擺州也有所斬獲,包括威斯康辛、賓州、密西根都由黑翻紅,川普在保持領先的其他搖擺州則被賀錦麗縮小差距。正當川普選情不妙之際,這位前總統竟對即將登場的電視辯論表現出「怯戰」跡象。
國際中心
2024-08-27 16:35
評論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初訪美國紐約與華府之所見所感
十月初,剛跟隨馬總統一起訪問新加坡,在參訪與交流的過程中有許多新的見識與收穫;十月中旬再度出訪,很榮幸有機會繼續跟著馬總統的腳步遠赴美國。在經歷900分鐘的飛行後,滿懷期待又興奮的心情降落在紐約甘迺迪機場,首次踏上美國,我帶著澄澈的心靈準備迎接新的事物與風景。九天八夜的旅程短暫而精實,我們走訪兩座具有代表性的大城市—紐約與華盛頓,分別是商業經貿中心與政治文化中心,兩大城市各有不同的風格,也擁有屬於各自的氣味。
賴佳煦
2023-12-01 05:30
評論
國內
專欄
張經緯觀點:台北市幾條親山步道 在疫情期間默默地升級改造
多年前我在美國雷尼爾峰國家公園(MountRainierNationalPark),看到一個工頭帶領年輕工人建造一個木製平台。他使用水平儀仔細測量平台的水平和傾斜角度,平台周圍的定位和長度都經過仔細校正。旁邊的木製樓梯整齊平滑,就像是一件藝術品而不是一個工程。他們的嚴謹和精湛的技術令我留下深刻印象。
張經緯
2023-04-22 13:40
新聞
政治
尷尬!獨派告蔣萬安不下葬蔣介石違法 媒體人:蔡英文花3百萬修陵寢
台北市長蔣萬安2月28日首度以市長身分出席228紀念活動,便遭獨派團體抗議一度中斷致詞。台灣國今(1)日下午2時28分更「加碼」,赴台北地檢署告發蔣萬安違反《殯葬管理條例》,因為蔣介石浮棺遲遲未下葬。媒體人張禹宣今天也在臉書發文批,獨派食髓知味,再度在今日「起乩」,這回把腦筋動到蔣介石的「屍體」,如果這不叫作秀,他真的不知道什麼叫做秀了。
邱珮畇
2023-03-02 17:00
評論
國際
風書房
軍事
那一天,我被擊落:《活著的每一天》選摘(2)
我還記得那天早上的氣味。伊拉克的沙塵被烈日曬乾,盤旋飄落,與液壓液甜膩的氣味和JP-8航空燃油的柴油味混合在一起。我走向我的黑鷹,呼吸著剛起飛的飛航器排出的熱氣。我爬進駕駛艙,被一種熱金屬、汗水和防彈衣混合的刺鼻氣息包圍。世界上再也找不到這種味道了,每一次都讓我熱血沸騰。
譚美.達克沃絲
2022-01-31 13:10
評論
兩岸
國內
軍事
歷史
專欄
賈忠偉觀點:二戰期間的欽迪特遠程突擊隊
1941年末至1942年初,西方同盟遭受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後一次慘重的失敗。2月15日,英軍在新加坡無條件投降,3月7日,又棄守仰光……日軍已經佔領了除緬甸以外的整個東南亞,仰光失守後,緬甸全境陷落已不可避免。然而,此時日軍的進攻速度突然慢了下來,仰光失守後的數周內,穩定緬甸戰線的努力似乎還有一線希望,但幻想很快就破滅了。就在此時,曾經在中東地區組建過兩支特種部隊的溫蓋特上校奉命調往緬甸,去組建一支新的突擊隊……(註1)
賈忠偉
2021-12-05 07:00
新聞
國際
歷史
南韓前總統全斗煥倒斃自家廁所:死前暴瘦、無法正常進食的「光州事件」劊子手,南韓政府拒絕舉行國葬
南韓前總統全斗煥今(23日)被發現死在首爾自宅廁所,享年90歲。軍人出身的全斗煥曾任南韓第11、第12屆總統,但他最為人所知的事蹟是1980年的「光州事件」。全斗煥當時下令血腥鎮壓,據信至少數百人遭到殺害,並且因為內亂和叛亂罪被判無期徒刑。全斗煥雖在1997年12月獲得特赦出獄,但他終其一生不曾對「光州事件」的受害者道歉,並於晚年罹患「多發性骨髓瘤」(血癌的一種)。據稱全斗煥死前身形消瘦、呼吸困難、無法正常進食,在法庭上連自己的地址都說不清楚。韓聯社稱,全斗煥的歷史定位並非「南韓總統」、而是「一名踐踏民主化的軍頭」。
李忠謙
2021-11-24 12:00
評論
國際
國內
藝文
歷史
專欄
許劍虹觀點:開啟美「中」國會外交的「飛虎」議長史蒂文斯
今年是飛虎隊成軍80週年,所有第二次世界大戰在中國服務過的美國飛行員,無論是俠義還是廣義的「飛虎隊」,都是當今美國社會公認的「最偉大世代」(TheGreatestGeneration)。根據美國作家湯姆·布洛考(TomBrokaw)的說法,二戰世代的美國人之所以偉大,不只在於他們擊敗了納粹德國與日本帝國兩大邪惡軸心,還在於他們參與並打造了戰後的美國社會。
許劍虹
2021-09-27 07:00
新聞
國際
歷史
不得好死!史達林、格達費、希特勒、齊奧塞斯庫等大獨裁者的最後一程
有學人盤點人類歷史上的暴君,發現這些曾經手握萬千民眾生殺大權的人壽終正寢的極少,生命最後一程並不風光。
BBC News 中文
2021-09-09 20:10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