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國家亞洲研究局 文章列表
#
國家亞洲研究局
約 28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政治
軍事
顧立雄頒贈前印太司令「三等雲麾勳章」 盼持續深化台美交流
國防部長顧立雄4月30日上午接見美國智庫「國家亞洲研究局」(NBR)訪問團,歡迎前美軍印太司令阿奎利諾(JohnAquilino)上將再度訪台,並頒贈「三等雲麾勳章」,表彰其任內致力強化台美軍事交流及維護印太區域和平穩定的卓越貢獻。
張曜麟
2025-05-01 14:22
新聞
政治
接見外賓比賴清德還勤?蔡英文卸任依舊忙碌 辦公室看板2圖樣透露小巧思
前總統蔡英文卸任後的辦公室,就位於信義路上的某辦公大樓,離她目前居住的敦南寓所很近。蔡英文卸任至今,5月22日會見立陶宛前總統葛寶思凱德(DaliaGrybauskaitė),8月14日會見日本眾議員石破茂,從現場照片都可以看到「蔡英文辦公室」的木製看板,上面有著她的小巧思。
黃信維
2024-08-15 18:21
新聞
政治
蔡英文會美智庫!蔡正元指競爭態勢成形:身邊有蕭美琴賴清德本就不太爽了
前總統蔡英文日前在社群平台上分享,她與美國智庫國家亞洲研究局(NBR)進行了一場視訊會議。前立委蔡正元指出,該智庫單位偏向保守派,蔡英文此舉在暗示「自己與共和黨關係不差」,若共和黨候選人川普(DonaldTrump)當選美國總統,未來由誰主導美國關係,蔡賴之間將形成戰略競爭。
許詠晴
2024-07-28 08:20
VIP
國際
兩岸
大國博弈
川普重返白宮有利中國對台計畫?前美官員:他不在乎台灣是「公開的秘密」
隨著美國前總統川普代表共和黨參選、重返白宮的可能性增加,各界正在評估川普第二任期將如何影響美中台關係,或改變北京對台灣的算計。《日經亞洲》30日引述專家和前美國官員的分析,指出拜登對台灣的承諾對北京有強大威懾作用;相較之下,「川普不在意台灣」是華盛頓「最公開的秘密」,屆時中國可能利用台灣社會的緊張與不安全感。
蔡娪嫣
2024-01-31 09:01
新聞
國際
兩岸
軍事
BBC深度解析:北京如何用「灰色地帶」戰術威脅台灣?
今年9月中旬,103架中國解放軍戰機一天內飛越台海「海峽中線」,打破歷史紀錄,其中有40架進入了台灣的「防空識別區」(ADIZ)。
BBC News 中文
2023-10-06 10:11
VIP
國際
兩岸
財經
商業
經濟
大國博弈
亞洲資源新競賽!打破中國壟斷關鍵礦物 《經濟學人》:這些國家摩拳擦掌
中國幾乎壟斷許多關鍵礦物,供應近90%的加工稀土元素。英國重量級期刊《經濟學人》指出,這個情況正推動澳洲、日本、南韓及其他國家尋求中國以外的關鍵礦物多元來源,並在這個過程定義以資源為基礎的新地緣政治。
廖綉玉
2023-06-23 09:00
新聞
政治
示警「中國2027侵台」引發世界關注 美前印太司令戴維森拜會蔡英文
曾於美國國會表示「中國於2027年可能對台動武」的美國前印太司令部司令戴維森(PhilipS.Davidson)今(2)日率美國智庫「國家亞洲研究局」(NBR)訪問團拜會總統蔡英文。蔡英文表示,面對威權主義擴張,台灣必須提升自我防衛能力,才能確保國家安全,願和美國及所有理念相近夥伴,持續深化合作,新的一年會持續凝聚更多力量,為區域的繁榮發展做出貢獻。
楊舒媚
2023-02-02 21:23
新聞
國際
兩岸
國內
軍事
美軍將領預測中國進犯台灣時間大不同 到底是2025還是2027年?
曾預估中國會在2027年攻打台灣的美國前印太司令戴維森,30日率領美國智庫「國家亞洲研究局」訪團來台灣,而他日前接受日本媒體專訪時,再次重申此犯台時間。不過美國空軍上將米尼漢則認為,中國可能在2025年攻台,屆時恐怕與美國開戰;美國海軍作戰部長吉爾迪甚至曾說會是2023年。
簡恒宇
2023-02-01 03:00
風影音
國際
兩岸
財經
經濟
「忠誠習家軍」全面替代「務實知美派」,中國經濟戰略將會怎麼變?
在中共二十大後,新一屆權力核心的成員被認為全部是習近平最信任的官員,包括總理李克強在內的目前中國主管經濟的最高級官員幾乎被全部替換。分析人士指出,二十大人事格局變動打破了中共延續幾十年的諸多慣例,預示自鄧小平以來的以經濟工作為中心的基本國策就此結束,新時代的戰略重心將更加註重國家安全。
美國之音
2022-10-28 01:55
新聞
國際
兩岸
習近平30年前舊文重見天日!一篇「六四」過後發表的文章,預示了他的鐵腕統治
一篇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在「六四」不久後發表的文章最近重新浮出水面。在這篇文章中,習近平稱,政府應嚴格審查中國的藝術界,並強調這與中國的政治穩定脫不開關係。推特上的觀察人士感嘆,習近平如今對中國的鐵腕控制,早在當年就能看出跡象。
美國之音
2022-10-09 21:10
國際
兩岸
中國的「南方戰略」:藉由一帶一路擴大影響力 拉攏開發中國家圍堵美國
開發中國家集中的北半球南端和南半球,一直是中國花心思做外交的區域。美國獨立研究機構「國家亞洲研究局」高級研究員羅蘭德撰文稱,中國拉攏這些南方國家,從最初的經濟目的,變成今日對付美國的棋子,而美國應對此局勢,必須關注擁有資源且位於地緣政治遏制點,以及民主剛萌芽的國家。
簡恒宇
2022-06-11 00:00
國際
財經
下班經濟學
1%Style
華爾街日報選文
華爾街日報》美國預計不會重返TPP,但拜登政府將以「印太經濟架構」制衡中國
拜登(JoeBiden)政府正準備發布其首個亞太地區總體經濟戰略。在對中國日益擴大的亞太影響力感到不安之際,美國的盟友以及美商業團體對該戰略期盼已久。
Yuka Hayashi
2022-02-08 18:04
新聞
國際
兩岸
回顧2021》面對亞洲各地威脅,中國如何運用「超級大國」地位強勢應對
亞洲專家說,中國2021年大部分時間都在利用經濟影響力和超級大國的地位毫不妥協地處理亞洲各地的威脅。
美國之音
2021-12-30 13:00
新聞
國際
兩岸
軍事
歷史
蘇聯解體30年》地緣政治劇烈變化,成為中國快速崛起壯大、抗衡美國勢力的加速器
12月26日是前蘇聯解體紀念日。1991年的這一天,「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正式分崩離析,包括俄羅斯在內的15個成員國各自重回主權狀態。承襲蘇聯最多「遺產」的俄羅斯儘管野心猶在,但已無法繼續發揮前蘇聯的政治和軍事影響力。分析稱,蘇聯解體所帶來的地緣政治改變,成為中國快速崛起壯大、抗衡美國勢力的加速器。
美國之音
2021-12-18 21:00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專欄
陳昭南專欄:中共悍拒「種族滅絕」指控,美歐下一步?
繼美國之後,2月22日,加拿大國會以266:0的壓倒性票數,通過了認定中共對維吾爾人的暴行為「種族滅絕」。各國際媒體報導稱:在本案中,杜魯道與他的內閣成員棄權,不過自由黨的「後座議員」普遍投下贊成票。「後座議員」是指執政黨議員中的非內閣成員。
陳昭南
2021-02-27 07:00
VIP
國際
政治
兩岸
新新聞
湄公河成美中新角力場,美衛星揭露中國搶水
今年八月二十四日,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出席「瀾滄江-湄公河合作第三次領導人視訊會議」,承諾「有事大家商量著辦」。在湄公河五國(泰國、越南、柬埔寨、寮國及緬甸)壓力下,李克強終於鬆口說:「中方將從今年開始,與湄公河國家分享瀾滄江全年水文信息。」這說明了,即使中國與湄公河五國在二○一七年九月二十八日已於柬埔寨金邊成立「全球湄公河研究中心」(GCMS),但會議流於形式,中國也不願意釋出上游資訊。
林廷輝
2020-12-27 10:00
新聞
國際
兩岸
「戰狼外交」這回不管用:中國在聯合國大會猛踢鐵板,連杜特蒂都硬起來
中國在本屆聯合國大會遇到了強勁的逆風,除了美國總統川普要求中國為新冠疫情負責之外,中國在人權、南海、台灣,甚至習近平近年來不斷提出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等議題都分別遭到了不同國家的抵制。
美國之音
2020-09-25 13:10
新聞
國際
兩岸
軍事
共軍若強奪太平島,美日台韓4國虛擬演習結果:美方不會派軍援台
共軍據報8月將在南海軍演,模擬奪取台灣控制的東沙島。一場由美國、台灣、日本及南韓前官員共同參與的虛擬演習結果顯示,若共軍占領台灣有效控制的太平島,美方不會派軍援助。
中央社
2020-07-22 09:57
新聞
國際
政治
兩岸
美國學者台灣觀選:人民用生命守護民主,台灣會有新的希望和韌性
國際矚目總統與立法委員選舉,到台灣觀察選舉的美國學者祁凱立說,觀察唱票和開票的過程讓他感受到民眾「用生命在守護民主」,他相信今天起「台灣會有新的希望和韌性」。
中央社
2020-01-12 13:30
新聞
國際
兩岸
國台辦評「623反紅媒」遊行:這完全是抹黑迫害「客觀報導」的媒體!
時代力量立委黃國昌、網紅「館長」陳之漢23日在凱道合辦反紅媒活動,包括民進黨、時代力量、社民黨、台灣基進等政黨紛紛出席響應,數萬人走上街頭「拒絕紅色媒體」。中國國台辦26日對此表示,這是打壓迫害客觀報導的媒體,完全是一種倒行逆施。
國際中心
2019-06-26 13:33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