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台美貿易戰 文章列表
#
台美貿易戰
約 48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政治
財經
別只盯32%關稅!台經院專家揭「被忽略的風險」:恐對台廠帶來劇烈衝擊
美國總統川普對各國祭出對等關稅措施,台灣可能面臨高達32%的重稅衝擊,儘管川普已宣布暫緩90天,開放各國展開談判,但此舉已對市場造成劇烈震盪。台經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在節目《新聞幕後》指出,台灣不只該擔心直接輸美商品所課徵的關稅,經由區域分工輸往美國的商品,同樣也可能對台灣廠商造成劇烈衝擊。
蔣帆威
2025-04-27 09:10
新聞
政治
財經
川普關稅戰清場中?台經院專家示警:下個戰場恐重創全球金融市場
美中貿易戰開打至今,美國總統川普日前透露已與中國代表展開會談,暗示將調降對中關稅,即便中國外交部否認,但已有媒體報導指出,中國已悄悄豁免部分電子產品關稅,雙方態度似乎出現緩和跡象。台經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在節目《新聞幕後》分析,關稅戰接下來應該會進入清理戰場的階段,但美中雙方的下一個戰場恐怕會出現在「貨幣戰」,屆時將有可能對全球金融市場的穩定造成劇烈衝擊。
蔣帆威
2025-04-27 08:10
新聞
國際
政治
兩岸
國內
軍事
科技
重磅專訪
VIP
大國博弈
專訪》中國崛起實力「後來居上」 關中:美國保護不了台灣,也不敢保護
世界格局走向中美大國博弈已是不爭的事實,新加坡資深外交官馬凱碩11日在台北發表主題演講,特地提醒台灣不能對世界正在發生的結構性變化假裝沒有看到。近日出版新書《強權即公理:這就是美國》的考試院前院長關中接受《風傳媒》專訪,強調美國就像一個黑社會老大,不甘心要他退位,從而虛張聲勢;台海要是發生衝突,「美國保護不了台灣,也不敢保護台灣」。
張鈞凱
2024-09-14 08:20
新聞
國際
財經
下班經濟學
產業觀點
經濟
證券投資
理財
全球貿易格局大洗牌,是誰從中得利、受害?一文看懂世界商品貿易結構變化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中美貿易戰開打已近5年,供應鏈去中化、去美化的趨勢是否仍是進行式?台灣外銷出口變化如何看出親美遠中與新南向政策?全球貿易格局大洗牌下,哪些經濟體從中得利、或是相對受害?本文帶您快速看懂美中台經濟體的商品貿易結構變化!
財經M平方
2023-07-03 07:50
新聞
國際
財經
科技
經濟
率先量產3奈米晶片,三星超車台積電?半導體大戰背後的地緣政治博弈
韓國半導體大廠三星電子(SamsungElectronics)6月30日宣佈2022年下半年起率先開始量產3奈米的半導體晶片(chip,又稱晶片)。面對挑戰,全球晶片代工龍頭台積電(TSMC)數天後在年度技術論壇上宣佈其3奈米製程(泛指產品生產加工的過程)將如期於下半年進入量產。
BBC News 中文
2022-07-29 23:57
新聞
國際
兩岸
國內
台灣想與澳洲談FTA 中國仍是最大挑戰
「台灣和澳洲現在的貿易相當依賴中國市場......這對我們的國安帶有危險且無法維持,所以我們需要讓貿易多元化」,我國駐澳洲布里斯本辦事處處長陶令文向澳洲廣播公司強調,台灣與澳洲是「天然夥伴」,雙邊經濟「高度互補」,至於台澳簽訂《自由貿易協定》的可能性,專家認為中國仍是主要因素。
簡恒宇
2021-07-07 20:00
風影音
國際
兩岸
「就算你繼續餵牠,鱷魚遲早還是會吃掉你!」美共和黨眾議員警告:美國不可對中共有任何同情
來自賓夕法尼亞州的共和黨聯邦眾議員佩里(Rep・ScottPerry,R-PA)最近在接受美國之音專訪時表示,以歷史結果來看,華盛頓對北京的戰略耐心是毫無作用的。佩里說,各方專家對於中國何時或是否會以武力侵犯台灣持不同看法,但毫無疑問的是,中共在台灣海峽乃至整個印太地區的好戰行為正不斷加劇。佩里認為,美國在兩岸關係的「沉默和缺席」是對中國的挑釁,因為這將開啟中國政府發動攻勢進逼的「機會之窗」。
美國之音
2021-04-13 12:04
新聞
國際
兩岸
財經
拜登將如何處理美中關係?台灣企業家:拜登比較溫和,但仍需「靜觀其變」
過去兩年多來,許多台灣科技公司受到川普總統發起的美中貿易戰衝擊,現在,這些台灣的企業家們正密切關注美國當選總統拜登對中國的政策。
美國之音
2020-11-18 16:10
新聞
國際
兩岸
VOA專訪全文:龐畢歐首席反中智囊余茂春,如何看待川普主義?
美國國務卿龐畢歐的首席中國政策和規劃顧問余茂春,11月12日接受美國之音專訪。他說,在中共的行為沒有根本改變的情況下,根據其行為重新認識的對華政策理念也沒有改變的理由。「不管誰當總統,他畢竟是美國的總統,他一定是按照美國人民的利益來考慮。這是美國民主共和兩黨的共識,」余茂春指出。以下為專訪的全文。
美國之音
2020-11-18 14:10
新聞
國際
美國總統大選後的台海前景:邀請蔡英文訪美,還是台美關係低調降溫?
被美國主要新聞機構預測將贏得選舉的當選總統拜登,已經接到來自全世界許多領導人的道賀,包括台灣總統蔡英文在內。拜登已經開始積極準備明年1月20日就職接管政府,美國新政府上台後緊繃的台海情勢是否降溫以及兩岸關係的發展也令人矚目。
美國之音
2020-11-12 19:40
評論
政治
財經
風評
風評:暫緩美萊豬開放此其時矣
美國大選結束川普敗選,蔡政府是該檢討、修正開放美牛豬政策,暫緩明年元旦的開放,因為「開放條件與時空環境都改變」了。
主筆室
2020-11-09 07:20
新聞
國際
如何應對中國?六位專家給新任美國總統的政策建言
激烈的美國大選揭曉在即,無論川普連任成功,還是拜登成白宮新主,下任美國總統都將面臨未來四年美中關係走向的新挑戰。
美國之音
2020-11-03 12:10
VIP
國際
政治
國內
財經
新新聞
專欄
陳錦稷專欄:川普、拜登政策如何影響台灣經濟
美國總統大選與參眾議會選舉將至,各國關心選後對全球經濟局勢的影響。
陳錦稷
2020-10-27 17:10
新聞
國際
拜登若選上總統,美國還會支持台灣嗎?日經:拜登政府將重建盟友信任,但挺台力道可能減弱
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JoeBiden)如果在11月3日的大選中勝出,這對亞洲意味著什麼?他會是歐巴馬2.0,還是延續川普在亞洲的政治遺產?美國大選僅剩兩週時間,太平洋兩岸的政策制定者無不關切這個問題。畢竟拜登目前在民調暫居領先,他如果乘勢當選,勢必得面對川普過去四年在亞太地區所留下的重大影響,這些問題包括美中貿易戰、美中科技戰、北韓問題、南海爭議,當然還有台灣。
李忠謙
2020-10-23 08:10
新聞
國際
兩岸
財經
《紐時》揭露美國貿易談判代表萊特海澤擋台美經貿協商 外交部:美國國會和商界力挺簽署台美BTA
由於美國國務院亞太助卿史達偉8月31日表示,主管經濟的國務院次卿柯拉克會主持美國與台灣之間的「經濟與商業對話」,因此傳出柯拉克要訪問台灣後,外界認為有助於洽談台美雙邊貿易協定,不過經貿談判業務是由美國貿易代表署負責,《紐約時報》6日揭露,貿易代表萊特海澤顧慮與中國談成的經貿協議,反對與台灣展開談判。
簡恒宇
2020-10-07 13:11
新聞
國內
財經
2關鍵擴大我對美出超幅度 楊金龍:應該是良善的
中央銀行17日召開理監事會,確認基準利率維持1.125%,央行總裁楊金龍表示,央行之所以維持利率不變,主要係台灣經濟成長率優於預期,與通膨率低於預期導致,全年經濟成長率預估值,從1.52%略為上修至1.60%,對於台美雙邊貿易協定(BTA),比照韓美FTA訂定「匯率操縱條款」。楊金龍表示,並不排斥,台灣今年對美貿易出超擴大,主要係中美貿易戰與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疫情導致,增加幅度「沒有大到哪裡去」,這樣的現象「應該是良善的!」
林上祚
2020-09-17 20:23
評論
國際
兩岸
專欄
張光球觀點:美台聯手,回防拉美,難撼中國
美國新冠疫情仍無法得到有效控制,但白宮和國會依然全力防堵大陸在全球的發展。繼打「台灣牌」後,日前美國國會兩黨議員又聯手推動《提升美洲國家競爭力、透明度和安全法》,加強與拉美國家多面向的合作關係,好壓制中國在該地區的影響力。數日後,我駐美代表蕭美琴以視訊會議的方式,拜會國務院西半球事務局代理助卿柯札克,雙方就共同合作在拉美推動民主價值,交換意見,此舉,正符合上述法案的核心利益。然而,該法案除了充滿著「門羅主義」的霸權心態之外,也暴露出美國長期忽略拉美的政策。
張光球
2020-08-30 06:30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專欄
弘安觀點:美中闗係衝突全面升級 台灣何以自處?
美中關係之間的互動,無論是政治還是經濟,都是國際上關注的焦點。從2017年貿易戰開打以來持續緊張,自2020年爆發新冠肺炎,至今已在全球奪走接近70萬條人命,而且還在持續增高,兩國互動也降至冰點。從貿易戰開始,新冠肺炎爆發,接著港版國安法、南海問題等,日前美國更毫無預警地下令要求中國駐休斯頓(Houston)領事館關閉,中國隨後做出對等反制,撤銷美國駐成都總領事館的設立和運行許可,讓美中關係迅速惡化,緊張局勢全面升級。
弘安
2020-08-07 06:30
新聞
國際
兩岸
白宮公布全新戰略報告:對華接觸政策失敗,全面遏制中國擴張
白宮制定了一份新的對華戰略報告,承認過去幾十年的對華接觸政策已經失敗。報告說,美國決定改變對華策略,採取公開施壓的方法,遏制中國在經濟、軍事、政治等多領域的擴張。
美國之音
2020-05-22 10:25
新聞
國際
財經
科技
華爾街日報選文
華爾街日報:台積電將赴美設立晶片廠,生產最先進5奈米晶片
全球最大的矽片代工製造商台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TaiwanSemiconductorManufacturingCo.,TSM,簡稱:台積電)將宣布在亞利桑那州設立一家先進晶片工廠的計劃,與此同時美國正日益擔憂在這種關鍵技術方面對亞洲的依賴。
華爾街日報
2020-05-15 18:34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