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台灣主權獨立 文章列表
#
台灣主權獨立
約 276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台獨勿假扮中華民國綁架台灣
「台獨」外交部譴責習近平:「台灣回歸中國」是二次世界大戰後,重組國際秩序一部份的說法,是北京企圖消滅我國主權,並強調:民主台灣與專制中國,兩者互不隸屬。這個看似理所當然的譴責,其實是:台獨假扮中華民國來綁架台灣的政治話術。
孫榮富
2025-05-13 05:30
評論
政治
兩岸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民進黨何不放棄台獨黨綱?
我國外交部針對中國大陸主席習近平在俄羅斯媒體「俄羅斯報」以1943年「開羅宣言」及「波茨坦公告」做出了回應,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當時尚未成立,何來確認台灣主權問題?我國外交部強調,《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日本降伏文書》、《舊金山和約》以及具國際法效力文件,清楚載明台灣及附屬島嶼應歸還中華民國。而《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確認了中華民國對台灣主權,當時中華人民共和國根本不存在。
孫家瑞
2025-05-11 06:00
評論
政治
專欄
吳榮鎮觀點:謊言說一千遍也不會成為真理一評民進黨對人民的認知戰
哈佛大學心理學系教授史迪芬‧平克(StevenPinker)認為:人類的演化與進步,就是一部理性戰勝蒙昧的偉大歷史。
吳榮鎮
2025-05-10 06:30
VIP
政治
兩岸
軍事
大國博弈
幕後》綠營何仁傑共諜案後座力太強!美國對民進黨「氣炸了」,國安高層角力暗流湧動
長期擔任國安會秘書長吳釗燮親近幕僚的助理何仁傑因涉嫌共諜案,目前已遭檢方收押。吳釗燮身為台灣國安體系高層,此案一出不僅震驚台灣朝野,連美國方面都感到極度緊張,擔心美台高層機密經何仁傑洩露給對岸。吳釗燮依然以各種理由不赴立法院備詢。據了解,此案爆發後已經造成兩大連鎖反應,第一是美方對民進黨政府的信任瀕臨崩毀,第二則是吳釗燮與外交部長林佳龍等國安高層角力暗流湧動。
楊騰凱
2025-05-08 08:50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軍事
風評
風評:還有誰不是「中共同路人」?
終於不忍了,英國《經濟學人》周刊以「棄台液壓機」為封面故事,罕見惹來綠營側翼集體圍剿。從「綠營國師」等人批評《經濟學人》連續3年「販賣台灣危機成癮」,按照民進黨膝反射式的認知作戰邏輯,原來國際媒體都成了「中共同路人」——難道認為解決了提出問題者,就能解除台灣的當前危機?
主筆室
2025-05-07 07:20
新聞
國際
政治
兩岸
國內
軍事
經濟學人再提「棄台論」!前陸軍中將:台灣命懸一線,賴清德內外交迫
前陸軍中將、前國民黨籍立委吳斯懷向《風傳媒》表示,近期《經濟學人》封面報導再提「棄台論」,認為美國總統川普極可能為了避免與中國爆發全面戰爭,進而與中國領導人習近平達成一筆放棄台灣的交易。同時總統賴清德內部民調也在走跌,賴可說是內外交迫,還要放著關稅大戰不管跪舔美國?
楊騰凱
2025-05-05 14:48
評論
政治
兩岸
專欄
薛偉觀點:台美關係的「另一條路」
在海外中國大陸異議人士中,我算是資歷最早的一批了。多年來,接觸了數以千計流落在世界各地的大陸人民,他們的共同點是追求一個民主、自由、人權、法治的中國,對台海兩岸的統獨問題,大前提是:台灣人民有民主自決的權利,「人民的福祉高於一切」。
薛偉
2025-04-13 06:30
評論
政治
兩岸
國內
專欄
黃丙喜觀點:區桂芝老師說錯了嗎?
橘逾准為枳,是地理因素。在台灣,統獨認同和言論自由也因掌權者的不同而由橘變枳了嗎?北一女教師區桂芝最近從賴政府所受的遭遇,不容忽視,否則,這種政府霸凌終會讓台灣的民主法治蕩然無存。
黃丙喜
2025-03-31 06:50
評論
國際
政治
軍事
專欄
布洛薩專文:獨立事實與主權幻想─台獨論述如何說不通
2024年5月20號上任的台灣新總統賴清德不厭其煩地唱一段小調:由現在起,不需要隆重宣佈台灣獨立了,畢竟中華民國已經是獨立國家,所以是主權國家。台灣既然已經獨立成一個主權,無所謂宣不宣布。這個說法在上一任總統蔡英文任期已經出現,但賴清德把它鑄成國家官方綱領。
布洛薩(Alain Brossat)
2025-03-28 07:10
新聞
政治
軍事
中共統戰滲透手段多樣化 賴清德提5大策略17項因應做法:團結抵抗分化
總統賴清德今(13)日召開國安高層會議,主題聚焦因應中共統戰滲透。針對演藝人員的對中共效忠言論,賴清德要求強化影藝從業人員在中國發展的輔導與管理,主管機關應提供影藝人員在中國發展的言行應注意事項,並明確涉及危害國家尊嚴相關言行之查處範圍,以避免中國施壓我影藝人員表態或作出危害國家尊嚴之言行。
張曜麟
2025-03-13 15:25
新聞
政治
兩岸
藝文
不忍了!侯佩岑等藝人轉發「中國台灣省」貼文 陸委會:疑涉跟中共黨政軍合作
中國全國兩會期間,中國外交部長王毅於7日舉行國際記者會,被問到聯大第2758號決議沒有明確提到台灣主權歸屬的問題,對此王毅表示台灣地區在聯合國的唯一稱謂就是「中國台灣省」,而且台灣從來就不是一個國家。官方媒體《央視新聞》更發起「中國台灣必歸」宣傳活動,多名演藝圈名人隨後轉發這條微博貼文,並帶上「台灣唯一稱謂就是中國台灣省」的標籤,其中包括來自台灣的歐陽娜娜、侯佩岑、陳妍希等。
兩岸中心
2025-03-09 07:40
新聞
國際
政治
兩岸
王毅指聯合國唯一稱謂就是「中國台灣省」 林佳龍:中共打法律戰「扭曲」2758號決議文
中國全國兩會期間,中國外交部長王毅於7日舉行國際記者會,被問到聯大第2758號決議沒有明確提到台灣主權歸屬的問題,對此王毅表示台灣地區在聯合國的唯一稱謂就是「中國台灣」,而且台灣從來就不是一個國家。對此,外交部長林佳龍7日出席《風傳媒》社慶論壇時回應,台灣面對到中國的法律戰,中共這麼樣積極想去扭曲2758號決議文,就可以對台灣來併吞、出兵,國際就不能介入。
兩岸中心
2025-03-07 17:36
評論
政治
兩岸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觀察雜誌想為台灣找出路
《觀察》雜誌自去年12月號開闢探索一國兩制台灣方案專欄,廣徵各界提供意見。迄今已有甚多專家學者提出建言。《觀察》雜誌發動此舉,是認為兩岸統一乃無法逆轉的勢之所趨。為免台灣在事到臨頭,措手不及,有必要未雨綢繆,及早做出因應準備。
王景嚴
2025-02-11 06:00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國內
專欄
VIP
大國博弈
名家專欄
張鈞凱專欄:中國的天塌不下來,台灣再親美也徒然?
立法院長韓國瑜日前率團赴美參加川普(DonaldTrump)就職典禮,他自評此行「爆出大紅盤」,與駐美代表俞大㵢當時只與川普距離25公尺。隨後台灣的媒體輿論,難得不分藍綠,以辦喜事的心情,熱烈歡慶台美關係竟然在川普2.0時代如此靠近。
張鈞凱
2025-01-27 06:40
評論
政治
兩岸
專欄
葉日武觀點:賴清德綁架「主權」,民主口號變諷刺
按照慣例,總統在國立新年都會發表談話,今上賴清德總統也不例外,在鏡頭前左顧右盼的完成讀稿過程,把3千字的文稿轉化成30分鐘的YouTube影音。雖然必定是幕後文膽捉刀,一堆垃圾話,但包括標題在內「台灣」共出現47次,「民主」則出現26次,顯然都是刻意強調的「重中之重」──用我偏好的語言來說,這兩者就是「獨派最強大的鎮魔咒」。
葉日武
2025-01-09 06:40
評論
政治
國內
專欄
葉日武觀點:台獨「鎮魔咒」的虛妄
獨派有許多咒語,大規模念唱之下足以壓制甚或消滅敵人,其中最常用的是「驅邪鎮魔系」,咒語內容包括自由民主和台灣主權獨立等等。若決意殺傷甚或消滅敵人,就會進一步念唱出「殺妖誅魔系」的咒語,例如台奸、中共代言人、國台辦代理人等等。
葉日武
2024-12-14 06:30
評論
國際
政治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權力導向下的昨是今非,「綠色執政」非全民之福
川普2.0即將於明年初走馬上任,全球局勢勢必面臨重大變局。其中如何觀察兩岸關係勢必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美國一向以來的兩岸政策為「一中政策」,即奠基於台灣關係法與對台六項保證的基礎上的兩岸政策。此政策說穿了就是兩岸關係應該尊重台灣人民的自決主張。而川普上台後會對此政策有何想法與主張,當然就會是影響兩岸關係走向的重大變數。
逸明
2024-12-12 06:10
新聞
政治
傳中國邀台灣藝人「組黨」選2026 林佳龍舉1例子:台灣要做好因應防範
中國被爆出想要讓台灣藝人在台組成「台灣擁和黨」參選2026,引發外界關注。外交部長林佳龍9日於立法院受訪表示,境外資訊操弄成為國際普遍關心的議題,台灣要做好因應防範,尤其在媒體識讀方面。
黃信維
2024-12-09 11:29
VIP
政治
兩岸
調查
政經解密
幕後》蔣萬安好焦慮!憂雙城論壇掛在他「蔣家第四代」手裡
民進黨政府執政以來,兩岸關係每況愈下,外交上國際組織參與範圍受限,軍事上對案共機艦繞台也日益頻繁,開戰氣氛越來越顯濃厚,官方溝通管道不通。2024年2月14日,一艘中國籍「三無」漁船在金門外海翻覆造成2死;7月,我澎湖籍漁船「大進滿88號」被中國海警船查扣,最終雖在國民黨金門立委陳玉珍的協調下人船獲釋,但顯見兩岸連民間溝通管道都已不暢通。
戴祺修
2024-11-23 08:20
評論
政治
兩岸
觀點投書
軍事
觀點投書:習近平畫「紅線」,難掩台灣主權獨立事實
習近平與拜登於秘魯舉行最後一次會晤,提出美中關係的四條「紅線」,其中針對台灣問題的表述成為國際輿論焦點。習近平強調,台灣問題「不容挑戰」,並要求美方恪守「一個中國原則」。然而,拜登則重申美國的《台灣關係法》、《三個聯合公報》與《六項保證》政策不變,並明確反對中國在台灣周邊進行破壞穩定的軍事行動。雙方在台灣問題上的分歧,不僅反映美中對台政策的對立,也凸顯台灣主權問題在國際政治中的核心地位。
宮臨冬
2024-11-22 05:3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