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今年大選雖然保住政權,但淪為雙少數,賴清德總統只得四成選票,國會也淪為少數黨。這主要是全面執政太過霸道而遭選民教訓的結果。民進黨的遭遇不算意外,在全球也不是例外,今年世界過半國家舉行大選,主要民主國家的執政黨多半選機不佳,不是政黨輪替,就是勉強保住政權,但失去主導政治的地位。連近日揭曉的歐洲議會選舉結果,各主要國家的執政黨都慘遭挫敗,右翼崛起的勢頭明顯。歐洲議會選舉結果,最令人訝異的是,法國總統馬克宏領導的中間派聯盟在歐洲議會大選中挫敗,雷朋領導的極右派拿下近四成選票後。馬克宏不得不得不宣布舉行國會改選。德國執政黨也吃鱉,總理蕭茲的社會民主黨和執政聯盟也表現不佳,遭逢歐洲議會歷次選舉最大挫敗,極右派另類選擇黨擺脫選前一系列醜聞陰霾,在德國得票率躍居第二。只有義大利執政黨表現良好,總理梅洛尼的「義大利兄弟黨」在義大利得約三成選票,遠高於2019年的6%。這不是她執政表現優異所致,而是其右翼民粹政黨先已打敗溫和執政聯盟搶得執政機先,但這回左派的民主黨得到21.5%至25.5%的選票,顯示義大利兩大政黨走向兩極化,左右截然對峙推升執政黨的聲勢。全球的執政黨和政治強人今年日子都不好過。印度,強勢的領導人莫迪贏得了連任,但所屬政黨在議會失去了多數席位。在南非,執政黨自種族隔離制度結束以來第一次遭到選民的教訓。在英國,一場民粹主義顛覆運動在選舉中橫衝直撞,而長期執政的保守黨眼看要在這場選舉中遭遇慘敗。墨西哥的選民也表現了期望繼續變革的情緒,一位女性氣候科學家承續六年前將建制派拉下馬的成果,以壓倒性優勢當選。土耳其強人總統艾爾段先前吞下敗選苦果,他和莫迪異曲同工,利用民族主義或宗派主義來動員支持者,並使制度和生態屈從於自己,結果遭受被民眾狠狠教訓。韓國國會選舉和日本眾議員補選,執政黨同樣一敗塗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