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玫娟觀點:2024印度大選—莫迪跟印度人民黨毫無懸念的勝利?!

印度總理莫迪。(資料照,AP)

印度將於今年四月、五月舉辦第18屆國會(Lok Sabha)選舉,儘管確切日期尚待中央選舉委員會公布。選舉結果將決定現任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所屬的在意識形態上中央偏右的保守政黨印度人民黨(Bharatiya Janata Party, BJP)是否繼續執政,以及莫迪本身是否能順利迎接其第三個任期。

根據印度與國際媒體報導,多數認為印度人民黨為首與其政治盟友組成的「全國民主聯盟(National Democratic Alliance, NDA)」將繼續贏得國會多數席次,且莫迪的第三任期是「不可避免」的結果。印度國會總席次為543,2019年選舉印度人民黨取得303席,已經單獨過半;與友黨國會議員所組成的全國民主聯盟共 339席,掌握約62%席次。以印度國大黨(Indian National Congress, INC)為首所組成的反對聯盟為「印度發展共融聯盟(Indian Developmental Inclusive Alliance, I. N. D. I. A.)」,目前佔有的國會席次為122席。

至於印度人民黨領導的全國民主聯盟在即將來臨的大選中可能取得幾席,學者專家有不同的分析跟預測,其中莫迪自己大選前最後一次於國會的致詞中提到的可能席次受到最大關注。莫迪指出,印度人民黨本身即可獲得比上屆更多的席次,至少370席,而執政聯盟「全國民主聯盟」整體可望取得超過400席。至於為什麼是「370」席,莫迪在前述致詞中也提及,他的政府在2019年宣布廢除憲法第370條,取消查謨─喀什米爾邦(State of Jammu-Kashmir)自印度獨立以來70餘年所具有之自治地位,且進一步指出印度跟查謨─喀什米爾邦所面臨的所有問題應歸咎於前總理尼赫魯(Jawahar Lal Nehru)的不當處理。

在這場距離大選不遠的任內最後一次的國會致詞演講中,莫迪也提及他一月前往位於阿約提亞(Ayodhya)的羅摩神廟(Ram temple),並主持該廟所奉祀、在印度教徒心中具有神聖地位的羅摩王子(Bhagwan Ram)像的開光儀式,並指出「不止羅摩王子已經返家,且神廟將持續護祐印度直至未來。」

莫迪在大選前至羅摩神廟盛大主持開光儀式,並在日前於國會的演講中提及此事,一般皆認為意在進一步鞏固作為印度教民族主義(Hindu nationalism)代表的印度人民黨主要支持者印度教徒的支持。對莫迪的印度教民族主義盟友來說,羅摩神廟在阿約提亞的建立,是對中世紀在印度的伊斯蘭統治者以及追求世俗主義的印度獨立運動領袖們的終極復仇。 (相關報導: 風評:海巡撞翻的正是管碧玲口中「兩岸善的橋梁」 更多文章

為什麼印度人民黨及其領銜的全國民主聯盟將贏得即將到來的大選,以及莫迪展開其第三任期被視為是不可避免的?主要原因除了前述透過訴求印度教性(Hindutva)、印度教(Hinduism)與印度教民族主義持續鞏固其宗教上的傳統支持者之外,還包括莫迪政府在 2014首次執政、2019繼續執政的兩個任期內,在經濟與外交上的成績獲得印度人民的肯定。此外,以國大黨為首的反對勢力並無讓人民有感的監督制衡作為,且在前兩次大選輸給印度人民黨、全國民主聯盟之後,迄今亦未展現足以與執政聯盟進行勢均力敵競爭的能力,甚至在大選接近之際,發生原本印度發展共融聯盟盟友轉投執政聯盟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