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協防台灣 文章列表
#
協防台灣
約 693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國際
國內
軍事
《日經》大哉問:台灣是美國「攸關存亡」的核心利益嗎?關於新版五角大廈戰略,你該知道的五件事
美國國防部已著手制定2025年版《國防戰略報告》(NDS),國防部長赫格塞斯(PeteHegseth)形容這是「確保五角大廈符合川普總統優先事項的最重要文件」,美國在協防台灣的議題上將如何調整、又會如何定位台灣在美國全球戰略中的角色,引發外界重視。
國際中心
2025-05-13 15:37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軍事
風評
風評:還有誰不是「中共同路人」?
終於不忍了,英國《經濟學人》周刊以「棄台液壓機」為封面故事,罕見惹來綠營側翼集體圍剿。從「綠營國師」等人批評《經濟學人》連續3年「販賣台灣危機成癮」,按照民進黨膝反射式的認知作戰邏輯,原來國際媒體都成了「中共同路人」——難道認為解決了提出問題者,就能解除台灣的當前危機?
主筆室
2025-05-07 07:20
新聞
國際
政治
兩岸
軍事
「疑美論」在台激增?學者:美國最看不起「這種台灣人」
美國智庫布魯金斯研究所(BrookingsInstitute)日前公布一份民調,46%台灣民眾認為美國在兩岸開戰時不太可能協助台灣,令人好奇「疑美論」是否在台灣上升?學者分析,民調顯示台灣民眾對美國的懷疑在上升,這是時間累積下來的結果,包括美國言稱挺台,卻未幫助台灣參與國際組織,甚至美國總統川普(DonaldTrump)還對台灣加徵關稅,讓人感覺美國就是吃定我們。
楊騰凱
2025-04-28 17:44
評論
政治
兩岸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美中矛盾下的台灣—給台灣政府與人民的建議
美中關係在如今愈發的受到世界關注,甚至可以說世界不關注也不行。一個正要崛起的大國遇上一個已經稱霸幾十年的霸權,兩者之間的矛盾與衝突再近幾年來不斷地推升。這體現在軍事的競爭、聯盟的對抗(以美國為首的「自由開放的印太戰略」、「五眼聯盟」與「四方安全對話」vs以中國為首的「亞投行」與「北京香山論壇」)以及經濟的相互牽制(美中貿易戰)等等……。
黃凱祥
2025-04-26 06:00
評論
政治
兩岸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台獨消滅不了中華民國
一個國家的歷史及沿革,領土有時會有變動,擴大及縮小都有,國名亦可能也會更改,如果以是和平的手段,及循照民主的程序,原來的國家主體並不會改變,只是國名不同而已。如同印度洋上島國的斯里蘭卡,在1972年前國名是錫蘭,還有我們的邦交國史瓦帝尼,於2018年由史瓦帝蘭改國名過來的,這二個國家都還在,何來消滅的事實。
許銘文
2025-04-23 05:40
VIP
評論
國際
專欄
大國博弈
政治
國內
李忠謙專欄:華府智庫專家眼中的台灣困境—政治零和、民主倒退、太相信川普、拒絕與中國談判
《華盛頓郵報》的白宮記者與政治評論員喬許.羅金(JoshRogin)在川普第一任期曾寫就《天下大亂》(ChaosUnderHeaven)一書,分析川普1.0的中國政策以及川普任內的美中之爭。全書從當年轟動兩岸、並且吸引無數川粉的「川蔡通話」談起,一路走筆直至美中貿易戰、新冠疫情、乃至川普競選連任失敗。羅金全書結語對川普的評論,如今看來對他依舊適用:
李忠謙
2025-04-15 06:12
評論
國際
政治
觀點投書
財經
觀點投書:應對川普關稅大俠開槍的上中下策
民進黨政府一向自豪很會經營對美國的關係,這幾年來,的確美國國會也一再通過友台的法案,尤其是美國前總統拜登,還公開說過將派兵協防台灣,美國向來對台灣如此的支持,民進黨政府也引為政績,並廣為大內宣,雖然國民黨也需要親美,不過,這檔事對於當家的較有利,執政黨的民意支持度勝過在野的國民黨。
許銘文
2025-04-04 05:40
VIP
政治
調查
政經解密
幕後》惹毛美國又被賴17條嚇到!國民黨下訪中禁足令 朱立倫雙D快變「雙Dead」
藍綠罷免大戰延燒全台,近日藍營罷免民進黨立委第一階段提案終於破蛋,過關8案,讓罷免比數變成比較不難堪的35:8,但由於3月13日總統賴清德宣布「賴17條」國安策略,隨後驅逐談武統的在台陸配,懷有中國情感的北一女教師區桂芝也遭檢舉約談,台灣社會隱然出現的肅殺氛圍,讓藍營承受的壓力有增無減;尤其在費心對抗綠營罷免,力保國會優勢席次之餘,還得同時應對來自美國、中國的不滿,國民黨可說是左支右絀、處境艱困。
晏明強
2025-04-01 08:20
新聞
政治
台灣民意基金會民調》相信美軍會協防大增9.4個百分點 游盈隆曝台人態度轉變:不受美烏交惡影響
美國川普總統的第二個任期,讓世界局勢已發生前所未見的劇烈變化,而台海狀況也持續動盪不安。對此,台灣民意基金會進行民調詢問民眾,若中國出兵攻打台灣,是否相信美國會出兵協防台灣,結果發現3成9民眾相信美國會出兵協防,但超過半數民眾不相信。台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指出,如果中國武力犯台,過半數台灣人不相信美國會出兵協防台灣。
陳明遠
2025-03-18 09:00
評論
國際
政治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台積電出走,台灣成棄子?
台積電近期宣布加碼對美國的投資,引發各界對台灣半導體產業發展與地緣政治影響的熱議。有人擔憂,這是否會削弱台灣在國際社會扮演的「矽盾效應」,前總統馬英九也寫文章提到:「這是重大的國家安全危機,對國人的信心、兩岸關係與未來臺灣在地緣政治的位置,都有重大負面影響。」本文將從政治及對台積電本身的影響分析此議題,是否因為台灣失去一大關鍵制衡因素後,加速兩岸統一的進程?
林宣亦
2025-03-12 05:30
新聞
國際
政治
兩岸
國內
科技
商業
經濟
AI
全球最強AI晶片「美國製造」,台積電最先進製程留在台灣?學者質疑:相信川普意志還是賴清德保證?
台積電赴美大舉投資,引發社會對於「美積電」疑慮。清華大學兼任助理教授何志勇質疑,川普(DonaldTrump)在接見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時公開說,全世界最強的AI晶片要在美國製造,但總統賴清德卻說要確保最先進製程留在台灣,「我們應該要相信川普的意志,還是賴總統的保證?」
兩岸中心
2025-03-11 20:54
VIP
國際
軍事
大國博弈
川普的對台政策,連美國媒體都看不透!Axios:這是川普的「台灣之謎」
川普在爭取到台積電赴美投資逾3兆新台幣後,對台灣的半導體產業改口「佩服」、都是前朝總統的錯,但美國媒體Axios仍然指出,川普瓦解以美國為首的全球秩序,為中國入侵台灣的時間表造成極大的不確定性,但這可能也迎來新契機。
國際中心
2025-03-09 10:15
新聞
政治
財經
科技
AI
不擔心美積電隱憂?呂秀蓮獻策「讓台積電捨不得」:政府應限制先進技術出走
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在美國白宮記者會中,宣布對美擴大投資至少1000億美元,引發台積電變「美積電」的憂慮;也有民眾擔心,台灣失去半導體優勢,美國將不再協防台灣。對此,前副總統呂秀蓮在《風傳媒》網路節目《下班瀚你聊》中指出,台灣政府絕不能袖手旁觀,除了要讓台積電捨不得放棄台灣,也必須祭出強勁手段,限制最先進技術留在台灣。
許詠晴
2025-03-05 20:10
風生活
即時
台灣又當「軍購提款機」?彭博揭美國催促擴大軍售!這官員竟爆:歐洲不賣我們
據《彭博社》最新報導,台灣正在尋求與美國建立更緊密的安全合作,並計畫進一步擴大向美國採購武器!外交部次長吳志中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台灣希望與美國建立更深的安全關係,雖然雙方沒有正式的軍事同盟,但可透過非正式管道加強合作。
周育信
2025-03-05 14:43
新聞
政治
財經
台積電主導晶片傷害美國利益?美學者分析「擴大投資案」:強烈政治考量
台積電宣布將對美國再投資至少1000億美元,用於興建3座晶圓廠、2座先進封裝廠等。美學者今天分析,這項決定有很強烈的政治考量,台積電面臨關稅威脅,正盡全力向美國展現承諾,並表明台灣正對美國優先事項做出貢獻。
中央社
2025-03-05 08:12
VIP
國際
軍事
科技
大國博弈
歷史風傳媒》當台積電積極在海外設廠,「矽盾」還能保護台灣嗎?
我們為何現在回顧這則報導:美國總統川普3日在白宮羅斯福廳與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一起召開記者會,宣布台積電未來4年將投資美國上千億美元(約合新台幣3.3兆)的喜訊:這筆鉅資包括新建3座尖端晶片的晶圓廠、2座先進封裝設施、1座大型研發中心。川普宣稱,台灣若遭全面封鎖,台積電在美國的投資將讓美國「享有一定優勢」。無論是「護國神山」或者「矽盾」,台積電大舉投資美國對台灣是福是禍,確實值得細細思索。
李忠謙
2025-03-04 16:15
評論
政治
吳典蓉專欄:當成為台灣的澤倫斯基不再是讚美
賴清德和蔡英文這兩位前後任總統行事作風迥異、更曾因英賴之爭導致兩人相敬如冰,然而,賴清德之前出席哈利法克斯台北論壇,面對川普2.0巨變所提出的因應對策,卻和蔡英文時代如出一轍,當「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已成國際媒體的焦點時,賴清德的發言著實令人有時空錯置之感。
吳典蓉
2025-02-27 06:20
VIP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軍事
專欄
大國博弈
名家專欄
中美聚焦》川普政府對台軍售預測
川普(DonaldTrump)再次執政,中美關係的首要議題依然是台灣問題。而美國的對台軍售和軍援是橫亙在兩國之間的重大障礙。由於美國對台軍售從通報到交付有數年的時間差,所以拜登(JoeBiden)執政期間的對台軍售預計將在未來3至4年交付。比如,拜登政府2022年12月向國會通報的價值5.2億美元的對台軍售案(18輛HIMARS發射器及其彈藥),計畫於2026年交付。川普也有可能在國會的施壓下遵循第一任期的做法,並且根據地緣政治和中美經貿談判的需要升級對台軍售。
陸岑
2025-02-07 07:00
新聞
政治
郭智輝稱協助中企規避川普高關稅?學者嚇壞急喊:誰來幫他上一下外交課
經濟部長郭智輝上任後失言爭議頻傳,繼提出要在菲律賓興建綠能電廠後,再有外媒報導,台灣經濟部長稱將協助中國廠商落地台灣,以規避美國關稅。對此,政治大學法學院副教授劉宏恩直呼,「這怎麼可能呢?我們經濟部長會這樣說?」並質疑文章刊出來半個多月以來,經濟部和外交部卻未要求報導更正。
蔣帆威
2025-01-24 15:35
評論
政治
兩岸
國內
軍事
專欄
王義雄觀點:台灣年輕人不願為賴清德的台獨夢想戰死沙場
國軍志願役人數在去年6月底降到15萬人,是2018年後新低。再根據2025年度國防預算書,2025年減少的預訂員額中,都是基層部隊骨幹的士官、上等兵和一等兵,而選擇賠錢退伍的軍士,在過去4年已增加4倍之多,國軍歷年招募成效一夕崩盤,驗證了「好男不當兵、好鐵不打釘」的俗語。
王義雄
2025-01-23 06:5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