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半導體大戰 文章列表
#
半導體大戰
約 53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國際
兩岸
財經
科技
商業
經濟
AI
黃仁勳被夾在美中之間...BBC解析:輝達如何成為晶片戰爭的焦點
電腦晶片巨頭輝達(Nvidia)再度捲入美國和中國在貿易與科技上的緊張關係。
BBC News 中文
2025-04-20 18:30
評論
國際
政治
國內
財經
專欄
科技
商業
鄭兆希觀點:台積電赴美投資的功與過
過去台灣錯過很多機會,台灣身處亞洲中心,東北亞與東南亞與中國大陸沿海往來的中心,地理位置絕佳,但是最後亞太金融中心或是物流中心被香港新加坡拿走,手機品牌被三星拿走。川普知道巴拿馬的重要性,台灣當年卻忙著藍綠惡鬥錯失了物流與金融中心。更離譜的是,當年台灣筆電與桌機已經是世界第一,宏碁品牌甚至曾經也是世界第一,HTC也曾經聲勢浩大,通路與製造優勢無人能敵,拿下手機市場,應該也是十拿九穩。
鄭兆希
2025-03-09 06:50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國內
專欄
科技
商業
經濟
AI
呂政璋觀點:美中AI霸權爭奪戰引爆白宮!決戰關鍵時刻來了!
世界政治的核心仍圍繞著美國總統川普的動向。2月1日,川普突然宣布對墨西哥、加拿大進口商品加徵25%關稅,並對中國商品加徵10%關稅。此舉立即引發強烈反彈,墨西哥與加拿大同步宣布對美國進口商品課徵25%關稅,導致北美貿易關係緊張升級。川普不僅在就職前後提出.更在課徵加拿大關稅之後,進一步又拋出驚人言論,表示加拿大應該成為美國的「第51州」,再次的引發國際和加拿大的輿論譁然。
呂政璋
2025-02-05 07:00
評論
國際
財經
風評
科技
風評:嚴厲晶片管制重塑產業,台積電當然受影響
拜登政府下台前祭出史無前例嚴厲的晶片管制措施,如果川普上台後延續其措施,對全球晶片產業的衝擊與影響也將會是史無前例大,無論那些半導體廠商自我評估的真假對錯,但要不受影響是不可能,即使強如台積電亦無例外,這些措施甚至可能重塑產業與全球貿易體制。
主筆室
2025-01-21 07:20
新聞
國際
兩岸
財經
科技
經濟
美中科技戰》化身「新質生產力」的「中國製造2025」,如今達成率到底有多少?
十年前,中國政府推出了雄心勃勃的《中國製造2025》計劃,試圖讓中國從「世界工廠」華麗轉身為高科技製造業強國。但這項計畫在實施過程中引發了美歐等國對不公平競爭的擔憂,第一屆川普政府更是將該計畫作為其對中國實施「301條款」行動的重中之重。為了減少國際壓力,2018年前後,《中國製造2025》逐漸淡出了中國官方的敘事,但中國看上去並未放棄,只是改了名稱繼續推進這項計畫。
美國之音
2024-12-15 14:27
評論
國際
財經
專欄
陳華昇觀點:國際強化經濟安全趨勢下的印度產業經濟發展契機
近年來由於受到美中經濟對抗加劇、新冠肺炎疫情擴散、地緣政治局勢不穩、全球淨零碳排趨勢及新興科技快速發展等因素影響,世界政經情勢瞬息萬變、國際之間競爭激烈且合縱連橫。而為維護國家經濟與科技優勢,降低經濟過度依賴單一國家或區域之風險,世界主要國家皆開始重視經濟安全。
陳華昇
2024-08-30 07:10
評論
國際
財經
專欄
呂紹煒專欄:保護主義帶來成長?美國經濟之謎
上周四公布的美國經濟成長率為2.8%(季增年率),明顯優於首季的1.4%,以年增率而言高達3.1%。相較大部份國家,美國經濟堪稱「一騎絕塵」,持續拉開與其它經濟體的差距,美國經濟的韌性、作為超強的優勢與利益,在此一覽無遺。
呂紹煒
2024-07-31 06:20
財經
科技
美國擴大對中晶片禁令成反效果?蔡正元曝中國被迫成長:自製性能可比輝達H200
美中半導體大戰又有新戰局,11日傳出美國拜登政府正在考慮進一步限制中國取得AI晶片。不過,前立委蔡正元表示,中國目前已有能力自產晶片,且當中國廠商只能購買國內自產設備時,製造成本將會降低,研發經費則會進一步提高,相當於被美國催著成長。
林湘淇
2024-06-18 09:30
新聞
國際
兩岸
財經
科技
商業
經濟
一文看懂「美中晶片戰」:華府北京見招拆招,現在走到哪一步了?
在美中半導體大戰進入到AI晶片的深水區之後,美國鉗制中國半導體產業發展的出口管制仍在升級。3月29日,拜登(JoeBiden)政府無預警宣佈以國家安全為由,再次修訂了防止中國取得美國AI晶片和晶片製造設備的規定。
BBC News 中文
2024-04-10 09:56
評論
國際
財經
專欄
呂紹煒專欄:棒打「新三樣」,不再遮掩的保護主義
美國財長葉倫甫結束訪問中國行程,對中國提出「產能過剩」出口可能會導致新的貿易限制的警告,暗示「美國已做好準備保護其新興產業」。這番話指出中美未來角力的方向,更是不再遮掩的保護主義,讓人想起當年的「美日半導體大戰」,只是中國不太可能如日本一樣的屈服。
呂紹煒
2024-04-10 06:20
新聞
財經
國際
兩岸
科技
商業
美中半導體大戰,拜登打算斬斷光刻機後援!路透:美國對荷蘭施壓,要求ASML限制對華售後服務
路透社本周引述消息人士稱,美國政府將對荷蘭施壓,要求其晶片巨頭ASML限制對中國的部分設備提供服務。
德國之聲
2024-04-08 14:34
VIP
評論
國際
專欄
科技
大國博弈
AI
李忠謙專欄:克里斯・米勒再談「晶片戰爭」—美國對中國的出口管制為何效果不彰?
2022年10月出版的《晶片戰爭》被視為了解當前半導體與地緣政治的代表性著作,寫就本書的塔夫茨大學歷史教授克里斯・米勒(ChrisMiller),也成為這個領域的重量級學者。不過《晶片戰爭》問世後的一年多時間裡,美中之間的晶片大戰出現許多這本書並未涵蓋的變化與進展。米勒日前作客華府智庫CSIS的Podcast節目「AI政策」(AIpolicypodcast),親自補上了《晶片戰爭》的最新續篇。
李忠謙
2024-03-05 06:10
財經
科技
商業
經濟
2024劉德音不續任台積電董事長:美中爭霸將如何影響半導體業?
中國的華為(HUAWEI)是全球屈指可數的通信設備製造商,今年9月發布了搭載7奈米5G晶片的新款旗艦手機「Mate60Pro」。此消息一出,讓美國的相關人士受到很大的衝擊。因為去年10月7日美國公布半導體限制措施,禁止晶片及技術轉移中國(以下稱「10月7日禁令」),照理說中國應該無法取得如此先進晶片。豈止如此,華為正在開發的AI專用晶片和相關軟體也有長足進步,和以AI領先全球的美國輝達(NVIDIA)之間的技術差距已明顯縮短。
nippon.com
2023-12-20 10:51
新聞
國際
兩岸
財經
科技
經濟
美國封鎖中國半導體,最大「破口」是台灣?BBC談台廠對美中晶片戰的因應之道
美中晶片大戰越演越烈,台灣一向被視為「美國隊」的重要成員,但月初傳出有台廠協助中國電子巨擘華為在廣東深圳興建晶片廠,消息在台灣政壇及科技界捲起千堆雪。
BBC News 中文
2023-10-19 08:00
評論
國際
財經
風評
科技
風評:中國反擊祭鎵鍺出口管制,意含比效果更重要
上週中國宣布從8月1日起對鎵和鍺兩種金屬的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由於鎵和鍺為半導體重要材料,中國也控有最大的市占,這項政策震撼半導體業界,也被視為晶片戰中對美國的反擊,除了這個反擊的效果與持續力值得觀察外,更重要的是其對外發送的意含。
主筆室
2023-07-10 07:20
風生活
財經
科技
下班經濟學
商業
台積電產能外移海外,對台灣有何影響?專家:台灣群聚效應強大,核心會留下來
比利時微電子研究中心(imec)是歐洲聯盟積極打造「晶片歐盟隊」的關鍵要角,執行長范登霍夫接受中央社專訪表示,各國晶片法應該用來強化各地區強項、促進國際合作,台灣也不必擔心半導體產業外移,因為核心永遠會留在台灣。
中央社
2023-06-16 09:40
風生活
財經
科技
下班經濟學
商業
輝達的對手來了!超微推出全新AI晶片,記憶體比輝達晶片多兩倍
超微(AMD)執行長蘇姿丰於一場發表會上,宣布將推出專為生成式AI設計的晶片,並表示此款產品預計會在今年第4季加速生產,挑戰輝達(Nvidia)在AI晶片的主導地位。
中央社
2023-06-14 12:40
新聞
國際
財經
科技
經濟
AI
美中半導體大戰進入深水區,AI晶片為何是關鍵?
今年夏季,人工智慧(AI)晶片(Chip)應用呈指數級增長。分析稱,這是由於諸如ChatGPT及MidJouney等各種AI產品橫空出世,AI晶片業績因此在今年暴漲。
BBC News 中文
2023-06-13 12:00
評論
財經
風評
科技
風評:中美半導體戰再交鋒,韓商受惠日商損
上周末除了有全球矚目、2場針鋒相對的峰會舉行外,中美也再次進行一場「半導體交鋒」,中國依然居劣勢,其它國家企業則有得有失,台灣觀虎鬥之餘,也該多想想避險之道。
主筆室
2023-05-26 15:20
新聞
國際
財經
科技
產業觀點
商業
一文看懂張忠謀對中美貿易戰最新詮釋和六大要點 首度表態「支持美國壓制中國晶片策略!」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對於中美貿易戰有最新的詮釋,他說,台灣因為被美英視為危險之地,使台灣陷入兩難,畢竟大國開始想要掌握自有產能,會帶來晶片成本提高的後果,使晶片可能不會像現在的普遍、無所不在;但對於美國開始執行延緩中國晶片業發展速度,他是支持的,但他不解的是,要箝制中國,美國已掌握各種有力工具,包括IC設計、半導體設備、矽智財等總和下來高達39%的高市占率,為何還需要如此浩大的「美國製造」計畫?
周康玉
2023-03-17 19:17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