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政治的核心仍圍繞著美國總統川普的動向。2月1日,川普突然宣布對墨西哥、加拿大進口商品加徵25%關稅,並對中國商品加徵10%關稅。此舉立即引發強烈反彈,墨西哥與加拿大同步宣布對美國進口商品課徵25%關稅,導致北美貿易關係緊張升級。川普不僅在就職前後提出.更在課徵加拿大關稅之後,進一步又拋出驚人言論,表示加拿大應該成為美國的「第51州」,再次的引發國際和加拿大的輿論譁然。
在全球政經局勢劇烈震盪下,2月3日週一開盤亞洲股市普遍下跌約2%,日股跌2.68%,韓股跌2.55%,而台股開盤後更是迎來史上第四大單日跌幅,盤中一度重挫1023點,最終收跌3.53%,下跌830.70點。其中,台積電市值蒸發近兩兆新台幣,成為市場重災區。這一波劇烈震盪,不僅反映了DeepSeek崛起對美國AI霸權的衝擊,也顯示全球供應鏈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而台灣無疑成為受影響最深的地區之一。
美國時間1月31日,白宮罕見火速召開高層會議,三位全球科技與政治界的重要人物——美國總統川普、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特斯拉(Tesla)執行長馬斯克同框,核心議題直指AI霸權之爭。這場閉門會議的導火索,來自中國AI新創企業DeepSeek的崛起。這家成立僅兩年的公司,發佈的開源AI模型DeepSeek-R1在技術水平上直逼OpenAI,甚至在美國蘋果應用商店超越ChatGPT,穩居榜首!此一舉震撼全球市場,1月27日,輝達股價暴跌17%,單日市值蒸發近6000億美元,創下美股史上最大跌幅之一,美國科技界與政界隨即展開緊急應對
DeepSeek震撼登場:輝達股價暴跌
DeepSeek的崛起並非偶然。近年來,中國政府大力推動人工智能的發展,投入大量資源用於基礎研究和應用開發。DeepSeek的成功正是這一戰略的成果之一。它不僅展示了中國在AI技術上的進步,還表明中國有能力在高端芯片受限的情況下,通過技術創新實現突破。
DeepSeek-R1的發佈,標誌著中國AI技術在國際舞台上的崛起。這款開源模型不僅在技術上與OpenAI的ChatGPT相當,更在短時間內獲得了市場的高度認可。其在美國蘋果應用商店的免費榜首位置,超越了ChatGPT,這一成就不僅讓全球科技界感到震驚,也讓美國政府意識到中國AI技術的威脅。
中國新型生成式AI系統「DeepSeek」橫空出世,讓美股相關產業暴跌。(美聯社)
川普的「三板斧」:封鎖、關稅、算力聯盟
面對DeepSeek的強勢崛起,川普政府當場拋出三大戰略,試圖遏制中國AI技術的發展:
美國早已限制輝達的A100、H100高端芯片出口中國,但輝達仍推出針對中國市場的「特供版」H20芯片。川普政府可能進一步封鎖H20芯片,甚至擴大制裁範圍至半導體製造設備,全面阻斷中國獲取高端算力資源。這一舉措旨在從硬件層面限制中國AI技術的發展,但同時也可能引發中國加快自主研發高端芯片的步伐。
川普在會後強調,未來將對進口AI芯片與關鍵原材料(如鋼鐵、鋁合金)課徵高額關稅,希望減少對中國市場的依賴。然而,這一政策不僅可能影響輝達等美國企業的市場利益,還可能促使中國加快自研AI芯片,進一步擺脫美國技術封鎖。此外,加徵關稅也可能導致全球供應鏈的進一步分裂,影響全球科技產業的穩定。
川普計劃整合台積電、三星等供應鏈夥伴,成立「美國算力聯盟」,透過更嚴格的出口管制,確保中國無法獲取高效能芯片。然而,這也可能迫使台積電與三星在中美兩大市場間做出選擇,可能導致全球供應鏈重組。這一戰略不僅涉及技術封鎖,還涉及全球科技產業的地緣政治博弈。
黃仁勳的兩難:美國政策VS.中國市場
輝達是AI熱潮的最大贏家,但其近20%營收來自中國市場,這讓黃仁勳陷入艱難抉擇的左右為難。
1.完全配合美國政策,放棄中國市場:這將導致輝達營收大幅縮減,並讓中國競爭對手迅速填補空缺。華為的昇騰芯片、阿里巴巴和百度的自研AI芯片已經在市場上嶄露頭角,輝達的退出可能會加速中國AI芯片的自主化進程。
2.尋求美國政府讓步,保住H20芯片銷售:但這一策略可能引發華府鷹派更強烈反彈,進一步收緊對英偉達的政策限制。
3.透過第三方供應鏈間接支持中國市場:如透過新加坡、韓國、台灣、日本轉銷,但美國可能進一步擴大管制範圍,使得這一策略的可行性降低。
輝達的未來,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黃仁勳需要在維護公司利益和遵守美國政策之間找到平衡,這不僅考驗他的商業智慧,也考驗他在國際政治舞台上的應變能力。
輝達創辦人暨執行長黃仁勳在美中夾縫中展現商業智慧和應變能力。(劉偉宏攝)
馬斯克的微妙平衡術
據華郵報導,馬斯克也參與此次與會,他的出席可想而知,代表的不僅是特斯拉,更牽動美國AI產業的未來。他的FSD(全自動駕駛)技術仰賴輝達的A100芯片,一旦芯片供應受限,特斯拉的AI發展將受嚴重影響。此外,中國市場對特斯拉至關重要,馬斯克不希望因美國政府的政策而影響其供應鏈。這讓他在美中科技戰中,必須極力尋求平衡,不讓特斯拉成為受害者。
特斯拉在中國市場的業務高度依賴中國供應鏈,其上海超級工廠是特斯拉全球生產的重要組成部分。馬斯克需要在支持美國政策和維護特斯拉在中國市場的利益之間找到平衡。他的策略可能是通過與美國政府的溝通,爭取在政策執行上獲得一定的靈活性,同時加快特斯拉自身技術的創新,減少對輝達芯片的依賴。
中國AI的逆襲:從DeepSeek到昇騰芯片
DeepSeek的崛起,只是中國AI技術突破的冰山一角。過去幾年,中國在AI領域的進展令人矚目,尤其是本土芯片技術的加速發展:
1.華為昇騰芯片:中國自研的AI芯片,已經在服務器和AI運算領域獲得突破。昇騰芯片不僅性能出色,還在成本控制上具有優勢,逐漸成為中國市場的主流選擇。同時,也不容忽視華為的AI盤古大模型的興起與應用,一旦商業化面世之後,也將造成如華為電動車般席捲市場。
2.阿里巴巴與百度:這兩家中國互聯網巨頭也在積極研發自家AI芯片,降低對輝達等美國企業的依賴。阿里巴巴的含光芯片和百度的崑崙芯片已經在各自的雲服務中得到廣泛應用,顯示出中國企業在AI芯片領域的自主創新能力。
(相關報導:
楊聰榮觀點:台灣該如何迎接人工智慧效率變革
|
更多文章
)
3.超級計算機與雲端技術:中國政府大力投資雲計算與超級計算機,試圖建立自主AI算力生態。中國的超級計算機在全球排名中佔據重要位置,顯示出中國在高性能計算領域的強大實力。
這些發展意味著,即便美國封鎖輝達芯片,中國AI產業仍可能透過本土技術突破瓶頸,形成自主可控的AI產業鏈。中國的技術進步不僅威脅到美國的市場主導地位,也顯示出中國在全球科技競爭中的崛起。
全球供應鏈的震蕩與重組
這場AI霸權之爭,已不僅是技術競爭,更牽動全球供應鏈的重組。台積電和三星等半導體大廠被捲入這場美中科技戰,被迫在中美之間選邊站。這一趨勢不僅影響了全球芯片市場的格局,還對全球科技供應鏈的穩定產生了深遠影響。
1.台積電與三星的選擇:美國施壓這兩大芯片代工龍頭,要求它們限制對中國市場的供應,但兩者都不願完全放棄中國市場。台積電和三星在中國市場擁有巨大的商業利益,完全配合美國政策可能導致它們在中國市場的份額大幅下降。
2.歐洲與日本的立場:美國希望拉攏盟友共同行動,但歐洲與日本企業在中國市場的利益也不容忽視,可能不會全面配合美國封鎖政策。歐洲和日本的企業需要在維護與美國的盟友關係和保護在中國市場的利益之間找到平衡。
3.美國本土芯片產業的崛起:美國計劃大幅投資本土半導體製造,但這條路短期內難以改變現有市場格局。美國本土芯片產業的崛起需要時間,而在此期間,全球供應鏈的重組可能會對美國企業的利益產生負面影響。
這場火速召開的白宮密會,可能成為AI產業格局改變的關鍵轉折點。美國政府的政策調整不僅影響到輝達和特斯拉,還可能引發全球科技產業的連鎖反應。
美中AI競爭的決勝期來臨
AI技術的發展,將決定未來全球科技產業的領導權,而這場美中科技戰,已進入最激烈的競爭階段。DeepSeek的崛起,證明中國AI產業不再依賴美國芯片,即使受限,也能持續突破,而輝達、微軟、亞馬遜等企業都已宣佈接入DeepSeek。美國試圖透過政策手段封鎖中國,但可能適得其反,加速中國的技術自主化。全球供應鏈將持續震蕩,台積電、三星、歐洲與日本企業的選擇,將決定未來市場格局。這場科技戰爭的最終結果,或許不僅取決於技術,更取決於政治與經濟的博弈。當黃仁勳、馬斯克步出白宮時,他們的決策,將影響未來AI產業的權力版圖。未來,世界將見證這場AI霸權之戰的最終勝負!
用「變」創造應變
在瞬息萬變的市場中,「變」是唯一的不變真理。而美國總統川普則運用其獨特且靈活的商業手法,在國際政治舞台上掀起一場場波瀾。無論他的政策被視為激進還是務實,至少都帶來了不可忽視的影響,迫使全球社會隨之調整應對。在這場AI霸權之爭中,中國憑藉其龐大的人力資源層層堆疊,而美國則以雄厚的財力持續投入,這場科技與經濟的博弈,究竟是人力決勝,還是財力稱霸?答案最終將由操盤者的智慧與策略決定。
(相關報導:
楊聰榮觀點:台灣該如何迎接人工智慧效率變革
|
更多文章
)